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 第4单元 考点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发展课件 必修1.ppt_第1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 第4单元 考点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发展课件 必修1.ppt_第2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 第4单元 考点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发展课件 必修1.ppt_第3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 第4单元 考点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发展课件 必修1.ppt_第4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 第4单元 考点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发展课件 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发展 一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 五四运动原因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2 五四运动的经过 1 爆发 1919年5月4日 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 高呼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等口号 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 2 高潮 上海的三罢斗争 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3 结果 初步胜利 1 释放被捕的学生 2 罢免曹 章 陆三人的职务 3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 性质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作用 3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 1 诞生的条件 1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4 组织基础 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 5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2 成立 1 1921年7月23日 上海 后又转到浙江嘉兴南湖 2 主要内容 规定党的名称 党的奋斗目标 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局 陈独秀为书记 3 意义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924 1927年 1 第一次国共合作 1 合作原因 必要性 中共认识到要想战胜强大 的敌人 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中共三大召开 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2 合作的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924年 广州 2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高潮 1 目的 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2 进程 歼灭吴佩孚 孙传芳主力 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1927年初 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3 国民革命失败 1 标志 1927年 蒋介石 汪精卫叛变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大革命失败 2 失败的原因 帝国主义干涉破坏 扶植代理人 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 背叛革命 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限制工农运动 放弃革命领导权 3 教训 必须建立革命武装 并掌握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权 四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 1937年 1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 贺龙等领 导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 工农武装割据 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9月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进攻长沙受挫后 改向敌人防守较薄弱的山区进军 1927年10月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0年全国已有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2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 开展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道路 3 土地革命 内容 打土豪 分田地 废除封建剥削 影响 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3 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 1936年10月 1 原因 左 倾错误的指导 根本原因 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 直接原因 2 经过 1934年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召开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 左 倾军事路线错误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结束了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与当地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 红军二 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3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 围剿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播下了革命种子 铸就了长征精神 开创了革命的新局面 1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哪些异同 例1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对某事件这样评价 在其开始 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 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 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 它的弱点 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 没有工人农民参加 但发展到六三运动时 就不但是知识分子 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 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了 这一事件指 a 新文化运动b 五四运动c 国民大革命d 一二九运动 解析 主要考查对教材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的能力 结合所学 根据参与阶级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另外结合材料信息如 六三运动 可知 材料所述事件为五四运动 答案选b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得出这一历史结论的依据包括 促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发生变化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a b c d b 解析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 就是由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的积极参与 并逐渐担负起革命的领导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从这一角度去理解 是正确的 中国革命的性质依然是民主革命 任务依然是反帝反封建 故 错误 2 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不同之处 1 背景不同 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国民大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 领导者不同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国民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领导下进行的 3 指导思想不同 辛亥革命是三民主义 国民大革命是新三民主义 4 群众基础不同 辛亥革命只依靠革命党人的力量 国民大革命中 工农群众大力支持 参加革命 5 成果不同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国民大革命打倒了北洋军阀政权 例2 五四运动不同于辛亥革命之处的是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无产阶级政党起了领导作用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b c d 解析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没有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 认为五四运动无产阶级政党起了领导作用是错误的 因为当时 1919年 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 成立时间是1921年 排除 所以答案选d d 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 其突出的新特点是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 群众基础的扩大 反帝反封建相结合a b c d 解析 题干把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 要找出它的 新特点 而武装斗争是两者都有的 c 3 中国共产党怎样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 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领导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进入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 武装起义成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揭开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2 1927年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 八七会议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 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 4 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 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 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大城市的道路 这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5 在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指引下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 到1930年夏 全国已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红军达10万人 革命根据地数量的增加和红军力量的壮大 充分证明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例3 2010年重庆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 指出 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 不含混不隐瞒 这并不是示弱 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这里谈到的 错误 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 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 采取了 左 倾冒险主义方针c 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d 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解析 国共第一次合作中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没有建立自己的军队 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在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屠杀共产党人时无还手之力 正是吸取了教训 八七 会议决定开展武装革命 建立革命武装力量 b是王明等人的主张 c d与我们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符 答案选a 毛泽东在 长征 中写道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该诗说明红军长征 冲破了国民党的围堵 战胜了险恶的自然环境 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是主动转移 体现了北上抗日的决心和意志a b c d c 解析 本题通过毛泽东的 长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