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2周杰伦的歌曲乱舞春秋中有一句“曹魏枭雄在,蜀汉多人才”,这一句歌词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正式开始于哪一年( )A200年 B229年 C220年 D208年3“三顾茅庐”这一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袁绍 B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中不包括(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B造船业发达C修建许多水利工程 D丝织业兴旺5三国时,孙权于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台湾,当时台湾叫做( )A澎湖列岛 B夷洲 C建业 D金门6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交融加强7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西晋历史的关注。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下列对西晋短命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 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 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8小李在一次知识竞赛中,遇到一个难题,是有关“淝水之战”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请你帮他作答( )A淝水之战是汉族政权与匈奴政权之间的战争B东晋政权势力强盛,因此打败前秦C经过淝水之战,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地区再度陷入分裂D前秦统治者顺应统一南北的民意,率各族人民进攻东晋9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水利工程的兴修 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牛耕的广泛推广10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下列朝代中基本并存的一组是( )A西周与东周 B西晋与东晋 C南朝与北朝 D西汉与东汉11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12(2017山东滨州)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A拓跋宏 B苻坚 C李世民 D忽必烈13“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的是( )A说汉话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依法治国1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选项中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15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以下属于经济生活交融的现象是( )A十六国时期,兽医术、相马术、畜产品加工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 B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 C汉人胡服,胡人汉服 D鲜卑姓氏改汉姓16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更迭”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应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近千年的重要科技成就是( )A秦兵马俑 B书法和绘画 C祖冲之的圆周率 D石窟艺术18周杰伦唱道:“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集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的作者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苏轼19一位同学参加网上答题,题目是“女史箴图的作者是哪一位东晋画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贾思勰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吴道子20某学校进行历史知识大赛,七年级的某同学由于紧张,说错了一句话。这一句就是( )A我崇拜秦朝大将蒙恬,他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B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等都是用简帛写成的C贾思勰制定出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D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1题16分,22题14分,23题8分,24题12分,共50分)2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割据,王朝更替,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1)图示中和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4分)(2)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哪一场战役?(2分)(3)根据图示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2分)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4)依据材料二,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4分)材料三知识结构图。(5)填出上面图示中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地点。该图示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是怎样的关系?(4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 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如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6分)(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6分)(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2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汉时期,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在南方形成了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经过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逐渐可与北方媲美。(1)两汉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的原因是什么?(2分)(2)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2分)(3)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经济逐渐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2分)(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2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内容: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井田制奖励军功确立县制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1)商鞅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请从上述材料中选出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写序号,2分)(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项变法措施,分析其对秦国发展的作用。(2分)材料二北魏帝王出御图。(3)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穿的衣服宽而长,请你判断它见证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措施?依据所学,请再列举其他两项措施。(4分)(4)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项改革所反映的时代主题。(4分)参考答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B)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2周杰伦的歌曲乱舞春秋中有一句“曹魏枭雄在,蜀汉多人才”,这一句歌词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正式开始于哪一年(B)A200年 B229年 C220年 D208年3“三顾茅庐”这一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C)A袁绍 B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中不包括(A)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B造船业发达C修建许多水利工程 D丝织业兴旺5三国时,孙权于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台湾,当时台湾叫做(B)A澎湖列岛 B夷洲 C建业 D金门6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B)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交融加强7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西晋历史的关注。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下列对西晋短命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 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 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8小李在一次知识竞赛中,遇到一个难题,是有关“淝水之战”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请你帮他作答(C)A淝水之战是汉族政权与匈奴政权之间的战争B东晋政权势力强盛,因此打败前秦C经过淝水之战,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地区再度陷入分裂D前秦统治者顺应统一南北的民意,率各族人民进攻东晋9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B)A水利工程的兴修 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牛耕的广泛推广10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下列朝代中基本并存的一组是(C)A西周与东周 B西晋与东晋 C南朝与北朝 D西汉与东汉11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B)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12(2017山东滨州)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A)A拓跋宏 B苻坚 C李世民 D忽必烈13“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的是(D)A说汉话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依法治国1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选项中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是(A)A北魏孝文帝改革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15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以下属于经济生活交融的现象是(A)A十六国时期,兽医术、相马术、畜产品加工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 B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 C汉人胡服,胡人汉服 D鲜卑姓氏改汉姓16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更迭”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应是(B)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近千年的重要科技成就是(C)A秦兵马俑 B书法和绘画 C祖冲之的圆周率 D石窟艺术18周杰伦唱道:“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集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的作者是(A)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苏轼19一位同学参加网上答题,题目是“女史箴图的作者是哪一位东晋画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B)A贾思勰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吴道子20某学校进行历史知识大赛,七年级的某同学由于紧张,说错了一句话。这一句就是(C)A我崇拜秦朝大将蒙恬,他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B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等都是用简帛写成的C贾思勰制定出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D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1题16分,22题14分,23题8分,24题12分,共50分)2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割据,王朝更替,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1)图示中和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4分)吴;东晋。南京。(2)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哪一场战役?(2分)赤壁之战。(3)根据图示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2分)政权分立。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4)依据材料二,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4分)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族南迁。积极影响:促进民族交融;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材料三知识结构图。(5)填出上面图示中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地点。该图示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是怎样的关系?(4分)洛阳。互为因果关系。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 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如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6分)秦始皇。抵御匈奴。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言之有理即可)(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6分)匈奴、鲜卑、羯、氐、羌。(任意两个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2分)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交融,友好相处。(言之有理即可)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汉时期,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在南方形成了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经过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逐渐可与北方媲美。(1)两汉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的原因是什么?(2分)黄河流域开发相对比南方早;南方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2)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2分)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3)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经济逐渐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2分)北方人大量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自然环境优越等。(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2分)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手工业:南方的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商业: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内容: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井田制奖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招聘辅导员、教师共75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冀北博望电力产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三批)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春季中材国际校园招聘16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年融资租赁合同特征与范本解析
- 2025湖南岳阳临湘市城东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app
- 项目统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品质工具考试题库及答案
- 泰安高压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专口腔考试题库及答案
- 法治护航-健康成长课件
- PRO-3M-教材教学课件
- 护理重点专科评审解读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题目含答案
- 内科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
-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承诺及保障措施
- 牛顿课件教学课件
- 2025民乐辅警考试真题
- 2025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综治中心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生物石脑油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动态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