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docx_第1页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docx_第2页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docx_第3页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docx_第4页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出卷人:崔培培 审核人:吴新亮)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 看拼音写汉字(5分) chnqng jng mn hn q x x炉火( ) ( )悟 ( ) 面面相( ) 气喘( )2、根据课文默写(8分)(1) ,且教桃李闹春风。 (2) ,好去到人间。 (3)江山代有才人出, 。(4) ,却话巴山夜雨时。(5)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诗人用两个典故感叹回乡后物是人非的感受的诗句是 , 。(6)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春天的深圳梧桐山,是人们欣赏勒杜鹃、登高远眺的好时候。B. 为了防止震后灾区不会发生疫情,卫生部调集了大批专家赶赴灾区,指导防疫工作。C.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D. 取缔黑网吧,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3分) ( )A.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B世博园里的花卉争奇斗艳、栩栩如生。C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工具,但并不意味着拥有它就能事半功倍。D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5、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1)上文选自 ,作者是 。(2)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 ,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性格特点,至少2点)。(3)上文是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一节的故事叫做 (用简要的语句概括)。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古诗(4分)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二)习惯成自然(14分)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 打住,不再列举吧。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1文章第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2第段列举了哪些事例? 意在阐明什么? (4分) 3第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3分) 4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3分) 5读了本文,结合实际,谈谈对你的启示。 (三)傅雷家书(10分)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看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而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泪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954年1月30日晚)1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3分)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_ _ 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1分)(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_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3分)(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_ _ 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围绕本文内容,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话。(3分)_ _ _ (四)比较文言文阅读(12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5 分)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援疑质理( )(3)俟其欣悦( ) (4)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5) 颐既觉( ) 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 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3、甲乙两文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3 分) 三、作文:(35分 其中写字分为5分)根据下面文字,自拟题目。要求:(1)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2)600字以上,书写工整; 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开放的季节,有的开在春天,有的开在夏天,有的要到秋天,也有的则在冬天怒放。为什么非要赶在春天里开放呢?只要找准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你也许会开放得无比绚丽。八年级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一、(25分)1、(5分)纯青 憬 颟顸 觑 吁吁2、(8分)(1)爱惜芳心莫轻吐(2)殷勤谢红叶(3)各领风骚数百年(4)何当共剪西窗烛(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6)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3、(3分)D4、(3分)C5、(6分)(1) 水浒传 施耐庵 (2) 鲁智深 粗犷豪放 行侠仗义 疾恶如仇 粗中有细(写出两点即可)(3)(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二(40分)(一)(4分)C(二)(14分)1(1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2(4+2分)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3(1+2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4(1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意思对即可得分)5(3分)结合实际,抓住本文论点,言之有理即可。(三)(10分)1、(1+1+1分)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回忆儿子的往事,回想与儿子在一起的日子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只能靠回忆来寄托思念之情)而惆怅。2、(1分)儿子变成了朋友。3、(1+2分)应选第二句,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4、(3分)傅雷认为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长辈应克服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