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研究.doc_第1页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研究.doc_第2页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研究.doc_第3页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研究.doc_第4页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研究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研究姓名:邓博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张福昌20080101摘要摘 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步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和网络,这也使得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的形式也在逐步产生变革,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产生了。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使计算机科技和装置艺术结合,产生了一种能够让观众与作品进行互动的艺术形式。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将跨学科的知识综合在一起,采用多样的表达手段来展示作品,并且让观众与其进行互动,甚至直接参与作品的创作。与传统艺术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不同,新媒体互动装置更注重观众的体验,注重以人为本,这给传统艺术形式加入了人性化的因素,给艺术界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如何具体操作实施,它将如何协调科技和艺术、科技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这种新兴艺术形式面临的经济支持、大众推广等一系列要面临的困境,以及在世纪科技迅速发展,资源却大量消耗,人们过度依赖机器而逐渐丧失了基本的能力的今天,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意义,它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等等,都成为了新的问题。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对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进行了分析。关键词:新媒体,计算机技术,装置艺术. . . . .,. , . . ., ., , ,. ,。胎 .耽 “. .: ,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苯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芬人为获得江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月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日签 名: 期:翌主鱼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江南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扣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签名:丰监一导师签名:趁窒塾垒日期:硒丛绪论绪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已经难以适应大量信息集成,实时交互的要求,作为一种综合的媒体表达手段,新媒体应运而生。而在新媒体艺术众多表现形式中,我所要研究的是表达相对直接、为大家所熟悉的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由于这一艺术门类的特殊性,即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因此对它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计算机技术和艺术。参考了许多其他人的研究材料,我发现大多数新媒体方面的研究都是以计算机技术,即编程、数据库等为主,而对其作为艺术形式的研究较少。因此,我的论文选择将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简单概括其技术方面,而着重研究其艺术性方面。一、 研究的背景世纪是信息科技的世纪,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的形态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我研究的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计算机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它标志着传播领域里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早在上个世纪年代,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和设计大师乔治.开普斯就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数码技术对未来艺术发展的潜在影响。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给今天的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条件,为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问。如今的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已经和电脑音乐、图解、动画、全息照相技术、互动数码电影电视、互动戏剧、艺术性虚拟空间、网络艺术与技术、机器剧场、虚拟超文本等诸多形式的新媒体艺术并列,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美国各大艺术院校,以及为代表的理工科院校,都成立了数字媒体实验室,研究如何将最先进的科技应用到前沿的艺术中去。艺术与科技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结合,力图将信息时代的科技更好地应用到人的身上,使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而成为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许要花若干年的时问,但它的前途是可以预见的。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书在美国大为畅销,就反映出人们对于将信息科技应用于自身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是抱着极大的好奇和关注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逐步走上了舞台,它通过交互的方式,通过数字信号,将信息时代的高科技、趣味性、艺术性融合在了一起,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设计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与今天的信息技术背景分不开的。二、研究的动机和意义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艺术形态,结合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很少有一种艺术形态从诞生就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例如毕加索的抽象派艺术,其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坎坷才最终修成正果。而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由于符合了信息江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时代的大背景,因此其开端要许多,而目前的发展也较为迅速,可以说是走了一条捷径,搭上了信息科技的快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因此它就可以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事实上,它的前进还是障碍重重的。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诞生于国外,在国外的发展也比国内要快速许多,但而,即使从那些比较成熟的国外装置艺术家的访谈中,仍然可以看到他们对这种艺术形态未来的担忧。一种艺术形态的发展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任何一个方面的落后都会妨碍它的整体发展。如受西方当代艺术影响而存在的先天不足与许多方面的滞后性、对高新技术的过分倚重导致的作品内涵的缺失和作品种姓的危机、理论准备不充分和大众艺术素养的普遍低下而导致艺术家的独语窘境、作品高耗资和高科技制作与不被收藏界问津所面临的归宿之尴尬等等。因此,对这种艺术形式冷静的分析,以及对它的未来发展进行全面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我们希望这种艺术形态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因此,我的论文选择了它作为研究的对象。三、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对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概述这部分主要包括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定义,它与传统艺术形式以及常规电脑互动的区别以及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这一章主要目的是将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概念明确,以便后面有针对性的研究。为了让概念界定的更加清晰,我分别从新媒体,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定义,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特征,以及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与传统造型艺术和常规互动艺术的区别末进行阐述。.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这部分包括对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交互性,多媒体性,虚拟性的归纳总结。这一章我来进一步的分析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我将其基本原则进行了归纳,得到三点原则。之所以要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因为不管作品的形式如何干变万化,原则都是不变的。掌握了这些原则,也就等于开启了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设计的大门。.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表达手法这部分我将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多种形式归纳为虚拟场景,网络互动,随机生成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这些手法是艺术家表达思想的途径,使用合适的表达手法,可以使艺术家的思想得到更直观有效的表达。.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这部分包括最新的科技支持,不断创新的艺术表现,深刻的思想内涵,有效的经济支持,与实用的结合几个方面。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因为其形式新颖,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但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仅仅绪论让人们感到新鲜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到其今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总结了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发展的几个必要因素。以上是我的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四、研究现状在国外,一些新媒体互动装置的爱好者们常常是对科技或者技术十分执着的爱好者,同时又了解一些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并且乐于学习的人。例如,有美国青年将风筝上面拴上摄像头,将风筝放飞,通过摄像头拍下一段视频,来表达的是风筝眼中的世界。但真正作为主业来研究的人还是有限的,主要集中在高校,如麻省理工大学等。由于国外科技的高度发达以及人们对于艺术的重视,使得这种形式很快流行起来,成为各大艺术展的座上宾,并逐步传播到各地。而在国内,这一艺术形式尚属起步阶段。部分高校歼设了这一课程,以图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上海北京等城市也举办了相应的展览,将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宣传。但在研究的层面上,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针对计算机数据库、编程、等应用软件的应用,以及高端的虚拟现实的应用研究。主要针对科技层面,而针对艺术及理论深入研究的并不太多。江南人学硕学位论文第一章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概述这一章主要目的是将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概念明确,以便后面有针对性的研究。为了让概念界定的更加清晰,我分别从新媒体、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定义和特征、以及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与传统造型艺术和鼠标键盘互动的区别来进行阐述。.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定义研究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首先有必要界定什么是新媒体互动装置。这样才能展丌有的放矢的研究。因为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属于新媒体艺术中的一个分支,因此,首先下文介绍了分别界定了新媒体和新媒体互动装置两个概念。新媒体,也可以叫做数字媒体。之所以叫做新媒体,是相对于广播电视等旧的媒体形式而言的。它主要是指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形成的艺术表现形式。国际电信联盟对它的含义的表述是“使用计算机交互式综合技术和数字通信网络技术处理多种表示媒体?数值,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是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交互系统。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属于上述新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但并不等同于新媒体”,从英文词典的字艺术。互动装置这个词源引于英文的“面直泽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相互作用、或能相互作用的设备:二是人机对话的具有直接和连续的双向电子或通讯系统的硬件设备。这里面所说的设备是区别于一般新媒体艺术中的设备,即鼠标,键盘为主的设备,而是交互与互动要求具有双向信息的传递,这种传递在低层次上是一种信息指令的发出与程序回复,在高层次上是一种具有判断性的信息反馈。装置要产生互动就要具备一定的媒介,一般包括信息输入载体,指人向计算机传递信息的触动装置如:跟踪球、操纵杆、图形输入板、声音输入设备、红外线感应器、视频输入设备等;信息输出载体如:投影、分屏仪、凹面镜、声音输出设备、视频输出设备等。作品在装置的承载下使得人能够融入环境中或成为其中一部分。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通常都满足以下几个特征:其一,装置艺术家对新技术新媒体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其二,非常重视观众的参与,为此努力创造能让观众置身其中的氛围,并提供某种进行互动的条件。其三,出于对新技术的尝试或激发观众参与之兴趣等方面的需要,经常采用常规或非常规的声光电化等手段。其四,作品本身是“装”起来的,可能随着所置场合的变动而变动。其五,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新媒体互动装置作品通常不是像传统美术作品那样挂在墙上,而足摆放在展厅甚至草地上,让观众可以多角度欣赏。其六,作品主要是做展览而非收藏用。展览的环境非常重要,如果环境不能提供恰当的氛围,作品将无法同一般的物品区分开来。第一章新媒体互动装冒艺术慨述就其解读方式而言,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虽然我们仍称其为艺术,但是它具有了很多新的内容,是传统诸多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特征。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对艺术本体内涵又进行了历史性的延伸,它将艺术与科学的界限打破,将它们真正地融合为一体,究其根本是数字信息改变了艺术的思维和存在方式,同时,媒介的融合、适时的交互、观众的参与以及作品展示形式的变化更将艺术与科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科技的发展带动观念的更新,艺术本体内涵也必将产生变化。与此同时,艺术审美的内容有了新的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艺术审美规范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眼光,新的艺术审美内容已经渐渐渗透到我们的意识领域中。互动装置艺术使审美有了新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的承载下,多媒介融合和实时交互使得人们进入到艺术领域进行广泛的参与和多角度体验,交互使得人们加入其中来欣赏作品,甚至是完成作品,交互的过程也成为艺术审美的内容,并演绎着无穷无尽的可能。交互的出现也带来了新的艺术交往方式的变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人群通过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在不同文化间产生碰撞和融合。数字技术加快了科技的进步,而技术又将艺术带入到众多无限可能的领域,复杂的程序与语言代码使得当前众多设计者认为语言程序是一种新的美学,它所演绎出的图形图像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在虚拟空间里成为一种新的审美可能。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也有着新的审美特色。它不同于一般艺术作品的单体完整性,存在于现实之中,而是存在于交错的时空中,乃至虚拟的世界里。作品的完成是通过不同的信息接触输入方式进入主机系统,再通过复杂的数字计算完成所要展示的艺术效果,并通过输出装置展示给观众,完成艺术表现。表现形式借助于数字技术与计算机硬件的应用,这就决定了新的审美内容。就其学科融合而言,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所涉及的领域众多,是艺术发展有史以来结合专业领域最多的艺术形式,它包括传播学、美学、信息学、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还包括数学、计算机中的语言程序、动画、图形图像甚至音乐也有所涉及。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数字艺术的壮大,人们生活的需要造就了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多学科的融合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互动装置艺术借此契机自然而然走上历史舞台。从近几年的国内外的各项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通过虚拟的交互作品,还是机器装置作品,无论是网路传递信息交互的作品,还是生物的基因被人所干扰的互动装罱作品无不是多学科共同的杰作,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能解决的。基于此特征,我们在对互动装置艺术的学习与研究就要多学科研究,多角度的训练,同时建立团队精神,多学科人才共同合作,才能做出优秀的作品。随着科技的进步,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分支互动装置艺术将不断发展,文化、传媒、科技将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它特有的展示表现语言、跨领域学科的融合性,使它的创作更具魅力,更富有挑战性,将使更多的艺术家投身于它的创作中。江南人学顾十学位论文.与传统造型艺术的区别造型艺术的概念最早被定义为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进行静态空间形态的塑造艺术。而互动装置艺术概念下的造型则有很大的不同。从存在方式上看,传统的造型艺术往往具有物质属性,譬如雕塑,它的造型要借助于一定的材质,如泥土、金属、石膏等才能表现出来;又如绘画作品,又要借助画纸、画笔、画布等媒介为载体进行造型表现,既可看见.又可触摸。而互动媒体装置艺术就有所不同,它存在的方式己经不是以“原子为基本单位的,它的基本单位是“比特,这就意味着其存在方式、表现方式将有本质区别。互动媒体装置艺术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艺术造型表现,这种造型不一定是静念的,同时也不一定能触摸到,但是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其存在的方式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过程性也可以是其存在的方式。光、时间、信息都成为了造型要素。从创作工具来看,新媒体互动媒体装置艺术的创作工具要复杂得多,包括计算机、各种传感器、投影仪器、编辑软件以及一些装饰综合材料。这些设备、软件是互动媒体装置艺术创作工具的核心,创作工具的丰富对造型艺术的概念有着同样的影响力。互动媒体装置艺术的创作工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硬件部分其中又包括四部分:一是输入设备,如红外感光、模拟音频信号输入设备等;二是信息处理系统,如计算机、工作站等;三是输出设备,如投影、显示器等;四是综合材料,主要为装饰场景所用。互动媒体装置艺术的创作工具的第二部分是软件部分,其中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图形编辑软件,如位图处理软件,动画软件、后期软件、矢量绘图软件等,这些软件主要是处理图形的表现;二是编程软件,如、等软件,它们是互动媒体装置艺术的灵魂,信号的输入、输出、处理表现、图形图像的生成与转换全在语言的编写处理上。从感知方式上来看,以往的造型艺术的欣赏多限于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单向的评价,作品的造型与人之间是互相独立的,互不影响的。而互动媒体装置艺术作品与人是交互的,信息是双向流动的,观者能够参与作品的完成,甚至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鼠标键盘互动的区别我们常电脑操作中的电子游戏,浏览网页等通过鼠标键盘输入控制的交互形式与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也是有区别的。从表现形式上来看,首先,它突破了人机交互的距离限制,即在常规互动形式中受众与电脑之间的距离具有固定性和亲近性。新媒体互动装置往往为观众营造了一个独有的空间,观众与装置之、日的距离是可变的,非固定的。其二,新媒体互动装置可以舍弃常规交互形式中对电脑鼠标的依赖,通过摄像传输信息获得第一章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慨述空间交感或其它触摸方式达到令人惊奇的交互效果。其三,新媒体互动装置削弱了常规交互形式对信息内容的传递,将观众的肢体语言作为引发一个互动的行为或事件,将互动形式另类化和新奇化,甚至使之成为一件互动装置作品的灵魂。从其设计过程来看,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主要是将硬件作为自己的基本材料。与软件艺术不同,装置艺术所着眼的不是算法、源代码、编程语言、而是可触可摸的现成品。如果需要软件的话,装置艺术家通常将他们当作现成品,很少立足于自己开发。但在肯定其与纯粹的软件艺术的区别的同时,不能忽略它们之间的联系:其一,软件艺术虽然使用代码写成的,但只有依托一定的硬件才能运行;其二,装置艺术虽然以硬件作为主要组成部分,但这些硬件再充当装置艺术构成要素之后经常具有代码性,钢琴不只是钢琴,木头不只是木头;其三,某些复杂的装置艺术本身就是软件与硬件的综合体,或者是以一定的软件作为基础创作的。江南大学硕:学位论文第二章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基本原则前面一章谈到了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定义以及大致特征,这一章我来进一步的分析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基本原则。我将其基本原则进行了归纳,得到以下五点。之所以要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因为不管作品的形式如何千变万化,原则都是不变的。掌握了这些原则,也就等于开启了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大门。.交互性交互性是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这种交互性是基于信息科技与艺术的整合之上。交互具有双向性,交互的双方并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区别,这体现了交流的本质。交互性显示的是一种平等的姿态,它是开放和不确定的。新媒体艺术具有实时交互的性质。它实现了艺术活动方式的变化,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美感激发的模式。在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家要做的不再是内容和理念的单向传达和表现,而是营造环境,让观众能够参与其间,并在互动中完成整个作品。观众将以主动、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到作品的欣赏中,而不再是被动的反映和理解。这与传统艺术是大大不同的。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如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艺术作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实体形式,更多在于它的形成过程。一些作品可以让观众与作品进行直接在线的接触,参与作品的完成。而作品永远都没有完结的时候,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这种交互不仅包括物质上的的交互,也包括心理上或精神上的交互。物质上的交互主要指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交互,比如身体的碰触、移动等,而精神上的交互主要是指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思想交流。在新媒体艺术的作品中,观众要弄清究竟,就必须作出判断、思考,必须成为参与者。艺术家变成了艺术经验的促进者,通过作品将自己的思想理念传达给观众,观众通过自己的参与行动和艺术家进行着交流。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这种交流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是一种双向的传播,与现代大众媒体单向性的传播相比,它把艺术家和观众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共同参与艺术的美感体验。.多媒体性多媒体是相对单媒体而言的,意味着不同类型的媒体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实现了艺术表达语汇的变化,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独特的审美趣味。它实质是将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译独所不具有的新意义,类似依靠镜头整合产生新意象的蒙太奇。它的优势就是能给艺术创造者提供更多可利用的表现方式。这也足顺应了数字时代的要求对各种艺术的兼容并举有机结合,真正第二章新媒体互动袈置设计的皋奉原则实现了艺术的多样统一,实现了艺术语言的同一性和多元化。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经历了从单一媒体到多媒融合的发展。对一些新媒体艺术家的作品,你无法将它们分类,行为与视像、表演与图片、装置与电脑互动。在创作过程中,当手段的单一无法满足艺术家创作的需要时,就产生了多媒体的综合。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语言通过对即时的现场表演和观众的参与,观众的反应、环境装置、大众图像、计算机数字合成技术、计算机动画以及音乐、灯光等多种手段,来表现总体性。从视觉到概念的总体性表现,使新媒体艺术借助多种手段延伸了自己的语言领域,扩展了表达路径。年台湾著名影舞表演团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上演了一部新媒体艺术作品“梦,将电脑动画、舞蹈、音乐与剧场技术合为一体,它跨越数字影像与舞台表演之间的融合障碍,它以时空穿插的方式安排剧情,描述人生追梦的过程与必须面对的现实。整场演出以舞蹈和电脑动画影像为主体,舞者与影像成为最主要的表演者,舞者传达现实,影像代表虚幻,观众可以看到影像在舞台上与舞者一起飞舞,两者形成难以分辨,让舞台下的观众真实走入梦境,使观众在不同的幻境中经历、感受到与现实及自我梦想的似曾相识。这种颠覆的观赏经验是国内的创举,无论是形象的塑造,还是情节的串联都充分凸显了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作用和角色。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多种媒体的表达手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当中,并且成为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重要的特征之一。多媒体的综合利用,使得作品的表现形式比起任何一种传统媒介都更加多样化和精彩纷呈。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特性还体现在影像的叙事性上。叙事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而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并不采用传统艺术形式的平铺直叙的方法,而是开拓了新的叙事途径。例如艺术家严鸿隐“你又能说什么呢”是由数十架彩电堆成的装置。每个屏幕中都有一张嘴说着什么,它们是婴儿的嘴、男人的嘴、女人嘴、教授的嘴、商人的嘴,各发自己的声音,叠加之后成为噪音。虽然作品处理问题的观念和手法都比较简单,但是其独特的叙事性手段还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翁奋的作品“蝶主画面是一个身穿特殊道具服的女孩振动双臂表演蝶舞,就像只真的蝴蝶。通过数码技术所造成的视像的条状分割和错位,再加上不断的圆周状旋转,造成了万花筒般的感觉,令人猜想到复眼里的世界。原始的图像经过处理变得飘忽闪烁难于触及,观众被置换到蝶的主观位置,仿佛进入了庄周的梦境,不知不觉就将作品的内涵通过作者的叙事性手段表达了出来。.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主要是指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对超越现实时空的虚拟。它是凭借数码技术营造的一种虚拟的效果。计算机数字影像技术产生之后,新媒体艺术的江南人学瑚学位论空图像几乎都采用了数字合成影像技术和数字的二维、三维虚拟影像。数字影像是一种非物质化的图像,它既不足柬自现实视觉,电不是用物质材料表现的想象性现实,是真正属于虚拟的影像。艺术家周啸虎随“我在作品中还是想营造一种场的关系。我一直认为作品就是一个场。观众进入这个场的时候.这是新媒介技术可操作性所特有的虚拟性和观众立场的真实性交感,所有的感受都是从各种关系中滋生,而观众的反映也由滋生而传递出去。”这罩说的“场”,就是指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虚拟环境。比如艺术家宋冬的录像作品“非线性叙事电梯”在现场的角落中虚拟了一个繁忙电梯间的场景,上上下下进出过往的人物对于空】来说只是过客,就像影像变幻在玻璃的表层。人物穿行在物质世界的暂时状态之中。另一方面,所有的场所不可能是封闭的,它总是镶嵌在无穷无尽的映射的虚拟复像关系之中。王功新的录像装置“红门”如图.,使用了影像合成技术对四合院的空间景观进行了内外翻置,将墙外的景观变成了一个虚拟的内部院景。录像艺术的这种虚拟往往让观众有一种特殊的时空体验,在这罩时问和空间不可分割,是一种此时此刻的身体经验。作品不仅需要观众柬完成,而且需要观众来激活它,并赋予它实在的内容。由于虚拟的缘敞,艺术家与观众在身份上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他们共同改变作品、创造作品,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进行交流。在数字化的虚拟时空中,观肯产生了一种虚拟体验。这种体验也成为新媒体艺术的一种特征。呵目一牡 具体柬兑,从时删方面,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体现了特定的时间因素.即时性、自发性和共时性,以及在图像制作过程中的一种转变的可能性,允许时问经验的多方面控制。如观众在一个展览的显示器上可以突然看到自己,当一个观众被预先记录成图像在一个显示器上放映给另一个人时,时间的流逝提供了一种即时的经验。在新媒体艺术的框架中,表演的记录不是一个文献,而是即时实现行动的再现。新影像们创造,在许多情况是通过计算机影像合成技术的处理。这些影像深深的打上了艺术家的个人标记,记录也决定了一种现场图像的类型。这种现场不仅是文件,而且是一个创造性的电子现实。在守刚方向,新媒体艺术可以制造出所处的总体环境和观众可以置身其中的与现实疏离的艺术语境。新媒体艺术的图像可以通过好几个显示器传播,并创造第二章新媒体互动装置设计的摹本朦则出复杂的视觉总体性。在环境和装置中,观众参与和不同的媒介被使用,幻灯、电影、音乐和物体互相连接,创造出复杂的多态影像,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系列在不同视点和图像之间的比较,改变了观众的习惯概念,出现了单屏电视做不到的多路径体验渠道。可以看出,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利用计算机科技手段,可以帮助观众打破常规的时空观念,做到同时间,多地点;多时间,同地点的互动效果。这种独特的时空性为其更加广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以上的原则是我总结的适用于大部分的互动装置艺术的基本原则。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和其它任何艺术形式一样,有它自己的特殊原则和规律。遵循这些原则,不一定就能够做出优秀的作品,因为一个能够流传下去优秀的作品还要符合很多重要的因素,在后文中会详细的叙述。但如果不遵循,是一定无法做出好的作品的。研究以上这些通用原则,将概述中的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内涵又深化了一步,同时也为后面具体研究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表达手法打下了基础。江南人学顾学位论义第三章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表达手法.虚拟场景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中虽为常见的一类表现方式就是人在一定的状态下,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功能柬体验一种在虚拟的空间或虚拟的环境中人的存在,并能根据人的意识进行适当的参与或改变。人们通过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获得比较真实的感官反馈。它能够创建一个客观环境或超越时空的环境,人&.够沉浸于其中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驾御,换句话就是由一个多维信息所构成的可操纵的空间。它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真实的体验和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依照客体和主体的关系,我又把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模拟真实分为两类,分别为虚拟物体真实化和真实物体虚拟化。.虚拟物体真实化这类是利用汁算机技术模拟人类以及人类周围的物体的真实状态。具体来说,还可以分为几个方而:互动过程真实化图敏感的边界 图影子互动过程的真实化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虚拟的物体赋予拟生命体的特征,来和人进行交互。这种交互方式会让观众产生十分逼真的感受,甚至对虚拟的物体产生错觉,与真实的物体混淆。这类作品的目的是将计算机与人之刚的互动过程变得更加自然并且有趣。当看到计算机屏幕上的影像如同活生尘的生命的时候,人们能够感受到计算机的人性化面。如图,例如作品“敏感的边界”利用了人的触碰去解除外界与电脑屏幕界限。具体而占这个作品利用人的身体作为一个交换的介质:这个系统能够识别到存在异质介入它的边界,并试图穿过它本身。一些似乎有生命的数码动画涌小原先限定它们的虚拟空自,而朝向与电脑屏幕有接触的人的手臂爬去。如图?,再比如作品“影子的互动”将人的轮廓扫描后转化成为电予图形,即屏幕上的电子影子。而之订设定的虚拟人影形圈像就可以根据电子影了的移动章新娥体动皴置艺术的表现于%而进行互动了。这两个作品的其司点在于都给虚拟的图像赋予了生命的运动形态,使之与人互动。这种互动可以止人感受到科技的人性化一面,产生人和计算机真正实现平等互动的感受。这种形式事实上电是大部分虚拟场景的互动装置所采用的,由于它模糊了枯燥的科学技术与有机的生命体的界限,因此让人们消除了对科技的恐惧,形成了自然的对话。.虚拟角色真实化黟二迄图超级马利 图 敷字虚拟角色真实化是指将某些本应是游戏中的虚拟角色例如超级马利的主角由真实的人柬扮演。而把游戏的整个环境都搬到现实中柬。这样,我们既作为观众,又作为主角,共同参与到这一趣味性的互动过程中。如图.,例如学生和任天常丌心乐园联合建造的符合真人大小的超级马利游戏场景,使人们可以在真实的空问跳跃。乐园会使用机器给与玩家超能力,一些他们在场景罩穿越巨型障碍必备的本领。这包括一个安装在天花板的两轴起吊的智能绞盘提供的特殊弹跳能力。跟好莱坞的大片技术相仿。这原型使玩家丌始探索增强弹力的体验。玩家穿上跳伞的背带,弹簧安装在天花的可动格架上,格架在玩家脚沾地时提升。他们可以在这个“弹跳空间”练习几分钟,然后会被测试,例如跳过一个对象,顶撞一个空中的物件,躲避地面移动的物件等。完全和游戏超级马利相符,让玩家亲自当一把游戏的主角。如图,另外一个交互式装置游戏的参与者选择一张写有数字的卡片挂在脖子上,本质上他们就成了这些数字。每张卡片都置入了一枚芯片,参与者必须穿越算术公园里不同的门以使自己在离开之自口利用各种数学运算得出这个结果。公园一角的计算机记录参与者的脚步和他们当前的“数字”。如图.再如诺基亚在纽约时代广场举行的户外游戏,给他们的系列手机进行了一个非常成功市场推广。游戏前,诺基亚发送了个免费的手机给每个游戏参加者。每个手机上预先安装了用编写的游戏软件。诺基亚先邀请了一部分游戏参加者编写了几个小故事放在网站上,然后游戏系统会从故事中的每一句话中挑选个名词作为关键字发给多个游戏玩家的手机上。游戏玩家然后根据关键字,使用千机上的相机去拍相对应的照片。手机上的软件江南人学:学位论女会把照片上传到网站上。同时,拍完的照片也会被发送到其它玩家的手机上,其它玩家要猜测这张照片到底代表的是哪个关键词,猜对关键词的人会得分。谁的得分最高,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游戏结束以后,诺基亚在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把所有游戏中拍的照片和故事都展示出来。虚拟角色真实化让电脑游戏真的返璞归真,由荧光屏走生活中束,而这种返璞归真正是现代人所要的。这种形式让人实现了成为电脑游戏主角的梦想,解决了那些喜欢电脑游戏.但又不爱每天坐在电脑屏幕前的人们的忧虑。人们在电脑世界可以获得虚拟的胜利的满足,但问题是不能直接和其它人进行接触,很多青少年因此性格变得自闭,沉溺于其中。而这种形式却解决了无法和人与自然接触的问题,也因此广受喜爱,无沦作为商业宣传,还是作为单纯的互动装置艺术,都是很有前景的方式。显示屏幕真实化图?虚拟对话 图?脸顾名思义,显示屏幕真实化就是将新媒体互动装置的屏幕界面变成了实体。把那些原来只能局限于屏幕上的电子屏幕上展示的互动装置搬到现实生活中的场景里柬。而屏幕的选择可以很多样,建筑物的墙上,水帘幕上.一切可以使用的屏幕都可以作为目标。当然,显示效果有所差异。例如投影在墙上的虚拟对话装置就是这样。如图?所示,这个作品使用了一台 的幻灯机完成它的投影。而观众可以通过于机短信参与控制投影的图像,模拟两个窗子进行对话的有趣场景。最终的效果足以让任何路过此处的人眼前一亮。如图?。而纽约装置艺术家将数自张市民的照片投影在纽约洛克菲勒人厦上,同样产生了眩目的视觉效果。显示屏幕真实化的例子有很多。今大的人们已经厌烦了传统的带辐射的电脑屏幕,而将目光转向了广阔的窀外。在室外利用投影技术将建筑物等平面作为屏幕,一方面面积巨大,视觉效果醒目。另一方丽,脱离了电脑屏幕,使得交互过程更加自然有趣,这一艺术形式的未米还可以应用往许多面,也是艺术家们所直点关注的种形式。第一章新媒体曲鞋翟术表脱培. 真实物体虚拟化圈虚拟画册 图搬迁的城市真实物体虚拟化的应用同样十分广泛,比如,虚拟画册,虚拟博物馆等就是将真实物质虚拟化.从而与观众进行互动。虚拟化的好处很多。首先,可以联网,让更多的人看到,且联网展示费用低廉,损耗较小。另外,虚拟化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形奄,声音等元素综合展示出来,使观众的到全方位的感受。其次,虚拟化便于对其进行艺术处理,便于观众按照设定的方式欲之进行互动。比如虚拟画册的设计。如图,观众只要做出翻书的动作,就可以将书翻页。这使得观众不必搬起一奉大书,对展方来说,珍贵的书本也不会产生损耗。另外,由于电子文件易于编辑,还可以帮助观众进行页面放大,跳转页码,以及观看相关多媒体文件一系列的操作。这些都是传统的画册所不能够达到的。另外,虚拟的文件也便于艺术家进行编辑,从而表达艺术家的观点。比如这一例是艺术家表达对老房子拆迁这一现象的思考。如图.通过将真实的老房子形象虚拟化,成为模型后进行分解.色造出了房子分解又聚合的奇特视觉动画效果,表达了作者对于城市变迁的思考。十分生动形象。真实物体虚拟化的范围实在太广,就不再一一列举了。真实物体虚拟化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基础。正是因为虚拟化,才使得艺术家能够将其改造,从而创造出更加新奇的视觉效果,让物体成为表达艺术家思想的工具。.网络互动新媒体互动装簧艺术中筇二类运用比较广泛的创作方法就是以刚络为平台进行信息交互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它所带柬的快捷的服务,大量的信息,使地球像是一个村落,人们彼此之间的沟通变得容易,而计算机技术的水断进步和硬件功能的进化与强大,使得网络有了更多的使用功能,事例举不胜举,新媒体互动媒体装置艺术家其独特的观察力和艺术视角使得网络这块平台也纳入了他们的设计运用的范畴。通过网络,他们可以把自江南大学删。学位论文己的作品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甚至将网络自身也演变成艺术作品的一部分.成为种独特的互动艺术。另外,数码媒体对于装置艺术的传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与其它类型的艺术不同,传统装置艺术经常是为适应展览的需要而组装起来的,所占空问大,较难被收购或典减。在展览结束之后.要想永久保存作品,艺术家必须自行支付仓租这殊非易事。相比之下,互联网是永不谢幕的展览会,装置艺术完全可以借此使自己芳名远播。当然,通过互联网而展出的装置艺术.已经丧失了利用现成物的可能性。更准确地随,只有使现有物数码化,才能在网络上存其原貌。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交互方法一般是指在以基本的新媒体互动媒体装置艺术创作的软硬件为前提的情况下,再加上局域网或广域网的应用,使作品不仅仅在一个展场展示,它同时可以在同一时间或不同的时白,在不同的地方可以同时进行人机的交互.并且它的互动也已经不单单是人机的互动了,它把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共同交流互动,达到一种更高文化层次的交互。这种更高层次的互动可以跨越文化的差异.跨越语言的障碍,跨越空间、时间的距离,共同欣赏作品,共同参与作品,共同融入作品之中甚至共完成作品。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交互的创作方法在创作思想上最重要的考虑就是实现跨越时间、跨越地域、跨越文化差异其同参与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这是其它任何种类的艺术作品所不具有的特征,它是种时代的标志,是科技进步在艺术卜的完美体现,使艺术在科技的支撑下有了新的更广阔的发展创作空间。图一 桃花源记.远距离视频音频传输首先,互联网以传输视频音频,使身在异地的人们可以实现交流。如图一,中吲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年的作品“桃花源记”,它利用网络实时技术.将上海美术馆的展览现场同五百多公旱之外的著名民居群?安徽西递村和宏村连接起束,使曲地能够即时沟通。在上海美术馆艘厅的大屏幕卜展示着西递和宏村的即时情景和村中人的活动,存西递和宏村也柏一套相同的设施,将卜海美术馆的一些场景展现出来,两边的主持人不断地邀请观众坐到镜头阿和并幕第三章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表现了.法中的另一边的观众对话。体现了跨时空、跨地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得艺术作品的意义更加深远。另外如艺术家希克斯利用互联网组织了名为“我们都是全球游牧民”的活动。希克斯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设立一系列无线连接的大屏幕显示装置,让各地的项目参加者通过网络将自己窗口之所见传递到这些显示装置上。这样,每天太阳下山之后,路人自然而然会驻足观看上述图景。项目参加者本身是当代游牧民,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屏幕上,他们被汇聚成群体,呈现为实时图像。不仅如此,当代游牧民所见之人、观看实时图像显示之人也通过上述项目汇聚起来。“我们都是全球游牧民就这样将在线与在场加以统一。.远距离操作控制比如法国的一件新媒体互动装置作品“创世纪,它创造了一个合成的“艺术家基因,观众看到一个基座放着一个皮氏培养盘,里面装着细菌,上方照着紫外光,这打断了质体中的发展的序列,从而加速的细胞突变的速率,如果你访问本作品网站,你可以点击遥控紫外光,这样可以干扰或影响突变的过程。这一作品通过远距离操作控制,审视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信仰系统、伦理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已经成为一种塑造生命的力量,不同信息形式之间的转化导致了不同领域之间的干扰,从而产生了基于“代码的生命形式。基于上述认识,巴黎艺术家沙通斯克将原先为钢琴与电脑设计的一个装置加工为网络作品“可能的身体。它提供电影“我们将舞”中阿斯泰尔所表演的个人舞蹈片断,可让访客用键盘控制他的运动。克里斯切的作品“远程通讯雕塑号在威尼斯双年展推出。这是一个巨大的、可移动的雕塑,长.英尺,重公斤,放在轨道上,由体现全球计算机新闻组文章数与艺术新闻组文章数的比例驱动。如果前者远大于后者,这个雕塑运动起来会将展室的墙壁撞穿。设计者邀请访客援手,防止发生这种憾事。具体方式是向.网站发送电子邮件、访问.主页,在计算机新闻组中发表关于.的文章.或在被监测的艺术新闻组参加讨论。这是远距离操作控制的又一例。.远距离数据传输互联网也将实时远程数据引入装置艺术中。比如英国艺术家的警报装置艺术设计。每当有人进入主页的时候,装置上的气动手提钻都会发出非常刺耳的响声。这件作品是一个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