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背景 1976年粉碎 四人帮 后的两年里 国民经济停滞 人民生活未改善 2 标志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 内容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抛弃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 左 倾错误方针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4 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成为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起点 2 经济体制改革 1 农村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农 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1983年 撤销人民公社 建立乡 镇政府 撤销生产大队 建立村民委员会 2 城市改革 1984年以后 全面展开 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 使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 背景 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 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国际上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改革进入关键期 2 建立过程 提出 1992年初 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同年10月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框架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理论完善 1997年 中共十五 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基本建立 到21世纪初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 效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 经济特区的创办 1 创办 1980年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 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8年 设立海南省 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深圳被誉为 一夜崛起的城市 2 特点 国家给予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3 作用 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 成为全国排头兵 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 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特区的改革 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2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 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 国家决定开放天津 上海 福州 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加快利用外资 引进技术的步伐 2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以后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 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 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 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引进外资 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3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 开发 开放 1990年 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 目标 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中心之一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条件 长期积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基础 独特的地理优势 3 影响 浦东新区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 开放体系形成及特点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这个体系的形成 标志我国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内容及意义 1 背景 1976年 文革 结束 但是 两个凡是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1978年全国掀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大讨论 解放了思想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讲话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 核心内容 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方针调整 抛弃 以阶级斗争为纲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3 意义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此实现重大转移 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中国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中国人民的面貌 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 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例1 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 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 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 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 a 中共八大b 中共十四大c 中共十二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 题眼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文革 结束后 他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说了这一番话 答案为d 2010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二 在1978年12月25日 人民日报 的社论中提出 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汲取的历史教训 决定从明年起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上来 这是我们党在进行新长征中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文中空白处应填充的内容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 经济建设和文化革命方面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中1978年12月25日的时间可以判断出社论反映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 22日在北京举行 的内容 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 经济体制改革 1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 实质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3 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 4 内容 农村 经营方式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实质是对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前提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 即坚持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变 主要内容为包产到户 变集体生产为分户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管理体制改革 撤销人民公社 建立乡镇政府等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的活力 目标 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 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作用 国有企业的改革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也使国有企 业更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 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5 整体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 它的特征不在于是否有计划 有宏观调控 有政府指导 这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都有 而是在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与其他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 建立过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义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促进现代化建设 例2 2010安徽文综 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 依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 当时的中国 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建立股票交易市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 排除 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之后 排除 答案选b 有人认为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其主要依据应该是 a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c 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 c 解析 1992年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项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 b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指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实行 d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3 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与必要性 1 特点 全方位 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 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多层次 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 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 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 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 沿江开放地带 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宽领域 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 也在科学 教育 文化等领域开放 2 必要性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 是党中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 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 同时借鉴世界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开放 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 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从世界角度而言 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 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在经济各环节 各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 以获得最大效益 从发展市场经济而言 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 通过对外开放 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才能真正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例3 2009年江苏卷 分析下图可知 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 经济迅速发展 中美正式建交 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 b c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从1979年以后中国对美出口不断增长 两选项所出现的时间正好相符 两项所出现的时间都在21世纪 答案为b 20世纪90年代 为促进上海和长江流域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采取的措施是 a 设沿海开放城市b 设经济技术开发区c 设沿海经济开放区d 开发开放浦东 解析 开发开放浦东意义重大 它可以带动上海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 1 三大改造以来 我国的土地政策做了哪些调整 其内容是什么 有何意义 1 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内容 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实行集体经营 意义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2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 党的主要领导人 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 公有化程度越高 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内容 提高公有化程度 扩大公有化规模 结果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3 改革开放后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 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 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 做出正确的决策 内容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 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 结果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哪些重大改变 分别说明改变的原因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后 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照搬了苏联模式 主观上急于实现现代化等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 为辅的经济 原因 客观分析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实际 正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借鉴外国经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原因 党中央进一步认识国情和总结经验教训 决定加快改革开放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败得失有哪些原因 对此你如何认识 1 成 的原因 中共正确认识国情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 路线 方针 政策 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努力 党和人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 2 失 的原因 中共对国情认识不清 主观主义 脱离实际 形成 左 倾的指导思想 路线 方针 政策 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3 认识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 必须始终不渝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要坚持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要警惕右 但主要是防止 左 1 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认识科学的发展观 过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 我们片面追求重工业 片面追求高速度 片面追求公有制的程度 片面强调政治对经济推动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试验检测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阿尔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2024中国血脂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2025 年小升初忻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冀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杭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中国儿童遗尿症疾病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物业公司2025上半年工作总结
- 普通话推广活动普通话与规范字常见易错字词趣味互动模板
-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试卷)
-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英文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简略答案)
- 医疗器械经销商管理
- (高清版)WST 311-2023 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 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
- 普通地质学及地貌课件
- 拓扑优化教学课件
- 孕期营养需求指南
- 项目征地拆迁应急预案
- 智能分拣与无人配送技术
- 幼儿园课程领导力在生长
- 2024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