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oc_第1页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oc_第2页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oc_第3页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批判性思维”理念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或者更一般地,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活动内容、形式、结果进行优劣、是非评判表现出来的严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学好数学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在创新能力中,批判性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小学低段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与分析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生活阅历等各方面的原因,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具有批判性思维这种思维品质。即使有,也只是像判断3加2等于几这种低层次的水平上。小学生缺少批判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生总认为老师出的题目都是可以做的,老师总是对的,盲目崇拜老师;轻易地相信结论,不善于或不能找出自己解题中的错误;对来自老师、同学的信息缺乏必要的独立思考、质疑判断的习惯和能力。二、从哪几个方面对低段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1.学生对老师的批判性思维 案例一笔者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解决问题”时,在新授结束后,出了几道练习题,其中一道题为:果园里有桃树45棵,梨树比桃树多28棵。桃树有多少棵?学生比较迅速地算出了答案,然后我进行订正和评讲,学生的答案都是45+28=73(棵)。在评讲的过程中,我忽然发现这道题的问题有误:怎么能求桃树有多少棵呢?应该是求梨树有多少棵呀!于是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道题有错误吗?”学生一脸的疑惑,怎么老师出的题会有错呀?过了好一会儿,我发现有一位学生想举手但又不敢举手,我马上鼓励这位学生说:“你大胆地说说你的看法,说错了也没有关系。”这位学生说:“老师,这道题不应该求桃树有多少棵,因为桃树的棵数是知道的,应该求梨树有多少棵。”我马上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号召全班学生对这位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总认为老师出的题目都是可以做的,老师总是对的,学生盲目崇拜老师,不能也不敢对老师出的题目提出质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批判性思维。2.学生对同学的批判性思维案例二笔者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一节练习课时,曾经出了一道判断并改错的题,其中的一道题是: 3 5 + 6 5 1 0 0学生练习完后,当评讲这道题时,我问学生:“认为这道题是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当时有一半多的学生举起了手,同时我又发现,有几个学生左顾右盼,举起手后又把手放下,举棋不定,不知道是举好还是不举好,最后犹豫了半天,还是把手举起来了。我马上抽一个拿不定主意的学生问他:“你刚才怎么犹豫了半天呢?”那位学生说:“我不知道这道题对不对,我看很多同学举了手,所以我就跟着他们举手。”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他们对来自同学的信息、结论缺乏必要的独立思考、判断质疑的习惯和能力,表现为盲从,轻易地相信别人的结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同学的批判性思维。3.学生对自己解题结果的批判性思维案例三笔者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解决问题”时,曾经出过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明今年13岁,爸爸比小明大25岁。爸爸今年多少岁?我抽了一个学生上黑板去做,这位学生很快地写出了算式:25-13=12(岁),然后他得意洋洋地回到了座位上,左顾右盼,似乎是在说:“看我做得多快呀!你们怎么还没有做完呢?”我在评讲这道题时,让这位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 师:“你算的是谁的岁数?” 生:“爸爸的岁数。” 师:“你算的结果是多少?” 生:“12岁。” 师: “小明今年多少岁?” 生:“13岁。” 师:“爸爸今年12岁,小明今年13岁。你们有谁见过岁数比儿子还要小的爸爸?”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那位学生的脸刷地红了,显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改正了错误。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解答完题后,往往是一做了之,从不对自己的结果主动地进行判断、质疑和反思,所以才出现了“爸爸的岁数比儿子还要小”的笑话。因此,在课 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自己解题结果的批判性思维。三、培养低段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1.抓好“双基”的教学,并对某些知识做适当扩展批判性思维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同时又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一个连基础知识都不过关,基本能力都不具备的学生,何谈培养他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要任务是抓好“双基”的教学。在教学中,要经常教给学生一些课本外的知识。例如:两数之和大于或等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加数;两数之差小于或等于被减数。一般情况下,两数之和大于两数之差;大多数情况下,两数之积大于两数之和(或两数之差);大多数情况下,两数之积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等等。(注:以上几种情况仅限于小学低段数学)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例如:世界上最矮的人是57厘米,最高的人是2米72厘米(网上查询的结果),不可能有几厘米、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人;父母的岁数要比孩子的岁数大得多,不可能有岁数比孩子还要小的父母;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重也就是几十千克;一节课的时间大约是40分钟等等。2.要不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批判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不等于说这个学生就具有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从不对老师、学生、自己的解题结果进行质疑,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学生,你能说他具有批判性思维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看法,要敢于怀疑老师和同学的观点。教师要善于创造和利用不同的教学情境,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批判的习惯。例如在上面的第三个案例中,当那个学生改正完自己的错误后,我和学生之间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这位同学得出了一个不合常理的结果,为什么他没有发现呢?” 生1:“他不动脑筋。” 生2:“他没有比较过爸爸和小明的岁数。” 生3:“他没有想过爸爸的岁数是比小明大还是比小明小。”师:“这位同学既没有比较过爸爸和小明的岁数,也没有想过他的结果符不符合生活常理,所以才闹出这样的笑话。同学们,有些时候,我们在解答完题后,应该想想自己的答案符不符合生活中的常理,要敢于对自己的结果说不。”3. 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理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长期以来,传统的“封闭式课堂”以教师绝对权威和支配操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造成了学生消极、被动、盲从等心理。这种心理正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大忌,也是“创新”之大忌。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要让学生从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理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才敢于质疑分析,才敢于作出判断。在教学中,笔者努力做到四个“多”:多给学生反馈、评价的机会;多给学生拥有表扬的机会;多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多创设相互学习的机会。另外,笔者坚决杜绝有损学生尊严、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语言。例如:“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错误你都发现不了”;“你长耳朵没有,别人是这样说的吗”。要多使用有启发性、鼓励性、表扬性的语言,例如:“不要着急,你再想想这道题错在哪里”;“你说得真好,把掌声献给他”。4.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数学书和老师的讲授,学生想要获得太多的知识那是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