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检测(三)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A教权高于王权 王权与教权平等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解析:选A。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敕令,实际上就是否定了世俗政权的君主任命本国或本地区主教的权力,这是教权高于王权的反映。2中世纪时,天主教及其教义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紧箍咒”。天主教及其教义的思想基础是()A理性高于信仰 B原罪说C信仰高于理性 D禁欲说解析:选C。理性是指一个人用以认识、理解、思考和决断的能力,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客观准确地判断事物的能力;而信仰则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天主教会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禁锢人性,大力宣扬信仰高于理性,防止人们对其提出异议。3马丁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B建立民族教会C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D清除神学束缚解析:选A。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马丁路德广泛了解社会各阶层的语言习惯,并按此进行翻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故A项正确;马丁路德主张摆脱罗马教会控制,建立民族教会,但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主张推动德语的统一,有利于德意志民族的形成,但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他作为神学家,并不反对宗教神学,故D项错误。4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传教士在基督教世界中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当他担任某种职位时,他享有较高的地位;当他被免职之后,他仍是一个农民或一个市民,与其余的人并无分别。” 他想强调的是()A农民或者是市民都有可能成为僧侣B传教士可能随时被免职C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D世俗权力一定高于教权解析:选C。从材料“传教士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可看出马丁路德认为教士与普通人没什么太大的差别,联系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可知其强调的是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5宗教改革使基督教信仰回归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其中的“隔阂”不包括()A圣经 B教皇C教士 D繁琐的宗教仪式解析:选A。宗教改革反对封建天主教会,不反对宗教信仰,圣经是“基督教信仰回归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故A项正确;B、C、D项是“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故B、C、D项错误。6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论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解析:选D。题干材料中“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等信息,说明马丁路德反对教皇的神权统治,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材料中“基督教世界”的范畴不符;B项与路德主张宗教改革但不否认基督教的史实相矛盾;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没有关系。7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学说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解析:选D。加尔文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因而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得到广泛传播。8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加尔文宗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C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由材料信息“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应予斥责”可知是先定论思想。91555年,德意志贵族们签署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这意味着德意志地区()A路德教合法化 B宗教迫害不复存在C天主教销声匿迹 D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解析:选A。马丁路德在1517年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开始宗教改革,材料中1555年,由诸侯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不能接受者惟有离开,从而确认了路德教的合法地位,故A项正确;不同教派之间的宗教迫害不会因为和约而消失,天主教在德意志地区依然有市场,故B、C项错误;诸侯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这本身已经不是“自由”,故D项错误。10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惟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 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解析:选B。至尊法案的规定承认英国国王亨利而否定罗马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建立本民族的教会属于摆脱罗马教皇控制的措施,故A项错误;至尊法案的规定强化了英国国王世俗统治的权力,故B项正确;摆脱罗马教皇控制不是最终的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王与罗马教皇之间的宗教教权之争,与维护民族国家利益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11“它(指宗教改革)意味着人人都应有同样的自由,根据他们自己良知所指示的方式来信仰上帝如果良知不让他们这样做的话,他们还根本有不信神的自由。”这说明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A确立了信仰自由的原则B确立了无神论的思想体系C涌现出大量的新教教派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解析:选A。宗教改革使人们掌握了信仰的自主权,不再依赖罗马教会,故A项正确;宗教改革反对的是罗马教会而不是上帝,所以宗教改革家们没有宣扬无神论,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出现大量新教教派,故C项错误;题干强调人信仰的自由,而没有强调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故D项错误。12对彼得一世改革中“实行保护关税,限制进口”这一措施的正确评价是 ()A不利于竞争,妨碍了本国工业的发展B有利于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C当时西欧国家围困俄国,彼得一世不得已这样做D保护了本国贵族的利益,巩固了沙皇统治解析:选B。这一措施可以削弱外国商品对本国工业的冲击,有利于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13马克思说:“彼得一世改革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现代俄国政策”是指 ()A资本主义政策 B中央集权C发展工场手工业 D欧化政策解析:选C。马克思所说的“现代”指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判断社会性质的依据是生产关系。B、D两项不是生产关系;A项是综合概念;只有C项才是引进先进的生产关系。14列宁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尝试”,这里的“独特”是指()A用对外军事扩张带动国内相关经济的发展B用资本主义制度强化君主专制统治C采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成果和方式强化封建制度D经济上采用资本主义,政治上加强封建主义解析:选C。彼得一世改革后走上了对外军事扩张的道路,因此A项颠倒了逻辑关系;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其经济也没有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所以B、D两项也不符合史实。15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了启蒙的种子。”这里的“种子”指()A推动农奴制改革的手段专横B保留了农奴制C推动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D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解析:选C。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材料二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4分)(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什么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6分)解析 (1)直接据材料一、二提炼相关信息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主导力量”应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第二小问应结合当时西欧社会的变化来论述其“积极影响”。答案 (1)依法登记,家长同意,婚礼公开,要有证婚人。(2)变化:以教会为主导转变为以世俗力量(政府和家长)为主导。积极影响:冲击了传统婚姻,削弱了教会权力,宣扬了人文主义,增强了人们的法治观念。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海涅说:“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日耳曼史上的奇峰”材料二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4分)(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6分)解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材料二信息“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之一是都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信息“人文主义的巨人”、材料二信息“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之二是均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结合两次改革的时间及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来分析,可以得出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之三是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两次改革的不同点可以从改革的本质、矛盾、方式等方面分析。答案 (1)共同作用: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不同点:本质上,德意志是追求个人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反映各阶层民众的需要;英国是追求国家自由,反映的是王权的需要。矛盾上,德意志体现民族主义与教权主义的矛盾;英国体现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方式上,德意志自下而上从民间开始;英国自上而下从官方开始。18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从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一次伟大变革。这次变革曾经开创了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马丁路德国家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君权神授”说,认为君主的权力是神授的,而教皇的权力是人为的,是不合法的,神授的君权有改革教会、钳制教皇的义务。他呼吁世俗的政府应义不容辞承担起改革教会的责任,割断与教廷的一切联系,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廉俭教会,要求政教分离。加尔文虽然主张政教合一,但也认为君权神授,也提出要建立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要求建立共和化、民主代的教会组织长老制教会,这些思想都是资产阶级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比较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在宗教改革思想方面的异同之处。(4分)(2)结合材料,回答加尔文主张建立的长老制教会的特点。在欧洲从中古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该教会具有怎样的意义?(6分)解析 (1)要注意比较的要点化和多元化,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即可。(2)“特点”要突出共和性和民主性,“意义”要站在社会转型的角度来分析。答案 (1)异:马丁路德主张政教分离,加尔文主张政教合一;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要求建立共和化、民主化的长老制教会。同:都主张君权神授,都认为世俗权力高于教权,都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2)特点:是一种共和化、民主化的教会组织。意义:成为西欧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圣祖(注:康熙)天纵神明,多能艺事,贯通中、西历算之学,一时鸿硕,蔚成专家,国史跻之儒林之列。测绘地图,铸造枪炮,始仿西法。凡有一技之能者,往往召直蒙养斋。其文学侍从之臣,每以书画供奉内廷。又设如意馆,制仿前代画院,兼及百工之事。故其时供御器物,雕、组、陶埴,靡不精美,传播寰瀛,称为极盛。清史稿艺术传材料二俄国彼得一世(16721725)深刻感受到俄罗斯与西欧各国的差距。他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国家改造成一个同样强盛的欧洲国家,他采取各种措施加速把俄罗斯赶向文明。他把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并行化率失真优化-洞察及研究
- 抗纤维化药物设计-洞察及研究
- 虚拟现实系统测试-洞察及研究
- 客户反馈智能分析-洞察及研究
- 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运营详细规程
- 考研英语写作模板应用与实践策略讲解机制原理
- 北京市北神树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性剖析:塑料组分的多维影响探究
- 化工园区难降解污水深度处理中臭氧催化氧化与活性炭吸附的协同效能研究
- ISO14443单片集成读卡机芯片:设计原理、难点与应用创新
- 商业地产营销创新-洞察及研究
- Unit 1 Lesson1 Hello!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4年省食品生产监管能力大比武理论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接收预备党员表决票(样式)
- 品牌合作协议书合同范本
-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讲座
- 50000t天污水厂课程设计
- GB/T 44251-2024腿式机器人性能及试验方法
- DL∕T 5767-2018 电网技术改造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人音版 (五线谱)一年级上册音乐-1 《玩具兵进行曲》教案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二 装配式楼地面
- 物理化学实验B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科技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