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生成和排出2ppt课件_第1页
尿的生成和排出2ppt课件_第2页
尿的生成和排出2ppt课件_第3页
尿的生成和排出2ppt课件_第4页
尿的生成和排出2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分泌 secretion 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小管液 重吸收 reabsorption 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 一 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方式 被动转运单纯扩散 渗透易化扩散 溶剂拖曳主动转运 原发性 继发性 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转运途径 二 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 一 Na Cl 和水的重吸收 1 近端小管2 髓袢3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1 近端小管 Na Cl H2O65 70 在近端小管重吸收2 3在前半段经跨细胞转运途径1 3在后半段经细胞旁途径被重吸收 1 近端小管前半段重吸收机制 Na 上皮细胞 Na H 逆向转运体 Na 葡萄糖同向转运体 Na 氨基酸同向转运体 2 近端小管后半段重吸收机制 Na H 逆向转运和Cl HCO3 逆向转运参与 Na 和Cl 进入细胞内 H 和HCO3 进入小管液 进入细胞内的Cl 由基底侧膜上的K Cl 同向转运体 细胞间隙 血 3 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机制方式 渗透作用途径 跨细胞转运途径和细胞旁途径 2 髓袢 降支细段 对Na 不易通透 对H2O通透较高升支细段 对H2O不通透 对Na Cl 易通透升支粗段 约20 NaCl和15 H2O在髓袢重吸收 哇巴因 升支粗段 呋塞米 NaCl主动重吸收 主要部位 H2O不通透 3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大约12 的Na 和Cl 以及不同量的水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1 远曲小管始段对水不通透 但仍能主动重吸收NaCl 需Na Cl 同向转运体的参与 噻嗪类利尿剂 氨氯吡咪 阿米洛利 Cl 主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水孔蛋白AQP2在顶端膜的插入量 血管升压素 3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 重吸收的总结 二 HCO3 的重吸收与H 的分泌 1 近端小管80 HCO3 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与Na H 交换有关 特点 是以CO2的形式重吸收的 HCO3 的重吸收优先于Cl 的重吸收 HCO3 的重吸收与Na H 逆向交换呈正相关 H 分泌 重吸收HCO3 2 髓袢主要在升支粗段 机制同近端小管 3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闰细胞可主动分泌H 三 NH3的分泌与H HCO3 的转运的关系 1 近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和远端小管 2 集合管 NH3 NH4 管腔 管周 NH3 H 上皮细胞 小结 尿中每排出一个NH4 就有一个HCO3 被重吸收 在集合管NH3的分泌H 密切相关 氨的分泌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 四 K 的重吸收和分泌 K 65 70 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25 30 在髓袢重吸收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既能重吸收K 又能分泌K 影响主细胞分泌钾的因素 1 细胞外液钾浓度 2 醛固酮分泌量 3 小管液流速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主细胞可分泌K 而闰细胞则可重吸收K K 的分泌特点 泌K 与泌H 呈负相关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 1 部位 仅限于近端小管 尤其前半段 2 机制 继发性主动转运 五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示意图 六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肾糖阈 尿中刚刚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或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正常值 180mg 100ml 葡萄糖 葡萄糖最大转运率 当全部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都达到极限 尿中的糖量与滤出的增多量相等时的血糖浓度终尿葡萄糖排出量 滤过量 重吸收量 重吸收量 滤过量 排出量正常值 成人男性为375mg 2 68mmol min成人女性为300mg 1 67mmol min 六 钙的重吸收和排泄 Ca2 70 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20 在髓袢重吸收 9 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不足1 随尿排出 近端小管Ca2 的重吸收80 以溶剂拖曳的方式经细胞旁途径20 经跨细胞途径肾脏对Ca2 的排泄主要受甲状旁腺素 PTH 的影响 PTH能使肾小管对Ca2 的重吸收 Ca2 的排泄 七 一些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的排泄 三 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与分泌的因素 一 小管液的溶质浓度水重吸收的动力 渗透压差 小管液的渗透压 对抗肾小管对水重吸收 排出1g溶质 需15ml水 当其 溶质 其渗透压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小管液 Na Na 重吸收 尿量 渗透性利尿 osmoticdiuresis 晶体性利尿 概念 提高肾小管内的溶质浓度 减少水的重吸收 增加尿量的现象 临床 糖尿病患者的多尿 甘露醇的利尿作用 二 球 管平衡1 概念 近曲小管对溶质 水的重吸收量与肾小球滤过量之间保持一定平衡关系的现象 实验证明 无论GFR 近曲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是定比重吸收的重吸收量 滤过量 65 70 与管周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化有关 2 机制 肾血流量不变的前提下 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GFR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从而保持尿量和尿钠的相对稳定 3 意义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总结近端小管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总结髓袢 髓袢 降支细段H2O 被动 对Na 通透性低升支细段NaCl和尿素 被动 对H2O通透性低重吸收Na K Cl 同向转运体 升支粗段重吸收HCO3 分泌少量NH3对水不通透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总结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一 Na Cl 和水的重吸收 二 HCO3 的重吸收与H 的分泌 三 NH3的分泌与H HCO3 的转运的关系 四 K 的重吸收和分泌 五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肾糖阈 葡萄糖最大转运率 六 钙的重吸收和排泄 14 关于肾脏重吸收和分泌K 的叙述 正确的是A 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约25 30 的K B 髓袢重吸收约65 70 的K C 远端肾小管分泌K 但不吸收K D 远曲小管分泌受K 醛固酮调节 2013年考研西医综合入学考试试题 2 在近球小管中滤出的HCO3 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 A H2CO3B NH2 2COC CO2D HCO3 答案 C 2012年考研西医综合入学考试试题 6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分泌NH4和NH3的主要生理意义是A完成细胞内代谢B排泄体内毒素C维持机体酸碱平衡D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答案 C 2010年考研西医综合入学考试试题 答案 A 8 葡萄糖几乎全部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近端小管B髓袢降支C髓袢升支粗段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入学考试试题 11 肾脏近端小管对小管液中有用成分重吸收的特点是 A重吸收的物质种类少B各种物质的重吸收量少C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D小管液与上皮细胞内液保持等渗 答案 D 2008年考研西医综合入学考试试题 20 关于肾小管HCO3 重吸收的叙述 错误的是 A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B与H 的分泌有关CHCO3 是以CO2扩散的形式重吸收DHCO3 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帮助ECl 的重吸收优先于HCO3 的重吸收 答案 E 2003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试题 14 原尿在肾脏被重吸收的比率为A 67 B 85 C 89 D 95 E 99 141 关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描述 正确的有2002A 伴Na 重吸收的等渗性重吸收B 重吸收量约占滤过量的70 C 在腔面膜上水通道的帮助下进行D 根据水 盐平衡的需要而受到调节 E AB 11 肾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2003A 近曲小管B 髓袢细段C 髓袢升支粗段D 远曲小管E 集合管 A 15 某物质的肾阈是指2001A 该物质的最大滤过率B 该物质的最大重吸收率C 该物质开始在尿中出现的血浆浓度D 该物质的最大分泌率E 该物质的最大分泌能力15 血中某种物质的肾阈是指2000A 该溶质的最大滤过率B 该溶质的最大重吸收率C 该溶质开始在尿中出现的血浆浓度D 该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