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缺介入治疗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与处理课件_第1页
室缺介入治疗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与处理课件_第2页
室缺介入治疗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与处理课件_第3页
室缺介入治疗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与处理课件_第4页
室缺介入治疗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与处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缺介入治疗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与处理 秦永文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内科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 房室传导阻滞瓣膜关闭不全心律失常心壁穿孔 VSD介入治疗后cAVB的发生率 13篇文献 641例患者中因cAVB而植入PPM的为13人 发生率2 VSD介入治疗后cAVB的发生率 包含9篇国外文献和3篇国内文献PPM 永久性起搏器置入 1 8 28 2007年统计的国内室缺术后cAVB Successrate96 45 n 9311 Death0 05 5 TransientcAVB0 63 59 PPM0 09 8 From 2007第四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学术沙龙 VSD介入治疗后cAVB的发生率 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多久会发生cAVB 88 的三度房室阻滞发生于术后3 7d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 13 5 361 传导阻滞多发生在术后早期 少数发生在随访中 30岁女性 VSD10mm 植入10mm封堵器术前心电图为不完全右束支 左前分支阻滞术后心电图同前 但QRS宽度逐渐延长 CardiolYoung2009 19 298 300 61ms 度 型AVB 104ms 124ms 116ms QRS 术前 1m 6m 12m 3y 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多久会发生cAVB 国内外近期对迟发性心律失常的报道逐渐增多 最长37 8月 ThestoryisdifferentforperimembranousVSD Phase1UStrialhasconcludedwithgoodresults Completeheartblockoccurredinabout5 ofpatients aratehigherthanthatofsurgicalclosure ZiyadM Hijazi 外科手术是否可以避免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4 432室缺外科治疗并发需要永久起搏治疗的传导阻滞为1 1 其中1877例符合介入治疗的条件的室缺 外科治疗后0 8 并发需要永久起搏治疗的传导阻滞 JAmCollCardiol 2007 50 12 1196 200 适合行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行外科手术能否避免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 VSD术后cAVB的内外科比较 中国大陆VSD经导管堵闭与外科手术治疗的Meta分析 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年1月第3卷第1期 VSD介入治疗后cAVB的发生率 房室传导阻滞也是外科心脏外科手术不可避免的并发症 外科手术374例 CABG n 128 MVR n 18 AVR n 21 MVRandAVR n 56 VSD n 51 TOF n 57 CABGandvalvularsurgery n 6 others n 37 AVBin0 3 AVBin7 RBBB33 LBBB2 1 永久起搏5 6 其中47 6 为瓣膜外科手术的患者 IndianPacingElectrophysiolJ 2008 8 1 14 21 FDA至今未批准在美国应用 发生传导阻滞的原因 全国21所医院9311例资料汇总 成功率96 45 8980 并发症2 61 243 死亡0 05 5 安装永久起搏器0 09 8 明显低于国外资料临时起搏器或药物治疗0 63 59 第四届先心病介入治疗沙龙资料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传导阻滞发生率国内外差异的原因 2001年12月21日应用镍钛合金对称双盘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 我院传导阻滞发生情况 早期应用对称双盘封堵器196例患者 术后未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003年开始应用偏心 细腰封堵器 先后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2例2007年 2010年连续500余例室缺封堵治疗 未发生需要安置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 AVB突然增加的原因分析 病人因素 病人是非选择的 连续的入院病人医生因素 人员稳定 操作技术逐渐成熟适应证选择的因素 嵴内型增加 多孔型膜部瘤增加封堵器的因素 不对称封堵器的应用 我院临床资料提示 封堵器是决定性因素 介入治疗并发传导阻滞的原因 封堵器 张力 软硬度类型 与室间隔的接触面积大小 腰部直径 进口封堵器形变过程图 Amplatzer封堵器长期张力释放 文章报道了2例年龄2 5和4岁小儿术后4和12月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均行起搏治疗 CatheterCardiovascInterv 2006Jun 67 6 938 41 Links 变形 张力释放后传导阻滞 NO 张力释放与传导阻滞时间 多发生时间在一周内 与形变与张力释放有关也有在12月绝大多数在3周内恢复 部分呈永久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发生机制 封堵器直接接触 炎症反应压迫 机械损伤 Electrophysiologystudies EPS wereperformedpriortoandfollowingclosureofthepm VSDin19childrenaged8 9 4 5years transitory1st degreeAVblockoccurredin2patients Permanentcompleterightbundlebranchblockwasobservedin2patientsandincompleterightbundlebranchblockin2others EPSparameterswithincreasedmeasurements 15 wereobservedin18patients 95 ProlongationofretrogradeWenckebachcyclelengthwaspredictiveofnewonsetconductionabnormalities p 0 003 术前和术后电生理研究显示较大的封堵器是预测新发传导异常唯一的危险因素 CONCLUSION Closureofpm VSDwithanAmplatzerdevicepromotesrelativechangesoftheAVconductionsystem mainlywithlargedevices JInvasiveCardiol 2008 20 5 212 6 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其他因素 缺损部位与传导阻滞 隔瓣后型室间隔缺损容易发生传导阻滞 隔瓣后室缺 AVB的好发部位 嵴内型室缺 无AVB隔瓣后型室缺 容易并发AVB肌部室缺 较少并发AVB 传导束与室间隔缺损的关系 传导束走行在右冠窦与无冠窦的下方 心内膜下 术前能否预测 部位 隔瓣后术前存在束支传导阻滞室缺 术前有反复晕厥病史 术中及封堵器放置后预测 术中新发束支传导阻滞术中发生右束支加左前分支阻滞 术中发生传导阻滞 左右心导管刺激可引起左或右束支阻滞 或先有一侧 导管推送时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术中发生多在几分钟内恢复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束支传导阻滞病例 预防 选择合适大小的封堵器 严格适应证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年龄的选择 大于3岁 学龄前 选择合适的封堵器 术中观察封堵器的形状与张力 不合适及时更换小的型号尽可能选择对称型封堵器左心室面封堵器直径等于或大于膜部瘤直径2 3mm 封堵器大小合适 张力已经释放 封堵器即刻无明显张力 封堵器有一定张力 封堵器张力即刻完全释放 识别有潜在传导阻滞风险的患者 术前有传导阻滞的封堵器释放前出现传导阻滞 改良封堵器或研制新型封堵器 发生传导阻滞的处理 房室传导阻滞的转归 术后早期并发传导阻滞 术后基本上可恢复随访期间新出现的传导异常 难以恢复 VSD封堵术后传导阻滞大部分发生在1周内 术后至少住院1周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 度AVB 疗效 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临时起搏器观察3周后仍未转复窦性心律 应植入永久起搏器科手术取出封堵器 有可能恢复房室传导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应用安置起搏器 国内观点 患者发生了三度房室阻滞到决定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观察时间上 大部分文献推荐应至少观察1个月左右 若VSD介入后出现cAVB 何时植入PPM 国外观点 较国内积极 出现cAVB后10天左右 迟发的cAVB均植入起搏器 病例 4岁 VSD6mm Device9mm 零偏心 术后5天出现长间隙6s 胸外按压 术后7天III度AVB 术后15天恢复 未临时起搏 病例 女 24岁 2007年行VSD封堵术 术后复查正常 2008年怀孕 围生期体检正常 2010年11月出现晕厥2次 每次持续数秒钟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型AVB AVB 病例 发现cAVB后复查超声和影像均提示10mm的偏心封堵器形状正常 无分流 氢化可的松200mgqd 黄芪注射液30mlqd 辅酶Q1020mgPotid治疗2周后cAVB未恢复 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