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doc_第1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doc_第2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doc_第3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doc_第4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南通市第三中学 王志强教学目标:1、积累部分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景中寄寓的思想感情。3、分析对比和衬托手法 。教学重点:1、结合注释,梳理文言知识点,准确解释文言现象2、解读文题,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感悟自然,寄托情怀的思想3、分析辨识文章中运用的对比和衬托两种手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缘景释怀,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相关文学知识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代表作家。他曾经贬官永州,任职期间写下了一系列山水游记,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八篇文章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后人并称为永州八记。永州虽然在唐代当属蛮荒之地,但在柳宗元笔下却显露山秀水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体会作者在青山秀水寄寓的独特情怀。二、整体感知1、结合书下注释和注音,快速小声地读一读课文,划出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字句。2、讨论、解释文言知识点,解释文言现象。3、翻译部分与文章主旨、作者情感相关的句子。4、朗读全文三、研读文本课题往往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请同学读题断句:“始得/西山/宴游/记”。以题目为纲,从三个方面研读:1、记“西山”:研读文本,辨清文章体裁。归纳西山特点。明确:1)题目中“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本篇文章是作者游览西山之后所写游记。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段,讨论作者在游览西山过程中发现西山有哪些特点? (1)作者发现西山的缘起。明确:坐在法华西亭远望,觉着西山很不同。(归纳:外形奇特) (2)作者攀援西山过程中的感受。明确:过江、缘溪、斫榛莽,焚茅茷。(归纳:道路难行)(3)作者登顶所见景色。明确:山顶所见景色特点。(归纳:山势高峻、视野开阔、气象万千)(4)总结西山特点。明确: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类:奇特卓立,与众不同。3)总结:游记中,作者尽力表现西山特点:“特立”。从远望、俯视、环视展现了西山高峻的特点。登山过程给了作者独特的感受。2、谈“宴游”畅游西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描绘西山也是“记”这种文体的一个中心环节。如果仅看作者记叙的登山过程,西山游览的记录亦该结束。课题也应和永州八记的其他篇目一样的“某某记”的形式差不多,可以草拟题目为西山记。但是文章课题大不同,为“西山宴游”。如何理解“宴游”二字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游览方式呢?(学生可能说宴饮 )明确:登山过程心情的变化 奇异-急切-感叹-释怀明确:宴,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有4个义项:1.安逸,闲适。老子二十六章:“虽有容观,宴处超然。”汉书贾山传:“大臣不得与宴游。”2.快乐。左传成公二年:“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3.以酒食待客。国语晋语九:“三卿宴于兰台。”吴质在吴城与魏太子笺:“前蒙延纳,侍宴终日。”4.通“晏”,晚。管子立政:“宪既布,乃发使者致令,以布宪之日,早宴之时。”再许慎说文解字中,“宴”的解释。通观全文,文章没有明确交代用酒食招待客人,而只是写自己饮酒。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更倾向于那个解释呢?明确:安逸,闲适2)在第二段文字中,那些句子最能表现出作者的安逸、闲适之情呢。明确:悠悠乎与颢(h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从游览西山的过程中,作者享受到了安逸、闲适的氛围。换句话说,西山给作者带来的除了有怪异的感受之外,还有安逸闲适、甚而至于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感受,所以,宴游就是安逸闲适地游玩。3)是不是作者每次外出游览都有这种安逸闲适、物我两忘的感受呢?明确:从游览西山的过程中顿悟出来。不是每次都有,这是第一次,所以才取题为“始得”3、悟“始得”(1)以前的游览当中没有,从哪里看出来?请同学读第一小节(齐读)讨论,以前游览过程中作者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明确:出游1、漫无目的 2、借酒浇愁 追问:A“施施”“漫漫”分别是什么意思?B这是说“行”“游”。你能想象作者游历山水时此时的神态吗?作者游历时的心情以及他对游历的态度随意率性,是消极被动的。D作者对出游是抱着怎样的心理的?寄情山水,达到消忧解闷的目的。那么,作者这样的出游态度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1)作者游历了永州的哪些地方?作者没有作具体说明,只是概括地写: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这些地方能消忧解闷吗?特别引导学生体会:深林,而非森林。“深”为“幽深”之意。“幽泉”之“幽”是何意?幽暗作者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到了某一地点,并没有真正地去赏景,也无心思去赏景。可能这些景色大同小异,并不能给作者带来真正的心理愉悦。(2)那么,他是怎么游的呢?学生回答:“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作者丝毫没有欣赏景色之意。坐、醉、卧、梦、起、归。这就是他游历永州其他地方的态度。(3)这些语句说明了什么?丝毫没有减轻内心的心理负担,根本没有起到消忧解闷的目的。(4)作者特别写到“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你能揣测出作者做了一些怎样的梦吗?有所思,会有所梦。2、为什么以前的游览中,作者不可能有闲适安逸、物我两忘的感受呢?明确:因为以前的游览中,自己自己受辱的忧惧不安始终没有让作者有独得的闲适。(插入背景资料: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正因如此,所以作者说,未始游。身在游,而心归所想。游,只是一种表面文章而已。所以,尽管游历了不少异态之山水,作者的心里感受还是“恒惴栗”。小结:作者因身受贬谪,只能寄情山水、沉醉酒中,但始终没有摆脱心中郁闷和恐惧。直到畅游西山,才因西山的高峻开阔,气象万千之景以及自身和山、天融为一体,故而内心释然,轻松,并多次感慨“始得”二字。始得的始是开始了第一次真正的游览。因为作者以前的游历只是欣赏山水美景,未真正领略到与万物为一的逍遥乐趣,而这次游西山,才真正领略到这种乐趣。作者游西山的得是指:发现了西山,并领略到它的怪特景色。游西山后,感悟到万物为一、物我两忘的道理,从忘却俗世间的荣辱毁誉,使自己形躯得到解脱,心境达致平静。(朗读全篇)5、西山景色给作者长久没有体会到的安逸轻松,所以作者才为西山作记。为了突出西山和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作者还用了较多的对比和映衬。请同学们找一找,文章中哪里使用了对比和映衬的手法。(讨论)明确:西山之景壮美,西山之游奇异也是通过比照与映衬表现出来的。作者不直接对西山峻美进行描摹,而是从多角度映衬、烘托。(1)当“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后便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伐,穷山之高而止”。这里没有直接写西山的高险雄奇,但字字句句使我们感受到了登山的艰险,更看出了作者的执著,西山之高峻也尽在不言之中。(2)“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虽没有直言其高,但高峻的西山已赫然兀立在眼前。站在西山之巅,俯视眺望,群峰众谷在西山之下如同土堆洞穴,千里之外的景物犹如近在咫尺。(3)紧接着作者描绘道:“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至此,西山之高峻已不言而喻,但究竟有多么高峻,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空间!(4)在全文比较明显的是游西山和游群山过程和感悟的对比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的比较(可从游的过程、对象、结果,或游的外在表现、内在精神等角度去比较) 始前游 西山游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随意任情) 过、缘、斫、焚、攀援(积极主动)2、觉而起,起而归(来也随意,去也随意)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陶醉其中,眷恋不舍)3、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幽深、拘束) 雄奇特立(境界开阔、荡涤心胸)4、恒惴栗(无法摆脱的苦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身心的解脱与自由) (立足于学生的发言来归纳总结)由此可见,无论是心境变化、景物的独特,还是人格的相似,作者始终都没有直白描绘西山,更没有直露展示自身。全文通过比照与映衬手法的运用,把景物描摹得淋漓尽致,把感情表达得委婉酣畅,收到了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西山不言自高峻峭拔,作者不言自品峻格高”的艺术效果。课文总结:这篇文章是柳宗元游西山以后所写,西山让他解开了长期的心理的苦闷,因此作者在写这篇记的过程中,也把自己的主观感情附加到了西山上,也许西山和其他永州山水并无太大的差别,却因柳宗元的释怀留记而备受人们称赞。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