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的法医学鉴定(文字稿)(张继宗)[1].pdf_第1页
骨骼的法医学鉴定(文字稿)(张继宗)[1].pdf_第2页
骨骼的法医学鉴定(文字稿)(张继宗)[1].pdf_第3页
骨骼的法医学鉴定(文字稿)(张继宗)[1].pdf_第4页
骨骼的法医学鉴定(文字稿)(张继宗)[1].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法医人类学的概念一 法医人类学的概念 人类学 anthropology 一词 起源于希腊语 anthropos 人 和 logs 科学 原文的含义是研究人类的科学 法医人类学 forensic anthropology 是以医学为基础 应用人类学的理论及 方法 解决司法审判工作中与骨骼有关的个体识别问题 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 为案件的审判提供证据的应用学科 法医人类学的工作对象为骨骼及骨骼残片 法医人类学的工作中心是对骨骼 及骨骼残片进行个体识别 包括骨骼的种属鉴定 即确定骨骼是否为人类骨骼或 为何种动物的骨骼 骨骼的种族鉴定 即确定骨骼属于白人 黑人或黄种人 骨 骼的年龄 性别及身高的鉴定 骨骼容貌特征的识别 即容貌复原 颅相重合 面貌识别 即照片面像 包括录象资料与影象资料及个体相互关系的认定等 1 骨骼的种属鉴定 确定骨骼是否属于人骨 体积较大的骨骼可直接观测鉴 定 如送检的骨骼标本为骨骼残片 骨骼表面特征破坏较大 根据人体骨骼的形 态学特征无法进行鉴定 需做骨组织磨片 根据骨骼的组织学特征进行种属鉴定 2 骨骼的种族鉴定 确定骨骼是否为白人 黑人或黄种人 在移民国家发现 白骨化的尸骨 骨骼种族鉴定是必须进行的工作 3 骨骼的性别鉴定 确定骨骼的性别主要依据骨骼形态的生理特征及骨骼的 表面形态 确定性别准确率最高的骨骼是骨盆 其次是颅骨及躯干骨 四肢骨骼 的性别鉴定 骨骼的准确率较高 其他不规则骨 如肩胛骨 跟骨等也可以进行 性别鉴定 任何单一骨骼的性别鉴定都有一定的误差 多骨骼的性别鉴定可以起 到交叉校对的作用 提高骨骼性别鉴定的准确性 4 骨骼的年龄鉴定 未成年人的骨骼年龄鉴定依据骨骼的生长发育 观察骨 化点出现的数目及骨骺愈合的情况 成年人骨骼年龄鉴定的依据是随年龄增长 骨骼出现的生理及病理性改变 这些改变主要发生在骨骼的软骨连接及骨骼的关 节部位 最常用的骨骼年龄判断的方法为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判定 其次为胸骨 肋骨 锁骨的年龄判定 骨缝的愈合也可以推断成年人的年龄 常用的方法有颅 缝愈合的年龄判定及腭缝的年龄判定 颅缝的年龄判定误差相对较大 实践中已 经很少应用 腭缝的年龄判定效果较好 实践中应用较多 牙齿的萌出顺序 包 括乳牙及恒牙 可以推断少年 儿童的年龄 应用牙齿推断成人年龄的方法很多 方法简单 准确性相对较高是根据牙齿的磨耗程度推断年龄 5 骨骼的身高推断 未成年人骨骼的身高推断应用解剖学方法 即将发现的骨 骼按解剖学原理排列好 然后加上关节软骨及椎间盘的厚度直接测量 成年人发 现的骨骼较完整时 也可以用解剖学方法推断身高 未成年人用解剖学方法推断 身高 关节软骨及椎间盘的厚度为 1 2cm 成年人用此法 关节软骨及椎间盘的 厚度为 3 4cm 骨骼身高推断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人体测量学的方法对骨骼进行测 量 根据骨骼的测量数据 应用回归方程推断身高 骨骼推断身高误差较小的是 四肢长骨 四肢长骨中股骨推断身高的效果最好 其他骨骼 如颅骨 躯干骨也 可以推断身高 但误差较大 法医人类学检验鉴定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引言 内容包括委托单位及送检人的情况 骨骼发现的时间 地点 是否有人检验 过 曾检验的结论 要求鉴定的内容等 2 送检骨骼 送检或提取骨骼的种类及数量 是否有骨骼缺失 缺失的数量及种类 骨骼条件 是否有软组织附着 软组织附着的量及腐败程度 骨骼是否经过处理 如水 煮 焚烧等 骨骼的病理损伤情况 送检或提取的骨骼是否有骨折 缺损 骨痂 畸形等 3 骨骼鉴定 性别鉴定 进行性别鉴定所用的骨骼名称 骨骼性别特征表现形式 年龄鉴定 进行年龄鉴定所用的骨骼名称 骨骼年龄特征表现形式 种族鉴定 进行种族鉴定所用的骨骼名称 骨骼种族特征表现形式 身高鉴定 进行骨骼身高推断所用的骨骼名称 列出骨骼的测量项目 测量植 推断身 高所用的回归方程及计算结果等 死亡时间推断 描述骨骼软组织附着的情况 描述骨骼风化 腐蚀的程度 推断骨骼白骨 化的时间 死亡原因推断 描述骨骼的损伤情况 对死者可能的死亡原因进行推断 身源推断情况 有可疑失踪者照片的情况 进行颅相重合检验 根据检验结果给出相宜的 结论 没有任何死者身源线索的进行颅骨容貌复原 向送检单位提供雕像照片 4 结论 根据送检者的要求及检验的结果 提出鉴定结论 根据送检骨骼的种类及数目确定个体的数量 每个个体需分别出具鉴定书 思考题 1 法医人类学的概念是什么 2 法医人类学的相关学科有哪些 3 法医人类学鉴定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张继宗 二 二 骨骼的性别鉴定 颅骨的性别判定 脑颅骨由额骨 一对顶骨 枕骨 蝶骨 颞骨及筛骨等 8 块骨骼构成 面 颅骨由上颌骨 鼻骨 泪骨 颧骨 腭骨 犁骨 下鼻甲 下颌骨及舌骨等 15 块骨骼构成 面颅骨围成口腔 并与脑颅骨构成两眼眶及鼻腔 应用完整的颅骨 进行性别判定 其准确率可以达到 92 颅骨破损时 应用部分颅骨 其性别判 断的准确率会下降 骨盆的性别鉴定 骨盆由左右髋骨及骶骨构成 骨盆的性别差异十分明显 男性骨盆 骨盆整体粗壮 肌棘明显 骨骼厚重 骨盆入口纵径大于横径 呈心脏形 骨盆腔高而窄 呈漏斗形 骨盆出口狭小 坐骨棘发达 耻骨下角呈 V 字形 夹角较小 相当于食指与中指所形成的夹角 骶骨底第一骶椎上关节面 大 约占骶骨底部的 2 5 1 2 女性骨盆 骨盆整体纤细 肌棘不明显 骨骼轻 骨盆入口横径大于纵径 呈椭 圆形 骨盆腔浅而宽 呈圆柱形 骨盆出口宽阔 坐骨棘不发达 耻骨下角呈 U 字形 夹角较大 相当于拇指与食指所形成的夹角 骶骨底第一骶椎上关节面小 约占骶骨底部的 1 3 思考题 1 骨盆性别判定的准确率为什么高 2 骨盆的性别判定方法有哪些 3 颅骨性别差异的形态特点是什么 三 三 根据骨骼推断年龄根据骨骼推断年龄 在法医工作中 需要对碎尸案 白骨化骨 杀人焚尸等疑难案件和重大灾难 事故中的尸骸进行技术鉴定 由于机体完整性和软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和毁损 凭 借发现提取的骨骼来推断个体的年龄 成为个体识别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骨龄鉴定 骨化点又称骨化中心或骨化核 与年龄有关的主要是指出生前 后在长骨两 端软骨内新出现的次级骨化中心 在不同的长骨及在同一长骨两端出现骨化点的 年龄不同 但都属于软骨内成骨 其主要的组织学所见是由原始的骨小梁连结的 网状构造 而颅盖骨和面颅诸骨的成骨方式是膜内成骨 根据骨化点的出现情况与愈合的顺序推断婴儿至青春期者的年龄较为可靠 误差一般在二年以下 但宜以多种骨化中心及骨骺愈合为推测的依据 规律性较 好的部位有 锁骨的胸骨端 髂嵴 坐骨大结节 股骨头 股骨下端 肱骨头 肱骨内上髁 桡骨下端和尺骨鹰嘴等 关于骨化中心的出现与愈合顺序在白人 黑人和黄种人间及民族间有无差异 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研究结果主要发现 1 骨骼的骨化顺序与速度在所研究的各种种族中是同一的 2 在某些人群中表现有速度的特殊性 但其差别并不大 3 同一国家中的不同种族间骨化速度是相同的 而同一种族的不同民族间也 可能有所差别 种族并不是决定骨化速度的因素 美国人类学家 Krogman在其 法医人类学 一书中细致地分析了以往各家的 意见后指出 用骨的发育速度判断骨龄 在种族之间并不存在由遗传所决定的本 质差异 如有所不同 应认为是因饮食 卫生状况等外部因素影响所致 著名的 人类学家 Todd 也曾指出 那些与骨的发育速度有关的标准是关系整个人类的 并不是关系某个种族的 骨化点的检查 除在白骨尸骸可直接观察外 在保存完好的尸体主要靠 线 检查确定 一 初级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 据张维国对山东临沂地区167例6 42周的胚胎标本观察的结果见表7 1 2 胎儿上肢初级骨化中心出现时间 单位 周 初级骨化中心 最早出现时间 最晚出现时间 内侧端 11 男 13 男 锁骨 骨干 7 7 外侧端 12 男 13 男 肩胛骨 肩胛体 9 10 男 肩胛冈 11 男 11 男 肱骨 骨干 8 9 尺骨 骨干 8 8 桡骨 骨干 8 8 I 干 10 男 11 男 II 干 10 男 11 男 掌骨 III 干 10 男 11 男 IV 干 10 男 11 男 V 干 10 男 11 男 I 干 10 男 11 男 II 干 10 男 12 男 基节 III 干 10 男 12 男 VI 干 10 男 12 男 V 干 11 13 男 II 干 10 男 12 指骨 中节 III 干 10 男 12 VI 干 10 男 12 V 干 13 男 女 15 男 女 I 干 9 10 男 II 干 9 10 男 末节 III 干 9 10 男 VI 干 9 10 男 V 干 10 男 10 男 胎儿下肢初级骨化中心出现时间 单位 周 初级骨化中心 最早出现时间 最晚出现时间 髂骨 翼 9 10 男 坐骨 降支 14 男 女 18 男 耻骨 水平支 16 21 男 女 股骨 干 8 8 胫骨 干 8 8 腓骨 干 8 9 跟骨 14 27 男 女 距骨 25 29 男 女 骰骨 33 出生后 I 10 男 11 男 II 10 男 11 男 跖骨 III 10 男 11 男 VI 10 男 11 男 V 10 男 11 男 I 12 男 14 男 女 II 12 男 14 男 女 基节 III 13 男 14 男 女 VI 13 男 14 男 V 14 男 15 男 II 14 女 18 男 女 趾骨 中节 III 14 女 25 男 女 VI 21 男 23 男 女 V 22 男 出生后 I 10 男 13 男 II 11 男 13 男 末节 III 11 男 13 男 VI 11 男 16 男 V 13 男 25 男 二 中国人的次级骨化中心出现时间 次级骨化点的出现 在男女性有所不同 女性较男性的出现稍早 见表 7 3 男女性次级骨化中点出现的时间 单位 岁 骨骼部位 骨化点出现 骨骼部位 骨化点出现 锁骨体 17 20 肱骨 胸骨端 15 17 头 出生 3 月 肩胛骨体 出生 2 月 喙突 1 5 7 月 下角 11 18 大结节 7 9 月 关节盂 11 18 小结节 2 4 月 肩峰突端 11 18 1 3 月 脊柱缘 11 18 肱骨小头 3 5 月 髋骨 2 4 月 髂耻隆突 12 19 内上髁 6 8 耳状面 12 19 4 6 髋臼 12 19 外上髁 11 13 联合面 12 19 9 11 髂前下棘 12 19 滑车 9 11 髂嵴 12 19 7 9 坐骨结节 12 19 尺骨 鹰嘴 9 11 坐骨棘 12 19 8 10 耻骨结节 12 19 小头 6 8 股骨 股骨头 3 5 月 5 7 2 4 月 桡骨 上端 小头 5 7 大转子 3 5 4 6 2 4 下端 7 9 小转子 9 11 6 8 8 10 头状骨 2 3 月 股骨下端 出生 5 月 1 3 月 出生 4 月 钩骨 2 4 月 胫骨 上端 出生 2 月 1 3 月 出生 1 月 三角骨 2 4 下端 4 6 月 1 3 月 4 6 月 月骨 3 5 腓骨 上端 3 5 3 5 2 4 舟骨 5 7 下端 10 月 2 4 6 8 10 月 大多角骨 5 7 跟骨 跟骨结节 6 12 4 6 5 11 小多角骨 5 7 距骨 胎龄 7 8 4 6 骰骨 出生 1 月 豌豆骨 8 10 出生 1 月 6 8 第一楔骨 9 11 月 掌骨 8 10 月 第一掌骨底 1 3 第二楔骨 9 11 月 11 月 3 8 10 月 其余掌骨小头 1 3 第三楔骨 9 11 月 11 月 3 8 10 月 指骨底 1 3 趾骨小头 2 6 11 月 3 1 5 趾骨底 2 6 1 5 注 未加月字者为岁数 未加括号数字为男性 次级骨化中心出现年龄 括号内者为女性次级骨化中心出现年龄 根据骨骺的愈合推断年龄 骨骺是由次级骨化中心向四周扩展不断生成骨小梁 即成为松质骨的骨骺 介于骨骺与骨干之间保留一层暂时不骨化的软骨组织 称为骺软骨板以使长骨继 续增长 在骨骺端关节面所保留的一层软骨组织永久不骨化即关节软骨 骨骺愈合又称骨骺闭合 至青春期前后 软骨细胞失去增殖能力骺软骨板被 骨组织所代替 骨骺与骨干完全接合即谓之骨骺愈合 长骨因骨骺闭合遂停止加 长 在成人长骨的纵剖面上 常可见一条骨化的骺软骨板遗迹 称为骨骺线 骨 骺线在老年人因骨髓腔的扩大而破坏消失 通常骺软骨板的愈合过程可分为 4 个阶段 1 未愈合 骨骺与骨干之间有明显的间隙有软骨板相隔 白骨化的年轻骸 骨其骨骺与骨干脱离 骨面凹凸不平 其边缘呈锯齿状 2 开始愈合 由于骺软骨板的逐渐成骨骨化 骨骺与骨干之间隙逐步缩小 锯齿状边缘趋于消失 3 接近愈合 骨骺与骨干基本结合 仅在骺干之间留有一条完整或不连续 的细小分界线 4 完全愈合 骨骺线成为骨性痕迹 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骨膜附着线与 该痕迹易混淆 应注意区别 有的作者在 2 与 3 之间增加一个积极愈合阶段 中国人四肢骨骺愈合时间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和医学摄影室根据 13617 例正常四肢关节照片 制定出了中国人四肢骨龄标准 经使用证明 符合实际情况见表 7 4 中国人四肢骨骺愈合时间 单位 岁 部位 愈合时间 肱骨 男性 女性 头 上端 大结节 15 17 14 16 小结节 小头 下端 内上髁 16 18 14 16 滑车 外上髁 尺骨 上端 鹰嘴 15 17 13 15 下端 16 18 15 17 桡骨 上端 小头 15 17 13 15 下端 16 18 15 17 掌骨 第一掌骨底 14 16 13 15 其余掌骨小头 14 16 13 15 指骨底 14 16 13 15 股骨 头 上端 大转子 17 19 14 16 小转子 下端 17 20 15 18 胫骨 上端 17 20 15 18 下端 16 18 15 17 腓骨 上端 17 20 15 18 下端 16 18 15 17 跟骨结节 16 18 14 16 跖骨 第一跖骨底 17 19 16 18 其余跖骨小头 17 19 16 18 趾骨底 17 19 16 18 刘惠芳等根据山东 25 岁以下男 1389 例 女 915 例正常四肢 X 光制订出的骨 骺愈合时间与上表所列略有差异 详见表 7 5 山东人骨骺愈合时间 单位 岁 部位 愈合时间 肱骨 男性 女性 大小结节愈合 3 5 3 5 结节与头愈合 5 8 4 7 上端骺愈合 17 20 16 17 小头 滑车与外上髁愈合 14 17 14 下端全部愈合 16 18 14 尺骨 鹰嘴愈合 15 19 13 14 下端骺愈合 18 20 16 20 桡骨 桡骨头愈合 15 18 13 14 下端骺愈合 17 20 17 20 掌指骨 掌指骨上端骺愈合 15 20 14 16 掌指骨下端骺后 15 20 14 16 髋骨 耻骨及坐骨愈合 5 11 5 8 髋骨嵴形愈合 16 17 13 17 髂骨崤及坐骨结节愈合 19 24 18 24 股骨 股骨头愈合 17 19 15 17 大小转子愈合 17 19 15 17 下端骺愈合 17 22 16 胫骨 胫骨上端骺愈合 17 22 16 胫骨下端骺愈合 16 20 15 18 腓骨 上端骺愈合 17 22 16 17 下端骺愈合 16 20 15 18 跟骨骺愈合 14 19 13 18 跖趾骨 跖趾骨近端骺愈合 16 19 15 16 第二 五跖骨远端骺愈合 16 18 15 16 根据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 在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面 由长卵圆形的耻骨联合面 与对侧同名联合 面相接 构成耻骨联合 进入青春期后 耻骨联合面的形态改变随年龄增长而呈 现出很强的规律性 这已经国内外的学者所证实 因此 目前根据耻骨联合面形 态变化推断骨龄已成为人类学和法医学工作者广泛采用的最重要手段 根据耻骨 联合面鉴定年龄 在 14 30 岁期间 误差仅 1 岁 在 30 50 岁期间 误差为 2 岁 从此可看出 它对刑事案件中青年期骨骼的年龄鉴定具有重要价值 男性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变化 青春前期 14 岁 耻骨联合面中部最高 嵴沟交替 沟内有散在小孔 类 似蜂窝状 延续至耻骨结节嵴显著 男性各年龄组标准差 单位 岁 年龄组 平均年龄 标准差 S D 2S D 范围 青春前期 15 5 0 69 14 12 16 38 一级 18 5 0 71 17 08 19 92 二级 21 5 0 94 19 69 23 38 三级 24 5 1 25 22 27 四级 29 2 51 23 98 34 02 五级 33 2 52 27 96 38 04 六级 37 5 2 61 32 28 42 72 七级 42 5 2 68 37 14 47 86 八级 47 5 2 73 42 04 52 96 九级 55 3 45 48 1 61 9 一级 17 联合面中部略成水平 嵴高锐 达 2 3 毫米 可见早期平 二级 20 联合面嵴低钝 沟变浅 联合面上出现骨化结节 耻骨结节嵴开 始消失 三级 23 联合面嵴基本消失 沟变平 骨化结节融合出现骨化形态 背侧 缘腹侧斜面形成 四级 27 联合面骨化基本结束而平坦 有时可见嵴残痕 腹侧缘逐渐形成 斜面向上扩大 五级 31 联合面平坦 联合缘形成 下角明显 斜面向上扩大至顶端 从 此期开始 联合面出现程度不同的下凹 六级 35 联合缘及下角清晰明显 联合面骨质开始致密 腹侧斜面上段出 现破损 七级 40 联合面骨质较光滑细腻坚硬 下角明显 斜面开始出现结节状 八级 45 联合缘背侧部分外翻如唇状 近 50 岁时 联合面开始凹凸不平 或疏松 斜面成结节状 九级 50 联合面凹凸不平 下角内常有密集小孔 联合缘破损 腹侧上段 较明显 下角变平 耻骨逐渐疏松 研究表明 耻骨结节的愈合和骨化结节的出现时间是比较稳定的 耻骨结节 愈合年龄在 20 25 骨化结节的出现年龄在 21 25 岁 一般不超过 25 岁 二 女性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变化 女性耻骨联合面的形态变化有的较男性早 3 4 年 有的较男性晚 7 8 年 故 在根据耻骨联合面鉴定骨龄时应先确定其性别 然后再用相应的方法鉴定骨龄 现将女性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变化分级介绍如下 女性各年龄组标准差 单位 岁 年龄组 平均年龄 标准差 S D 2S D范围 青 春 前 期 15 5 0 68 14 14 16 84 一级 18 5 0 70 17 1 19 9 二 级 21 5 0 92 19 66 23 34 三 级 24 5 0 98 22 54 26 46 四 级 29 1 43 26 14 31 86 五 级 33 1 63 29 76 36 24 六 级 37 5 1 98 33 54 41 46 七级 42 5 2 25 38 47 八 级 47 5 2 49 42 54 52 48 九级 55 3 45 48 1 61 9 青春前期 14 耻骨联合面类似蜂窝状 中部略水平 延续至耻骨结节的嵴 明显 腹侧下缘略倾斜 一级 17 联合面中部略成水平 嵴高锐 达 2 3 毫米 可见早期平 二级 20 联合面嵴略钝 背侧缘逐渐形成 可见早期平 耻骨结节嵴开始 消失 出现骨化结节 三级 23 联合面的嵴由钝至消失 骨化结节与联合面逐渐融合 出现骨化 形态 背侧缘完全形成 四级 27 联合面嵴由痕迹至消失 骨化形态逐渐结束而平坦或舟状 腹侧 缘多数未形成 五级 31 联合面较平坦 部分者腹侧上缘尚未形成 下角明显 斜面隆起 形向上扩延至顶端 六级 35 联合骨质较致密 腹侧缘逐渐形成 斜面增宽 其侧缘成嵴状 七级 40 联合面骨质较细腻坚硬 联合缘形成 斜面侧缘显著成嵴状 八级 45 联合面骨质开始疏松 斜面骨质疏松 嵴状侧缘逐渐变短 50 岁 以后基本消失 九级 50 联合面骨质明显疏松 联合缘逐渐破损或单纯变圆 60 岁后整个 耻骨类似焦渣状 牙齿的年龄判定 根据牙齿进行年龄判定主要根据两种规律 根据牙齿的生长发育来判定年龄 适宜应用于未成年人 牙齿发育成熟后的增龄性变化规律 如牙齿磨耗 继生牙 本质 牙龈退缩等 牙齿磨耗的变化规律性较强 是国内最常用的年龄判断方法 主要用于成年人 一 根据牙齿发育规律进行年龄判定 人胚第 7 周时 成釉器 牙乳头和牙囊共同构成牙的胚基 简称牙胚 其中 成釉器将发育成釉质 牙乳头将发育成为牙本质和牙髓 牙囊将发育成为牙骨质 和牙周组织 胚胎第 2 个月 已发生了全部 20 个乳牙成釉器 胚胎第 3 个月至 出生后第 10 个月 又陆续发生 28 个恒牙成釉器 第三恒磨牙成釉器发育最晚 大约在出生后第 5 年才出现 根据牙齿发育规律进行年龄判定的方法主要包括 X 光片法 釉柱横纹计数 法 牙齿萌出时间法 牙发育图法等 牙齿磨耗年龄判定的分级法 1 牙齿磨耗六级分类 进行年龄判定的方法 在中国最初提出牙齿磨耗年龄判定的是吴汝康先生与柏惠英教授 1965 他们建立的牙齿年龄判定的方法至今仍然有实用价值 他们统计分析了有确切死 亡年龄记载的男性颅骨 93 个 年龄范围 15 66 岁 标本来源于河北 山东 少 数来源于河南 山西 根据磨牙的磨耗程度 将其分为六级 磨牙磨耗的分级标 准如下 齿尖顶和边缘部微有磨耗 齿尖磨牙或咬合面中央凹陷 齿尖大部磨去 暴露齿质点 齿质点扩大互相连成片 齿冠部分磨去 齿质全部暴露 齿冠全部磨耗 齿腔暴露 随着年龄的增加 磨耗级增加 各磨耗级所对应的年龄范围如下 表 11 8 臼齿各磨耗级的平均年龄和 95 置信区间 岁 M1 M2 磨耗级 平均年龄 95 置信区间 平均年龄 95 置信区间 22 6 21 5 23 1 23 4 22 4 24 4 27 3 25 8 28 8 29 7 28 5 30 9 31 7 27 5 35 9 37 6 35 6 39 6 40 6 38 6 42 6 46 2 44 1 48 1 52 5 48 1 56 9 60 3 55 4 65 2 57 5 M1 第 1 磨牙 的 级由于例数少 不足以计算 95 置信区间 M2 第 2 磨牙 的 级在本文所观察的标本中 未曾见到 姜学树等 1984 对辽宁人磨牙磨耗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他们共研究了 208 例成 年男性的磨牙磨耗情况 样本的年龄范围 15 61 岁 第一磨牙 658 颗 上颌 344 颗 下颌 314 颗 第二磨牙 601 颗 上颌 310 颗 下颌 291 颗 牙齿磨耗分级参照了吴汝康先生等 提出的分类方法 分类标准如下 辽宁人磨牙磨耗的分级与年龄的关系如下 辽宁人磨牙磨耗分级的平均年龄和 95 置信区间 岁 M1 M2 磨耗级 平均年龄 95 置信区间 平均年龄 95 置信区间 19 67 17 39 21 94 23 17 19 76 26 58 23 72 22 21 25 23 29 37 28 49 30 25 31 73 30 85 32 61 36 09 33 78 38 40 41 02 37 32 44 72 46 95 39 95 53 95 51 73 43 5559 59 59 50 60 50 注 M1 的 级和 M2 的 级 由于例数少 不足以计算 95 置信区间 M2 的 级在本文所观察的标本中仅见到一例 故未予统计 2 牙齿磨耗九级分类 进行年龄判定的方法 莫世泰等 1983 在研究华南人颅骨的磨牙磨耗与年龄的关系时 使用了牙 齿磨耗九级分类法 牙齿磨耗的详细分级 可以提高牙齿磨耗年龄判定的准确性 牙齿磨耗九级分级标准如下 齿尖顶和边缘部分微有磨耗 齿尖磨平或咬合面中央出现凹陷 齿尖大部分磨平 其中有一个或两个齿尖出现点状齿质暴露 有 3 个齿尖的齿质点暴露或者两个齿尖的齿质点扩大并连成一片 有 4 个齿尖的齿质点暴露或者 3 个齿尖的齿质点暴露 而其中有 2 个齿质点扩大连成一片 有 2 个或 3 个齿质点扩大联合成一片 而其中两个或一个齿质点分 离 齿冠部分磨去 4 个齿尖的齿质点联合 但咬合面珐琅质的岛或半 岛存在 齿冠大部分磨去 齿质全部暴露 齿冠全部磨去 牙髓腔暴露出来 观察时 先将牙齿咬合面刷洗干净 使釉质与齿质的界限清晰可辨 用 5 倍的放大镜进行观察记录 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华南人磨牙磨耗级与年龄的关系如下 表 11 10 华南人磨牙磨耗级的平均年龄和 95 置信区间 岁 M1 M2 磨耗级 平均年龄 95 置信区间 平均年龄 95 置信区间 19 6 18 2 21 0 22 8 21 7 23 9 24 3 23 6 24 8 27 6 26 8 28 4 30 0 29 0 31 0 37 6 36 3 38 9 38 2 36 6 39 8 45 3 43 1 47 4 44 7 43 0 46 9 54 7 53 0 56 4 54 5 51 7 57 3 60 3 57 9 62 7 60 4 57 3 63 5 64 3 60 5 68 0 65 0 62 3 67 7 70 0 68 5 注 M1 的 级和 M2 的 级由于例数少 不足以计算 95 置信区间 M2 的 级 本文所观察的标准未曾见到 2 牙齿磨耗年龄判定的统计学方法回归方程 1 牙齿磨耗年龄判定的回归方程 根据牙齿的磨耗情况建立推断年龄的回归方程 其判定年龄的结果更为可靠 张继宗等 1988 应用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颅骨标本 研究了牙齿磨耗年龄判 定的回归方程 研究标本共 262 例 来自江西 青海 吉林 河北 安徽 贵州 云南 广西 山东等九省区 研究的磨牙有 992 颗 对标本较多的省份的标本 作了牙齿磨耗年龄的地区差异的比较分析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 在 20 40 岁年龄 段 在江西 贵州 云南 广西和山东等五省区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该法牙齿磨耗分为十级 分级标准如下 没有明显肉眼可见的磨耗 齿尖微有磨耗 肉眼明显可见 齿尖磨平 微有凹陷 齿质点状暴露 两个以上的齿质点暴露 没有溶合 齿质点开始出现溶合 两个以上齿质点溶合 齿质点全部溶合 但仍有岛状的牙釉质存在 齿冠齿质全部暴露 X 牙髓腔暴露 将牙齿的磨耗级定为牙齿年龄判定的评分 将磨牙磨耗评分代入磨牙磨耗判 别年龄的多元回归方程式 可求出个体的年龄 由于各个颅骨 包括下颌 牙齿 存留的数目不一致 根据颅骨 包括下颌 牙齿存留的情况 可使用不同数目组 合的 M1 M2 构成的判别年龄的多元回归方程 上颌 4 颗臼齿的年龄判定 y 9 21 l 49X1 2 31X2 2 01X3 0 90X4 其中 X1为上颌左侧 M1 的磨耗级评分 X2为上颌左侧 M2 的磨耗级评分 X3为上颌右侧 M1 的磨耗级评分 X4为上颌右侧 M2 的磨耗级评分 y 为判定 年龄 复相关系数 R 0 9576 标准差 S 2 74 P 0 1 上颌左侧 M1 M2 右 M1 三颗臼齿的年龄判定 y 11 59 15 7 X1 2 42 X2 1 98 X3 其中 X1为上颌左侧 M1 的磨耗级评分 X2为上颌左侧 M2 的磨耗级评分 X3为上颌右侧 M1 的磨耗级评分 y 为判定年龄 复相关系数 R 0 8831 标准差 S 4 38 P 0 01 上颌右侧 M1 M2 两颗臼齿的年龄判 y 11 37 3 01 X1 3 43 X2 其中 X1为上颌右侧 M1 级磨耗评分 X2为上颌右侧 M2 磨耗级评分 y 为 判定年龄 复相关系数 R 0 9114 标准差 S 4 58 P 0 01 上颌左侧 M1 M2 两颗臼齿的年龄判定 y 12 02 2 73 X1 3 27 X2 其中 X1为上颌左侧 M1 磨耗级评分 X2为上颌左侧 M2 磨耗级评分 y 为 判定年龄 复相关系数 R 0 8784 标准差 S 4 42 P 0 01 下颌四颗臼齿的年龄判定 y 8 04 1 93 X1 2 67 X2 1 85 X3 051 X4 其中 X1为下颌左侧 M1 的磨耗级评分 X2为下颌左侧 M2 的磨耗级评分 X3为下颌右侧M1磨耗级评分 X4为下颌右侧M2磨耗级评分 y 为判定年龄 复相关系数 R 0 9384 标准差 S 4 28 P 0 01 下颌左 M1 M2 右 M1 三颗磨牙的年龄判定 y 8 81 2 17 X1 2 49 X2 1 94 X3 其中 X1为下颌左侧 M1 磨耗级评分 X2为下颌左侧 M2 磨耗级评分 X3为 下颌右侧 M1 磨耗级评分 y 为判定年龄 复相关系数 R 0 9001 标准差 S 5 13 P 0 01 下颌右侧 M1 M1 两颗臼齿的年龄判定 y 12 02 2 71 X1 3 28 X2 其中 X1为下颌右侧 M1的磨耗级评分 X2为下颌右侧 M2的磨耗级评分 y 为判定年龄 复相关系数 R 0 9091 标准差 S 5 45 P 0 01 下颌左 M1 M2 两颗臼齿的年龄判定 y 9 45 3 63 X1 2 92 X2 其中 X1为下颌左侧 M1 的磨耗级评分 X2为下颌左侧 M2 的磨耗级评分 y 为判定年龄 复相关系数 R 0 8994 标准差 S 5 49 P 0 01 思考题 1 耻骨联合面鉴定年龄的要点是什么 2 对为成年如何进行年龄鉴定 3 未成年人牙齿判定年龄与成年人有何区别 四 四 骨骼推断身高骨骼推断身高 在无名白骨化尸骨案件中 或在尸体被肢解后残留部分肢体的案件中 法医 工作者需要根据骨骼或残骨推断死者身高 采用公式来推断的方法受种族 性别 年龄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因而推断所得的数据 实为死者生前近似身高 全身骨骼推断身高 对于全套完整的无名尸骨 可测量全套骨骼的总长度 再加上 5cm 软组织 厚度 含椎间盘 即为死者身高 也可采用下列方法计算 该法先测得颅高 各椎骨椎体长的总和 股骨生理长 胫骨生理长 距骨高与跟骨高之和 用下列 公式 即可求得死者生前身高 身高 0 98 骨骼全长 即上述测量值总和 14 63 2 05cm 骨骼推断身高注意的问题 目前中国人骨骼推断身高的方法 大多是应用上世纪 70 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