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空间数据分析实验报告最近距离法(NNI)在ArcGIS中的实现地理科学基地班 侯靖2009301110004一、 实验目的1.理解最邻近指数法测度空间模式的思想。2.熟悉 ArcGis 的基本操作,能够用空间分析模块 Hawths Tools 工具进行最邻近指数的测度。二、实验原理1.最临近距离法 最邻近距离法(也称为最邻近指数法)使用最邻近的点之间的距离描述分布模式,形式上相当于密度的倒数(每个点代表的面积),表示点间距离。最邻近距离法首先计算最邻近的点对应的平均距离,然后比较观测模式和已知模式之间的相似性。一边将随机模式作为比较标准,如果观测模式的最邻近距离大于随机分布的最邻近距离,则观测模式趋于均匀,如果观测模式的最邻近距离小于随机分布模式的最邻近距离,则趋于聚集分布。2. 最临近指数测度方法(NNI) NNI思想,首先对评价区内的任意一点都计算最邻近距离,然后取这些最邻近距离的均值作为评价模式分布的指标。对于同一组数据,在不同的分布模式下得到的NNI是不同的,根据观测模式的NNI计算结果与CSR模式的NNI比较,就可判断分布模式类型。一般而言,在聚集模式中,由于点在空间上多聚集于某些区域,因此点之间的距离小,计算得到的NNI应当小于CSR的NNI;而均匀分布的最邻近距离大,且大于CSR下的NNI,因此通过最邻近距离的计算和比较就可以评价和判断分布模式。方法:计算任意一点到最邻近点的距离dmin对所有的dmin按照模式中点的数量n,求平均距离,即在CSR模式中同样可以得到平均的最邻近距离,其期望为E(dmin),根据理论研究,在CSR模式中平均最邻近距离与研究区域的面积A和事件数量n有关,考虑到研究区域的边界修正时,可以由下式表示通过上述推到,可以知道最邻近指数表示为(1)如果R=1,说明观测事件过程来自于完全随机模式CSR,属于随机分 布。(2)如果R1,说明点之间的最邻近距离大于CSR过程的最邻近距离,事 件模式中的空间点是相互排斥的趋向于均匀分布。三、 实验准备1.实验数据湖北省县级分布的.shp数据;湖北省乡镇及其大型企业的点分布.shp数据。图1 原始数据图2.实验环境实验在 windows xp 的操作系统环境中进行,使用 ArcGis 9.3 软件。四、 实验步骤1.研究面状地物的选取在 ArcToolbox 中选择 Analysis Tools-Extract-Select,按属性选取“NAME = 襄樊市”,并保存为文件 bount_襄樊市.shp.点击确定后“襄樊市”面状地物被选择(这一步注意SQL选择语句中的中英文引号的切换,语句中一律使用英文输入的引号)。图2.面状地物的选取(注意图中方框部分的引号)2.研究点状地物的选取在 ArcToolbox 中选择 Analysis Tools-Extract-Clip,在 Input Features 选项中选择respt.shp 文件,在 Clip Features 中选择 bount_襄樊市.shp文件图3.点状地物的选取3. 投影变换 对所选区域进行投影变换,使用 ArcToolbox 工具栏中的 Project 工具,选择路径为 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FeatureProjec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投影方式变换为 Gauss Kruger-Beijing 1954 投影标准。由于襄樊市的经度在 112左右,纬度在 32左右,因此选择 Beijing1954 3 Degree GK CM 114E.prj,点击 modify 将原始纬度参数设为32点击确定进行转换。点层和面层均需进行投影转换。图4.选择投影4. 面积与周长的计算 选择 bount_襄樊市_Project1 图层,右击打开 Open Attribute Table,在属性 Area 栏右击Calculate Geometry。在弹出的 Calculate Geometry 对话框中点选 Use coordinate system of the data source 选项,并在下拉选项中选择 Square Meter 作为数据单位,确定后计算出襄樊市的面积为337296000m2。图5.襄樊市面积计算选择 bount_襄樊市_Project1 图层,右击打开 Open Attribute Table,在属性Perimeter栏右击Calculate Geometry。在弹出的 Calculate Geometry 对话框中点选 Use coordinate system of the data source 选项,并在下拉选项中选择Meter 作为数据单位,确定后计算出襄樊市周长为110397m。图6.襄樊市周长计算5. 最近距离生成使用Hawths Tools 模块,选择 HawthsToolsAnalysis ToolsDistances between Points ( Within Layer)在 弹 出 的 对 话 框 中 选 择 经 过 坐 标 转 换 后 的 点 状 地 物 文 件,respt_襄樊市_Project1 作为目标文件,以 FID 为标识项,生成 N*N 的距离矩阵和最邻近距离两个表格,可以得到每个点的最邻近距离。图7.最近距离生成图8.襄樊市两点间的距离矩阵图9.最邻近距离表6. 最邻近指数计算由襄樊市的最邻近表可以计算出R= 1.1509875481,属于均匀分布模式。图10.襄樊市数据图与实际数据图比较,的确大致符合均匀分布的模式。五、 实验结论研究区域观测点数最邻近距离均值(m)区域面积(m2)最邻近指数分布模式襄樊市9352315均匀分布茅箭区272911.311868554310.878聚集模式宜昌市355119.836884014990.997随机分布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唐白河汇入汉水处,汉丹、焦柳、襄渝三条铁路交汇于境内,为鄂北交通重镇和经济中心。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所以人口分布大致沿区内河流线以及铁路线,呈均匀模式。茅箭区位于十堰地区中部十堰市的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体育教育中心和全国最大的汽车配件加工销售基地。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但不够平衡,中部较边缘地区发展得更好一点。另外,茅箭区位于武当山的西北麓,属秦岭、大巴山的东延余脉,区域地形地貌受构造及岩性的控制,加之地壳的长期运动和构造剥蚀作用,形成了低山丘陵和中低山地形。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和褶皱断裂发育,形成了山峦起伏,沟谷纵横,高低悬殊,河网密布的复杂地貌特征,整个地形大致呈南高北低,中间为河谷平地。其主要特点为高差大,坡度陡,切割深。境内最高海拔1723米,最低海拔187米,相对高差1543米,平均切割深度324.7米。全区地表平均坡度为25.8度。因此,独特的地形条件和交通条件使得茅箭区人口聚集点呈现出一种聚集模式。宜昌市中存在很多种属性不同的点,有矿场、有林场、有茶厂、有工业区也有少数的城镇。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