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急性胃炎.doc_第1页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doc_第2页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doc_第3页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doc_第4页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在临床中是一种很常见的急腹症,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常见病因有物理或化学刺激因素如药物、过冷或过烫食品,以及严重创伤等应急反应。中医认为该病主要由于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致。对于急性胃炎,单纯针灸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我院多年来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该类患者20余例,均取得较好效果。治法:升清降浊,理气止痛。主方:天枢、梁门、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呕吐不止者加内关;寒湿犯胃加三阴交;湿热者加内庭;食积伤胃加下脘;肝气犯胃加太冲或阳陵泉;肝胃湿热加合谷、太冲。操作:天枢、梁门、中脘可双侧取穴,其余可单侧取穴,以捻转提插泻法为主,寒症者可加艾灸或TDP照射。每5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天枢、梁门、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功能健脾化湿、和胃、调理气机;中脘疏通经络、调理脾胃;内关宁心安神,疏肝和胃止痛;合谷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病例:患者,女性,36岁,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疼痛两个多小时,呈陈发性绞痛,无腹泻及里急后重感。刻诊症见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4次/分;舌苔白厚腻,脉沉弦。证属寒湿犯胃,胃失和降。治法:健脾化湿,温中理气止痛。选穴:双侧天枢、梁门、中脘,一侧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及下脘。予以捻转提插泻法,上盖艾箱温中,每5分钟行针一次,10分钟后,疼痛开始缓急,30分钟后疼痛完全消失,痊愈出院。需要注意的是,治疗中若发现腹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时,要及时转外科治疗。肺结核中医诊疗技术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可扩散至全身,并在组织内长期潜伏,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其病理形态以结节、浸润、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等混合存在为特征。本病属于中医肺痨范畴,中医学对此论述甚详。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生动描述了肺痨的一些主症。肘后方治尸注鬼注方指出,本病“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旁人,乃至灭门”。充分认识到本病是一种慢性病,且具有传染性。三因方劳瘵认为本病“内非七情所忤,外非四气所袭”,“多由虫啮”引起。古今医统强调,“情怯之人”最易患病。在此基础上,医学正传提出了“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两大治则,迄今仍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中医中药的临床实践。辨证论治1气阴亏耗症状:咳嗽无力,干咳少痰,或痰唾黏白,或痰中夹血如丝如缕,或有潮热,手足灼热,胸痛,口燥咽干,畏风自汗,声嘶失音,饮食减少,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虚大。治法:益气养阴,润燥止咳。方药:保真汤加减:人参、白术、当归、生地黄、熟地黄、五味子、地骨皮、柴胡各10克,茯苓、黄芪各15克,白芍、赤芍、天冬、麦冬、陈皮、厚朴、地骨皮各12克,甘草6克,黄柏8克。2肺阴不足症状:干咳,或咯少量黏白痰,咳声短促,痰中有时带血,如丝如点。午后手心热,皮肤干灼,口燥咽干,甚则喉痒音哑。胸部隐隐闷痛,饮食不佳,疲乏无力。舌边尖红,苔薄少津,脉细而数。治法:滋阴润肺,止血杀虫。方药:月华丸加减: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沙参各12克,贝母、桑叶、菊花、阿胶各10克,百部30克,三七(冲)3克,茯苓、山药各15克。3阴虚火旺症状:咳呛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稠黄痰,咳血反复发作,量多色鲜红,混有泡沫,胸肋掣痛,盗汗,潮热,午后为甚,颧赤,口渴,心烦失眠,性急善怒,形体日瘦,男子可见梦遗,女子可致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绛而干,脉细弦数。治法:滋阴清热,潜阳安神。方药: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加减:百合30克,龟板、鳖甲各15克,麦冬、玄参、生地黄、熟地黄各12克,知母、秦艽、银柴胡、地骨皮、青蒿、阿胶(烊化)、五味子、川贝母各10克。4肺脾气虚症状:气短,咳喘无力,胸闷纳呆,腹泻,神疲乏力,语声低怯,自汗,面色萎黄,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培土生金。方药:四君子汤加味:人参15克,百部30克,白术、黄芪、茯苓、炙甘草各12克,陈皮10克。5心肾阳虚症状:面浮肢肿,喘息少气,心慌,形寒肢冷,面色白光 白,五更泄泻,男子阳痿,滑精,女子闭经不孕。舌润质淡,脉细弱或结代。治法:温肾阳,养心气。方药:新定拯阳理劳汤加减:人参、黄芪、白术、五味子、当归各12克,甘草6克,桂心10克,陈皮8克。单方验方1.参芩抗痨汤:北沙参、生龙骨、生牡蛎、山药各12克,黄芩炭、仙鹤草、炙紫菀、炙百部、生地黄、当归、吴茱萸各9克,牡丹皮、阿胶珠各6克,百合10克,橘红、炙甘草各9克。每日一剂,煎两次,药汁混合,分两次空腹服用。适用于早期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2.五味抗痨散:白及、百合、薏苡仁、杏仁各150克,川贝母30克。共研末,每日10克,分3次口服。一剂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适用于空洞型肺结核。3.柏叶三七汤:鲜侧柏叶、冬虫夏草、黑山栀、海蛤粉、仙鹤草、白及、百部各10克,紫珠草、生地黄、沙参各12克,夏枯草、黄芪、煅牡蛎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适用于肺结核反复咯血、吐痰为主者。4.二麻四仁汤:炙麻黄、麻黄根各45克,杏仁、白果仁(打碎)、桃仁、郁李仁各9克,土茯苓、连翘、忍冬藤各15克,百部、白术、党参各12克,黄芪,沙参各18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连用56个月。适用于长期用抗结核药效果不明显,持续排菌并经常合并感染的重症肺结核。5.百部消瘰丸:百部、玄参、夏枯草、连翘、紫花地丁、猫爪草各15克,海藻、泽兰叶各10克,百合、贝母、太子参各12克。共研末,过100目筛,加入炼蜜(与中药粉比例为1:1.251.3)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一丸,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各型肺结核。其他疗法1.贴敷法肺痨膏:白鸽粪、五灵脂、白芥子、大蒜各30克,白凤仙花连根叶一株,醋化麝香0.6克。先将白鸽粪、五灵脂、白芥子共研细末,再加大蒜、白凤仙药捣碎成泥,将麝香兑入,调匀,密贮备用。取肺俞、膏肓、百劳、脾俞,每穴取蚕豆大小药膏一块,贴于穴位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贴一次,两周为一疗程,休息3天,继续贴用。适用于浸润型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白芥子膏:白芥子适量,炒黄,研末,用米醋调成糊状。先将拔毒膏温化,取白芥子糊2克,摊于药膏中,贴敷穴位(风门、肺俞、心俞、膏肓)上,每次选一对穴,交替贴敷。一般贴13小时,局部有烧灼感时取下。每对穴5天贴敷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适用于空洞型肺结核。2灸法选肺俞、大椎、关元、脾俞、膏盲、肾俞,每穴灸35壮,隔日一次,适用于肺结核各种证型。3雾化吸入法大蒜3050克,捣碎,放入装置器内,通过雾化收入,每次3060分钟,每周两次,3个月为一疗程。适用于各型肺结核。烟瘾难戒 中药有法 近几年来,中医药专家们为了让更多的人摆脱香烟的危害,运用中医宣肺清热、化痰排毒药物帮助戒烟,收到良好效果。戒烟汤炙紫菀、炙款冬花各15克,补骨脂、清半夏、枇杷叶、前胡、茯苓、橘红、桔梗各12克,川贝、射干各10克,干姜9克,肉桂6克,细辛3克。每日1剂,一般69剂,能使有10年以上烟龄或烟瘾较大者烟瘾减退并逐渐戒烟。2地龙、鱼腥草各12克,远志15克,加水500毫升煎,早晨空腹1次服下,随即开始戒烟。服药之初仍有思烟之感,但要坚持35天,烟瘾即可逐渐降低,而且会厌恶烟味儿。戒烟药茶南瓜藤250克,洗净切碎,捣烂取汁,加红糖适量,开水冲后代茶饮。2地龙12克,鱼腥草12克,远志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放凉。早晨空腹一次饮下,即可开始戒烟。戒烟药酒鱼腥草60克,远志、甘草各20克,地龙、广藿香、薄荷各15克,60度高粱白酒1000毫升,将上述药物捣烂浸泡在白酒之中,715天即可服用,根据个人酒量的不同,每日服68次,每次1015毫升,直至戒烟为止。 戒烟药糖藿香60克,鱼腥草50克,远志、地龙各45克,薄荷、甘草各30克,党参15克,水适量,将其加入锅内,煮3次,每次20分钟,然后用小火熬,当原液浓稠时,加入白沙糖200克和口服葡萄糖粉50克,继续熬成丝状不沾手时,停火,趁热倒入表面涂有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稍冷将糖分割成若干小块,经常含服。这种戒烟糖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