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学困生的形成原因.doc_第1页
我看学困生的形成原因.doc_第2页
我看学困生的形成原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看“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学困生”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娱乐室,教师间业余摆谈之中,随时都能听到关于“学困生”及其有关的信息。在当前的大多数农村中学中,“学困生”数量庞大,给教学质量的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带来了很大困难。教师的绝大部分工作时间都花在“学困生”教育转化上,但“学困生”在数量上还是有增无减,并且随着社会不良风气袭入校园,“学困生”行为越来越离谱,着实让教师头疼,深感学校教育力量的微薄,从心里发出感叹:“教书无意义。”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学校教育是一个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联系家庭和社会搞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同时,应努力搞好学校教育,为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渗透一些智力的因素。为此,本人对“学困生”及其形成稍作分析,供大家参考,以寻求有效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方法。1、“学困生”形成的主观原因(1)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最重要的,莫过于刻苦钻研与勤学好问。既能够集中精力深入思考,又能够不懂就问积极交流,这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境界。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提问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增高越来越低。自习课不能主动学习,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作业不能及时完成,这些都属于学习习惯问题。这几个方面占了这样大一个比例,说明了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不好。(2)认识上的错误:自己不会,又不愿问老师和同学,有虚荣心,不愿表现自身的弱点与不足,其实反映的是学生对考试分数的过度重视与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迫切愿望。现在的情况是,谁的成绩好,谁就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喜欢,谁就会受到同学们的尊重。谁学习不好,谁就不受喜欢,没有地位。这严酷的现实促成了学生宁肯憋着不会,也不愿表现不足与落后。解决这个问题,根本的方法是克服应试教育,淡化分数意识,推行素质教育。这才是问题的出路所在,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解决问题的。2、“学困生”形成的客观原因首先是家庭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再苦不能苦孩子”,大多数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常常是过分关心和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没有机会做自己的事情,长期下去,使孩子缺乏独立性,丧失自信心和果断力,做事拖拖拉拉、犹豫不决,养成依赖心理,抗挫力差,在日常学习中稍微受挫就一撅不振,甚至完全放弃,成为“学困生”。部分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精疲力竭,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及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同时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形成“重养不重教”和现象。他们把家庭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从实质上放弃了家庭教育,孩子在家非常轻松,没有约束,没有压力感,久而久之,孩子在家养成懒惰、放任、为所欲为的性格,并带到学校,为学校的管理与教育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孩子也不适应学校生活而产生厌学、逃学的心理,成为“学困生”。大多家长由于害怕孩子出意外,严格限制孩子的运动与外出。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安静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导致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不善于与人交际,性格内向,学习中有问题时不能及时与同学或老师交流,久而久之,问题越来越多,最终沦为“学困生”。贪玩是少年人的天性,实不必对此过多指责。倒是这样多的学生自认为贪玩是个不可饶恕的缺点,令人忧虑。其次是学校和教师的原因:(1)追求升学率,导致“学困生”增多:在新时代的今天,社会仍把考上多少重点中学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学校把升学指标的完成率作为衡量教师工作能力的标准,从而导致教师不顾教育学的客观规律,把教学目标放在少数优等生身上,形成了严重的“学困生”陪读教育,使“学因生”更差且数量增加。(2)不了解学生,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难度:初中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存在一个大的跃进,他们年龄尚小,分析能力也欠成熟,并且他们已有的感性认识中存在不少错误,教师若不注意这些,必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困难。(3)教学进度脱离班级实际,学生跟不上进度,失去自信,逐渐掉队成为“学困生”,有的学生因病或因事耽误的课程没及时补上,而出现知识脱节,沦为“学困生”。(4)分快慢班,搞实验班与普通班等,使“学困生”更加丧失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有这样多的学生自认为学习不得法,一方面反映了老师指导学习方法的不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们对改善学法提高效率的思考与焦虑。还有这么多的学生反映学习基础差、听不懂老师讲课,说明了弥补学生知识缺漏的工作做得不够,个别辅导做得不好。是众多的知识缺陷才造成了学生的基础薄弱。感到学习无兴趣、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为数很少,并且是有原因的,是学习有困难而自己又难以克服才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三是社会影响:总的来看,正面的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不过,在偏远农村,认为读书无用的还确有人在,他们认为花钱读书远不如打工经商挣钱来得方便,还需要老师对受这种影响的学生多进行一点理想志向方面的教育。关于不正常心态,可以说是各方面问题的集中体现。学习上困难重重,而又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于是就心情烦燥,就感觉升学无望,就讨厌任课教师,就去读流行小说,甚至去早恋,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看到这些情况,我的心情十分沉重。学困生需要帮助,要向他们伸出热情的双手。让我们为学困生的转化多做一些具体工作吧。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