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1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王安石变法 2 一 孝文帝改革1 背景 1 可能性 北魏统一和拓跋珪的汉化改革 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冯太后掌握实权 孝文帝精通汉文化 民族融合加强 北魏实行汉化政策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 必要性 阶级矛盾尖锐和民族矛盾激化导致人民起义不断 社会动荡 3 2 过程 1 开始 公元471年冯太后临朝听政 开始推行改革 2 内容 前期 特点 冯太后主持 改革重点是建立新的制度 后期 特点 孝文帝主持 改革重点是实行汉化政策 4 3 历史作用 1 经济方面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2 政治方面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3 民族关系 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5 二 王安石变法1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背景 1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自耕农沦落为佃农 中小农民的赋税沉重 农民生活困苦 农民起义频繁 封建统治不稳 6 2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空前强化的皇帝专权之下 政府工作效率低 财政负担重 军队数量激增 军费高涨 出现冗官 冗兵 冗费 三冗 局面 与辽 夏征战胜少败多 军队战斗力的削弱 3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043年 宋仁宗支持参知政事范仲淹改革 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主要内容有 严格升迁 限制恩荫 改革贡举 慎选官吏 减轻徭役 重视农桑 但改革严重受阻 一年后废止 7 2 王安石改革 1068年 王安石得到宋神宗支持 主持改革 以发展生产 民富国强为变法目的 1 富国之法 改变积贫 青苗法 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开垦荒地 发展农业生产 保障农业灌溉 防洪抗灾 免役法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增加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 合理分摊税额 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8 市易法 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增加政府收入 均输法 保障政府物质供应 减少财政支出 2 强兵之法 改变积弱 保甲法 闲时练 平时治 战时战 减少负担 强化训练 稳定社会 保马法 加强骑兵建设 将兵法 加强训练提高战斗力 设军器监 提高武器质量 9 3 取士之法 人才保障 改革科举制度 教学和选拔注重实用 整顿太学 培养人才 惟才用人 提拔革新者为改革中坚力量 10 1 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1 特点 这一时期是中国境内民族大迁徙 大融合时代 2 原因 孝文帝革除旧俗的改革 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 鲜卑 匈奴 羯 氐 羌迁居中原 通婚杂居 胡汉差别逐渐消除 也是融合表现 11 3 表现 生活习惯的汉化 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 使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 贵族转化为地主 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汉语言文字被 正音 确定下来 中原先进文化成为各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南迁各族把他们的优秀文明带到中原 如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 服饰 风俗 食物等方面证明了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 成为中原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12 4 实质 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5 影响 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3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 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 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 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d 为结束分裂 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14 解答本题 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 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 当时的中国处于南北分裂状态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使造成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趋于消失 为新的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 答案 d 15 下列内容 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 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 b c d 此题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d 16 2 北宋中期改革的背景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之间的关系 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 主要表现在 农民反抗斗争激烈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岁币 财政危机 冗官 冗兵 冗费 辽 西夏的威胁 这一社会背景与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如下 17 1 北宋以 杯酒释兵权 的方式解除将领兵权 实际上在要将领交出兵权的同时 鼓励将领多购良田美宅 一般情况下 封建王朝刚建立时 都限制土地兼并 北宋是个例外 其 不抑兼并 的政策 加速了土地集中的过程 北宋中期就出现了 富者有弥望之田 贫者无立锥之地 的尖锐对立 激化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18 2 冗官 北宋用 分化事权 的办法来加强中央集权 如把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 地方既有文官做知州 又有通判 转运使等 每年通过科举制和恩荫赏赐方法大量授予官职 这样 官吏相互牵制 因循苟且 官僚机构日益糜烂 形成了队伍庞大 效率低下的 冗官 局面 19 3 冗兵 从赵匡胤开始每逢灾年将流民编入军队 从全国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 为防止辽和西夏侵扰 在边防大量屯兵 其募兵 养兵的办法 造成兵源剧增 扩编后的军队素质低下 形成 冗兵 局面 20 4 积弱 实行 强干弱枝 内外相制 的政策 对将领严加防范 一半禁军驻守京师及附近 造成边境相对空虚 实行禁军轮流驻守京师 形成 兵不识将 将不识兵 的局面 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北宋在对辽 西夏作战中处于不利局面 既受到辽和西夏的威胁 又要给辽和西夏 岁币 21 5 积贫 冗官 冗兵 导致政府开支巨大 形成 冗费 的局面 加上给辽和西夏 岁币 势必造成北宋严重的财政危机 土地高度集中后 大地主往往隐瞒田产 逃避税收 又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北宋形成 积贫 局面 22 6 为解决财政危机 政府加重对老百姓的剥削 再加上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使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可见北宋中期的危机与它前期的统治密切相关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庆历三年九月 范仲淹等上奏宋仁宗 国家开文馆 延天下英才 为大用之备 两府两省子弟亲戚 不以贤与不肖 辄自陈乞馆阁职事者 亦得进补 材料二 庆历三年十一月 宋仁宗 诏自今见任 前任两府及大两省己上官 不得陈乞子弟亲戚馆职并读书之类 材料三 庆历五年三月 宋仁宗就补荫选人问题下诏 其庆历三年十一月条制勿行 均摘自 续资治通鉴长编 24 注意材料一中 天下英才 的提示 以此为核心 扣准材料一 二中 子弟亲戚 的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 按照题干要求回答即可 25 请回答 1 范仲淹等所言涉及北宋在哪方面的弊政 由此导致什么危害 弊政 官僚子弟和亲戚通过恩荫方式做官 危害 加剧了北宋的冗官局面 造成北宋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 日益腐败 26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统治者是怎样应对的 其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应对 发起庆历新政 核心主张 整顿吏治 3 庆历三年的诏令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限制官僚子弟和亲戚通过恩荫做官 有利于整顿吏治 27 4 庆历五年的诏令意味着什么 其原因是什么 对此 说说你的认识 意味 庆历新政失败 原因 改革触动了大地主 大官僚的利益 遭到保守派官僚贵族的反对和诽谤 认识 改革必然会触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 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 所以不可能一帆风顺 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8 5 范仲淹的改革与王安石变法有什么关系 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 变法改革的序幕 为王安石变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9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 富者田连阡陌 为国守财尔 缓急盗贼窃发 边境扰动 兼并之财 乐于输纳 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 采取抑制土地兼并 重农抑商的政策b 减轻农民负担 限制大地主特权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票贷款管理办法
- 器具借还管理办法
- 四电监理管理办法
- 团建福利管理办法
- 园区房间管理办法
- 固体固废管理办法
- 国企房产管理办法
- 国企集采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蜂窝物联网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小型企业忠诚度计划软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GM/T 0129-2023SSH 密码协议规范
- 2025届成都青羊区四校联考七下英语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初中数学基础必刷题
- T/CAEPI 23-2019地下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技术指南
- 食品供应链食品安全员职责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小学生手工面条课件
- 《无人机介绍》课件
- 2025年陕西榆林市榆神煤炭榆树湾煤矿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苏州市厂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业建筑钢结构厂房施工方案组织设计技术标技术交底措施要求资料
- 河南高一期末英语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