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元中医健康管理之道课件_第1页
宣元中医健康管理之道课件_第2页
宣元中医健康管理之道课件_第3页
宣元中医健康管理之道课件_第4页
宣元中医健康管理之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宣元中医健康管理之道 宣元堂2015 07 28 目录 1 健康管理产业特点2 中医支撑健康管理服务的优势3 支撑健康管理服务的中医体系标准4 什么样的辨证系统符合上述标准5 宣元中医辨证药食调理体系6 宣元中医疾病观与诊断要点7 常见病证的调理方案8 宣元健康管理师俱乐部 健康管理产业特点 1 经营门槛 不需要医疗资质养生馆 健康咨询服务机构 2 从业人员 不需要执业医师健康管理师 养生指导师 3 市场前景 需求巨大 2020年8万亿 4 服务对象 不是危重急重病人以慢病 未病人群为主疾病早期发现和调控 健康管理产业 与医疗产业相比 具有经营门槛相对低 从业人员资质要求相对低 市场前景广阔 服务对象以未病慢病轻病和亚健康人群为主等特点 健康管理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健康管理产业的技术 产品 服务 及运营必然有不同于医疗产业的独特模式 1 健康管理产业特点 中医支撑健康管理的优势 1 原创理论与方法 世界观 生命观 疾病观辨证论治 诊法 治则治法中药学 治未病 养生长寿 健康医学模式的代表 3 从事健康服务门槛 门槛相对低 因为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投资 2 实践检验 5000年实践检验护佑着中华民族的健康 4 环境形势利好 大众相信中医的越来越多国家把中医药纳入发展战略诸多利好政策人才有一定积累和储备 中医作为健康医学模式的代表 用于健康管理服务具有四大优势 具有原创理论与方法 且历经实践检验 进入健康管理产业门槛低和当前环境形势有利 必须充分发掘 整理 运用好中医技术体系 2 中医支撑健康管理服务的优势 必须把握传统中医精髓 不是所谓的 中西医结合 也不是所谓的 现代中医 传统中医具有原创理论 且历经实践检验其精髓是整体观与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必求于本 本于 正 与 症 证 病性 病位 病因 病势 健康管理服务不是救治危难重大疾病 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相对低 辨证体系不必过于精细复杂只有相对简化才能便于复制 只有可复制 才能支撑大规模提供服务诊察方法要简化易操作 3 支撑健康管理服务的中医体系标准 必须执简驭繁 必须是完备严谨体系 完备性 辨证体系必须能够涵盖不同人群的不同病或证 理法方药齐全 一致 辨证与论治必须严谨关联 如果是药治法 则辨证必须与药治八法严格相关联 什么是好的用于支撑健康管理服务的中医技术体系呢 我们认为必须符合三大标准 1 传承了传统中医的精髓 2 在用于治病的中医辨证体系基础上进行简化从而执简驭繁 3 体系必须完备 严谨和逻辑自洽 4 什么样的辨证系统符合上述标准 为了发现和建构符合前面第3部分提到的中医体系的标准的辨证体系 我们系统梳理了古代的各家辨证体系 也广泛学习了现代中医学者的研究成果 最后我们认为如下的思想观点对于我们构建新的适用于健康管理服务的中医辨证体系具有极大的参考和启发作用 4 1证素辨证 张志斌 王永炎 王天芳 朱文锋等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提取证候要素 证素辨证的思想 4 2气血津液辨证 古人李中梓 明代医学家 著有 内经知要 今人陆广莘 当代国医大师 都认为应该把气血津液辨证作为与药治八法相对应的辨证体系 也就是陆广莘总结的 药治八法都是着眼于气血津液 4 3虚实辨证 古代医家都认同八纲辨证是总的纲领 但陆广莘认为应该抓住虚实 即 正虚 邪实 传变三要素 虚实之变 宣元堂王晓东也认为八纲辨证中的虚实两纲更直接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黄帝内经 则早就指出 取虚实之要 定五度之事 知此乃足以诊 栾景民在其博士论文中对证素辨证的概括 中医的核心和精髓是 辨证论治 证 相对于通常意义的 病 来说 是对疾病中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的阶段性病理本质概括 中医辨证的目的 是为了明确病位与病性等辨证要素 简称 证素 各证素的相互组合 可概括成完整的证名诊断 辨证的过程就是根据中医学理论 对 证候 症状 体征等临床信息 的进行分析辨别 认识其本质 证素 进而得到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 根据证候 辨别证素 组成证名 既是中医辨证的原则和规律 也是辨证思维的三个台阶 三个步骤 下图显示了中医辨证思维过程的三层次递进模型 4 2气血津液辨证 陆广莘 气血津液是人体内物质能量信息流的主要体现者和携带者 是人体内自稳调节的调节对象 对内的自组织和对外的自适应 就是通过对气血津液的重新分布来实现的 因而这是抗病反应的基础 所谓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 就指出了这种关系 陆广莘 证合虚实 辨证论治的中心思想就在于把物质能量信息流的自调节作为研究对象 因为邪气盛则实和精气夺则虚的基础 都是气血津液的变化 对于邪实 汗吐下消法着眼于 通 使通之而血气方调 温法和清法 旨在全面改善血气供求关系 温之而血气方和 清之而血气方治 对于正虚 或补之而血气方行 或调其失衡 或补其不足 涩法旨在减少气血津液过度地耗散 由此 药治八法都是着眼于气血津液 特别是它们的流通 因为只有流通才能完成输布物质能量信息的功能 陆广莘 邪气盛则实的风 寒 热 燥 湿 痰 郁 瘀 水 火等都是气血津液流通分布变化的结果 与气有关的是郁 寒 热 火 与血有关的是风和瘀 与津液有关的是 燥 湿 痰 水等 冯学中 1996 认为 提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应是气血论 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气血论是 内经 主要学说之一 后世医学家对气血论的发展 以气血论为核心较为恰当 4 3虚实辨证 陆广莘 虚实之变的 虚 指正气虚 是阴阳五藏调节和气血津液的升降出入 失衡为虚 不足为虚 实 指邪气盛 是寒热燥湿水火风痰郁瘀等属于主体性抗病反应 郁则为邪 亢则为邪 有郁必有不足 有亢必有失衡 知虚实之变的 症 的理论模型 包容了历史各家的辨证成就 是一种调节抗病时态模型 黄帝内经 取虚实之要 定五度之事 知此乃足以诊 陆广莘 辨证求本是对人的生生之气的理论模型建构 包括人体正气的 正 是人的自我健康能力的理论模型 病人正气的 症 是人的自我痊愈能力的理论模型 是正虚 邪实 传变三要素 是 虚实之变 疾病是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是 邪气盛则实 和 精气夺则虚 的对立统一 虚实之变是关于自组织演化调节发动的正祛邪抗病反应的传变时态特征 李中梓 疏其血气 非专以攻伐为事 或补之而血气方行 或温之而血气方和 或清之而血气方治 或通之而血气方调 必须随机应变 不得执一定之法 以应无穷之变也 此治虚实之大法 一部 内经 之关要也 王晓东 在传统八纲辨证模型中 虚实只是与寒热 表里 阴阳处于相对并列的地位 且仅仅反映了病性的特征 而在宣元中医的辨证模型中 虚实是对病因 病性 病势和部分病位的高度概括 更精确 集中地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宣元中医辨证模型 1 就病性证素而言 张志斌 王永炎提出的29个 方药中提出14个 朱文锋提出31个 我们认为这些对于健康管理服务而言 还是太过繁杂 且缺乏严谨分类 宣元堂提出病性证素以气血津液的正虚邪实为证素 既把握了传统中医辨证的本质和精髓 即把握住了虚实辨证及气血津液辨证这两个核心 又对繁杂的辨证体系进行了简化 从而更适合于健康管理服务 正虚邪实按阴阳 有形无形 进一步细分为阴虚阳虚 阴邪阳邪 至于病位 则以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为病位证素 宣元中医辨证模型 2 宣元中医辨证模型 3 宣元中医辨证模型 4 5 宣元中医辨证药食调理体系 6 宣元中医疾病观与诊断要点 6 1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6 2宣元中医望诊与脉诊 宣元堂微信公众平台 xuanyuanzhongyi 规范化表格辅助诊断系统 6 3宣元中医问诊辨病位 6 4宣元中医经络辨证诊察要点 7 常见病症的调理方案 招募对象 1 健康管理从业者 或者有志于健康管理事业的人才 2 希望掌握一个精准有效的中医辨证论治健康管理体系 3 希望加入一个基于同样健康管理技术体系的俱乐部组织 相互交流和扶持 共同成长 1 参加宣元中医健康管理师项目推介会 2 参加宣元健康管理师培训课程并通过考核 3 填写申请表并缴纳俱乐部年费3000元 4 加入宣元健康管理师俱乐部 成为宣元健康管理师俱乐部的成员 即同时成为宣元中医健康管理体系的代表人 产品的代理商 服务提供商 享受各种权益 加盟流程 会员权益 1 获得价值1万元的宣元食疗产品 后续享受宣元产品4折优惠价 2 享有贡献值年度累积 当年度贡献值超过50000时 享受产品3折 直至年终 3 做任务赚积分 讲师讲课 任职项目经理 录制讲课或宣传视频 市场调研等 4 获得推荐奖励 引入和辅导新的宣元健康管理师 享有该宣元健康管理师月贡献值10 的收益 为了共同做大做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宣元堂组建健康管理师俱乐部 广泛招募健康管理师加盟 为健康管理师提供一个学习 交流和成长的平台 俱乐部将持续就中医理论与方法体系 产品体系和运营体系进行互动交流和探讨 形成良性的成长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8 宣元健康管理师俱乐部 参考文献 1 李海玉 国医大师陆广莘学术经验集 M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2 朱文锋 证素辨证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 王晓东 中医实用辨证论治方法 M 北京 北京宣元堂医学研究院 2014 4 明 李中梓 内经知要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5 黄帝内经 素问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6 方药中 辨证论治研究七讲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7 张志斌 王永炎 证候名称及分类研究的回顾与假设的提出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02 1 5 8 王天芳 杜彩凤 王庆国 吴秀艳 王智瑜 赵燕 薛晓琳 邓华亮 岳宏 于丽丽 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