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六年级上册 第6课 怀念母亲 同步测试B卷.doc_第1页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六年级上册 第6课 怀念母亲 同步测试B卷.doc_第2页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六年级上册 第6课 怀念母亲 同步测试B卷.doc_第3页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六年级上册 第6课 怀念母亲 同步测试B卷.doc_第4页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六年级上册 第6课 怀念母亲 同步测试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六年级上册 第6课 怀念母亲 同步测试B卷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一锤定音。 (共1题;共10分)1. (10分)查字典填空。 (1)“悠”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部,再查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再查音节_,组词_(2)“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部,再查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再查音节_,组词_二、 拼音长廊。 (共1题;共8分)2. (8分)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间_今_军_县_三、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共1题;共6分)3. (6分)阅读怀念母亲,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本文作者是_,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_、_。多年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1000多篇,本文就是他的一篇散文。(2)初读题目时,我以为作者是去山中拜访_,读了课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_,文章通篇运用了_等修辞方法,充满了童真童趣。四、 精挑细选。 (共1题;共4分)4. (4分)仔细辨别下列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幽静 安静寂静宁静(1)踏上一条_的小路,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2)夜深了,小山村非常_。(3)校长进入会场,全校师生_下来。(4)_的夏夜,天空中繁星点点。五、 句子训练。 (共2题;共11分)5. (5分)读句子,回答问题。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撞”是否有不友好的意思?被“撞”的感觉怎样)?6. (6分)请选出正确的读音仪式(y y)_掠过(lu l)_唱和(h h)_树冠(gun gun)_ 湛蓝(zhn shn)_ 宁静(nng nng)_六、 精彩回放。 (共1题;共17分)7. (17分)课外阅读,回答问题。竹村坐落在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婉蜒曲折的溪水便潺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村后,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莶翠欲滴。那高大挺拔的是青竹,那纤巧细嫩的乏茶树相互掩映,编织成翡翠的绿衫。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迎着朝霞,踏着畏露,穿梭般地巡回在茶树家。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跹,时而又如钢琴家娴熟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点缀着明丽柔和的绿色的海洋,引得那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的花朵儿。太阳升上了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上( )。小鸟儿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吱吱喳喳。空气中弥漫着早茶的清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落日的余晖( )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晚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的烟囱冒出( )青烟。婉蜒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吱嘎嘎地响着,把一担担冒尖的新茶挑下山来,焙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每当我品尝这甘醇晶萤的碧茶时,心中便踊起( )乡思(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的词语的意思。沁人心脾:_驰名中外:_(2)联系上下文,在原文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3)“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采下片片嫩芽。”这一句和文中画线部分都是描写采茶场景的,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4)最后一段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把正确的字写在下面横线上。七、 美文品读。 (共1题;共15分)8. (15分)迁移过关多谢西风!它把后园的桂花一齐吹放了,桐叶的飘零与黄花的憔悴,是诗人的形容词。这里只有花的芬芳,水的澄清,天的庄严而纯洁,以及一切虫儿的歌唱。我曾徘徊池边;那池中的游鱼,两两三三,交头接耳地过去了;戏水的白鹅,清影在波中浮耀,红掌儿翻向青天,年轻的鱼儿羞躲了;绿衣仙女似的翠鸟儿,嘤然一声,仿佛是报道晨妆才了;白鹭有时飞到堤边,静悄悄地站着,恰似一个披蓑的钓叟。我曾小立断桥,天未彩霞,倒影池塘之中,一片红光似火。我小立断桥,消磨了几度黯淡的黄昏,痴等新月的东升,惊醒了栖鸦之梦,垂杨倦了,桂花在隔院送香,黄橙添盖了颜色,青藤横撑了纤腰,天上的星儿摇摇欲坠。我曾慢步登楼:郭外的山光,郊外的村庄,遍野的牛羊,浅水湖中,尚有残荷点点:不是残荷,仿佛是落花片片,莫不是荷花又重开了?树叶青青,有如青草之争妍;雁儿阵阵,有如夏云之飞翔;苍烟渺渺,和着轻云袅袅,是谁在那儿嘘气如兰?望不断的天边,也有蝶儿成双的飞舞,也许有莺儿歌唱,燕子裁衣。(1)本文写的是_季的景色,依据是(摘录原文语句)_。(2)怎样理解第自然段的“多谢”一词?(3)写景状物,有时会通过各种感官的感受来摹写,从文中第段中摘录出从不同角度描写的句子。(4)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有近景和远景,文中的第_自然段的景物都属近景,第_自然段的景物都属远景。(5)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有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第自然段描写的“垂杨”、“桂花”、“黄橙”、“青藤”本是静态景物,作者将它们都写成了动态,体现这些动态的词语是_。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一锤定音。 (共1题;共10分)1-1、1-2、二、 拼音长廊。 (共1题;共8分)2-1、三、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共1题;共6分)3-1、3-2、四、 精挑细选。 (共1题;共4分)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