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病理学与治疗(课件)_第1页
颈椎病的病理学与治疗(课件)_第2页
颈椎病的病理学与治疗(课件)_第3页
颈椎病的病理学与治疗(课件)_第4页
颈椎病的病理学与治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2 28 1 颈椎病的分型与病理学 特别工作室 2020 2 28 2 颈椎病的综述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 是以颈椎退行性病理变化为基础的一种疾病 确切地说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 颈椎骨关节 软骨 韧带 肌肉 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 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脊髓 神经 血管等组织 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结合症候群 2020 2 28 3 颈椎病的分型与症状 颈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以颈部酸 痛 胀及不适感为主 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 活动时疼痛加剧 休息可以缓解 患者头常偏向病侧 以缓解疼痛及不适 经根型颈椎病 主要是椎间盘或骨刺压迫刺激相应脊神经所致 表现为 根性痛 其性质呈钻痛或刀割样痛 或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 肌力减弱 部分病人由于运动神经根受损而引起肌肉萎缩无力 手指活动不灵 颈部僵直 活动受限 棘突旁或肩胛区有压痛 2020 2 28 4 3 椎动脉型颈椎病 由于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而引起其他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主要表现为眩晕 伴有耳鸣 听力减退 视觉障碍 视力下降 眼胀痛 眼睑疲劳无力怕光流泪 眼冒金星等 头痛 大多为血管性头痛 呈跳痛或灼热痛 多局限于一侧 2020 2 28 5 4 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直接压迫或间接反射刺激到颈椎旁的交感神经 主要表现为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如头痛 头昏 颈枕部痛 瞳孔散大 视力模糊 眼睛胀痛 干涩 心率增快 出汗 心前区疼痛 血压升高 胃胀 恶心 呕吐 食欲不振 肌肤发热等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如头昏眼花 眼睑下垂 流泪 鼻塞 心动过缓 血压偏低 肌肤干燥 发冷 胃肠蠕动增快等 2020 2 28 6 5 脊髓型颈椎病 由于椎管发育不良或椎间盘退变继发颈椎骨质增生及韧带肥厚 导致颈椎管狭窄压迫脊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中央型 以上肢麻木 憋胀 乏力 手指屈伸活动不灵 或伴有指间肌 鱼际肌萎缩 受累肌肉的肌张力及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为主 锥体束型 主要表现为缓慢的进行性的双下肢麻木 无力 发冷 疼痛 走路不稳像踩棉花样 易跌倒 横贯型表现为胸部以下感觉麻木 有束带感 严重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2020 2 28 7 6 混合型颈椎病 具有两型或两型以上的临床表现 此外 还有一些颈椎病有关或同时存在的病变 如颈肩综合症 颈肘综合症 颈腰综合症 颈胃综合症 颈心综合症 吞咽异常 血压升高 耳鸣 听力减退 乳房疼痛 呼吸困难等症状 临床易被误诊 应引起注意 2020 2 28 8 颈椎病的病理学 2020 2 28 9 1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原因 1 急性颈部肌肉扭伤 由于肌肉的疼痛 痉挛 肌肉牵拉骨骼 致使颈部生理曲度变直 2 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 由于长其坐姿不良 着凉等原因可引起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 使肌肉由于疼痛而痉挛 关节囊 韧带及小关节的炎症引起的疼痛 也可反射性地使有关颈部肌肉痉挛 以保护受累关节 故颈部肌肉的痉挛可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2020 2 28 10 2020 2 28 11 2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的最初病理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出现 主要表现为髓核的含水量减少 纤维环纤维增粗 玻璃样变性 甚至出现断裂 失去弹性 使椎间盘厚度减少 继而颈椎间盘受到压迫 变性纤维环向四周膨出 使附于椎体缘的骨膜及韧带掀起 出血 机化 逐渐形成椎体缘骨刺而造成一系列症状 2020 2 28 12 3 椎间盘变性 一 髓核 髓核中水分减少 纤维网和粘液样基质逐渐为纤维组织和软骨细胞所代替 最后成为一个纤维软骨性实体而导致椎间盘变窄 这种变化的病理变化在各个椎间盘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有的开始较早 进行亦较快 负重部分改变更为明显 大体从30岁以上开始变性 当超过50岁时 此种改变已很明显了 2020 2 28 13 2020 2 28 14 2020 2 28 15 颈椎位于缺少活动的胸椎和重量较大的头颅之间 其活动度较大 又须支持头部使之保持平衡 故颈椎容易发生劳损 尤以下部颈椎即颈5 6为然 由于颈部长期劳损 其椎间盘组织以及骨与关节逐渐发生退行性变 影响附近的神经 脊髓 椎动脉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颈椎易患病的原因 2020 2 28 16 椎体骨刺的形成 关节骨刺的形成是骨端的韧带本身受到过多的张力牵拉的缘故 故向四周膨隆的椎间盘组织推挤周围的骨膜与韧带使之受到张力的牵拉即可形成骨刺 加之病变间隙的稳定性差 异常活动不断产生 韧带骨膜所受的张力必然加大 骨刺的形成就更加容易 总之 由于不断牵拉 反复创伤 骨刺将不断增大 2020 2 28 17 关节突及其它附件的改变 由于椎间盘萎缩变窄 其附近的组织如小关节的关节囊 棘上韧带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均有相应的改变 一 黄韧带变性 由于病变椎间隙的稳定性差 黄韧带负担增大 久而久之 即增生变厚 钙化或者骨化 二 小关节 钩椎关节以及其它结构的正常关系发生改变 2020 2 28 18 2020 2 28 19 神经根的变化 椎除环枕关节及环枢关节以外 其余各相邻两椎体之间均有椎间盘与之相连 神经根通过各椎间孔而离开脊髓 椎间孔之后壁为椎体附件之上下关节突 前缘为邻近之椎体及椎间盘 神经根在离开脊髓时包被着一层脊膜鞘 鞘之根部具有与蛛网膜下腔相通的脊膜根囊 根囊底部有两个蛛网膜开口称为脊膜孔 脊神经前后根通过此两个根孔而达根袖 根袖是脊膜鞘之延伸部分 背根在脊神经节外方与腹根汇合于此袖内 然后穿出神经孔而成颈脊神经 颈椎病病人的神经根可有如下的病理变化 2020 2 28 20 一 根袖纤维化 脊膜根囊附近组织 包括根孔附近的蛛网膜 也可发生纤维化及增生肥厚 二 神经根受压 向背外侧的突出物 虽未侵入椎间孔 仍可挤压脊膜囊内的神经根 向椎间孔内的突出物自然要挤压神经根 神经根受轻者可以发生神经炎 重者可以发生华勒变性 2020 2 28 21 脊髓的病理改变 一 功能障碍 颈椎病并发脊髓病的病理改变 在疾病的早期是可以恢复的 是属于脊髓的功能障碍期 二 变性改变 颈椎病出现脊髓损害症状后 长期未能获得治疗 病变逐渐发展 可以出现脊髓变性 软化及空洞形成 导致成不可恢复的损害 2020 2 28 22 发生变性的原因 1 压迫因素 颈椎椎管呈三角形 而脊髓呈卵圆形 故脊髓前后受压的机会较多 2 外伤因素 当颈椎病患者的硬膜与骨刺或后纵韧带发生粘连 根袖出现纤维化 神经根变粗或受到骨刺的箝制时 脊髓的活动度必然减少 由于脊髓的活动减少 受到磨损创伤的机会增大 脊髓易于受伤 3 血运障碍因素 颈椎病脊髓前柱损伤较多 符合脊髓前动脉缺血所造成的结果 4 交感神经因素 颈椎病由于不稳定及局部骨性关节炎等因素刺激局部的或软脊膜的交感神经是产生脊髓病的重要原因 2020 2 28 23 颈椎间盘的物理性能变化 一 耐压性减低 由于耐力性能差 当颈椎间盘受到头颅重力及头胸间肌肉牵拉力作用时 变性的颈椎间盘也可以发生局部或大部地向外突出 相应地出现椎间隙变窄 关节突关节错位或重叠 椎间孔的上下径变小 二 耐牵拉力减低 由于病变椎间盘耐牵拉性能差 当颈椎作前屈 后伸 左右侧屈以及旋转动作时 相邻椎体间的稳定性减少 可以出现一系列椎体不稳定现象 包括椎间盘的活动度增大 椎体半脱位亦称滑椎 继而出现小关节 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 黄韧带 项韧带变性 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2020 2 28 24 颈椎病发生的原因 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而致的整个颈椎和颈椎其它部位的退变是颈椎病的主因 第二 慢性劳损 所谓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最大限度的活动 2020 2 28 25 1 睡眠的不良体位 因其持续时间长 会造成椎旁肌肉 韧带及关节的失调 而波及椎管内组织 加速退变过程 2 工作的姿势不当 处于坐位 尤其是低头工作的 虽工作量不大 强度不高 但颈椎病发病率特高 如 文秘 计算机员 会计 公务员 电子行业员工 教师 大中专学生等 生活中长时间打麻将 看电视亦可造成 3 不适当的体育锻炼 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 可加重颈椎负荷 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下进行 一旦失手造成外伤 则后果更加严重 2020 2 28 26 颈部外伤 1 交通意外 除造成骨折脱位外 突然刹车而致的颈椎损伤 2 运动性损伤 运动员在竞技前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 工作与生活中的意外 突然使颈部过度前屈 后伸及侧弯 4 其它意外 不得法的推拿 牵引等 2020 2 28 27 第四 喉部炎症 当咽部及颈部有急慢性感受染时 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第五 发育性椎管狭窄 颈椎管内径与颈椎病发生有直接关系 椎管狭小者 当受外伤甚至轻伤时也易发病 2020 2 28 28 颈椎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变性 颈脊骨质增生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三者的总称 也有人称之为颈椎综合症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以颈5 6 颈6 7的发病最多见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本病的早期阶段 其受累的椎间盘较少 一般为1 2个椎间盘 而颈椎病则不然 往往是多数椎间盘受累 其发病原理与腰4 5和腰5骶1的椎间盘病变有相似之处 即主要为椎间盘在负重的情况下有较多的活动 它受到了过多的细微创伤与劳损 2020 2 28 29 颈椎病的生成 产生颈椎病的最初病理变化为颈椎间盘变性 由于它的变性 可使纤维环 髓核突向韧带下方而引起韧带连同骨膜与椎骨间分离 形成韧带 椎间盘间隙 因多同时伴有局部微血管撕裂与血形成间隙血肿 随着血肿机化和钙盐沉积 最后形成突向椎管或椎体前缘骨刺 由于间盘变性 还可导致其耐用压力和牵拉力减低 因而相应地出现椎间隙变窄 关节突关节错位或重叠 椎间孔上下变小 相邻椎体间稳定性减少 继而出现小关节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韧带骨化等 此外长期慢性劳损 外伤 炎症及畸形等都会诱发和加重刺激压迫神经根和椎动脉 上述这些病理变化 都会因发育性椎管狭窄而加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