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砂岩项目组(发言稿)开发处课件_第1页
致密砂岩项目组(发言稿)开发处课件_第2页
致密砂岩项目组(发言稿)开发处课件_第3页
致密砂岩项目组(发言稿)开发处课件_第4页
致密砂岩项目组(发言稿)开发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密砂岩油藏开发工作进展及下步工作安排 致密砂岩油藏开发项目组 二 一二年六月 2011年8月 在中石化油田板块 十一五 总结暨 十二五 部署会上 党组把发展非常规油气作为 十二五 的重要工作 全力组织打好 四个进攻战 打好低渗致密油藏上产进攻战 就是其中的一个 2011年9月 为落实会议精神 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 江汉油田成立了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并设立了致密砂岩油藏开发项目组 统筹做好低渗致密油藏的攻关 研究和开发工作 汇报提纲 一 基本情况二 近期工作进展三 下步工作安排 一 基本情况 源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邹才能院长资料 一 致密砂岩油藏的特征 三叠 源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邹才能院长资料 连续性砂岩油藏 圈闭型砂岩油藏 圈闭型砂岩油藏 致密油 二 中石化油田事业部对致密砂岩油藏的定义 埋藏较深的特低 超低渗油藏 渗透率低于0 5md的超低渗油藏 主要为陆相砂岩 渗透率0 5 5md 孔隙度一般6 12 埋深一般 3000米 探明未动用储量2 42亿吨 主要分布在济阳 东北十屋 鄂南等地区 也是今后储量增长的主要类型 其中东部油区 十二五 规划新增致密低渗探明储量4 5亿吨以上 西部准中 顺9等也是深层致密特低 超低渗储量增长的重点区域 砂岩或灰岩 孔隙度一般低于6 分布广泛 一般未计入储量计算范围 发展技术 突破产能 具有资源前景 三 江汉油田致密砂岩油藏资源潜力 致密砂岩油藏 常规圈闭中岩性地层油藏 非常规储层中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 已探明未动用 非标准层 江汉油区 坪北油区 江汉油区 万城 涴市断裂带 周返 黄场斜坡带 老新 新沟 拖市 沔阳凹陷 潜江组 周返 黄场斜坡带 新沟咀组 拖市 新沟 老新 万城 涴市断裂带 沔阳凹陷 江汉油区 坪北油区 坪北油区致密砂岩油藏潜力主要集中在C4 52 C61 C62空白区和C21 C63 C71 C82 C91砂组 汇报提纲 一 基本情况二 近期工作进展三 下步工作安排 二 近期工作进展 一 积极开展致密砂岩资源评价会战 1 开展致密砂岩油藏评价攻关 按照江汉油田2012年油气田开发工作会的会议精神 开展致密砂岩油藏资源评价会战 为加快推进此项工作 要求研究院 坪北经理部和测录井工程公司成立会战小组 合理调整机构和人员 集中组织人力开展致密砂岩资源评价工作 研究院 江汉油区致密砂岩油藏资源评价 坪北经理部 坪北油区致密砂岩油藏资源评价 测录井工程公司 致密砂岩油藏测井解释标准 三个会战小组 各会战单位合理安排地质研究区带或目标的顺序 测录井工程公司测井解释标准研究院与勘探开发研究院 坪北经理部的地质研究对象同步 江汉油区以潜江凹陷南部 拖市 新沟嘴组致密砂岩油藏有利发育区为目标 进行系统 整体研究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储层评价方法 坪北油田首先以资料较丰富 试油显示较好 未大面积动用的长63油组为目标 江汉油区 老新 拖市 收集整理各类岩心分析资料12108块 次 取心物性分析 75口井2546块录井油气显示 420口井6047层毛管压力资料 13口井78块常规岩石薄片 25口井679块铸体薄片 38口井648块粒度分析 29口井2200块收集整理试油分析资料548井 次 试油数据 280口井464层油分析数据 162口井346层水分析数据 106口井364层收集整理测井资料400多口井 收集整理了老新 拖市地区各类岩心分析资料 试油分析资料 测井资料 开展了储层物性下限 沉积微相和细分小层研究 1 初步建立了拖市地区致密砂岩有效储层识别方法 综合含油产状法 试油试采法 最小孔喉半径法确定了拖市地区物性下限标准 6 6 K 0 32md 2 建立了一套单砂层精细对比技术方法 总301 总3斜 4 7 总3X 总3斜 9 5 总4斜 1单砂层对比图 应用标志层 旋回对比技术 开展单砂层精细对比 新沟嘴组3个油组共划分15个小层 最多发育41个单砂层 其中下13 下14 下31 下32砂层最为发育 下13 下14 下31 下32 3 建立了一套储层平面展布预测技术方法 古地形图 应用古构造 古地形 相控储层预测等技术 结合岩心相 测井相分析技术 利用综合手段开展储层展布预测 精细描述砂体展布 古构造图 构造演化剖面 T8 1波阻抗平面图 5ms 砂体展布图 T8 1平均振幅属性 5ms 应用上述技术 初步计算在老新 拖市地区致密砂岩油藏地质储量为6023万吨 其中目前已经探明储量1484万吨 已动用847万吨 未动用637万吨 新增储量4539万吨 致密砂岩发育区 已动用储量 致密砂岩发育区 未动用储量 致密砂岩发育区 新增 坪北油区 研究边界 研究边界以现有地面点外推2000m 满足钻探水平井的需要 根据潜力大小 将研究层系分为三类 从统层开始 逐步开展各层系的评价工作 有储量规模未大面积动用层长63 长91 主要生产油层未动用区域长4 52 长61 长62 含油但未获工业油流层和有望形成规模储量层长21 长7 长8 长10 长4 52 长62层骨干剖面连线示意图 顺物源14条垂直 交叉 物源9条 调研获得12口周边井电测资料统层对比908口建立了70条骨干剖面长4 52 长61 长62合用一套剖面共23条长63单独一套剖面18条长7单独一套剖面10条长8 长9合用一套剖面共11条长10单独一套剖面8条将7个油组细分为15个砂组 并将其中的长4 52 61 62 63 71 72 91等7个砂组细分为17个小层 收集整理试油分析资料71口观察岩心11口 目前已完成所有井长63 长7 长8 长9 长10的统层工作 开展了长63 长7和长9沉积相研究和长63测井解释标准研究 1 建立了长63测井解释图版 根据31口井试油成果和试采资料 结合油气显示等资料研究测井解释图版 与之前的图版相比 油层解释声波时差下限由220下降至215 差油层由215下降至210 利用新图版已重新解释了90口井 长63测井解释成果表 90口井 C63 2 绘制了长63 长7和长9的沉积微相图 初步测算地质储量2058万吨 其中河道砂储量1670万吨 C71 C911 C912 试油见油层 试油未出油 SP199区注采配套 与长623合试 试油40口井 长631 36口井见油并投产长631其中32口井单采长631 累产油22000t 平均单井产油700t天然能量开采 初期产量1 0 1 5t d投产3个月后稳定产量0 5t d超前注水开采 SP199区 初期产量2 0 3 0t d投产3个月后稳定产量1 0 2 0t d 长631小层沉积微相图 3 长631开发潜力较大 目前已经试油投产40口井 主要分布在长631小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直井具有一定产能 目前已部署1口水平 P136 1HF 评价产能 P136 1HF 河道砂 516万吨席状砂 336万吨 2 实施一体化井位论证模式 加强现场全过程跟踪管理 井位论证 实施地质 工程和工艺一体化井位论证模式 相互结合 协调优化 确保井位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地质监督 工程监督 泥浆监测及试油试采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 地质方案论证 工程方案论证 工艺方案论证 现场实施 地质监督 工程监督 泥浆监测 试油试采跟踪 1 2011年试验井跟踪 PH9 1 储层岩性 延长组致密砂岩层位 长912完钻井深 2134 23m裸眼段 1649 48 2134 23m裸眼段长 484 75m垂深 1499m PH9 1 坪北长912沉积相平面图 坪北深层长9属致密砂岩层 储量规模762万吨 曾钻直井27口 仅2口井能连续生产 分别生产139天 83天 常规手段难以实现有效开发 压裂施工后抽汲求产 最高日产油13 9吨 已连续生产168天 平均日产油2 6吨 目前日产油1 5吨 累计产油470吨 坪北油田C91生产井日产油归一化曲线 致密砂岩油藏开发上总体按照 单井试验 井区试验 推广应用 的工作思路 2012年继续开展单井试验 加快运行节奏 为2013年扩大试验规模做准备 完钻 PX11 1HF 黄18平1正钻 P136 1HF 拖25 1HF 2 2012年试验井进展情况 PX11 1HF 利用长水平段水平井进一步控制边部资源为目的 评价该层长水平段分段压裂后产能和开发效益 部署PX11 1HF井 目的层位 长61设计垂深 1179 4米完钻井位 长61A靶点垂深 1153 4米B靶点垂深 1179 4米水平段长度 933米 延长油矿 方向优化 根据应力情况 结合地面条件和钻井工艺技术 确定该井水平段方位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斜交52 长度优化 考虑储层分布 确定水平段长度为1050 1100m 产量预测 采用数值模拟预测6 7t d 完井优化 考虑老区注水 水线 采用套管完井 产能预测 压裂段数与间距优化 水平段穿越三条 水线 根据钻井过程中实际出水点与溢流量的情况 压裂点与出水点保持60 120m的安全距离 另外两个压裂点之间最小间距为60m 以确保互不干扰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确定水平段分6段压裂 油藏工程优化 油斑细砂岩1055米 11层 其中水平段975米 9层 录井显示 水平段 实钻水平段长度1081米 钻遇砂层792 4米 90层 其中油层394 6米 28层 差油层173 4米 25层 干层 含油 224 4米 37层 电测解释结果 水力喷砂射孔压裂 第一段抽汲求产情况 日产液 日产油 第一段已压裂 第二段6月5日压裂 黄18平1 已探明储量 预计新增储量 通过储层渗透率重新认识及含油性评价 结合非常规分段压裂技术 以提高单井产能为目的 在原含油面积边界部署水平井黄18平1 目的层 潜43A靶垂深 2440mB靶垂深 2442m水平段长 300m 水平段方位优化 根据周围邻井地层倾角资料 确定主应力方向 水平段方位垂直主应力方向部署 水平段长度优化 根据储层厚度分布确定水平段长度300米 完井方式优化 考虑注水开发 采用套管完井方式 压裂工艺优化 分三段进行限流压裂 该压裂措施针对薄储层水平井进行工艺优化 有效的规避了普通压裂的风险 油藏工程优化 限流压裂 黄18平1生产曲线 放喷 2011年12月9日开钻 2012年1月5日完钻 实钻水平段长度387米 钻遇潜43油组油层3层197 6米 对潜43油组2668 0 2991 4米分三段进行限流压裂 投产后该井日产一直稳定在10吨 累计采油592吨 转抽 P136 1HF 正钻 目的层 C63A靶1350m B靶1349m水平段长 860m 评价长63小层长水平段水平井生产能力 5月12日开钻 5月29日钻至A靶点 与设计较吻合 已下技套完 目前裸眼水平段钻进 P136 1HF裸眼分段压裂概念设计 裸眼分段压裂施工参数表 P136 1HF井水平段设计长度为860m 设计裂缝间距80 100m 拟分10段进行分段改造 以达到对储层均匀改造的目的 部署思路 利用长水平段增加泄油面积 采用分段压裂工艺增加渗流通道 提高渗流能力 提高单井产能 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E60 SW240 部署原则 整体部署6口水平井 1 方向优化 根据最大主应力方向 结合断层发育情况 考虑长度优化等问题 确定该井水平段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方向夹角为63 2 长度优化 根据断层发育情况及渗砂厚度预测 考虑使产量最大化 确定水平段长度为740m3 排距优化 338 398m泄油半径 压裂缝长度 泄油半径 拖市地区49m 压裂缝长120 150m 拖25 1HF 正钻 目的层 新下13A靶垂深 3160mB靶垂深 3170m水平段长 740m 4月20日开钻 目前导眼井已完钻 正在电测 取芯见3 29m油斑粉砂岩 新下13 拖25 1HF裸眼分段压裂概念设计 裸眼分段压裂施工参数表 拖25 1HF井水平段设计长度为740m左右 结合国外经验及低渗透油藏油井极限控油半径的研究成果 设计裂缝间距约80 100m 拟分8段进行分段改造 以达到对储层均匀改造的目的 3 开展已探明未动用储量综合分类评价 2012年油田召开江汉油区未动用储量状况分析会 明确了工作重点 围绕未动用储量 充分发挥地质工艺一体化的优势 地质工艺共同研究 重新再认识 明确7个重点井区 主导开发地质 工艺技术及对策研究 钟西潜21 22研究院 江汉采油厂 钟61井区潜4下研究院 潭7 潭42井区潜4下研究院 江汉采油厂 王四12 2井区研究院 采油院 马13井研究院 江汉采油厂 复 断块沙市组研究院 沙26 沙24 沙304井区研究院 长水平段水平井地质方案论证 工艺增产对策研究 4 实施了新沟油田下2油组2口老井复查 新一 新二区 新79 3 新135 新46 新83 新76 新55 老井新135井压裂试油复查新下25 干层 获稳定日产2 0吨的工业油流 新79斜 3井压裂试油复查新下25 干层 获稳定日产油1 6吨 新沟油田类似储层分布广泛 在整个新沟油田的新下2油组都有分布 有较大的潜力 破裂压力25MPa 施工压力20 24MPa 排量6 0m3 min 砂量60m3 总液量318m3 R4 Gr 新135 下25 井段824 854m 动液面799m 动液面1243m 破裂压力44MPa 施工压力35 40MPa 排量6 1m3 min 砂量50m3 总液量311m3 一 基本情况二 近期工作进展三 下步工作安排 汇报提纲 三 下步工作安排 一 基础研究方面 进一步完善圈闭聚集型致密砂岩有效储层识别图版 结合压汞 启动压力 核磁共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