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防治公开课_第1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防治公开课_第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防治公开课_第3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防治公开课_第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防治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防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定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护常识 传染病的历史 瘟疫 战争和饥荒 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 三剑客 他们不仅带给人类痛苦和恐慌 有的时候也导致整个社会的衰退 甚至于国家的消亡 传染病带来的死亡和创伤 远远地超过战争的总和 十四世纪 欧洲发生鼠疫 两千万人死亡 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七 十八世纪 天花大流行 1 5亿人口死亡1918年流感大流行 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 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 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 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 5 5 和一般流感的0 1 比较起来较为致命 传染病的历史 由于对病原体的认识 抗生素的使用和疫苗的应用 我们在与传染病的较量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但老的传染病将长期存在 而且新的传染病也不断出现 如疯牛病 艾滋病 非典 禽流感等 传染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早发现 早报告 早诊断 早治疗 早隔离 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传染病 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 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最常见的如流行性感冒 乙肝 细菌性痢疾 流脑 结核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红眼病 等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 乙 丙3类 共39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 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 甲型流感 丙类传染病是指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包虫病 丝虫病 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传播途径 传染病 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三环节 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 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 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这是 三大环节 的基础人作为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动物作为传染源 鼠疫 出血热 狂犬病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入侵其它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呼吸道传播 空气 飞沫 尘埃水传播食物传播 消化道传染病接触传播 手 玩具 文具 毛巾 水龙头等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蚊子 苍蝇 虱子 跳蚤等 传染病的三环节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对传染病缺乏抵抗力的人群 在易感者较多的情况下 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即易引发流行 传染病的三环节 易感人群 1 图中谁是传染源 2 谁属于易感人群 3 该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 传播途径 传染病 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易感人群 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 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早发现 早报告 早诊断 早治疗 早隔离 一 控制传染源 二 切断传播途径 三 保护易感人群 注射疫苗 加强锻炼 四 消除病菌生存条件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要保持室内清洁 多通风 不要堆放垃圾 饭前便后 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 勤换 勤洗 勤晒衣服 被褥 不随地吐痰 六步洗手法 六步洗手法 六步洗手法 洗手 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 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 对预防病毒性肝炎 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好流水洗手加肥皂擦洗 90 左右的沾污在手上的微生物都能洗干净如果几个人合用一盆水 不如不洗一人一巾 擦手的毛巾要经常洗涤 并在阳光下暴晒 目前流行趋势 截至5月7日 我国11个省市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31例 其中死亡31例 具体分布为 江西6例 死亡1例 湖南2例 福建5例 浙江46例 7例死亡 山东2例 江苏27例 8例死亡 河南4例 上海33例 13例死亡 北京1例 安徽4例 2例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