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综合黄冈中学.doc_第1页
历史综合黄冈中学.doc_第2页
历史综合黄冈中学.doc_第3页
历史综合黄冈中学.doc_第4页
历史综合黄冈中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7年春季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卷型:A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商鞅变法的法令中,禁止弃农经商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 ) A.保证兵源,稳定财政 B.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贯彻“以法治国”2.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是 ( ) 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3.下列不符合秦朝文化教育状况的是 ( ) A统一文字 B教育官办 C以儒为教 D以吏为师4.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 ) A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B使中国先进的实用性技术大量外传C最远到达印度半岛的南端 D与大秦开始直接往来,并互派使节5.东晋时期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其形成原因不包括 (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大力兴修农田水利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6.隋朝时从江都漕运粮食到洛阳,须先后经过 ( )通济渠 江南河 邗沟 永济渠 A B C D7.开始改变了自战国以来的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的是 ( )A编户齐民制度 B租调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8. 传统相权的衰落,北宋是一关键。北宋初期为削弱宰相的财权设置了 ( )A参知政事 B三司使 C枢密使 D通判9.下列工具中,其用途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桔槔 B耧车 C翻车 D筒车10.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青苗法 募役法 将兵法 市易法 A B C D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制度变迁反映了政治文明的演变,回答1115题11.李白诗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这首诗 ( ) A前半部分谴责他使用暴力,后半部分指责他生活腐化与迷信 B前半部分歌颂他完成统一,后半部分批评他滥用民力与迷信C全诗都批评秦始皇不施仁政D全诗都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12.下列对汉朝选官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而建立的选官制度 B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 C察举是两汉选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D西汉选官的主要依据是门第族望13. 隋唐时期的制度革新 ( )A. 废除宰相,权分三省,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允许农民交免役钱,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C疏远将兵关系,规定军队定期更换驻地 D改革选官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14. 北宋派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大权,实行这一措施的最重要目的是 ( ) A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B避免地方官吏的腐败 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解决支付给辽夏岁币的财源15. 下列各项出现在元代的是 ( )A划全国为25个省级行政区 B设理藩院管理宗教事务 C设台湾省管辖台湾 D设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 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回答16-19题16.资治通鉴记载:西汉时匈奴“往往入盗于汉也,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关贸易),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起意。”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经济交流符合双方人民的利益 B.匈奴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C.匈奴对汉朝的物产有较大的需求 D.战争没有阻断民族间的经济交流17.下列地区归附我国中央政府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 )珠江流域 西南夷少数民族地区 西域地区 西藏地区 A. B. C. D.18唐朝与吐蕃“和同为一家”的含义,正确的理解是 ( )A唐朝在吐蕃地区设置机构管辖 B吐蕃首领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C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发展 D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军事政治同盟19. 有关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北宋战败后与辽达成的盟约 B盟约中有与辽撤兵的内容C北宋答应给辽岁币 D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中国古代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突出的成就,回答20-24题20. 下列关于古代医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B.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重要经典 C. 华佗被奉为“脉学之宗”被人誉为神医 D.四部医典是少数民族名医编著21.范缜在神灭论说:“浮图(指佛教)害政,桑门(指僧侣)蠹俗。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指寺庙)。”由此可看出范缜反对佛教是因为 ( ) 佛教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 佛教造成社会战乱分裂 佛教破坏了家庭亲情关系 佛教妨碍了政府行政活动 A B C D22.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313世纪之间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属于此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 )雕版印刷术 记录太阳黑子 实测地球子午线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A B C D23. 隋唐时期文化全面繁荣,主观因素是 ( )A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 B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C国内各族交往密切 D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24.诗歌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下面是一些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其中评价最恰当的是 ( )A“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我国古代中外交流频繁。据此回答25-27题25. 有人称秦汉时期的辰韩为“秦韩”,这主要是因为辰韩 ( )A多为秦朝移民后裔 B同秦朝交往频繁 C“婚娶以礼”、语言、称谓与秦朝相似 D曾接受秦朝的管理26. 西汉时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 )使中国外交突破东亚,走向世界 促进了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扩展 促进了中国丝绸等行业的生产 加速了欧亚几种文明的融合A B C D27. 隋唐文化对日本的最大影响是 ( ) A建造都市城郭,建筑业发展迅速 B货币发生了巨大变革C进行了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 D儒学传入,促进了日本文化的革新运动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经济都是各有特色,不断发展的,回答28-30题28. 下列对我国古代交通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商周时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B.秦朝时统一车轨,大修驰道,使车辆可畅行全国C.隋炀帝时在北方修筑驰道,改善了北方的交通状况D.唐朝时从长安出发,向西可到达日本、朝鲜29.我国古代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不同的货币,下列货币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圆形方孔钱(半两钱) 开元通宝 五铢钱 “交子”A. B. C. D.30.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B唐朝出现新式的犁地工具曲辕犁C江南兴修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大大超过六朝的总和D唐朝时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其中的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三、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31题18分,32题12分,33题20分)31.阅读下列各图(阅读图1时,请注意加椭圆圈符号的地名),回答问题 图1 秦朝疆域图 图2 西汉初年疆域局部示意图 图3 北宋时期形势图(1)西周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3分)(2)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秦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有哪些影响?(3分)(3)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有了什么变化?西汉是如何解决这种政治制度带来的问题?(4分)(4)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特点?简要分析原因。(4分)(5)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与当时的政局有什么关系?(4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引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材料二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引自(北宋)王巩闻见近录材料三 图1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2唐朝工商业城市分布图回答:(1)根据材料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6分)33.秦、汉、唐、元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回答: (1)列举秦始皇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所作出的重大贡献。(4分) (2)举例说明唐朝和西汉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采取了哪些相似措施?并简要指出处理好民族关系对西汉、唐朝的积极意义。(12分)(3)元朝时,统一的实现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试举例说明其民族融合的表现。(分)答题卷 卷型:A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单项选择题(共40分)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sea-slug n. 海蛞蝓2425quality n. 质量;品质;性质2627Isaac Asimov 艾萨克?阿西莫夫28play jokes on 戏弄2930答案relationship n. 关系;血缘关系;交往eastern adj. 东方的;东部的vi. 争吵;吵架Futuroscope n. 观测未来(公园名,位于法国)细胞体的miner n. 矿工三、非选择题(共50分) 黄冈中学2007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题 1. A 2. B 3. C 4. B 5. D 6. A 7. D 8. B 9. B 10. D 11. B 12. D 13. D 14. C 15. D 16. B 17. A 18. C 19. A 20. C21. B 22. A 23. B 24. D 25. C 26. D 27. C 28. D 29. C 30. D31. (1)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2)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为后世沿用、发展,影响深远。(3)变化: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解决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颁布限制藩王的“附益之法”。(4)多个民族政权并存。中央政权削弱,少数民族政权兴起,力量强大;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5)行省制度。关系:辽阔的疆域需要强有力的政治制度来维持;行省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32(1)政治的需要,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 (2)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地区发展。 (3)原因: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南移的推动,人口南迁的影响,南方海外贸易的发展,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等。 33.(1)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派兵北击匈奴,南攻越族,开拓了疆域。(2)相似点:在少数民族地区设行政机构管辖: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在西南地区设郡县;唐朝在西域设安西、北庭都护府。采用和亲政策:汉高祖开始实施与匈奴和亲政策,汉元帝时有王昭君和亲;唐朝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与吐蕃赞普和亲。加强经济文化交流:西汉时把内地的铸铁、凿井技术传到西域;唐朝把养蚕、种菜技术传到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