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宿州八中七年级语文组电子备课教学设计主备人:丁玉洁 使用人:丁玉洁总课时: 教学内容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课 型精读课 时1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 3、背诵古诗。重点难点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背诵全诗。课前准备课前搜集作者资料,熟读古诗。教学方法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2、对古诗方面的知识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 学 设 计复备记录竹里馆一、导入: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板书文题:竹里馆)(一)资料助读 1、关于作者:王维(701761),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唐代著名诗 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 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2、关于背景: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 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二、读诗歌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幽篁 (hung) 长啸 (xio) 辋 川(wng)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按音节停顿或按意义停顿) 2、方法指导。 读出节奏,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3、朗读诗歌。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点评。 (4)范读,明确节奏。 (5)齐读、齐背。三、品诗意1、方法引领:结合诗后的主题、写作技巧的诠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翻译全诗,画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解决。2、师强调,生做好记录,并记住重点词语,翻译诗句。3、.合作交流,你感觉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怎样?为什么? 四、析诗歌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展开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明确: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独坐、弹琴、长啸。3、赏析内容。明确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 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 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 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 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 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五、诵诗歌学生有了自己的阐释后一起诵读,或者用自己的体会和感情把这首诗抑扬顿挫地朗读给大家听,以加深认识。六、背诵竹里馆。 春夜洛城闻笛导入:创设情境,揭题激趣。 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颢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 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板书文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一、资料助读 1、关于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 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2、关于背景: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正音。3、老师示范读(老师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地敲打节拍),学生模仿练读。4、老师点名学生读(大家打节奏)。5、师范读,生练读。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7、我们反复读了几遍诗,你感受到了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三、再读古诗,感悟想象1、学习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 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请同学们自悟、自读一、二句。 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的?四人一小组交流。2、学习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 指一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三、四句,了解大意。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1)理解“折柳”。 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师补充。四、小结方法 本诗用词严谨,处处照应。找出诗中互相照应的词语。 讨论明确: “谁” 与“暗” 照应。 “散入春风”上应“暗飞声”,下照“满洛城”。 “飞”与“散”又呼应“春风”。 “春风”与标题“春夜”呼应,同时还照应“柳”字。“此夜” 与“春夜”呼应。 “折柳”为别离曲,又照应“故园情”。 “满”字与“何人不起”相呼应。 李白的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同学们要多多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驾驶员考试(轮式自行机械车)经典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价格鉴证师职业能力水平评价考试(价格鉴证理论与实务)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考试(专业能力)二级技师经典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心得体会10篇
- 2025年长沙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官方版」
- 中国乙二酸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2025年铁路客车相关行业项目操作方案
- 2025年江苏公务员面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预防接种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集中招标议价合同样本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部分学校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电梯维保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贵州遵义市鑫财投资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7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届海口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胰岛素注射规范与操作指南
- 轨行区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基于边缘计算的导航算法优化-洞察及研究
- 实施指南(2025)《DA-T 59 - 2017 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
- 生成式人工智能培训
- 2025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全面依法治国(全国)(解析版)
- 2025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全国)(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