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总结.doc_第1页
工程设计总结.doc_第2页
工程设计总结.doc_第3页
工程设计总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0kV竹林变进出线工程设计总结(线路部分)1、 工程概况本工程电压等级为220kV和110kV,220kV线路起于500kV玉溪变电所,止于220kV竹林变,双回路同塔一次架设。施工图设计按审定的北方案进行设计,线路全长为41.803km;途经峨山县(N0N12段长5.889km)、石屏县(N12竹林变龙门架段长35.914km)两个县级行政区。地面海拔约在1100m1650m之间。沿线具有海拔高,山势险峻,高差大,地质条件复杂,地震烈度高,森林覆盖率大(长25.5km,占58%),交叉跨越多等特点。110kV线路起于220kV竹林变电所,止于110kV石屏变,110kV竹林至石屏双回送电线路起于220kV竹林变电所110kV构架侧,止于110kV石屏变,共有两回,同期一次建成,主要部分为同塔双回路架设。在110kV石屏变附近,一回T接110kV西石II回,另一回改接110kV西石I回(改接后一侧进110kV石屏变,原110kV西石I回的另一侧开断) ,T接及改接段为单回路架设。线路路径全部在石屏县境内,双回路段长为4.903km,单回路段长为0.135km。地面海拔约在1420m1560m之间。沿线具有通道拥挤,交叉跨越多等特点。设计范围包括送电线路的本体设计、通信保护设计、OPGW光缆设计及工程预算。2 、主要技术经济特性线路电压:220kV,110kV回路数:单、双回路架设线路长度:220kV部分41.803km,110kV部分双回路部分长4.903km, 单回路部分长0.135km;气象区划分:220kV部分气象区为C=5mm,V=30m/s; 110kV部分气象区为C=5mm,V=25m/s;导线型号:(1)220kV至玉溪导线:2LGJ-300/40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为LGJ-70/40钢芯铝绞线,一根为24芯OPGW。(2)110kV至石屏变导线:LGJ-240/30 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为LBGJ-70-40AC铝包钢绞线,一根为12芯OPGW。绝缘水平:220kV部分采用平衡高绝缘布置。悬垂串为单或双串17片,耐张串为单或双串18片,跳线串为单或双串17片。110kV部分悬垂串为单或双串9片,耐张串为单或双串10片,跳线串为单串9片。铁塔:220kV部分全线共用杆塔88基,平均档距为475m,耐张塔19基,占21.5%;直线塔69基,占78.5%;110kV部分全线共用杆塔17基,耐张塔9基,占52.9%;直线塔8基,占47.1%,基础:全线铁塔采用现浇斜柱式和直柱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水泥杆采用预制底、拉盘。3、施工图设计情况2006年3月,完成外业终勘工作;2006年4月底线路设计全部完成。2006年7月底完成OPGW光纤设计。4、质量技术保证措施本工程为保证设计质量,在未进行航测的前提下,利用五万分之一地图室内事先预排杆位,外业终勘前做到心中有底。外业勘测采用GPS进行选线,使路径走向更加经济合理。对沿线森林密集区采用高塔跨越设计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对塔位地形受限地区采用DT型复合接地。在结构设计方面全部采用全方位长短腿和高低基础相结合的方法,以减少对自然植被、地形的破坏。在施工图设计工程中,严格执行各项质量保证措施和控制措施。通过强化质量意识,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段,开发新程序等措施有效提高了设计出手质量;所有文件均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应的校审程序,专业间配合和调整均有相关的记录,对设计难点和争议点积极开展设计评审。工程组在各科、室领导的支持和设总的带领下,始终坚持“严格管理,精心设计,信誉至上,竭诚服务”的指导思想。不论在设计的技术方面,还是在工程的管理过程中都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对内的组织方面设总及主设人在各个设计阶段都及时提出自己的组织措施,当在设计中各专业遇有问题时,工程组全体人员群策群力,及时想办法、出主意解决问题,所有图纸全为CAD出图。5、工代及设计服务在对外的组织及联系方面,及时把握业主对工程质量及各阶段的工期要求,并密切配合各参建单位,及时提供设计成品和有关信息,发现设计问题,及时解决,决不拖延。如基础施工过程中,因35kV花大线改线导致与本工程110kV线路AN5号塔水平距离不够。设计人员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研究方案,经核实: 220kV竹林变进出线工程中110kV线路AN5号塔需向后侧(小号侧)移动约7m, 基础型式改为L2445, 基础外露1.5m,方能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原塔型不变。圆满的解决了该问题。6、设计经验总结根据工程特点,积极探索采用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多和施工单位进行交流,在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