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世纪教师应当确立哪些现代教学理念? 今年暑期,有幸参加了合肥市首届骨干教师东北学习活动,学习期间,各位专家的报告可谓是精彩纷呈,让我受益匪浅,各位专家的报告中都凸显了“现代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做?”这样的焦点话题,结合专家的报告,现就谈谈我的体会,我们都承认新世纪教师的确应当改变教学理念,因为,一切改革首先是理念的更新,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导向。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该确立哪些新的教学理念呢?(一)发展理念,变“当前发展”为“可持续发展”。(1)激发学生兴趣,热爱所学学科。可是有的教师会很无奈的说:我是想尽办法激发了,可学生还是偏科怎么办?事实上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学生, 但是只要细加分析不难找出原因,有的是受教师的影响,往往有些学生喜欢那个老师也就习惯喜欢哪门功课。有的受家庭影响,特别是家长的爱好差异会间接诱发孩子,比如有的家长偏爱文学那他就关注数学较少,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有的则是孩子自身的因素,比如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学上人脑左右两半球各分管不同的智力区域,比如左脑发达那么言语表达,音乐等就好些,而右脑发达则表现数学逻辑思维较好。而针对这些情况,教师明白以后应加以引导利用学习迁移,智力迁移使学生不偏科。 (2)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学生个体知识能力方面的差异在所难免,但是不能因为有后进生就不管不问,而长期以来那些往往因老师和同学的另眼相对而自卑的后进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一见老师来就说“敌人来了,我们要开始战斗了。”让他们感觉“没书读痛苦,有书读更痛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善待差异不要应了当下一句时尚语“浮躁的社会,激素的时代”这个差异不是给与“激素”就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当树立多元智能理论。注意鉴别智能领域,适当利用智能迁移。说到这里,现在还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我想这句话只是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责任以及基于这种责任和信念基础上的对自己事业的严格要求。这句话的真理性在于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他们身上总有闪光点可掘,但从另个角度来说,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因为孩子的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说是“半成品”要多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但教育绝不是万能的。所以这句话作为教师自勉可以,但不能绝对论。(3)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先说说“自主合作”,可能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开展小组合作是最好的体现形式了,于是在课堂教学中直管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了,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小组合作中我认为不同程度的存在“花架子”“假繁荣”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是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学习的时间被大量剥夺。第四,团团坐成摆设,有名无实,甚至摆设也老一套,雷打不动。第五,角色转换周期长,往往是优等生独角戏。第六,离开课本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再来说说“探究”,先来举个例子说说,中国父母孩子一放学就问“今天学了什么?老师有没有提问你啊?你怎么回答的啊?”而外国的孩子父母则会问“孩子,今天你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很明显两种问法就是学问的不同理解,教育是什么?在古希腊语种就是“引出”即把一个人的内在天赋引出来,即也是开发潜能,而开发潜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活动是必要的。要相信孩子们的潜能,举个例子,在兰州市举行的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12岁的聂利撰写的科学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大赛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这个结论,是聂利对蜜蜂进行了一年多的观察和试验后得出的。2001年秋,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是哑巴,它们没有发音器官,但却有会叫的翅膀,这些昆虫在飞行时不断高速煽动翅膀,使空气振动,这样就产生了嗡嗡的声音。后来,聂利在十万个为什么中也看到,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她向老师求证,老师的观点也同书上一样。去年春天,聂利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煽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对教材、科普读物和老师的讲解产生了质疑,并开始了对蜜蜂的试验和研究。她先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剪去蜜蜂的双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为了探究蜜蜂的发音器官,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这项试验她反复做了10次,结果都一样。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认为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据悉,聂利的论文已被大赛组委会收进获奖作品集,中国教育协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也全文发表了聂利的论文。所以这个例子是否给我们一种启示:要学会探究,超越自己,到达最远的目标不是地方,不是天堂,而是自己。(二)课程理念,变“课程传播者”为“课程开发者”。(1)活用教材,利用课程资源。今年暑期,我无意中发现我儿子的一篇作文中这样一段话:这个暑假我感觉到我的“鸭梨”很大,因为我期末没考好,大人说了暑假得好好大补,否则就会被老师同学们“out”了。哎,难道仅一次考试就让我的理想都 “神马”“浮云”了吗?看到这些古怪的词,晕了,上网一查竟然都是网络流行用语。可细想想也不是不行啊,往往因为这些词的出现甚至使文章很幽默且很有生机不是吗?只要用的合理就好啊。现在新课改下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服务的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但有的教师可能有两种误解:第一,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第二,我们只要把书上内容学好了就行,不要花精力去搞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其实这两种说法我都是不赞同的。首先,资源光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课程资源才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课程资源开发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开发的资源就比城市少,语文的资源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挖掘,并有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一定会收获更多的资源为教学所用。(2)要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资源。所谓动态生成资源就是善于抓问题促生成,善于抓矛盾冲突促生成。这里说个例子:一位外国老师在上一节关于“蚯蚓”的课,上课时带来了一瓶蚯蚓,她的预设是让学生认识一下蚯蚓,可是当一位学生上来观看时却不小心把瓶子打碎了,蚯蚓都爬出来了,这下学生可“疯了”纷纷跑到讲台上拿着蚯蚓好奇的看,教师似乎束手无策了,但是这位老师马上改变“战斗脸”,心平气和的说:“看看你们谁能看出个名堂来?”结果学生“疯够了”回到座位上,马上就有五花八门问题出来了:老师,我发现蚯蚓是爬的。老师,我发现蚯蚓没有眼睛耳朵等。老师,我刚才把它玩成两半,可他还不死,还在爬。最后竟然还有个同学说,老师我用舌头舔了一下,它的味道有点咸呢!瞧瞧,这些问题一出来,实际上课堂就变活啦,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就有兴趣了,甚至课后了还纷纷去找答案。而预设中根本就没有这些,这不就是抓问题促生成吗?(三)目标教学理念,变“片面”为“全面”。(1)处理好认知与情意的关系。学生认知的能力往往与态度情感价值观有所偏差,比如,在许多课的现象中,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是否一致,只要答案与众不同,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误解,于是绞尽脑汁想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就有“我敬佩白骨精”的个性化解读,这其实已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思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稍一点拨,学生就会明白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就越会害人深,所以不值得敬佩才对。所以当学生有独特的认知体验时,我们一方面要尊重,但也要正确引导与文本社会价值相一致。变片面的理解为全面的正确理解。(2)处理好过程与结论的关系。现代教学观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结果只是单一的片面的评价,发展不仅体现在结果上更是体现在过程中,因为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既有认知的,又有情感的,既有方法上的,也有习惯,还有各种思维,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所以应该在关注结果上更注重过程。(四)评价理念,变“甄别与选拔”为“激励成功”。(1)变“功利性评价”为“问题诊断性评价”教育应该从打造“龙”转向培育“德才兼备”,“龙”是统一规格上的“人上人”,而“德才兼备”是百花齐放的“人中人”所以从“龙”到“德才兼备”也是从单元价值到多元价值。举个例子,1991年震惊一时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在美杀人案,就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卢刚18岁就考入北大物理系后来进入爱荷华大学攻读物理学和天文学,并获得博士学位,最主要的愿因可能就是最后的博士论文奖金没有拿到,而一连杀了六人,包括他的导师,拿到博士奖金的中国同学等。卢刚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卢刚事件的启示:有才无德就是毒品,无才无德就是无品,这一事件当时发生甚至有人说:是不是今天的教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如果教育忘记了人的灵魂,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做人中“龙”又能怎样?我们只求不在万人之上,而与万人同行!(2)实施差异性评价并且弘扬特长评价。教育要关注儿童在哪方面聪明,而不是哪一个儿童更聪明。教育应该促进儿童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正所谓“优秀的教师在于培养出值得你崇拜的学生”学生的潜能要靠教师去点燃,所以教师应该为多元智能去教。有人说现代儿童其实有五个“缺失”:童年快乐的缺失,学习动力的缺失,精神文化的缺失,经历过程的缺失,成就感的缺失,我想这些确实值得思考。其实儿童是需要被大人或同龄人肯定的,要善于发现,不要一刀切死了,记得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一次组织家长去搞一次亲子互动活动,那天,我早早就去了,老师还没进课堂的时候,我就在班里和几个小朋友说话,有个小女孩特可爱,我就问她:“你在班里是表现最好的吧?”只见她小脸通红就是不好意思说,但是她却说你问问其他同学吧,从她的眼神里,我能看得出,她恨不得都说她的好,可是就是没人说她,然后她又急切的说,那你去问老师吧,恰巧这时老师进来了,接着就说:“你啊表现一般般,看看你就知道在说话”哎呀,一句话让那个那个小女孩扫兴的回到座位上了,放学的路上我又碰到她了,看着她那稚嫩而又失落的笑脸,我真后悔问她这句话啊,于是上前说了句似乎弥补我的错误的话:“我儿子刚才告诉我,你的话很好看,还有你的舞跳得超棒哦”听了这话,她笑得可甜啦,还说下周她过生日一定要带蛋糕给我儿子吃。看看,小孩子是多么渴望能被表扬啊!所以教师要点燃学生希望的火把。有篇报道上说了这样一件事:学校组织小学生去看电影珍珠港回来要求说说看后感,结果是众说纷纭啊,有的说,老师这部片子太花钱了,你看出动了那么多的武器。有的说,老师。这片子男主角太帅了,有的说太暴力了,还有的说这么多钱都浪费了,有这么多钱还不如捐给希望工程呢,还有的居然说,那个男主角不够意思都不知道那个女主角的男朋友是否死了就和她好了而这时你说老师应该怎样去评价呢?每个孩子关注的兴趣不同就应该针对差异兴趣评价,另外学生一定要多给鼓励,多利用教育期待让他们增强自信心,暑假时我儿子跟我说了个头疼的话题:妈妈,为什么非要学外语呢,不学就不行吗?我一时也答不上来,你说该怎样评价呢?想了想,我说:“学好外语是为了更好的做中国人!”当然这句话我是引用一位专家的话啦,就是说不能因为孩子这样的问话我就盲目的加以评价:你这句问的不对,或者就说对,不应该崇洋外文,而回答学外语是为了更好的做中国人就意味着要多学文化,包括外国的文化,学好了这些,才会“走遍天涯都不怕”那这样孩子也有信心了!另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擅长写字,有的擅长朗读,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动伤害预防按摩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米面亲子烹饪课堂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木乐器配件加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食品安全培训试题和答案
- 肩颈康复辅具生产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练习题(附答案)
- 回灌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 西服常见缺陷分析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服装缝制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轻工纺织大类
- DB3709-T 003-2020 涉案财物集中管理服务成本测算规范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历年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张裕产区葡萄酒特色与品牌国际化发展报告
- 图深度强化学习在配电网故障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 (2017)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装修工程综合定额交底资料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语法填空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件
- 《基础护理学》第七版考试题库大全-上部分(600题)
- 提高市政雨水管道接口施工一次验收合格率
- 2025年有机化学实验模板
- 基坑安全事故及防范措施
- 欧盟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 GB 21258-2024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