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课件ppt课件_第1页
高处作业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课件ppt课件_第2页
高处作业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课件ppt课件_第3页
高处作业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课件ppt课件_第4页
高处作业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课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建雄ljxiong514 安全技术 返朴归真安全技术 重在细节今天讲的 安全技术 测重这两点 高处作业安全专业知识 汗 跟我学 在0 3秒内 你将下落0 5米 再过0 3秒 你已经下落2米 共0 6秒内 你的下落速度将达到20 3公里 小时 产生1090公斤的力 平均反应时间是0 8秒 你认为一个人一旦坠落的反应有多快 即使是由1 4M到1 8M高处摔落也会造成严重的失能伤害甚至死亡 開放樓層及工作平台若超過1 8M高必須要有所防護 建筑工程行业的坠落 人員墜落捕捉系統 PFAS 護欄 安全網 墜落防護種類 1 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和采用先进技术 尽可能减少高处作业 2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事前进行身体检查 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可进行高处作业 3 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轻便着装 严禁穿硬底 铁掌等易滑的鞋 配备和使用劳保防护用品 4 进行三级 特级高处作业时 应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二 对进行高处作业的一般要求 1 高处作业的作业层应有牢固的防护措施 有可靠的作业通道 作业人员应沿通道上下 不得沿绳索或脚手架攀登 作业前应检查安全设施是否坚固 2 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应设安全网防护 作业人员应配备安全带 3 高处作业人员使用工具袋盛装工具和小型材料 所用工具 材料严禁上下投掷 4 不宜进行上下垂直交叉作业 不可避免时中间按坠落半径应设隔离设施 5 梯子不得缺档 不得垫高使用 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 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60 70度为宜 禁止两人同时在梯上作业 人字梯底角应拉牢 梯子不宜接长使用 三 高处作业的作业条件控制 6 雨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 应将通道和作业面的冰 雪或积水打扫干净 并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 7 当风速在10 8m s 6级 及以上或雷电 大雾等气象条件下 严禁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8 在排放有毒 有害气体及粉尘超标的场所及下风侧 严禁进行高处作业 在允许浓度范围内也应采用防护措施 9 夜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三 高处作业的作业条件控制 放松一下 1 安全带 1 使用安全带应事先进行详细检查 有破裂和损伤的不得使用 保证防护性能 2 安全带应系挂在作业处上方牢固的构件上 不得系挂在尖锐棱角的部位 安全带系挂点下方应有足够的安全空间和净距 当净距不足时 安全带可系短使用 3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不得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法 严禁用绳索捆在腰部代替安全带 四 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 安全带救了他一命 救了他一家人 2007年7月31日 某建设公司焊工王某在常减压装置4米高钢结构上进行焊接作业 因长时间下蹲作业 突然起立时站立不稳 从结构上摔了下来 就在众人惊呼时 令人欣慰的事故发生了 因为王某认真的系挂了安全带 虽然发生了坠落行为 但安全带保护了王某 在事后的巡回宣讲中 王某深情地说 安全带不仅救了我一条命 更救了我一家人 2007年青岛炼油工程安全带救了他一命 救了他一家人 安全带的反思 诸葛亮的故事1 很多涉外项目现场 即使是管理人员登高检查 也要佩戴安全带 否则不允许登高作业 我们能借鉴什么 2 五点式安全带佩戴要适度 否则 超链 一起难以启齿的国外工程安全带佩戴不规范引发的伤害事故 3 安全管理 事无巨细 要学诸葛亮 事必躬亲 安全无小事 小事酿大祸 4 安全检查 重在细节 以安全带为例 要检查它的悬挂位置是否高挂低用 是否牢固系挂 要检查它的金属挂钩有无缺陷 要检查它的绳带有无腐蚀 烧损 要检查安全带的腿绳部分松紧是否适度等 5 安全教育 重在细节 多讲如何做 多练如何操作 全身防护性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 不歪斜吊 6 安全带配套使用不当导致的伤害 或加重伤害 所有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全身防护性安全带 没有条件的地方一定要创造条件搭设脚手架用于人员上下和系安全带 摆动的坠落可以增加坠落距离 为什么要使用全身式的安全背带 安全带导致的死亡 有少量的事实表明 用来救生的安全帶也可造成使用者严重受伤甚至死亡 当一个人以直立姿势 双腿自由地懸掛超過五分鐘后 可能會造成他死亡 这种情况在很多工业和建筑工作中都可能出现 悬挂伤害 以下幾點會加重懸吊的危險直立懸吊且小腿懸空安全帶恰巧勒緊靜脈以致血液回流困難懸吊過久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建议 坠落后 工人应学习怎样在吊在安全带上时活动双腿 尽量蹬蹋周围物体 他应学习尽量提高双腿 头部放平刚才那幅照片不论是当场的还是事后模拟的 时间都不应该长五花大绑 使用安全带吊拉材料 7 安全带的佩戴训练反思 哪个项目有专门的安全培训室 有专门的安全训练场 预制厂 你安全人员会重视安全投入吗 重演练吗 1 严格按使用目的选择网的类型 立网不能代替平网 2 安装前仔细检查产品合格证 新网 或允许使用证明 旧网 及外观质量 如有弊病严禁使用 3 土建工程砌墙高度达3 2m以上 应采用立网设置全封闭防护安全网防护 也可设置用平网防护并按每增高四层设一道 4 安装工程中管廊施工 塔平台安装及其它一切坠落高度在4m及其以上有坠落可能的作业 设置安全网保护 5 安全网安装完应经专人检查合格方可使用 6 对使用中的安全网应定期检查 如出现断裂 磨损或连接部位松脱等缺陷时 应立即更换或修理 2 安全网 安全网 防护栏无法安装时 通常被使用以下三种工具 安全网通常用于建造工地 个人保护网设计用于保护工作人员的坠落 碎片嵌式网用于接住坠落的工具 使用中的安全网不允许发生下列现象 把网拖过粗糙表面或尖锐物体边缘 在网内或网下方堆积物品 人跳进或把物品投入网内 大量的焊接火花或其它火星落入网内 周围有严重的酸碱烟雾 儘可能靠近工作位置 安全网的拆除 在被保护区域的作业停止后方可拆除安全网 拆除网应在有经验人员的严密监督下进行 拆除网应自上而下进行 安全网的管理反思 1 安全网由谁来安装和拆除 2 安全网悬挂或拆除过程中如何保证安全 3 安全网安装后安全部门怎么检查 4 安全网具有防火性能吗 5 安全网检查合格后挂牌吗 安全网不能出示有效合格证 破损严重 放松一下 生命绳的反思 哪个企业制定了生命绳管理规定 用至少3个卡扣固定 由具有资格的人员对生命线进行检查 生命线直径应不小于12毫米 偷工减料与三聚晴胺 高处作业及防坠保护 哪家有 钢格板装拆作业许可证 人员和材料可能从开口掉下去 高处作业及防坠保护 高处作业平台上的孔洞 必须盖好或用护栏隔离 梯子的反思 只允许使用玻璃钢梯子不允许使用竹梯确保梯子的完好 安全有损坏的梯子应作标识以区别并遗弃出场梯子使用时应确保完全打开使用可延长的梯子时要确保安全锁定 上 下梯子时要确保3点连接 永远保持身体的三点都在梯子上 使用可延长的梯子时需要另外有人扶梯保护确保梯子的安全倾斜角度高空作业平台上禁止使用梯子任何时候1 8米以上的作业 在没有3点连接且是在安全围栏以外的情况下 要拴有安全绳索 梯子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永远保持身体的三点都在梯子上 梯子必须有人扶稳或采取固定措施 一定要保证梯子完全打开并锁定 恰当的存放梯子 竖放梯子时要用绳子或用铁链将梯子固定住 不得使用木条钉组装的梯子 梯子上端必须超出搭接点至少1 2米 保持1 4的比例 梯脚支点和墙的距离 墙的的高度 不要站在梯子顶部第三节踏步以上作业 不能将人字梯作为直梯使用 所有梯子不能水平放置作为平台使用 梯子的角度 60度为宜 梯子高出工作平台至少1米 1 4比例 梯脚支点和墙的距离 墙的高度 上下梯子时手的作用 又将出现 不雅照 梯子作业中的监护 安全带的使用 管廊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某企业供参考 1 第一层坠落高度在5米以上 管道安装4层及以上的管廊 必须在管廊的第一层搭设覆盖整个管廊的 满铺脚手板的整体作业平台 2 第一层坠落高度在5米以上 管道安装3层及以下的管廊 必须在第一层管廊下设置覆盖整个管廊的安全网 每层管廊设置水平贯穿主通道 3 最大坠落高度不足5米的管廊 在保证每个作业点有作业平台和安全通道 作业和移动过程100 系挂安全带的前提下可灵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4 跨越主干道或装置内主要通道的管廊 必须在管廊的第一层搭设覆盖整个管廊的 满铺脚手板的整体作业平台 同时也用作隔离平台 管廊管道安装必须提供到达各层的安全通道 管廊第一层作业面采取悬吊满铺措施 管廊第二层起每层工作面两侧搭设安全通道且拉设生命线 下侧满铺安全平网 高处作业安全的细节管理 讨论 1 高处作业中的临边防护 2 高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