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梅州客家文化及其在旅游资源上的开发与利用摘要:梅州作为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集地,由于它本身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加上客家人聚居地天然的地理条件,梅州正以其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与独具特色的客家风土人情,每年都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到此游玩。作为客家人聚居地的广东梅州,近年来十分重视客家文化的弘扬、开发与利用,将它作为发展本土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把“文化梅州”的建设纳入社会发展与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提出打造世界客都品牌、建设山区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为了更好的弘扬和不断发展梅州客家文化,我将在此文中用四部分来介向大家展现客都梅州以及梅州的客家文化。第一,广东梅州的概括;第二,梅州客家文化;第三,梅州客家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梅州客家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思路与有效保护对策。关键词:客都梅州 客家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保护一、 梅州市的概况梅州位于粤东北,北邻赣南,东连闽西,南连揭阳,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的城市,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金柚之乡”的美誉。全市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05万人,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兴宁市。 梅州是全世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千百年来,客家人从中原越过黄河,跨过长江,进入鄱阳湖,沿赣江上溯至赣州,越过武夷山到长汀,最后来到粤东深山梅州,然后又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海外,走向世界。梅州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也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有着最具原生态、客味最浓的客家民间艺术。梅县话是全球客家人公认的客家话标准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家话播音员全部选自梅城或梅县区松口镇;梅州山区百姓的家传服侍仍有汉唐遗风;优美隽永的客家山歌和有“南国牡丹”之誉的广东汉剧蜚声海内外;还有风味独具、色味俱佳的客家美食。所有这些,使梅州成为集“客家”之大成者,故有“世界客都”之称。 梅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梅州,南汉置敬州,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易名梅州,有叶剑英元帅故居、丘逢甲故居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州文风鼎盛,南宋时塾学遍布,明清时科甲兴盛。现在仍有保存完整的梅州孔庙、五华长乐学宫、兴宁学宫等教育场所。特别是清中叶以来,梅州涌现出“岭南第一才子”宋湘,近代洋务运动风云人物丁日昌,晚清著名诗人、保台义士丘逢甲,清末著名爱国诗人、外交家黄遵宪,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等杰出历史人物。旅外成功的客家人更是不胜枚举,如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领带大王曾宪梓、皮革大王田家炳、已故的永芳集团原董事长姚美良等。勤劳俭朴、崇文重教、爱国爱乡、重义轻利、勇于开拓的传统特性,在众多的客家名人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梅州是环境优美的生态绿洲。梅州是粤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境内林地广阔,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水质良好,自然风光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实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举办重走客家迁徙古道、广东自驾游日暨梅州精彩客都自驾旅游周等系列活动,梅州被评为广东“最受车友欢迎目的地”、“最佳休闲城市”,雁南飞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市共有4A级旅游景点4个。兴宁神光山、丰顺龙鲸河漂流、蕉岭长潭等5家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二、梅州客家文化(一)客家建筑说起客家建筑,最典型的无疑便是客家围龙屋。梅州客家围龙屋是我国著名的民居建筑,是天人合一的中国典型民居。到梅州的游客,最想看的是充满神秘感的客家围龙屋。客家民居是客家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一种凝固的艺术。客家民居类型多样,有围龙屋、土围楼、五凤楼、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著名,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橄榄屋”、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在梅州市区和城郊40公里以内的地方,游客可看到几百座大大小小的围龙屋。围龙屋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或斜坡地段建造。在建筑上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错落有序,布局规整。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抗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围龙屋左右两厢俗称横屋,在左右横屋尽头,筑起围墙形的屋,把正屋包围起来,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小的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有四至六条围龙。一座围龙形成了一个客家宗族社会和功能齐全的群体生活社区,这种聚居方式彰显了客家人“崇正”和“天下一统”的理想追求,表现在建筑上讲究“天人合一”,在居住上喜欢“聚族而居”。“客家人的土楼、围龙屋均被视作为建筑史上的奇葩。无疑,建筑是一门艺术,是凝固的音符,是立体的交响诗,是一门空间的艺术”。梅州客家先民发端于中原地区,其聚族而居的习俗,正是渊源于这个地区为中心的、汉末魏晋时期形成的北方大家族制度,而围龙屋最大的特性也在于聚族而居,并且由于频频的战乱遭致迁徙至此,所建的围龙屋也具有自卫功能。这种相对封闭的建筑体现出形成一个自我保护的小社会,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一直保持着他们原来的习俗,尤其是原来的语言。(二)客家山歌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客家山歌是“最为浓情、最为放达、也最为卓越”的中国民歌之一,而“打开一部客家山歌,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的情歌,且不言它占了大部分的篇幅,而且也集中了客家山歌的全部艺术成就,代表了客家山歌中最强烈的人文精神。”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客家山歌的来源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客家山歌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竹板歌等。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她曲调丰富,大致有号子、山歌和正板山歌,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2)客家山歌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因素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山歌之所以风行于客家地区,大约有下列四种原因:第一,客家多分布于华东南各省山区地带,日常生活与“山”发生关系,而且客家风俗是妇女与男子同样担任着山间的各种操作,在长期的山间共同工作中,男女互相倾诉衷曲是预料中事,而山歌是有音韵的言词,比一般语言更能表达情意。第二,客家因居住在山区地带,工作较为辛劳,一旦走到山上或原野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而欲唱几首歌来发泄自己的感情。第三,旧时客家因没有其他较为完备而普遍的民俗娱乐,平时抑制的情感不能获得适当的宣泄,而唱山歌正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所以一般男女对它都有共同的喜爱。第四,在客家社会里,旧礼教束缚很严,平常在家庭中或乡村里,男女之间保持严格的界限,除了夫妇关系,男女间的社交活动是非常稀少的。即使是夫妇之间,也很少有轻松的生活节目。由于在家里拘束过严,所以到了山间就好像精神得到了解放,所以会自然地唱起山歌来。(3)客家山歌的特点客家山歌中最为出色的是情歌。客家女在砍柴时,触景生情,随口就哼了出来。这时,在不远处采菇、伐木或做其他活计的男人便和了起来:深山大树好遮阴,只听山歌不见人。美若有情应一句,省得阿哥满岭寻。客家山歌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就是即兴创作,顺手拈来,姿态万千。三、 客家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一) 文化旅游在梅州旅游业中的地位1、从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企业经营方面看(1)文化旅游规模不大,宣传推广不足。与国内省内文化资源的开发规模相比,梅州文化旅游的开发规模相对较小,导致对梅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牵动和贡献率偏低。(2)精品缺乏开发,本地特色不足,梅州的文化旅游在国内国际的旅游环境中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多,但特色精品少;自然景观产品多,但文化产品少;旅游景点多,但可参与性内容少等。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梅州市,并没有擦亮“世界客都”的金字招牌。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无论是深度还是与客家文化的结合方面都有待加强。(3)文化旅游缺乏形象包装,宣传推介资金紧缺,形象包装没有足够重视,造成梅州市旅游产品缺乏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2、从旅游地形象定位看如何实施“文化梅州”战略,特别是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在“文化梅州”中的地位,缺乏明确的定位。对客家整体文化的意义把握不明确,文化价值不突出,“文化梅州”的形象不明显。目前,尽管提出了“世界客都”的形象定位,但其认可度有待提高。如何从江西、福建等拥有浓厚客家文化的地区中脱颖而出,并成功塑造“客都”品牌;如何充分开发“侨文化”,以此展现“客都”的世界性等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二)客家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1、缺乏系统性、规划性的保护开发(1)文化内涵整体上有待进一步挖掘。如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创新上,缺乏必要的保护经费和保护措施。(2)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如丘逢甲故居,如此一位名人的故居,却没有将其浓厚的历史文化发掘出来,严重缺乏历史韵味。(3)旅游商品没有赋予充分的文化内涵。以客家茶为例,品牌包装意识不强,梅州茶的开发只为了开发茶而开发茶,而没有把茶和客家文化相融合,使其茶文化的内涵难以得到提升,这直接造成了其品牌的含金量不高,在质量与其他茶不相伯仲的情况下,如果不融入客家文化,做出特色化,将很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2、缺乏市场营销意识(1)缺乏市场宣传推广。如客家酒,客家酒知名度不算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大力的宣传。(2)对目标市场定位不足,缺乏长期眼光。如客家菜,厨师观念守旧,对客家菜创新不够,没有考虑到现代人追求“绿色、健康、营养、品位”的需要。 3、客家文化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受到冲击(1)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客家服饰以及客家传统建筑等客家文化的标志在青年一代人心目中的地位正日趋下降。若不及时唤醒青年一代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客家文化在未来将会面临传承危机。(2)有着“古汉语化石”之称的客家语言在面对普通话、粤语以及英语等语言特别是普通话和英语等主流语言的冲击下,越来越不被重视,在年轻一代以及定居海外的客家人中,客家话的使用率不断下降,如何保护好本地区的特色语言也必须引起客家人的关注。四、梅州客家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思路与有效保护对策(一)梅州客家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思路1、完善文化旅游开发的系统规划(1)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非相对立的,因此当地政府和企业,首先都应该树立“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指导思想,让资源开发成为资源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2)资源的整合。将几个距离不远的景点景区整合为一条旅游线路,或者将某景点开发为旅游度假区,不仅可以提高景点的竞争力、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文化内涵的挖掘。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称的名人故居,如丘逢甲故居,谢晋元故居应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内涵,对广大人民实施爱国主义教育。2、提高文化旅游的管理效益通过对旅游企业、休闲者、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总体的客家文化旅游环境等实行全程全面的管理,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品牌经营,提高文化旅游的管理效益。例如围龙屋是梅州客家民居的代表性建筑。对此,政府或企业可考虑对围龙屋采取市场和客家文化结合开发管理的模式,进而从微观管理效益提升到宏观管理效益或者从宏观管理效益着手到微观管理效益,实现客家民居文化资源管理效益的质量性的突破。3、升级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营销策略一方面,可以从对客家文化资源的营销过渡到城市营销、区域营销,从文化旅游形象到“文化梅州”“世界客都”的形象、区域形象。另一方面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人员“人人都是公关员”、“人人都是促销员”,通过树立家乡自豪感,来促销家乡;同时,公共机关中,人人都有义务有责任促销客家文化,围绕目标市场、立体性营销。(二)梅州客家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对策1、普查定级利用方向建立文化资源信息库,通过对客家文化资源的普查来收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如法国曾经通过对本国文化大到教堂小及汤匙的大普查来大范围收集整合本国的文化资源),然后对所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定级,确定各种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向,同时建立文化资源信息库。2、申报文化遗产客家文化并不只是梅州拥有,但通过和其他拥有客家文化的省市合作,便可以通过资源互补,将客家文化做强做大。因此可以考虑梅州客家的围龙屋和福建永定土楼协商联合申报文化遗产。3、对商业开发、旅游开发进行规范梅州地处山区,交通比起珠三角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完全按照其模式进行开发,形成保护与开发的互动市场的运行毕竟有其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缺点,因此,应该对客家文化资源的商业开发、旅游开发进行规范,形成保护与开发的互动。4、开展文化遗产环境建设开展文化遗产环境建设包括:软件方面,政府相关的政策环境建设、法律环境建设,当地居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建设,开发商的开发理念等;硬件方面主要是指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应该和文化底蕴相得益彰,而不是开发了景点忽视了主要的文化环境甚至破坏性或毁灭性地践踏文化遗产资源。5、募集资金,修旧如旧这点主要是针对客家民居的翻修开发和保护。以围龙屋的开发为例,可以考虑政府募集资金、吸引海内外客家人士等投资经营或者通过半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运作,在保持特色民居建筑总体格调的前提下翻新润色,把这种开发和旅游业相结合,民居式的宾馆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6、乡土文化教育文化内涵需要不断地提升,不能安逸地睡在丰富客家文化遗产的温床上,而是应该不断地把文化发扬光大,这就需要进行乡土文化教育。例如将谢晋元故居和刚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基地的丘逢甲故居等代表着客家文化精神的景点开发成一条著名爱国教育线路,让旅客充分感受到客家的坚强不屈和爱国的精神。五、结语客家文化及客家精神在当今社会也是很值得我们弘扬的,在此文中多提及到梅州客家人的特征,其中梅州客家妇女是最能体现出客家精神的,她们可以更加完整、更加充分与典型地塑造出客家人的形象和风范。梅州客家妇女在中国式堪称最吃苦、最自重自立、最重人伦教化、团结互助,于家、于国均最有贡献。然而,在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去研究以及探讨梅州客家文化的旅游资源,让梅州客家文化及精神更好、更明确的去传播以及弘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屋管理安全培训课件
- 文库发布:出师表课件
- 出国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2025年长期供货合同范本-涂料供应合同
- 出口许可证课件
- 冲积扇形成原因课件
- 2025全新升级计算机辅助卓越二手房买卖中介服务合同
- 2025农药买卖合同(除草剂)
- 2025上海市地方标准《融资租赁服务合同规范》编制说明
- 2025合同样本:健身房合作经营合同律师起草专业版
- 2025-2030年中国天然冰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成考学位日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健康体检信息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 微生物组与卵巢癌关联-全面剖析
- 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 《投标文件产品质量保证措施:方案与实施》
- 五金零售行业O2O模式研究-全面剖析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常见疾病诊疗与社区医疗管理试题试卷
- 2024年鲁科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表
- 《抗日战争课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