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学案.docx_第1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学案.docx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班级_ 姓名_【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2.掌握宋元时期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3.知道宋元时期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 4.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认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习过程】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大都市:北宋的_、南宋的临安、_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2.瓦子和勾栏的出现: 原因:城市的繁荣,_的壮大。 开封城内有许多_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的圈子,称为“_”。3.杂剧:形成于_。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_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如_、_、_等。二、宋词 1.词在_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_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2.著名词人: 苏轼:他的词风_李清照:词风_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_,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 三、元曲 1.元曲包括_、_和南戏等。2.著名戏剧家: 元朝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代表作是悲剧_。“元曲四大家”是指_、_、_和白朴。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阅读材料:(1)请将以上著名词人与下面的词句对号入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宋代词人众多,请你挑选上面一位词人,写一份简介。要求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词的特点(或贡献、代表作品)。知识建构: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三、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