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doc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doc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doc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doc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1 诵读: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意;2. 积累: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和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 感悟:联系写作背景,感受作者特殊心境,领悟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法、诵读法、讨论法等,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和团结协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一.课堂导入 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世界级杰出人物,授予“千年英雄”称号,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他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评论语这样写他: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他是谁呢?二.了解苏轼 1:他是文章宗师,诗歌大家,词坛盟主,书画高手;2:他一生历典八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登州、颖州、扬州、定州),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3: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惟有他的精神,随着他的诗词文斌,绘画墨迹,流传在万千百姓的述说里他就是苏轼,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这位大文豪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三,.朗诵并翻译全文 1.自由读课文,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音,出示幻灯片(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学生读,不正确的指出。3.老师范读4.学生齐读5.托音朗读:请同学们把“念”“盖”“但”三个字在读的时候采用托音的方法来读,读出古文的味道来。指名学生读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要求学生结合课下和幻灯片上的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可以划出来,同位交流,不懂的可以放到全班提问,共同解决。五背景详解全文仅85字,历来为人们争诵的名篇。请读课文195页注释6里的背景简介。生读: “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师:奇怪了! “像苏东坡这样才气冲天的大文豪,怎么会被贬官呢?生: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国家监察机关)。因汉代时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和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新党就找出蛛丝马迹来惩治苏东坡,说他所作诗文有诽谤新法之意,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性命。后由于好朋友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 出狱,被贬到黄州,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不得“签书公事”,而且没有薪俸,近乎于流放。六.品味闲情 了解完苏轼这段经历之后,相信同学们有更清楚的体会。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元丰六年那个宁静的月夜,同苏轼一起寻友赏月! A寻友赏月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生齐读)师:在那样一个深秋之夜,该是露深雾重,寒意不浅,苏轼解了衣服打算睡觉,是什么原因让他有了夜游的兴致呢?生:月色入户师:十月十二日夜,离一个月圆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想来那晚的月色一定生:优美!师:如此优美的月色激起了苏轼夜游的兴致。哪一个词语能够表现?生:“欣然”师:苏轼为什么这时候披衣而起兴致陡增欣然起行想出去赏赏月呢?生:他想在大自然美景中排遣乌台诗案后的孤独痛苦,调整好心态。师:你能读出这种喜悦、兴奋的感觉吗?师:除了“欣然”还有一些字词还能体现苏轼的心理活动,能找出来吗?生:“念”师:苏轼当时考虑的是什么?生:找一个人一起赏月师:如果当时没有人能够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赏月之乐,那岂不是生:遗憾!可惜!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这句话读一读?(生朗读,且有意识地在“念”字后稍微延长了停顿,读出了心理活动的过程)师:我们知道苏轼是一个太喜欢交朋友的人。没有朋友他憋死了!尤其在黄州。你想苏轼在朝廷受了那么大一个惊吓,很狼狈地贬到黄州来,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更需要朋友。此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谁啊?生:张怀民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寓居承天寺,心胸坦然,绝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寂之容,为品格清高超逸之人。师:此时苏轼迫不及待地想去寻找张怀民,还可能有一丝担忧,担忧什么呢?生:担心张怀民睡觉了!师:怀民睡了么?生:没有师:张怀民当时不仅没有睡觉,而且还在承天寺,甚至还有可能生:也想找一个人共赏月色!师:真是志同道合心有灵犀!大家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苏轼的大喜过望!(生齐读,在“亦”字上读出了感觉)师:好茶要慢慢地品,好景要慢慢地赏,苏轼和张怀民是怎样赏月的?生:“相与步于中庭”师:从这句话里你能发现一点什么?生:他们两人一起信步漫游。很亲密,悠闲自在!师:好一对信步漫游悠闲自在的友人!他们相携而游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美景?B.庭中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生齐读)师:请同学翻译下,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美景呢?师:是的,苏轼步于中庭,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 生: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C.月下抒怀师:作者为什么能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景色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生:因为他是“闲人”,有时间欣赏。文中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什么意思?生:哪一夜都有月,哪一个地方都有竹柏。师:生活中真的哪一夜都有月?到处都有竹柏吗?生:不是。师:那苏东坡怎么这样写呢?难道是他犯了个低级错误吗?生:不是。这里的月和竹柏可以理解为美景。师:月光 竹柏象征美景。原句=哪里没有美?只是缺少闲人去欣赏罢了!“闲人”是什么意思?生:清闲的人。师:同学们是通过课文下面的注释知道他是清闲的人。那我们能否从文中描述的细节中体会到他此时的清闲?生: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其行。步于中庭。师:嗯。这些地方都不难体会出一种清闲的生活。那这里又说“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别人都没有出来欣赏美景,怎么只有他们两个人呢?生:因为此时他是被贬官黄州,当了团练副使,有职无权,不得签书公事。师:这里似乎是说自己和怀民因遭到贬谪,没有重要公事而忙,无官(权)一身轻,故有很多闲暇,才会来夜赏明月。那苏东坡内心深处愿不愿意做这样的闲人呢?生:不愿意 主持人1:苏轼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他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38岁就担任密州太守,他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40岁转任徐州太守他抗洪救灾,力挽狂蓝2:如此壮志满怀年轻有为的苏轼,却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可以说他正经历了人生的巨大落差。贬到黄州这个举目无亲的偏僻小地,他的痛苦孤独可想而知师:而此时他却故意说自己是“闲人”,折射着一种怎样的心理?生:自嘲、无奈、落寞、悲凉师: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表达他此时的感情吗?一声“闲人”,多少_;一声“闲人”,多少_生1:一声“闲人”,多少无奈;一声“闲人”,多少辛酸。生2:一声“闲人”,多少抑郁;一声“闲人”,多少悲凉。生3:一声“闲人”,多少苦闷;一声“闲人”,多少感伤。师:一声“闲人”包含着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这样读怎么样“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哎!如吾两人者耳。”生:(仿读,读出自嘲和无奈。)师:然而转念一想,要说这“闲人”暗指他因为被贬官了,当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可是苏轼此时的生活真的“无事可做整天游手好闲”吗?生:应该不是。师:别忘了他没有权利的同时也没有薪俸!初到黄州作为犯官俸禄低微的苏轼生活相当艰难。“他在城东开垦了一处50亩荒地,脱下文人的长衫,穿上农夫的短打。每日躬耕其中。他把这块地取名叫“东坡”,自号“东坡居士”。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他要养活一家老小,要种黄麻桑树,要造房子,要糊口奔忙。怎么会说是闲人呢? 既然他生活这么忙,那这里的“闲”应该指什么呢?生:心闲。师:原来他有闲心才有了这份闲情。所以“闲人”还可以怎么理解呢?生:有闲情雅致的人。师:是的,冬天的夜里还跑出来赏月。可以说苏轼是一个有闲情雅致的人。有闲情雅致的人才能懂得欣赏生活中处处的美景。但这样的人多不多?生:不多。少闲人。师:这样的闲人太少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拥有闲情雅致的闲人呢?需要具备怎样的一种心态呢?古人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从苏轼笔下的美景里琢磨他的内心世界。他笔下景物有月色有竹柏。月色是什么样的?生1:如积水空明。师:所看到的月色如积水空明,也就是此时他的心也是空明的。心如止水!生:心无杂念、空明宁静,轻松愉悦,摆脱被贬的烦恼,回归大自然师:他笔下的景物之中,除了月,还有什么?生:竹柏。师:我们能否这样说:苏东坡因为心中有月,心中有竹柏,眼中才会觉得时时有月,处处有竹柏?生:可以。师:眼中的月是一片空明,因为心中也一片空明;那竹柏是否也有什么言外之意呢?生:竹子风格高洁。师:那么柏树呢?子曰:岁寒生: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师:苏东坡爱竹情深,对竹有经典评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为什么竹子这么受苏轼的喜爱呢?白居易曾写过一篇养竹记,总结竹的高尚节操:本固、性直、心空、节贞。所以喜欢竹子,也可以看出苏轼崇尚的是一种怎样的节操品格?生: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师:苏轼一生胸怀大志却仕途坎坷,之所以能在困境中坚持下来,主要原因在于他有着明月一样空明澄澈超然达观的心,有着像竹柏一样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的品格,才能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生活中领略到风清月白的美景。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比好湖山。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会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生:豁达、开朗、洒脱、旷达、达观 师:这样的心境下道出的一声“闲人”,又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呢? 1:一声“闲人”,多少高洁;一声“闲人”,多少傲骨。 2:一声“闲人”,多少自得;一声“闲人”,多少乐观。 3:一声“闲人”,多少宁静;一声“闲人”,多少豁达。师:可不可以这样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哈哈!”生:(仿读,读出自得与达观。)师:品读“闲人”二字,我们读到了自嘲无奈的苏轼,也读出了自我派遣自得达观的东坡。张怀民建了一个亭子,苏东坡为它取名为“快哉亭”,并写下了一首词,有这样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只要心中有浩然正气,谁能把你打倒呢?七.感悟苏轼师:学了这篇课文,认识了苏轼,你懂得了什么呢?1:在苏轼身后一千年的今天,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深深地眷恋这位旷世奇才。2:不仅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