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随访及程控ppt课件_第1页
起搏随访及程控ppt课件_第2页
起搏随访及程控ppt课件_第3页
起搏随访及程控ppt课件_第4页
起搏随访及程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起搏器随访 兵团第一师医院罗仁 起搏器随访 内容 一 临床评估及处理二 起搏系统功能测定三 起搏器程控 起搏器随访 第一部分 临床评估 起搏器随访 临床症状 治疗前后对比表现 减轻 无明显改善 加重症状包括心悸头晕 晕厥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起搏器随访 体征 治疗前后对比一般体征心脏体征起搏器囊袋位置及起搏器侧肢体 关节活动感染血肿 起搏器随访 相关检查及意义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起搏 感知功能心律失常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起搏器随访 相关检查及意义 超声心动图EF二尖瓣反流左室舒张末容积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耐量的改善频率适应功能 起搏器随访 其他检查 胸片起搏器位置电极导线位置化验等 起搏器随访 第二部分 起搏系统测试 起搏器随访 起搏系统检测 起搏器功能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导线极性阻抗起搏器电池寿命 起搏系统检测 起搏阈值体外手动自动测试 起搏器阈值测试 起搏器植入术后阈值的动态变化普通电极激素释放电极 起搏器阈值测试 测试方法增加起搏频率 保证全部起搏心室电极导线起搏方式 VVI心房电极导线 起搏方式 AAI输出能量由高到低 起搏器阈值测试 根据阈值确定输出能量输出电压通常为阈值的1 5 2 5倍起搏依赖者 2 3倍输出脉宽调整时间 术后1个月 起搏系统检测 感知阈值体外手动自动测试 测试感知阈值 降低起搏频率显示自主心率测试 P 及或 R 波振幅设置感知灵敏度 起搏系统检测 电极导线阻抗正常值过高 电极导线断裂等过低 电极导线绝缘损害 起搏系统检测 评估电池寿命磁铁频率自动显示 起搏器随访 第三部分 起搏器程控 起搏器程控 主要程控内容 起搏方式频率输出量感知度电极导线极性不应期AV间期 起搏器程控 常用起搏方式单腔 VVI R AAI R 双腔 DDD R DDI R 少用的起搏方式单腔 VOO AOO 双腔 DVI R DOO VDD 起搏器频率的程控 提高起搏频率 增加心脏排血量抑制异位节律治疗长QT综合征儿童 起搏频率的程控 多数患者 低限频率 60bpm上限频率 120 150bpm 起搏频率的程控 心力衰竭患者 适当增加起搏频率SV明显降低CO主要依赖与心率低限频率 60 80bpm 起搏频率的程控 适当降低低限频率 50 55bpm心功能良好者心率在多数时间不慢冠心病心绞痛 起搏器频率的程控 减慢起搏频率的目的 省能 延长起搏器使用寿命恢复自主心律降低心肌耗氧量 CAD UA患者显示自主心率 起搏器输出能量的程控 增加输出能量输出能量 电压 电流 脉宽通常增加输出电压或脉宽 起搏器输出能量的程控 增加输出电压电极导线微脱位阈值升高测试阈值 起搏器输出能量的程控 降低输出能量省能 延长起搏器使用寿命减少刺激神经及肌肉 起搏器自动调整输出能量 阈值夺获 auto capture 阈值管理 capturemanagement 自动阈值管理 阈值管理的主要内容定时测定起搏阈值包括电压及脉宽阈值保证安全起搏时以最小能量输出 阈值管理系统的优点 对病人 保证安全起搏延长起搏器寿命降低费用对医生 减少随访时测试时间自由选择心内膜电极了解急性期电极与心内膜作用致阈值变化情况 leadmaturationprocess 阈值管理 起搏阈值搜索 自动确定强度 时间曲线 电压阈值 Rheobase 脉宽阈值 Chronaxie 3 1 2 4 3 1 2 4 PulseWidth ms Amplitude V 1 0 目标输出值 target 2 1 PulseWidth ms Amplitude V 1 0 3 实际输出振幅 实际输出脉宽 X安全度 阈值管理 实际输出能量 输出电压 电压阈值 安全系数 倍数 输出脉宽 脉宽阈值 安全系数 倍数 无备用安全起搏 感知灵敏度的程控 感知度合适 不调整感知度不合适 要调整过高感知到T波或肌电等干扰波抑制起搏 ECG示长间歇过低感知不到P波或R波竞争性心率 电极导线脱位引起感知不良 有自身的除极活动存在 但起搏器未能察觉或感知 未感知P波 心房感知不良 过感知 心室过感知 标记道显示自身活动 尽管没有活动 定义 感知到不适当的信号可以是生理的或非生理的 体内或体外 电极微脱位导致起搏及感知间断故障 感知灵敏度的程控 调高感知度心内电信号变小电极微脱位药物等影响降低感知度感知高大T波肌电等干扰 自动调整感知灵敏度 1 自动测量自身的P波及R波振幅根据P波及R波振幅自动升 降感知度 自动调整感知灵敏度 3 适宜的感知比范围 心房双极感知 4 1 5 6 1心房单极感知 2 8 1 4 1心室 单极或双极 2 8 1 4 1 自动调整感知灵敏度 4 自动调整感知灵敏度值 Safety Automatic 感知灵敏度从0 5mv调整为0 35mv 起搏器滞后 定义 感知自主心率到下次起搏脉冲的时间间期 即逸搏间期负滞后 频率 逸搏间期 起搏间期意义 鼓励自身心率正滞后 频率 逸搏间期 起搏间期无滞后 逸搏间期 起搏间期 起搏器滞后频率的程控 低限起搏频率 60bpm滞后频率 55bpm50bpm 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 心室感知 心室起搏 低限频率间期 60ppm 滞后 可在感知自身搏动后使频率降到设定的低限频率以下 滞后频率 50ppm 心房总不应期 TARP 定义 心房起搏脉冲发放后或感知自主心率后 其感知与起搏功能暂时关闭组成 AV间期 PVARPAV间期 25 250ms 通常在150 180msPVARP 150 500ms 通常在300ms 心房不应期 TARP决定了上限跟踪频率缩短TARP 上限跟踪频率增加延长TARP 上限跟踪频率降低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 PVARP 心室不应期 心室不应期定义 心室起搏或感知后的一段时间心室不感知任何信号 意义 是用来防止如T波感知之类的自抑制PVARP 定义 心室起搏或感知后的一段时间内心房不感知任何信号是主要用来防止感知逆传P波 AP VP 心室不应期 VRP 房室间期 心房不应期 心房不应期程控 延长AV 鼓励自身心率缩短AV 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延长PVARP 防治PMT 在SND患者 延长AVI减少VP的基础 SND患者 80 有完整或间歇性1 1传导 怎样优化 保持1 1经房室结传导 体外程控AV间期 适当延长AV间期自动AV调节 Kappa700 保持AV传导的益处 减少CHF住院危险率减少AF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心室起搏 延长起搏器寿命 AV间期的程控 体外程控自动AV间期搜索 AV间器期的程控 AVI组成PAVISAVI设置 PAVI通常比SAVI短20 30ms一般设置在150 200ms之间AVI上限应 300ms最佳AVI因人 因病而异UCG指导 Kappa700起搏器自动AV搜索功能 SearchAV运作 SearchAV周期性测量AV间期调节PAV SAV鼓励自身传导 SearchAVextension SearchAV Blanked VSPafterAP AE 55ms 15ms A B C NoAdjustment VPScheduled 自动AV间期搜索 AV设置合适 B区 不需要调整ECG 以VS为主AV设置不合适 需要调整AV太短 C区 VS在设定的VP时间值15ms内ECG 以VP为主自动延长31msAV太长 A区 VS比设定的VP时间值短55ms自动缩短8ms SearchAV 运作 AVSearch连续监测最近16个AV传导顺序 如果一半或更多是心室起搏 AV间期自动增加31ms搜索会间隔1 2 4 8 直至每16小时 DDD 跟踪模式反应 1 1跟踪 心房率在上限与下限频率之间文式反应心房率 上限跟踪频率心房率频率间期 TARP2 1反应 心房率 上限跟踪频率心房率频率间期 TARP 跟踪模式反应 举例 低限频率60bpm 上限频率120bpm心率在60 120bpm之间 心室1 1跟踪心房VAT起搏方式心房率 120bpm文式反应2 1跟踪 PVARP 文氏现象 高限跟踪频率 低限频率间期 AS AS AR 心房起搏 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 TARP SAV PAV PVARP SAV PVARP P波阻滞 未感知的或未使用的 DDD窦房结频率 109bpm 550ms LR 60bpm 1000ms UTR 100ppm 600ms SAV 200msPAV 230msPVARP 300ms 延长感知后房室间期 SAV 直到达到高限频率限制 TARP TARP 文氏现象 DDD 60 120 310 每隔一个P波都会进入不应期并且不能重新开始时间间期 高限跟踪极限 低限频率间期 P波阻滞 窦房结频率 150bpm 450ms PVARP 300msSAV 200ms跟踪的频率 66bpm 900ms AV PVARP AV PVARP TARP TARP 2 1阻滞 2 1阻滞 DDD 60 120 310 文氏现象与2 1阻滞 如果高限跟踪频率间期比心房总不应期长 起搏器首先表现文氏现象行为如果心房总不应期比高限跟踪频率间期长 那么将发生2 1阻滞 模式转换的程控 定义 当感知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时 自动将跟踪模式转换为非跟踪模式 自动模式转换标准房性心律失常的频率房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自动模式转换 类型 DDDRDDIRDDDDDIVDDVDI 自动模式转换 Kappa700型起搏器4 7自动转换 连续7个AA间期 其中任何4个AA间期短于模式转换的心房间期 7 7反向转换 当连续7个AA间期长于模式转换的AA间期或连续5个心房起搏时 则转换为原来的起搏模式 起搏电极极性的程控 双极起搏电极导线的优点感知功能好抗干扰能力强起搏器与ICD兼容某些类型的起搏器必须双极电极自动阈值夺获的起搏器某些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如通气量感知器 缺点较粗可能增加电极脱位的风险 单极电极特征 优点 起搏功能好心电图上的起搏信号较大导线体直径小导线体比较细 软缺点易于发生过感知可产生肌肉和神经刺激 起搏电极极性的程控 单极电极 使用越来越少但左心室电极导管为单极双极电极 将逐渐取代单机单极电极 单极电极结构unipolarlead 双极电极结构Biopolarlead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程控 传感器 闭环式 closedloop 一般不需要程控开环式 openloop 需要程控 闭环式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传感器 定义感知到代谢活动增加后 起搏频率加快加快的起搏频率对生理参数产生负反馈效应特点双向性调节更生理不需医生体外调节对频率适应性参数 开环式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传感器 定义感知到代谢活动增加后 起搏频率加快加快的起搏频率对生理参数不产生负反馈效应特点单向性调节需要医生体外调节对频率适应性参数 频率适应性起搏 CLS原理 正常的闭环控制 为了满足心输出量的更大需要 心脏要更用力收缩和更快收缩 心输出量主要受心率影响 CLS原理 为了满足心输出量的更大需要 心脏要更用力收缩和更快收缩 心输出量主要受心率影响 频率适应性起搏的程控 活动阈值 Activitythreshod 低档 low 中 低档 medium low 中 高档 medium high 高档 high 检测到的活动 活动的零信号 活动阈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