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2课《短文两篇》第二课时(语文)_第1页
(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2课《短文两篇》第二课时(语文)_第2页
(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2课《短文两篇》第二课时(语文)_第3页
(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2课《短文两篇》第二课时(语文)_第4页
(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2课《短文两篇》第二课时(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 短文两篇 第2课时 八年级语文 上新课标 人 莲花又称荷花 芙蓉 古往今来 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 赞美过它 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 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 爱莲说 就是一篇脍炙人口 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新课导入 周敦颐 1017 1073 宋代道州营道 现在湖南道县 人 字茂叔 谥号元公 著名的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 后居庐山莲花峰前 峰下有溪 也命名为濂溪 学者们称他为 濂溪先生 作者简介 文题解说 爱莲说 说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 大多是就一事 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法上不拘一格 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波澜起伏 篇幅一般不长 跟现代杂文相似 爱莲说 的意思是 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创作背景 爱莲说 本文是周敦颐在南康郡任职时写的 在此期间 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 名曰 爱莲池 他酷爱莲花 钟情于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的品格 鄙视当时封建社会官场骄奢淫逸的生活 据朱熹 跋 可知 周敦颐不仅以 爱莲 命其所寓之室 还筑有 爱莲亭 且将此 说 刻于壁间 读一读 听录音朗读课文 读准下列字音 点击播放课文诵读 蕃 淤泥 清涟 濯 噫 亵玩 鲜有闻 f n y li n zhu y xi xi n 译一译 1 落实重要实词 落实重要实词是文言句子翻译的重点 对句中出现的重要实词须结合具体语境 灵活理解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古字通假现象 二是古今异义现象 三是一词多义现象 四是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翻译指导 译一译 2 把握句式特点 主要考查内容 对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等不同句型的理解翻译能力 对文言文判断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被动句式的理解翻译能力 对语段中重要的议论句 抒情句 描写句的理解翻译能力 文言文翻译指导 译一译 3 领会语句大意 根据上下文衔接 理解语句大意 根据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体验 理解语句大意 根据事件的发展 理解语句大意 结合现代用语习惯 理解语句大意 文言文翻译指导 译一译 译读课文 理解文意 1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3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4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水里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 值得爱的非常多 译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沾染 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译 它的茎 中间贯通 外形挺直 不生枝蔓 不长枝节 译 香气远播 更加清香 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译一译 译读课文 理解文意 5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6 莲 花之君子者也 7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8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译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译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译 对于莲花的喜爱 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译 对于牡丹的喜爱 人应当是很多了 析一析 1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描写角度语句赋予的品格生长环境 出 不妖 高洁 质朴体态 香气 中 益清 正直 芳香风度 亭 亵玩焉 清 1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析一析 2 总结 这些描写 句句写莲 而又句句喻人 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 芬芳的气质 而且对它那高洁的品德 美好的情操 正派的风度 作了惟妙惟肖 尽善尽美的描绘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1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 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 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 用 菊 和 牡丹 来衬托莲花 2 理解运用 菊 和 牡丹 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 分析 菊 的衬托作用 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学过他的 桃花源记 了解了他是一位 不汲汲于富贵 不戚戚于贫贱 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 明确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 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 用菊花来衬托莲花 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 从晋朝以来极少 自李唐来 世人盛爱牡丹 为什么 2 分析 牡丹 的反衬作用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 妩媚动人 象征富贵 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 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 文中有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 独 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 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3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 抒情言志 议论 谓 噫 2 作者以物喻人 抒情言志 把菊花比作什么 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 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 而对于他的隐逸 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 花之隐逸者也 不是 惋惜 牡丹 作者把它比作什么 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 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 而莲 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 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 花之富贵者也 鄙视 赞美 3 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 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 读的时候注意 A 文中有一个叹词 噫 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 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是什么句式 陈述句 在朗读时应读平调 这一句重音应放在 鲜 字上 应读出 惋惜 的语气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是什么句式 疑问句 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应该怎么读 朗读时应读降调 要读出 鄙视 的语气 1 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 用 我特喜欢 的句式说一段话 2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 比如说 农村的赌博风 孩子之间的攀比风 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延一延 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 当然有独到的见解 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 对高洁志行的推崇 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 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课堂小结 在某市选市花的活动中 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 梅花 桂花 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种 你赞成哪种花 并谈谈理由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