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总论ppt课件_第1页
儿科总论ppt课件_第2页
儿科总论ppt课件_第3页
儿科总论ppt课件_第4页
儿科总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学Pediatrics 第一章绪论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 第一节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一 任务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疾病防治 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 接种 遗传病筛查 促进康复宗旨 保障儿童健康 提高生命质量 二 范围 小儿健康和卫生的所有问题按系统分 第二节儿科学特点 儿科 小大人 差异 个体 年龄 性别恢复能力强自身防护能力弱 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小儿阶段一直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年龄愈小与成人差别愈大 绝非成人的缩影 一 基础医学方面 1 解剖 身高 体重及其他器官的变化2 机能 生理 生化指标 呼吸 心率 血压及生化特点3 病理 肺炎 生长激素过多 心脏病的病种区别 4 免疫 总体免疫力低下母源抗体 IgG 的保护IgM缺乏 G 杆菌SIgA缺乏 呼吸道 消化道感染5 心理可塑性强 二 临床方面 1 疾病种类先天性疾病 遗传病 感染性疾病多见各系统疾病的区别2 临床表现大多起病急 变化快 部分表现不典型 3 诊断病史采集诊断考虑年龄惊厥 新生儿期 颅内出血 HIE 先天畸形婴幼儿 颅内感染 低钙低镁 3岁 癫痫 颅内肿瘤 4 治疗用药时考虑年龄 体重 及各器官代谢特点5 预后6 预防 第三节各年龄分期 一 胎儿期 精子和卵子结合到小儿出生 280天 胚胎期 妊娠最初8周 是机体各器官原基分化的关键时期 胎儿期 第9周起 出生 以组织与器官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特点 28周后各器官功能基本成熟 出生后可以存活此期易受宫内感染 放射线 药物 毒物及母亲营养的影响 二 新生儿期 生后脐带结扎 生后28天 小儿离开母体独立生活 内外环境变化与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的矛盾 易发生窒息 产伤 硬肿和感染 发病率 死亡率高 特别强调加强护理 三 婴儿期 出生 满1周岁 包括新生儿期 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营养素和能量的需求较大 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 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后半年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力逐渐消失 故易患感染疾病应提倡母乳喂养 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 完成基础免疫程序 幼儿期 满1周岁 3周岁 生长发育速度稍减慢 智力发育加快 动作 思维能力明显增强 好奇心强 识别危险能力差 易发生意外 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母源抗体消失 自身免疫力不健全 注意防止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学龄前期 3周岁 6 7周岁 生长速度减慢 智能发育更趋完善 模仿性强 有较大的可塑性 自身防病能力有所增强 仍可能发生传染病和各种意外 易患免疫性疾病 如风湿热和肾炎 学龄期 6 7岁 12 13岁 体格生长稳步增长 除生殖系统外 其它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人 智能发育进一步成熟 分析 综合能力增强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是性格培养的重要时期 使其全面发展 青春期 女 11 12岁 17 18岁男 13 14 18 20岁 体格发育加速 智能跃进 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第二性征出现 神经 内分泌调节不稳定 外界对其影响增大 常引起心理 行为精神等方面的不稳定应注意道德品质教育和青春期卫生保健工作 加强营养和锻炼 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生物 社会 医学模式儿童保健由城市 乡村 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 小儿各器官 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 量变发育 指细胞 组织 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 1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2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P8图2 13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由上到下 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4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第二节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 遗传因素 二 环境因素性别 营养 疾病 孕母情况 生活环境 第三节体格生长 一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体重 身高 坐高 头围 胸围 二 出生至青春期体格生长的规律 一 体重 体重 为各器官 系统和体液的总重量体重测量 体重计算 出生体重为3 生理性体重下降 原因 程度 3 9 恢复时间 7 10天1岁9kg2岁12kg 临床应用公式 1 6个月龄体重 出生体重 月龄 0 7 kg 3 kg 月龄 0 7 kg 7 12个月龄体重 6 kg 月龄 0 25 kg 2 青春前期体重 年龄 2 kg 7 或8kg 二 身高 长 头顶至足底长度 出生时平均身高为50cm1岁75cm2岁85cm2 12岁身高 年龄 7 70 cm 三 头围 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 眉弓上方最突出处 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出生头围为32 34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成人54 58cm头围较小 X 2SD 常提示脑发育不良 头围过大提示脑积水 四 胸围沿乳头下缘绕胸廓一周的长度 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出生时为32cm1岁时与头围相等 1岁后超过头围 三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生长高峰男孩 女孩的差异 第四节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发育 一 骨骼发育1 头颅骨发育可根据头围大小 骨缝和前 后囟闭合迟早来衡量颅骨的发育 1 骨缝 约3 4个月闭合 前囟 对边中点的联线前囟 前囟的临床意义 出生1 5 2cm 6个月后逐渐变小 1 1 5岁闭合临床意义 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晚闭 过大见于佝偻病 甲低前囟饱满 颅高压 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 2 脊柱第一年脊柱的发育快于四肢 1岁后四肢快于脊柱3个月抬头 颈椎前凸6个月坐位 胸椎后凸1岁走 腰椎前凸前后 3 长骨的发育 骨化中心 可以反映长骨的生长发育程度 腕骨骨化中心 共10个 年龄 1 10岁以前 临床意义落后 生长激素缺乏 佝偻病 呆小病提前 真性性早熟 肾上腺皮质增生 二 牙齿的发育 生后4 10个月开始萌牙 最晚2 5岁出齐2岁以内乳牙数 月龄 4 6临床意义出牙迟缓可见于较严重的营养不良 佝偻病 甲状腺功能低下 21 三体等 生殖系统发育 发育提前发育落后女 8岁前14岁 男 10岁前16岁 第五节神经心理发育 一 神经系统的发育1 大脑的发育 出生时370g 占体重10 12 成人1500g 占体重2 新生儿大脑 沟回浅 皮质薄 树突少髓鞘未形成 传导易泛化 2 脊髓的发育脊髓下端在出生时位于第二腰椎下缘4岁时在第一腰椎3 4个月前小儿肌张力较高 克氏征可阳性 2岁以下小儿巴氏征也可为阳性 二 感知的发育 1 感知的发育感受是通过各种感官从环境中选择性地取得信息的能力 1 视感知的发育 2 听感知的发育 3 味觉和嗅觉的发育 4 皮肤感觉的发育 2 运动的发育 大运动 包括平衡 和细运动两大类1 平稳与大运动 3月抬头 6月坐 7月翻身8 9爬12月走 2岁跳 二抬 头 四翻 身 六会坐 七滚八爬周会走 2 细运动新生儿双手握拳 3 4个月用手握物6 7个月换手捏 敲9 10个月用拇 食指取物12 15个月会用匙 用笔乱画18个月时能叠2 3块积木2岁时可叠6 7块积木 会翻书 四 语言的发育 高级神经活动 与智能密切相关 3 4月发啊 6月能听懂名字 7 8月发爸 妈 1岁说再见2 3岁是语言发育关键时期 四 心理活动的发展 早期社会行为注意的发展 5 6岁后 控制 记忆的发展 再认 重现思维的发展 1岁后 3岁前 形象 想象的发展 1 2岁 萌芽 意志的发展 学龄期情绪 情感的发展 第三章儿童保健原则 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1 胎儿期及围生期 8周内最重要 以孕母保健为主预防遗性疾病和先天畸形 接触放射线 有毒物质及病毒感染 致畸母亲营养 生活环境 心情 微量元素 叶酸等预防流产 早产和异常产的发生 预防产时感染 缺氧 窒息 颅内出血等疾病 二 新生儿期 1 出生时护理 产房温度 25 28 2 新生儿居家保健 温度 20 22度 湿度 55 三 婴儿期保健母乳喂养 按时添加辅食 定期体格检查 计划免疫程序 四 幼儿期 注意营养 幼儿语言发育和大运动的发展 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事故 五 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儿童的教育和锻炼 进行常见病的筛查和矫治 保证营养 预防意外事故 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六 学龄期与青春期 培养学习习惯 加强素质教育 充足营养 预防疾病 正确的性教育 使其身心健康 计划免疫 1岁以内完成 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时 1月 6月 卡介苗 3月内 3月 接种前PPD 脊髓灰质炎三型疫苗 生后2 12月 服3次 4岁加强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 生后3 12月 3次 1 5及4岁加强 麻疹减毒活疫苗 生后8 12月 2020 2 28 遵义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第五章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 营养素分为 能量宏量营养素 蛋白 脂类 碳水化合物 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维生素 其他膳食成分 水 膳食纤维 第一节小儿营养基础 一 能量代谢 1 基础代谢率婴儿55kcal 230kJ kg d7岁44kcal 184kJ kg d12岁30kcal 126kJ kg d2 食物的热力作用 占7 8 3 活动所需 4 排泄消耗10 5 生长所需总能量 婴儿110kcal kg以后每增加3岁减10kcal kg 二 宏量营养素1 碳水化合物50 60 80 或 40 不利健康2 脂肪35 50 供给能量 提供必须脂肪酸 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防止散热 机械的保护作用 3 蛋白质8 15 构成细胞 组织 激素 免疫球蛋白 以及组织再生和修复 三 微量营养素1 矿物质 1 常量元素 Ca P Mg Na K Cl S 2 微量元素 Zn Cu Fe等 2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 必须由食物中获得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 D E K可储存在体内 缺乏时症状出现较迟 过量易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参与辅酶的形成 不易储存 缺乏后症状迅速出现 过量时一般不易发生中毒 四 其他膳食成分1 膳食纤维 主要来自植物的细胞壁人类不能被消化 常以原形排出增加粪便体积 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2 水 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二节婴儿喂养方法 一 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 人乳与牛乳宏量营养产能比 100ml 成分母乳牛乳理想标准碳水化合物6 9g 41 5 0g 29 40 50 脂肪3 7g 50 4 0g 52 50 蛋白质1 5g 9 3 3g 19 11 能量67kcal69kcal 一 人乳特点 1 营养丰富a 蛋白质 酪蛋白 乳清蛋白 1 4 牛乳为4 1 凝块小 易吸收白蛋白和球蛋白相对较多牛磺酸含量高过敏少 b 脂肪脂肪颗粒小 含有脂肪酶 易消化吸收长链脂肪酸为主 对消化道刺激小含较多的亚油酸 促进髓鞘形成c 碳水化合物 主要乙型乳糖 促进大脑发育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 牛奶甲型乳糖为主 促进大肠杆菌生长 有利钙吸收 d 维生素 维生素D较低维生素K含量低 为牛奶1 4易发生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e 矿物质 钙磷比例合适 2 1 肠内pH较低有利于钙的吸收铁 锌的吸收率高 2 生物作用 1 缓冲力小人奶pH3 6牛奶pH5 3 2 免疫成分分泌型IgA SIgA 乳铁蛋白 溶菌酶 补体和双歧因子 细胞成分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粒细胞 3 生长调节因子 牛磺酸 NF 3 其他 经济 方便 省时省力 温度适宜增进母婴感情促进胎粪排出 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 减轻黄疸促进子宫复原 避孕 二 人乳的成分变化 初乳 产后4天以内的乳汁为初乳过渡乳 5 14天为过渡乳成熟乳 14天 9个月的为成熟乳晚乳 10个月后的为晚乳 各期人乳的成份 g L 初乳过渡乳成熟乳蛋白质22 515 611 5脂肪28 543 732 6糖77 977 432 6矿物质3 12 42 06初乳 脂肪少 蛋白多 免疫球蛋白 牛磺酸 维生素多 三 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 1 产前准备 身心准备 营养 2 乳头保健3 促进催乳素分泌 吸吮 4 促进乳汁分泌 热敷 按摩 5 正确的哺乳技巧开奶时间 15分钟 2小时 按需哺乳 每3 4小时哺乳一次 每次15 20分钟 夜间可少哺一次 6 母婴愉快 体位舒适 每次吸空一侧后再吸另一侧 断乳 年龄在10 12个月 最晚不超过18个月循序渐进小儿身体健康 春季或秋季断乳断乳后仍需富于营养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四 不宜哺乳情况 HIV 母患严重疾病 急性传染病 结核 慢性肾炎 糖尿病 恶肿 精神病 癫痫等 二 人工喂养 定义 母亲不能亲自哺喂 4个月的婴儿时 采用其它动物乳如牛乳 羊乳或其它代乳品喂哺婴儿 牛乳是最常用的代乳品 一 牛乳的特点 1 乳糖含量少 甲型乳糖为主2 营养素比例不当蛋白质 酪蛋白为主 易形成凝块 不易消化吸收 胱氨酸较少脂肪 脂肪滴大而且缺乏脂肪酶 较难消化 不饱和脂肪酸仅2 3 肾负荷重 矿物质比人乳多3 5倍 钙磷比例不合适 不利于钙的吸收 4 最大缺点在于缺乏各种免疫因子 易患传染病5 易为细菌污染羊乳的营养价值与牛乳大致相同 叶酸少 不能长期使用 二 牛乳的改造 宏量营养素产能比较人乳8 糖牛奶牛奶蛋白质91319脂肪503652碳水化合物415129总能量 kcal 679967 1 配方奶粉2 全牛奶的家庭改造 1 加热 2 加糖增加糖含量 使之更接近人奶 改变三大物质的比例 利于吸收 100ml牛奶加糖5 8g 3 加水蛋白质和矿物含量高水或米汤 避免蛋白凝块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