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操作 注重体验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数学是抽象思维的学科。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亲自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实践出真知”。当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中的现象抽象成数学问题时,学生的认识便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体验是深刻的,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丰富的。其实,这也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要使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多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而结合生活实际的操作活动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创设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通过直观的、现实的材料而有一个依托。但是,只要是一线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放手让学生操作,固然是好事,但是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有趣的操作材料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要求充耳不闻,使操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或者是当老师要求停止活动时,一些学生仍沉浸在自己操作乐趣中,致使教学进程受阻。对于以上问题,我觉得应该在平时加强课堂常规训练,最好从一年级刚入学时就开始抓。应该使学生懂得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该想,什么时候能自由操作,什么时候要迅速结束手中的活动。良好的课堂常规能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保证操作活动达到最大收效。二、操作活动中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加强动手操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学习知识,体验知识。因此,操作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从旧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出发, 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实践。经历这样一个设疑思考实践总结的过程而得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鲜的、有趣的,更是记忆深刻的。但是,在操作活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一定要以学生的自主操作为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教师,更应创设机会,满足学生的这种内心需要。比如:在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我们认识的图形?如果让学生通过想像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所决定的。如果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直接将这几种拼的结果一一展示出来,可能会节约很多的课堂时间,也不会有课堂混乱的担忧。但是这种未经思考,未经实践的灌输式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也是可想而知的。而通过学生自己反复的观察、比较、拼凑,学生便惊喜地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在自己的手中拼凑成了另外一个图形。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以一个观察者、学习者的身份走到学生中去,既可欣赏学生的拼法,又可展示自己的方法,并向学生质疑:除了这两种方法,还能怎样拼呢?通过语言指导学生,使学生的思路更为开阔,思维更加活跃。(二)在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不应忽视教师的及时点拨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学生的思维也会遇到阻碍。如果这个阻碍过大,学生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与途径,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站出来,给予指导、点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又不影响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如二年级下册,在学生认识了直角后,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锐角和钝角。即用直角三角板中的直角同要测量的角比较:如果这个角比直角小,它就是锐角;反之,它就是钝角。在这样看似简单的比较测量中,学生存在着两大障碍:一是不知如何将三角板中的直角与要测量的角进行比较。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然后问:这个直角的顶点在哪里?要测量的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你能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吗?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操作。当学生将两个顶点重合后,师再问:“要想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还应该让什么地方也重合?”师边问边慢慢将直角的一条边与要测量的角的一条边重合。学生在教师这一连串的动作中恍然大悟:除了两个角的顶点重合,还要将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这样才能比较出大小。因此,接下来的操作活动便能顺利开展。但是,在比较中学生很快又产生了困惑:对于像图中的角,学生很容易就能比较判断是锐角还是钝角。而对于图中的角,学生又不知如何下手。这便是第二个障碍:由于图 图角的空间位置的变化,学生不知如何应对。这时,教师不需要动作演示,只需语言点拨:刚才我们进行比较时,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将两个角的顶点重合。)还要将什么也重合?(两个角的一条边也重合。)学生在经过了短暂的沉默后,立即反应过来:可将三角板翻转过来,这样两个角的顶点、一条边都重合,比较活动又能继续进行。这使学生领悟到:不管角的空间位置如何变换,比较的方法是不变的。这也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对策并解决问题。既放手发动学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又适时的给予指导,使主体性的地位更加突出。(三)在必要时,教师可给予一定的示范、讲解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将生活中的原型上升抽象为数学思考是一个难点。因此,在必要时,教师可给予一定的示范、讲解。如:在生活中,学生已有了比较两个物体长短的生活经验,知道只要将两个物体的一端对齐,便能又快又准地判断出谁长谁短。基于这一点,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时,教师先出示两根长短不一的吸管,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来演示比较它们的长短的方法。在演示完后,师问:“第一根长,第二根短。那么第一根比第二根长多少呢?”当学生用手指出并比划时,师拿起剪刀,说:“我们将第一根比第二根长的部分剪下来。那么,该从哪里剪呢?”学生都知道从第二根末端对齐的地方剪。这样:第一根(较长的)便被一分为二,一部分是与第二根相同的部分,另一部分是剩下的部分,也就是第一根比第二根长的部分。接下来,引导学生用图片摆一摆:红花13朵,蓝花8朵,红花比蓝花多几朵?在摆之前,问:怎样摆才能很快看出红花比蓝花多几朵呢?学生很快联想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直观操作,学生得出红花比蓝花多5朵。这时,教师适时提问:红花比蓝花多5朵是怎样得来的?如果用算式表示,该如何列式计算呢?结合前面师、生的操作,使学生懂得:从比较多的13朵红花里去掉与蓝花同样多的8朵,剩下的就是红花多出的5朵,列式为:13-8=5(朵)通过此类问题,我们发现:低年级小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要将生活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因此,教师就必须进行示范性的操作、讲解,为学生的自主操作作一个铺垫。这样的示范操作,不但没有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反而为学生的独立操作指明了方向。三、操作活动中应注意的地方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的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但是,并不是说整个数学活动都让学生动手操作,也不是操作过程越长,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这还应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类型而定。另外,在操作的材料和操作形式上也应该有所注意。(一)操作材料重在实用,便于操作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着他们喜欢色彩鲜艳的、生动的、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操作材料。因此,在使用操作材料时应充分注意这一点。如在学习“几和第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使用的是配套学具盒中的塑料小圆片。我发现由于这些小圆片很薄、很轻,学生在收的时候,很难做到快速,好不容易收起来后,又容易撒落在地,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程。我便建议学生买一些环形小磁铁,并用彩色即时贴将磁铁的一面装饰。这样,摆起来既方便又醒目,收的时候又快捷又稳妥。(二)操作形式应丰富多彩我们所说的操作大多指的是学生用手中的物进行操作,其实,这里的操作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教学“认识除法”时,在一个班,我让学生们利用小棒按老师的要求分一分,说一说。虽然学生也能按要求完成,但是感觉学生的学习劲头不是很大。想想也是,几捆小棒,从一年级开始,反反复复在手中已玩了无数次,而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爱新鲜。因此,第二节课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及时变换方法,变摆小棒为小组站队的形式。学生们一听说站队都很兴奋,因为上课时可以下位走动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我将全班48人分成4队,每队12人,先由教师提出:12人每2人一组,可站成几组? 12人平均站成6组,每组几人?学生按老师的要求站,并回答。紧接着师问:还能怎样站呢?将站队的结果记录下来。立刻,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到这一活动中去了。而且,我发现,这样的活动,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如果让他们独立地摆小棒,也许他一时还不知如何下手。但是与同伴一起,而且又是这样一个宽松、有趣的氛围,他们便通过同伴的帮助,很快弄懂除法中平均分的两种形式:每几个一份地平均分和平均分成几份。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学习一定要贴近生活,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发掘学习潜能。有一项关于学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入股居间合同范本
- 垃圾池迁移协议书范本
- 固定资产处置合同范本
- 园林项目采购合同范本
- 土建装修劳务合同范本
- 土地转让确权合同范本
- 壁纸施工供货合同范本
- 基础路面土方合同范本
- 外墙保温质保合同范本
- 塑胶件的居间合同范本
- 北京市《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B11T 527-2021)地方标准
- 北师大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Family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重点背诵内容-附记忆口诀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
- 灾难救援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构建我国信访制度的法律思考研究(硕士论文)
- 泌尿系结石与感染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说课文稿
- SWAN产品数据格式说明-包括D131、D35、自动站时序数据、SCIT、TITAN
- 停线通知单完
- 医学遗传学《染色体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