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普及义务教育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从19世纪后半叶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通过法律推行初等普及义务教育制度;进入20世纪以后,大多数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实施中等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普及,带动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了经济的进步,国力的昌盛。而在世界各国的普及义务教育工程中,日本更以独有的特色悄悄地,而又强劲地推动着教育大系统乃至于各项事业的进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日本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进行研究,为克服我国现今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辍学现象,盲目追求应试能力,义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开始普及义务教育。教育的真正大发展始于1872年的学制令,它同以后的系列法令一起形成了日本近代学制。其中,小学教育共8年,前四年为义务教育阶段,到1909年义务教育延长到六年。国家要求所有的儿童都要接受六年的小学教育,学生入学率稳步上升,1872年底只有28的适龄儿童入学,然而到1910年止,98的儿童进入学校,几乎解决了文盲问题。从1947年颁布时起,把义务教育由战前的六年延长到九年,仅用一年时间。1948年,近100地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615岁共九年)。 一、日本普及义务教育中的一些措施和经验 1.严格执行不收费制度 不仅免学费,而且免收杂费、书费,免费提供医疗检查和教科书。有免费提供教科书法。义务教育阶段还不赢利提供午餐一一每天一顿营养午餐,只收工本费。讲究营养的合理搭配,代表国家和政府的一片爱心。 2.举国上下重视教育,政府视教育为立国之本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举国上下,官民协力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发动的侵略战争失败,并宣告无条件投降,但就在当天晚上,首相铃木贯太郎宣告:“我们虽然在痛苦的深渊,但是为了国家的百年,要嘶哑着喉咙疾呼不能忘记教育!”(摘自中曾根康弘1947年著的)。战后,在一片废墟和经济。十分困难,而且国民衣食住行都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决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和法规来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每年义务教育的经费约占全部教育经费的50以上。 3.教育体制的立法化 立法化是日本教育体制的基本特征之一。从明治时代开始,日本选择r一条富国强兵、教育立国的政策之后,立法始终伴随着日本教育的发展,更确切的说,日本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始终是以法律、法令为基本准绳的。日本最早颁布的教育法,是在明治5年(1872年)在全国制定统一“学制”后,发布的“教育令”和“改正教育令”。现在日本所实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的结构,一般总称为“宪法、教育基本法体制”。“宪法”中明确规定:“所有国民依据法律的规定根据其能力,全部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有国民依据法律的规定,承担其保护的子女接受普通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是无偿的。”1947年公布了“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1948年公布了“教育委员会法”,1949年公布了“教职员免许法”。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性”,日本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强制实现适龄儿童入学接受小学、中学阶段的教育。为此,各地设专门负责本地孩子的入学问题。他们把区内的孩子一个不落的登记造册,并届时向家长发出通知,从而使得其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了保证。 4.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培养目标 明确日本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胜任工作”。可以说是定得很低,正因为如此,教育表现出如下的特点:(1)校方教师从来不刺激学生。目的是不让一个学生逃离学校。学生的考试成绩从来不排名次,每个学生的成绩单都是单独存放,不让其他的同学及其家长看见。这种做法,无疑减少了学生的辍学、厌学现象。(2)教学内容非常简单。教师从来不留作业,如果留了很多作业,则被认为老师无能,这样老师就只好挖空心思地想在45分钟内教会所有的孩子。(3)日本的义务教育被称为是“生存教育”。日本中小学的每个孩子都要学会游泳;每年进行1-2次防震教育,每年进行1-2次防火演习,以使学生在震灾面前具有急救、自救、互救知识。 5.实力雄厚的教师养成与师资队伍 (1)学历主义社会。学历主义社会指学历(看一个人最后毕业于哪个学校,这个学校的学历即为他的学历)在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中起着比其他的因素(家庭出身,门第,个人能力等)更为重要的作用。几乎是学历决定一切。这种体制,对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师寻求进修与提高的途径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2)采用教师许可证制研修制,保证了教师的质量。日本教师的培养是开放型的。学业合格之后不能马上就业,还要接受由各个地方教委组织的教师考试。考试合格后得到教师资格证书(叫免许状)。只有拿到证书的人,才可以去教书。日本还非常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在岗的教师也并非一劳永逸。 (3)引人注目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日本的教师被尊称为“先生”,教师被看成是上等的绅士阶层。日本还很重视提高教师工资。1972年颁布为维持和提高学校教育水平而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职员人才的特别措施发法,简称确保教育人才法。,进而三次大幅度提高了教师工资:1974年提高9,1975年提高了7,1976又提高了5。从而使教师工资比同年龄、同学历的国家公务员高出20,教师行业成为青年人非常注目的职业,极大地吸引了社会的优秀人才,日本中小学教师一般具有大学学历,并专修过教育专业。就小学教师而言,日本47个府县中,有些府县的合格教师过剩,而另一些府县供需之间接近平衡,从而保证了质量。 6.受教育机会与条件的公平性 日本法律明文规定,每个小学生的人学条件要大体一致。如对每班学生人数的要求:班额标准一般分常规班级和复式班级处理。常规班级班额标准为40人,而复式班级又被细分为两种情形,小学复式班为16人,初级中学复式班为8人。对于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班级法律也做了特别的规定。对于每人占多少平方米的教室、操场、图书、运动器械、游泳池、操作室等同样如此。为了保障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提高偏僻地区教育水平,日本1954年制定了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该法规定,为振兴偏僻地区的教育,中央财政补助市町村下列项目所需经费的一半:完善学校的教材和教具,教员的进修;教职员的住宅建造及其他生活福利;体育和音乐教育设施的配置;师生的保健;为便利学生上学采取的措施。法律规定,对在偏僻地区学校工作的教职员,应发给地区津贴等。 日本为了促进校际均衡发展,在公立小学之间实行教师定期调换制度,平均每个教师约七年 更换一次学校。调换一般是在同一县或市内进行的,教师工资待遇不变。 日本为使适龄儿童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对特殊需求的学生建立了扶助制度,包括三种类型: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残障儿童和偏僻地区儿童。 挪用教育经费的事件,在日本曾有发生,重要原因是政府信息不公开。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等行政机关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日本民间也成立了一些教育经费的监督组织。 二、日本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1.必须在认识上转轨,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抓 日本之所以能在废墟上一跃而起,成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重要原因在于教育的兴起。我国已经明确地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重点地位上,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抓。但仍有一些人习惯于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消费性活动;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错误思想仍然存在。对实施义务教育中碰到的际困难和问题实行绕着走。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是该国经济能否起飞、能否化贫为富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有没有后劲的高度来看待普及义务教育问题。 2.加大经费投入并合理加大义务教育方面经费投入的比例 从一些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来看,他们普遍把本国的教育投资大头用在基础教育上,并把加强学校的教学物资基础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看做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而我国重高教、轻普教,教育投入大头在高教上,而普教投入重心又倾斜于城镇,这不能不说是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城乡差异明显、缺乏公平性的一大原因。 3.加大教育执法力度 义务教育的立法,是为了使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及具体实施获得法律上的保障,是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相应的教育法规已经配套,关键在于如何将其真正的落实到位。各部门应当迅速行动起来,真正做守法卫士。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教育法律法规切实为义务教育的普及保驾护航。 4.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普及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首先,要加快小学教师的学历专科化的步伐,努力实现城乡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在此基础上,不断为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有些学校以分散精力,影响教学质量为由,阻碍教师学习进修,这是极其错误的。同时,各地(包括农村乡镇)必须真正保证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尤其是解决农村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一些部门是不是应该拿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教师”的精神来看待这个问题,否则,大幅度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将是一句空话。 5.要冲破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应试能力的传统教育思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有人说,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比,东方的学生活得太累。其实,中国在东方国家中,中小学生是活得更累的一群人。他们从六七岁开始就要承受过多的压力,接受过多的应试训练,心理健康受损,身体成长受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在教育目标上向公民素质的培养倾斜,注重基本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养成,这种导向或许会使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一个质的变化。 6.应设法改变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学生的竞争处于同等条件之下 为此,一是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在坚持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同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二是应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各方面教育条件做以规定并严格执行,切实保证这些条件的一致性、公平性;教师要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合理流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机器人培训考试题
- 稿酬支付合同(标准版)
- 2025集体土地承包合同书范本
- 水果品牌IP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民房出让合同(标准版)
- 油菜籽粕饲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植物纤维在体育用品中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林业安全生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上海安全员资料及答案
- 2025合同范本: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书(适用于各类企业)
- 2025年MicroLED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6.1 初步认识分数(课件 )数学青岛五四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 GPS的课件教学课件
- 肺栓塞考试题及答案
- 2024法考主观题真题及答案
- 综合实践 探索年月日的秘密(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医师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半年)
- 2025《煤矿安全规程》新旧对照专题培训
- GB/T 11379-2008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11000字》
- 课题的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设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