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 1. 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 如: 作师说以贻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 2. 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 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3. 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 宋何罪之有? 何陋之有? 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4. 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5) 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 如: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 (6) 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 如: 子夏之晋。 吾欲之南海,何如? 辍耕之垄上。 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 (7) 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 如: 顷之,烟炎张天。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用“之”。翻译时没意义。 类似的文言现象,只要找到合适的途径,总结出规律来,学生掌握运用起来就很容易。 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3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格式:宾十介十动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四、定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5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培训需求调查及方案设计模板
- 供水工程材料选型与管理方案
- 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方案
- 网络词汇与社会现象的思考:高中语文拓展教学
- 标准厂房绿色建筑实施方案
- 城乡供水一体化运营模式方案
- 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困境与解决路径
- 院企联手打造数智医疗服务体系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护理笔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 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简答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模拟试题(综合卷)附答案详解
- 超市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购物中心策划培训课件
- 增生性肌炎的超声表现
- 供应商黑名单管理制度
-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 2025-2030年中国吉林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调研报告
- 曲靖高级技工学校学生管理手册与实际操作指南
- 2025-2030曲线显示设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jsa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 GB 4789.4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诺如病毒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