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家河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doc_第1页
燕家河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doc_第2页
燕家河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doc_第3页
燕家河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doc_第4页
燕家河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燕家河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 xx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第一部分总则 一、编制计划的依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乡煤技字号关于印发乡宁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编制内容及上报审批程序的通知要求结合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燕家河煤业有限公司二一二年矿井建设工程计划内容,制定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燕家河煤业有限公司基建矿井年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二、编制计划的目的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为了防止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发生,有效指导矿井对于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更好地预防灾害发生,保证灾害发生时能及时处理,减轻灾害,及时抢救人员,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 三、计划对各级领导和职工的要求、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每季度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对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进行补充修订一次。 、经批准的计划由主管安全矿长负责组织有关单位按煤矿安全规程第六条对全矿职工进行培训和考试,考试不合格的经补考仍不及格者,严禁下井作业。 计划修改补充后,还应组织全体职工重新学习考试。 、各单位在贯彻本计划后,要有计划地组织职工熟悉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贯彻本计划时,有关单位要将各种灭火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向职工讲解清楚,能熟练使用,并熟悉受灾时切断本区电源开关的位置和方法。 、调度室必须配齐各种图纸。 、机电科和通风科应经常检查、检修主通风机的反风装置和井下的反向风门,保证需要反风时能顺利进行。 第一章矿井概况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燕家河煤业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井田面积为,保有地质储量万吨,可采储量万吨,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万吨年,年进行井筒建设。 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为本矿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回采工作面采用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 一、位置和范围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燕家河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乡宁县城北东,直距的管头镇下善村罗沟乌泥沟村一带。 行政区划属山西省乡宁县管头镇管辖。 地理坐标北纬,东经。 年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证号的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号煤层,面积,井田范围由以下个坐标点连线圈定,开采标高兼并重组后井田边界坐标表点号1954北京坐标系(6带)1980西安坐标系(6带)1980西安坐标系(3带)X YX YX Y13988600194992203988550.6419499150.653988550.6437499150.6523988800194996603988750.6519499590.663988750.6537499590.6633988800195004003988750.6619500330.663988750.6637500330.6643989125195004503989075.6619500380.663989075.6637500380.6653989775195006503989725.6719500580.663989725.6737500580.6663990000195020003989950.6919501930.673989950.6937501930.6773990500195020003990450.6919501930.673990450.6937501930.6783990500195023003990450.6919502230.63990450.6937502230.67793991630195022503991580.7119502180.663991580.7137502180.6610399188019503xx991830.7219503130.673991830.7237503130.67113992100195037003992050.7319503630.673992050.7337503630.67123992675195047503992625.7519504680.683992625.7537504680.68133992000195047503991950.7419504680.683991950.7437504680.68143992000195050003991950.7419504930.693991950.7437504930.69153989500195050003989450.7119504930.713989450.7137504930.71163989000195020003988950.6719501930.683988950.6737501930.68173988600195020003988550.6719501930.683988550.6737501930.68183988125195013003988075.6619501230.683988075.6637501230.68193988125195002703988075.6519500200.673988075.6537500200.67203988000194998003987950.6419499730.673987950.6437499730.67213988150194995753988100.6419499505.663988100.6437499505.66223988060194992203988010.6319499150.663988010.6337499150.66 二、交通东北与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台头前湾子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山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南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同富新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及西南无生产矿井。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燕家河煤业有限公司北距台头镇至乡宁段公路(省级公路),井田北侧有台头至乡宁县级公路于管头镇相接,煤矿有水泥硬化公路与县级公路相通。 西距乡宁县昌宁镇扇子坪为国道,东距台头镇为国道。 向东约可到临汾市,与大运高速公路、国道,南同蒲铁路相接,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第二章xx3年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名称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工程项目井巷工程主斜井联络巷及煤仓上口通风行人通道127.6m,集中运输巷160m,等候医疗工具室58.51m,永久避难硐室86.8m,机尾检修斜巷97.28m,煤仓及给煤机硐室35.15m,集中轨道巷190.49m,井底车场104.27m,中央变电所47.15m,集中回风巷500m。 集中运输巷572.376m,101运输巷1000m,集中轨道巷500m,101轨道巷1000m,中央水泵房67.9m,管子道65.98m,水仓73m,集中回风巷433m,101回风巷800m。 101运输巷429m,10101运输顺槽1000m,101轨道巷362.67m,消防材料库54.6m,采区变电所30m,辅助水泵房30m,水仓170.06m,井下蓄电池电机车充电室126.42m,101回风645m,10101回风顺槽900m。 10101运输顺槽660m,10101切眼180m,10102运输顺槽500m,辅助水仓80m,10101回风顺槽615m,10102回风顺槽475m,2137万元5307.9万元2902.5万元1818.9万元土建工程联合建筑703.95m235KV变电所50.22m2副斜井绞车房120m2风机房178.5m2风机房值班室40m2锅炉房24m2主斜井井口房255.45m3副斜井井口房200.46m3圆形筒仓2075.97m3土石方(挖方)20000m3土石方工程(填方)20000m3窄轨铺设360m风道15m联合建筑1624.5m2主斜井井口房393m3,副斜井井口房231.54m3,空气加热室250m235KV变电所669.78m2圆形筒仓4790.7m房71.5m3风机风机房及风包基础100m2锅炉房96m库60m油脂库60m础、地磅房90m2消防材料2,翻车机房30m2地磅房基22井下水处理车间336m2铺设场地6444m路2350m砖围墙230m排水涵洞150m,土石方(挖方)55000m55000m2场内公2铁丝网50m,3,土石方(填方)3联合建筑1624.5m2胶带栈桥200m清水池200m3高山水池600m3圆形筒仓4790.7m2地磅房18m2坑木加工房220m2场区门房55m2综采库94.8m2井下水处理车间1680m2铺砌场地6444m2储煤场地面硬化10000m2排水涵洞400m购买土方30000m3土石方(填方)30000m3联合建筑1625.35m2清水池400m3火工品材料库120m2材料库400m2机修车间600m2仓上走廊28m筛分楼4032m3综采库505.2m2灌浆站800m3铺砌场地6467.6m2498.5126万元1262.92万元1482.682万元1063.68万元设备购安主要巷道及回风巷1117.9877提升体统396.087通风系统229.5489排水系统203.4664压风系统283.4493地面生产系统118.269供电系统1929.3262室外给排水及供安全技术检测2259.4331通讯系统78.6404地面运输280.3400辅助厂房设备171.9710采区设备及供电6989.0085行政福利设施42.8472环境保护及三废处理216.8912 二、该工程项目概况为(一)一期工程主斜井(新掘)本次设计井筒净宽,净断面积,倾角,井筒总斜长,采用半圆拱形断面,表土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基岩段采用锚喷支护,喷浆厚度,采用的树脂锚杆,底板采用混凝土铺底,铺底厚度,装备胶带输送机,担负矿井提煤、进风、行人等任务,设行人台阶、扶手,兼作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副斜井(新掘)净宽,净断面积,倾角,井筒总斜长,采用半圆拱形断面,表土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基岩段采用锚喷支护,支护厚度,底板采用混凝土铺底,铺底厚度,井筒内装备单轨,担负矿井进风、下放材料、设备等任务,设行人台阶、扶手,兼作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回风斜井(新掘)井筒净宽,净断面积,倾角,斜长,采用半圆拱形断面,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热96.35631743.62362630.86722790.38457248.7469合计4379.139201.697175.5710131.3支护,支护厚度,基岩段采用锚喷支护,喷浆厚度,设行人台阶、扶手,兼作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二)二期工程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共;避难硐室,预计完成时间年月;水仓、辅助,预计年月,预计完成时间年月;完成消防材料库水仓共,预计年月完成;集中运输大巷、一采区运输巷,预计完成时间年月;集中轨道巷、一采区轨道巷,预计完成时间年月;集中回风巷、一采区回风巷,预计完成时间年月。 (三)三期工程运输顺槽,预计完成时间年月;回风顺槽,预计完成时间年月;以上为 一、 二、三期工程,其它具体情况不详,因此,编制本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时,只能根据情况预计进行编制。 三、建设管理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工程进度按照设计的综合进度图表进行施工,工程质量按照煤矿建设工程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并按照煤矿建设标准对施工队进行考核,施工过程中实行双领导带班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施工的安全。 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对施工单位进行考核。 第二部分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地点和原因第一章瓦斯根据我矿瓦斯情况,可能发生瓦斯事故的地点、原因及范围为以下地点风速低于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一条规定时,在微风或无风巷道内,容易造成瓦斯聚积,当达到爆炸浓度的瓦斯遇到明火或其它引爆火源,就会发生瓦斯事故。 我矿可能发生以上瓦斯事故地点为回风斜井底。 其它可能发生瓦斯事故地点,井下任何地点只要产生瓦斯聚积,瓦斯达到爆炸浓度,遇到引爆瓦斯火源存在,就会发生瓦斯事故。 瓦斯事故预兆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出咝咝的空气流动声。 第二章火灾矿井存在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内因火灾主要是煤层自燃,多发生在采空区或通风不良的巷道中。 外因火灾主要是设备着火,多发生在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或地面变电所、煤场中。 内因火灾煤炭由于受埋藏深度、煤层赋存条件、煤质、通风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地点为开掘回风大巷。 外因火灾不及时更换防爆性能差的设备,一旦失爆,发生电器爆炸,可能引起火灾;变电所因没有专人值班,电器失修,长期下去可能发生火灾;可能发生地点为地面变电站、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 漏电继电器、综合保护失灵,接地系统不符合规程要求,当发生短路故障时,不能立即切断电源,易引起火灾;火灾事故预兆在火区附近,温度、湿度增高,有时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形成水珠。 巷道出现煤炭和坑木干馏的特殊火灾气味(有煤油或松节油味等)。 自火灾地区流出的水和空气温度增高。 流经火源区域后的空气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增多。 人体有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皮肤疼痛、精神疲乏、四肢无力等。 第三章洪水灌井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发生洪水灌井事故的地点、原因和波及范围为以下地点地点主、副、回风斜井。 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及河流,冲沟发育,井田内各沟谷基本常年无水,遇雨一泻而去,雨停后沟干或为细流,属季节性小型沟河。 井田中部展布一大的沟谷为乌泥沟,雨季井田内小支沟雨水汇集流入乌泥沟流出井田外。 各沟谷的水均展转向东北流向碾沟河,在黑龙关镇附近汇入昕水河。 昕水河向西在午城一带与三川河汇合在大宁县西古镇一带汇入黄河,属黄河流域昕水河水系。 本区属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 气象部门观测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可达,最低气温,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结冰期为月至次年月,无霜期约天,最大冻土深度。 夏秋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 根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地震设防烈度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第四章水灾水害事故可能发生在采掘边界、临近老空、断层构造带,如不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探眼布置参数不符合探放水设计规定要求,未进行探放水或探水距离达不到规定要求;探到水害隐患后,措施采取不到位。 矿井不同水源突水预兆老空、采空区积水老空、采空区积水多呈局部积存,分布极不均一,其水量补给条件较差,由于积水场所受到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作用,部分有机物发生还原反应后,硫含量较高,使得地下水由原来的弱碱性转变成弱酸性,且伴有特殊的臭鸡蛋味。 其透水征兆有挂汗、挂红、酸性大、水叫、发涩等特点。 岩溶水由于长期侵蚀岩溶作用和地下水埋藏较深的特点,地下水多表现为水温高、水压大,地下水出水量明显较大,易稳难疏干。 当煤巷靠近时,两帮、底、顶板和迎头都会有挂红、挂汗现象,但底板明显较其它各处水量较大,或有受压现象。 砂岩裂隙水砂岩裂隙水一般多表现为次生裂隙在远距离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淋滴水出现,且出水量随裂隙的集中,出水量明显增大,随着出水量的增大,断层带内松弱充填物逐渐随水流游动使得出水点明显变得浑浊,且水中夹带的颗粒成份杂乱,如果出水时间较长,水量较大,巷道周围还会伴随压力增大现象发生。 发生透水的现象及处理办法“挂汗”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集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 仔细观测新暴露的煤壁表面,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挂红”矿井水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面时,会出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水叫”含水层或积水区的高压水,向煤岩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会发出“嘶嘶”的叫声,这说明开掘巷道距积水区或其它水源已经接近了。 若是煤岩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 空气变冷开掘巷道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骤然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开掘巷道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出现雾气当开掘巷道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另外,发生透水前还可能出现压力明显增加,底板鼓起,顶板淋水,岩隙中有淤泥、片帮、冒顶等各种征兆。 处理办法随时注意井下涌水情况变化,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采)必探,先探后掘(采),先治后采”的方针,防范水害发生。 发现透水征兆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 开掘巷道接近本矿采空积水、急倾斜带、向斜轴部附近时,必须进行探放水,并密切注意井下涌水情况变化,防治采空积水、构造裂隙水突水第五章顶板开掘巷道,压力集中,若顶板破碎、支柱支撑能力达不到要求,极易发生冒顶事故。 采煤工作面放顶线、煤壁附近。 放顶线附近压力集中、顶板破碎、支柱支撑能力达不到要求、特殊支护措施不力、人员进入采空区作业;煤壁松软、伞檐超过规定、煤壁离层、压力较集中、控顶距过大,无采取支护措施,易发生冒顶事故。 开掘巷道有裂隙、节理发育、采空区顶板悬顶面积大的地段。 采面出现上述情况下顶板易破碎,不易控制,采面压力大,支柱支撑能力达不到要求,易发生冒顶事故。 开掘巷道过断层、过老巷、初采初放、采面回撤等特殊地点(时间段)。 采煤工作面在上述情况下,自然条件较差,极易出现压力集中、顶板破碎、支撑力达不到要求,加上作业条件差,现场管理难度增加,不易管理,易发生冒顶事故。 开掘巷道迎头范围内。 由于掘进工作面迎头首次揭露煤层或岩层,顶板不稳定,支架稳定差、支撑能力差,违章空顶作业、易发生冒顶事故。 巷道临时支护地段空顶面积大,巷道高,未及时打锚杆,临时支护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顶板离层无及时处理,工人违章空顶作业,顶板破碎无采取有效措施等条件下,极易发生冒顶事故。 掘进工作面开口、交岔点、贯通施工地点。 开口、交岔点、贯通施工地点空顶距大,压力集中,老巷开口、贯通地点顶板破碎离层、支护材料腐朽老化等原因,极易发生冒顶事故。 交岔口、十字口等巷道维修地点。 由于交岔口、十字口等巷道维修地点空顶距大,压力集中,顶板破碎、支护材料腐朽老化、支柱支撑能力达不到要求,极易发生冒顶事故。 处理高冒顶地段。 由于冒落比较高,人员高空作业,避灾路线不畅通便利,顶板压力集中,顶板破碎、传递物料不及时,工人操作不熟练,周围支柱支撑能力达不到要求,极易发生冒顶事故。 其它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地点,比如老巷修复。 主要原因为顶帮破碎、冒落面积大不易支护,支架不稳定,易推跨,空顶作业、无加固工作地点支架情况下,极易发生冒顶事故。 顶板事故预兆发出响声。 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木支架会发出劈裂声,紧接着会出现折梁断柱现象,金属支柱活柱会急速下缩,采空区内会发出顶板断裂的闷雷声。 掉渣。 顶板严重破裂时,出现掉渣;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片帮加重。 顶板出现裂缝。 顶板有裂缝并张开,裂缝增多。 顶板出现离层。 检查顶板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脱离。 漏顶。 大冒顶前,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固出现漏顶现象,造成棚顶托空、支架松动。 瓦斯涌出量增加,含瓦斯煤层顶板冒落前瓦斯涌出量会突然增大。 顶板的淋水量明显增加。 锚杆支护巷道出现锚杆锚索拉断、失效,托盘变形,顶板整体下沉或出现锅底状,两肩断裂等。 第六章机电运输易发生机电事故地点和原因安设机电设备设施或电缆巷道,由于绝缘不良、漏电,人员接触漏电部位,电气保护失灵或不完善时可造成触电事故;违章带电作业或没有验电,作业中误送电,触及漏电设备、电缆等人员直接接触带电体造成的触电事故;缺乏电气知识,误入带电或人体过于接近高压带电体导致高压带电体放电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可能发生地点由于出现供电安全问题,井下长时间停电,主排水泵无法正常运转,造成淹井事故或其它通风安全事故。 由于机电设备失爆产生明火引爆瓦斯、煤尘或引起火灾事故。 雷击事故,因避雷装置失效等原因造成雷击事故。 易发生运输事故地点和原因回风斜井使用绞车提升,由于脱销、断绳、跑车平场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事故。 斜巷运输撞人、挤压事故,由于道轨敷设不合格,绞车速度过快造成脱轨、撞人、挤压事故;人工推车间距过短,违章推车造成挤压事故;运输巷道行人侧安全距离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造成人员躲避不及时,形成电机车撞人、挤压事故。 第三部分矿井灾害预防措施第一章矿井灾害预兆、矿井水害预兆识别和掌握突水预兆,可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撤离危险区人员,减少人员伤亡事故。 突水前预兆有以下几种挂红。 因地下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铁锈。 挂汗。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源时,水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面在煤岩壁上凝结成许多水珠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人一进去就有凉爽感,时间越长越感阴凉。 出现雾气。 当巷道温度较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迅速形成雾气。 水叫。 井下高压积水,向煤壁裂隙强烈挤压与两壁摩擦而发出嘶嘶叫声。 说明距积水源很近,透水即将发生。 顶板淋水加大。 原有裂隙淋水突然增大,应视做透水前兆。 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在地下水压作用下,顶底板弯曲变形,有时伴有潮湿、渗水现象。 水色发浑,有臭味。 老空水一般发红、味涩。 断层水一般发黄、味甜,溶洞水常有臭味。 有害气体增加。 积水源向外散发瓦斯、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裂隙出现渗水。 水清即离积水源尚远;若出现浑浊,则离积水源已近。 以上透水征兆不一定都同时出现,有时可能出现一个,有时可能出现多个,有时透水征兆不明显或不出现,因此,要认真辨认。 、冒顶事故的预兆 (1)局部冒顶的预兆响声。 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就会发出劈裂声,出现断梁折柱现象;金属支柱活柱急速下缩,也发出很大响声;有时也能听到采空区内顶板发生断裂的闷雷声。 掉渣,冒顶严重破裂时,折梁折柱增加,随后出现顶板掉渣现象。 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片帮,顶板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得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多。 裂缝,顶板的裂缝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缝,一种是由于采空区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 离层;顶板快要冒落的时候,往往出现离层现象。 漏顶;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因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 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 顶板的淋水明显增加。 (2)大面积冒顶的预兆大面积冒顶不仅出现在采面,在地质破坏带(断层、褶曲)附近,老巷附近,顶板岩层含水地段以及局部冒顶区附近均有可能导致大冒顶。 其预兆有;顶板的预兆。 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采空区发出闷雷声,顶板岩层破碎下落、掉渣由少逐渐增多,由稀而变密;顶板裂缝增加或裂缝张开,顶板大量下沉等。 煤帮的预兆;冒顶前压力增大,煤壁受压后煤质变软变酥,片帮增多。 支架的预兆;使用木支架,支架大量被压弯或折断,并发出响声。 使用金属支架时支柱会发出响声,支柱破顶、钻底,活柱迅速下缩,甚至支架歪斜倾倒。 瓦斯和水的预兆;含瓦斯煤层,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加;有淋水的顶板淋水增加。 3、矿井自然发火的预兆采区防火墙,采面上隅角及回风巷发热引起气温、水温升高。 采空区密闭内或废巷及其它地点超过的高温点及越限。 、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第二章组织措施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矿长李振平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全矿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师高飞对安全工作负技术责任;安全矿长周翔、机电矿长康炎平、基建矿长薛炳伟、通风区队长牛志成对分管业务的安全工作负责;各队的队长、班组长是本队、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者。 每月由矿长主持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每天早上召开安全分析碰头会,研究解决矿井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交流、总结安全管理经验。 全矿每月组织次安全质量大检查,查出的安全隐患,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下发整改通知单。 值班矿长升井后,到调度室填写安全隐患,由调度室下发整改通知单。 各队组积极开展安全学习活动,学习安全文件、法规和各种规定等。 工作制度调度室实行小时值班制度。 随时掌握矿井安全生产动态,发生事故时立即赶赴现场;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追查处理。 安全管理人员对矿井安全生产进行严格监督检查,严禁“三违”,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对危及矿井安全的重大隐患要立即停产处理,隐患不排除不能恢复生产。 举办“三违”人员学习班,对“三违”人员进行脱产安全教育,杜绝习惯性违章。 按照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及安全风险抵押金的实施办法,每月对全矿各单位进行一次考核,落实奖惩。 第三章技术措施瓦斯事故预防瓦斯超限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保证主扇双电源供电,并保证不在一个高压回路上。 ()机电检修工加强主扇和电机的检查、维修,确保主扇正常运转。 ()风机因检修或其它原因造成单机运转时,机电部必须制定单机运转的专门措施。 ()主扇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需停风时,必须制定停风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主扇停止运转,因通风机停风受到影响的地点,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并由值班矿长根据停风后的具体情况,迅速决定全矿井是否停止生产,人员是否全部撤出。 ()反风装置要经常保持完好状态,每季由矿长组织有关部门至少检查一次,保证灾害时能顺利反风。 ()通风设施严格按质量标准构筑,风门使用闭锁装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拆、移、破坏通风设施。 ()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杜绝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循环风。 ()严格执行“以风定产”措施。 ()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通风科经常对通风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加强局部通风和瓦斯局部聚积的管理()技术部编制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时,必须有局部通风设计。 ()掘进工作面的局扇都应安装“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用电缆)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实现双局扇、双电源、自动切换,专人看管局扇,监控系统能监测电源导通状态及局扇运转状态。 ()局扇下井前必须在地面试运转,验收合格,保证性能、参数符合选型设计要求。 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距离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 ()局部通风要采用优质抗静电阻燃风筒,巷道拐弯处要用弯头,逢环必挂。 要定期检查、修补、更换损坏风筒。 ()不得随便开停局扇。 ()局扇要由熟悉业务的专人看管,实行持证上岗,现场交接班,接班时试验自动切换装置和备用局扇的可靠性,发现问题要立即汇报、处理。 ()瓦斯超限需进行排放时,严格按规定进行排放,杜绝“一风吹”。 加强瓦斯检查管理()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 ()瓦斯检查员要做到瓦斯牌板、瓦斯检查手册、瓦斯台账三对口,严禁脱岗、漏检。 ()瓦斯检查员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检查瓦斯,每班向调度汇报次,汇报瓦斯检查数据时,必须同时汇报监测探头瓦斯,以核对数据。 ()瓦斯检查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瓦斯检查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瓦斯超限,必须立即停止该工作面作业,而后再汇报。 ()通风部要加强对边远死角瓦斯的检查。 加强瓦斯监控管理()监测监控组要做好井下瓦斯监控工作,对井下监测传感器按规定进行调校,确保安全监测仪器断电数值准确,断电动作灵敏可靠,监测维修人员坚持小时值班,及时处理井上下出现的故障。 ()主、备计算机每月进行一次切换。 ()监测室实行小时值班,不得空岗、脱岗,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监测人员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业务学习,交流维护修理经验,促进业务素质的提高。 ()跟班矿长、电工和放炮员等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发现瓦斯超限立即停止作业。 ()要爱护监测系统设备,设备损坏要及时通知维检员进行维修。 预防瓦斯爆炸认真贯彻各项预防瓦斯超限措施,杜绝瓦斯超限作业。 放炮要按规定充填水炮泥和粘土炮泥将炮眼封满,严禁装填煤粉等易燃物和块状物。 井下禁止使用无标志的设备器材,电器设备杜绝失爆。 井下杜绝一切明火和敲打、碰击产生火花。 放炮母线严禁有明接头。 瓦斯超限处理措施调度室值班监控员发现瓦斯、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后,应立即通知值班矿长、监控室主任、调度室主任、故障维护人员进行报警分析;同时通知瓦斯员用光学瓦检仪或多种气体检测仪对报警地点的瓦斯、一氧化碳进行测定,并将其测定结果汇报调度室。 瓦斯员发现该地点瓦斯浓度超限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后;向矿长、值班矿长、总工程师、通风区(队)长、调度室主任汇报,分析异常情况制定措施,并由技术负责人签字后,由矿长责令采取措施,由值班矿长、通风区(队)长带领相关人员到达异常地点,按措施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向矿长、值班矿长、通风区(队)长、调度室主任、监控室主任汇报,再由矿长下令恢复正常。 当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时,利用断开风筒法进行排放;排放瓦斯时,回风系统内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除排放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进入回风系统。 凡是通往瓦斯排放回风流的地点,必须设置警戒,警戒人员要认真负责,不得擅自离岗,防止闲杂人员进入回风流。 排放瓦斯前,必须检查局扇及其开关附近范围内瓦斯浓度,只有当瓦斯浓度不超过时,方可启动局扇。 局扇启动后,要检查局扇运转情况,严禁局扇发生循环风。 排放时,必须采取限制向独头巷道内送入风量的方法,一次只能续接一节风筒,严禁“一风吹”。 排放时,应在全风压风流混合处悬挂一台便携式瓦检仪,由瓦检员在该处检查瓦斯,只有当该处瓦斯、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时,方可续接风筒。 排放瓦斯后,经过检查证实整个独头巷道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经稳定分钟无异常后,方可恢复正常通风,撤回警戒。 巷道恢复正常通风后,必须由专职电工对巷道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证实电气设备完好后,方可恢复供电。 排放后,由该工作面负责人将风筒按标准吊挂好。 若该地点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未超限,属于线路故障或传感器故障,应派维护人员带相应的检测仪器工具,到现场进行处理,处理后将其原因及结果报调度室,由调度室值班人员填写异常情况处理表发送县监控室。 若故障不能排除,应在十分钟内发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和通信线路故障申告表至县监控室,同时填写记录,汇报监控室主任,值班矿长。 在处理过程中,每半小时和报警消除后将处理结果填写异常情况处理表报县监控室,异常情况处理表必须有监控室主任、监控员、矿值班领导签字盖章,并存档备案。 煤尘事故预防煤尘堆积各队负责本辖区内的防尘除尘工作。 通风科负责全矿粉尘测定工作。 采面设计中要有完善可靠的防尘系统,开工时必须按设计要求配备齐全,否则不准开工。 采掘工作面要实行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炮前后洒水降尘。 完善洒水管路系统,做到有巷就有管,有管就有水,按规定设置三通、阀门。 各巷道按矿规定周期冲尘,保证巷道煤尘不超限,井下大巷每年至少刷白一次。 主要进、回风巷及各采掘工作面应安装喷雾洒水装置,灵敏可靠,雾化好,能封闭全断面,使用正常。 各转(装)载点都要设防尘喷头。 预防煤尘爆炸引起煤尘爆炸的火源主要有瓦斯爆炸火焰,违章放炮火焰,明火,电火花,摩擦火花等。 落实综合防尘各项措施,杜绝煤尘超限。 采掘工作面装药必须使用水炮泥,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填充炮泥,严禁充填煤粉等易燃物。 井下禁止使用无标志设备材料,电器设备杜绝失爆。 井下杜绝一切明火。 井下各作业点、点、装卸点都必须安装喷雾装置。 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主要进回风大巷和掘进工作面都必须安装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距上下出口不超过,必须安装一道净化水幕。 在井下主要进、回风大巷及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设置水棚,隔爆水棚组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水棚长度不得小于,主要隔爆水棚不少于,盘区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水棚长度不少于,辅助隔爆水棚不少。 火灾事故预防外因火灾认真执行井口验身制度,防止烟火等物品入井。 井下禁止使用灯炮和电炉取暖。 井下和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 井下使用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按规程第条执行。 机电科做好供电系统设备保护装置的整定,并根据负荷变化及时调整,严禁甩掉各种保护装置。 各单位搞好所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润滑部位及时加油,防止摩擦生热起火。 皮带运输机的防跑偏、打滑、过载等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好。 井下必须使用阻燃皮带、风筒和阻燃电缆。 地面各个厂(场)、机房、仓库及井下各峒室,都要建立防灭火制度。 机电硐室要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配齐灭火器,消防软管和沙箱。 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按规定设置支管和阀门,在重要部位应设置的软管挂在附近,以备使用。 每季度由矿长组织保卫科、机电科、供应站、通风科等有关部门分别对井上下消防系统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预防内因火灾加强采煤工作面的浮煤清理,杜绝浮煤堆积,回采时尽可能不留顶煤,防止煤炭自燃。 通风部每周至少检查一遍已采区密闭情况,每旬测定一遍采区回风巷道和可能发热地点的温度和风量,所有检查、测定、分析的结果,都必须记入防火记录簿内,并报通风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井下各作业点、点、装卸点都必须安装喷雾装置。 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主要进回风大巷和掘进工作面都必须安装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距上下出口不超过,必须安装一道净化水幕。 在井下主要进、回风大巷及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设置水棚,隔爆水棚组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水棚长度不得小于,主要隔爆水棚不少于,盘区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水棚长度不少于,辅助隔爆水棚不少。 水灾事故在雨季前,组织有关人员踏勘井田是否有采空塌陷、裂隙、塌陷洞,一经发现及时堵塞夯实。 定期清理大巷和排水沟积水;清挖井下水仓,保证水仓有足够的容量。 定期检修排水设备,保证中央水泵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排水管路,保证排水通畅。 随时注意井下涌水情况变化,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采)必探,先探后掘(采)、先治后采”的方针,防范水害发生。 发现透水征兆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 对邻矿开采情况随时调查了解,特别是与本矿相邻的老空积水,接近其边界附近时,必须进行探水,以防巷道相互贯通引发事故。 采掘工作面接近本矿采空积水、急倾斜带、向斜轴部附近时,必须进行探放水,并密切注意井下涌水情况变化,防治采空积水、构造裂隙突水。 平时经常清除涵洞、井口周围的淤泥及杂物,保持排泄通畅,以防洪水受阻溢入井口造成水害。 平时加强防汛宣传,建立探放水管理制度;做好防水计划;成立“雨季三防”指挥部,组织雨季前三防大检查;加强职工培训,保证安全生产。 地面防洪措施汛期在主斜井、材料斜井口增加防洪沙袋并在井口米范围内设置防水栅栏,地面各个重要场所都必须设有防汛沙袋垒起的防洪墙(高度不得小于米),加强对地面防洪设备的检查,保证顺利度过汛期。 洪水灌井各井口配备防洪物资,并及时与气象部门联系,如遇到大到暴雨,我矿将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巡查,如有灌井威胁,及时将井下人员撤出地面并进行处理。 加强对河道的清理及维护,保证河道泄洪畅通。 严禁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 查看容易积水的地点对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 在修筑沟渠时,应避开露头、裂隙和导水岩层。 特别低洼地点不能修筑沟渠排水时,应填平压实;如果范围太大无法填平时,可建排洪站排水,防止积水渗入井下。 当矿井受周围的河流、山洪和滑坡威胁时,必须采取修筑堤坝、泄洪渠和防止滑坡的措施。 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再渗入井下。 对漏水的沟渠和河床,应及时堵漏或改道。 对地面裂缝和塌陷地点必须填塞,填塞工作必须有安全措施,防止人员陷入塌陷坑内。 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 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顶板事故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要对控顶距、初次来压、特殊支护,过地质破碎带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要有明确的规定。 支柱入井前经过耐压试验,否则不得入井,采煤工作面的顶梁和支柱要完好无损,并有足够的备用量。 泵站压力要达到规定值,确保支架有足够的初撑力,支柱按作业规程要求升紧;柱跟垫柱鞋,严禁柱子打在浮煤上。 临时柱和壁帮柱要按规定及时架设,防止片帮冒顶。 开工前要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工作面按规定备齐防冒顶材料。 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作业规程中,要对炮眼的布置、装药量、起爆顺序、循环进度、支护材料、支护方式、施工方法等作明确规定。 放炮前要加固支架,以免崩倒支架,崩倒崩坏的支架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