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固氮》测试卷.doc_第1页
《生物固氮》测试卷.doc_第2页
《生物固氮》测试卷.doc_第3页
《生物固氮》测试卷.doc_第4页
《生物固氮》测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固氮测试卷曾小军 (江西省泰和县第二中学 343700)一、选择题(60分)12008年8月 ,台风带来的暴雨淹没农田,可以促进的生理过程是 ( ) A硝化作用 B反硝化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1B 在水淹(氧气不足)情况下,硝酸盐可被反硝化细菌最终转化为氮气,返回大气中。2.下列除哪种生物,既是自生型又是自养型的是 A.根瘤菌 B.圆褐固氮菌 C.硝化细菌 D. 鱼腥藻2. D “自生型”是针对固氮方式来讲;而“自养型”是针对同化方式来讲。3在麦田土壤中施用圆褐固氮菌制剂的好处是 ( )(1)固定大气中的氮; (2)从太阳光获得能量 (3)与小麦根共生 (4)促进果实发育A、只是(1) B、只是(2) C、(1)(4) D、(1)(2)和(3)3C 圆褐固氮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自生固氮作用,且分泌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4下列各项中,能形成氨的是 ( ) 生物固氮 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 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 A B C D4A 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形成氨叫氨化作用5下列有关生物固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的根瘤是发生固氮作用的部位 B侵入豆科植中的根瘤菌才能固氮C不同的根瘤菌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 D根瘤菌通过固氮作用形成铵盐5D 根瘤菌通过固氮作用形成氨气。6关于固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氮生物都是异养的 B、固氮生物都是共生的C、固氮生物都是细菌或放线菌 D、根瘤菌固定的氮素占生物固氮的绝大部分6D 固氮生物可以是蓝藻,是自养的7利用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观点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甘蔗的“花环型”两圈细胞中的叶绿体形态、结构、酶系统、功能均不同,代谢也无联系B将C4植物叶绿体移入C3植物体内使光合效率提高,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C将豆科植物的种子沾上根瘤菌,就不需要施肥D从结构与功能统一的生物学观点看,胰腺细胞和效应B细胞中含有较多的细胞器都是高尔基体7D 将豆科植物的种子沾上根瘤菌,仅提高豆科植物对氮元素的的吸收量,其他的矿物质元素不能提供,所以仍然需要施肥。将C4植物叶绿体移入C3植物体内使光合效率提高,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中的氨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转化成硝酸盐B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C植物只能利用土壤中的硝酸盐和铵盐,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D根瘤菌固定的氮一部分供宿主植物利用,一部分留给自己使用8B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硝化细菌的作用将氨转化成亚硝酸盐, 最终转化成硝酸盐.9下列各类微生物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是 ( )A圆褐固氮菌等自生固氮菌 B根瘤菌等共生固氮菌C硝化细菌等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 D酵母菌、霉菌等真核生物9A 自生固氮菌通过固氮作用能够利用氮气,根瘤菌只有共生时才能固氮10根瘤菌、鱼腥藻、念珠藻、颤藻、圆褐固氮菌等固氮生物细胞的共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细胞中都有核糖体C细胞中都有固氮基因 D都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10D 圆褐固氮菌属于自生固氮菌11通过某些微生物的作用,把空气中游离的氮素固定转变为含氮化合物,这一过程就是一种生物固氮作用。为确定固氮的最终产物,做了如下两个实验:(1)把固氮菌培养在含15N2的空气中,细胞迅速固定氮素,短期内细菌的谷氨酸中出现大量的15N。(2)如果把细菌培养在含有15NH3的培养基中,固氮能力立刻停止,但吸入氨态氮迅速转入谷氨酸中。由此可以推断,该微生物固氮产物是( ) ANH3 BNO2 CNO3 D谷氨酸11A 把细菌培养在含有15NH3的培养基中,固氮能力立刻停止,说明固氮产物是氨12在自然界的氮循环中,土壤中的一些细菌能够使氮素返回大气,这些细菌及其新陈代谢类型是 ( )A根瘤菌 异养需氧 B圆褐固氮菌 自养需氧 C硝化细菌 自养需氧 D 反硝化细菌 异养厌氧12D 反硝化细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够使氮素返回大气,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13能在固氮蓝藻某细胞器中发生的化学过程为 ( ) A.N2NH3 B.氨基酸一多肽 C.C02+H20一C6H1206+02 D.C6H1206+02一C02+H2013B 固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游离的核糖体细胞器。14.关于单独生存的根瘤菌与侵入大豆根内的根瘤菌不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不相同B两者的新陈代谢类型相同C两者的固氮方式相同,D两者的生殖方式相同14C 单独生存的根瘤菌不能固氮。两者都为异养需氧型,但前者是分解者,后者是消费者。15固氮菌在土壤中总是与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活在一起,是土壤微生物间互利共生关系的典型实例。有关两者之间的互利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A、固氮菌消耗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并为其提供氮源,促进其代谢B、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为固氮菌提供不含氮的碳源和能源C、固氮菌消耗氧气为厌氧型的分解纤维素微生物创造有利条件D、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使土壤中的N2含量增加,对固氮菌十分有利15D 纤维素中不含N元素,因此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不能使土壤中的N2含量增加。16下列关于固氮微生物及固氮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圆褐固氮菌是自养型微生物 B、根瘤菌可以在无氮培养基中生长繁殖C、提取固氮基因时常用“鸟枪法” D、圆褐固氮菌能够分泌生长素促进自身生长16C 圆褐固氮菌虽然能够独立固氮,但同化作用类型属于异养型。根瘤菌只有侵入到相应豆科植物的根内才能固氮,不可以在无氮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由于固氮基因是原核细胞的基因,所以提取时常用“鸟枪法”。圆褐固氮菌分泌的生长素是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17根瘤菌是一种固氮微生物,其生物学特征之一是A在土壤中独立生活时能够固氮B需氧的异养细菌C所需能量由自身的线粒体提供D单细胞真核生物17B 根瘤菌是原核生物,属于异养需氧类型的细菌18下列生物细胞结构和代谢类型均相同的一组是 ( ) A硝化细菌和圆褐固氮菌 B圆褐固氮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 C酵母菌和根瘤菌 D乳酸菌和黄色短杆菌 18B 硝化细菌(自养型)和圆褐固氮菌(异养型)原核生物;B圆褐固氮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都是异养需氧型原核生物;C酵母菌(异养兼氧型)和根瘤菌(异养需氧型)原核生物;D乳酸菌(异养厌氧型)和黄色短杆菌(异养需氧型)原核生物。 19要将土壤的自身固氮菌与其它杂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 ) A加入氮源,加入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B不含氮源,加入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C加入氮源,不含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D不含氮源,不含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19D “自身固氮菌”在生态系统中对“N”循环中的作用:将大气中氮气合成为氨。因此,不用另加氮源。“自身固氮菌与其它杂菌”都属于细菌,不能加入“杀菌剂” 20下面对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的固氮过程就是氮被吸收到植物体内并被利用的过程 B动物产生的尿素通过转化可被植物吸收利用 C氮素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就会形成不可转移的物质 D生物体内的氮的来源,主要是由于闪电的固氮作用20B 生物体内的氮的来源,主要是由于生物固氮作用;氮素进入生物体内通过反硝化细菌再形成氮气二、简答题(60分)21 人体部分新陈代谢的图解,请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人体部分新陈代谢的图解,请根据图解回答问题细胞外(原创10分)下图表示几种含氮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依据此图,回答有关问题:(1)能完成过程的生物,从细胞结构水平看,与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_,从生态系统成分看,其属于_。(2)某同学为了从土壤中将能完成过程的微生物与其他细菌分离,配制灭菌培养液在成分上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是_;为了制备根瘤菌DNA,是否可以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为什么?_;为了使大肠杆菌获得即能固氮,又能产生抗生素的本领,他将巴氏梭菌(即能固氮,又能产生抗生素)的拟核提取,移植到去拟核的大肠杆菌细胞中,构成重组菌,实验能否达到目的?_ 。 (3)通过过程,氮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在自然界中,过程主要发生在_体内,它是氮循环中无机氮转变为有机氮的主渠道。氮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酶以及_等的重要组成成分。(4)若图中的“氨基酸”是谷氨酸,“新的氨基酸”是丙氨酸,则过程接受氨基的糖代谢中间产物是 。若过程的某种酶大增,医生会认为此人可能患 。(5)氮返回土壤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图中产生的尿素进入土壤;二是植物和动物遗体中的含氮物质被土壤中的 形成氨而进入土壤。(6)此图说明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可以不断地 出现,无机环境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 利用。21(1)没有核膜 生产者或消费者或分解者 (2)不含氮源 根瘤菌 不可以 因为根瘤菌的细胞壁化学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组成的化合物 不能 因为细菌质粒上的基因,控制细菌的抗生素生成、固氮 、抗药性等性状。(3)绿色植物 ATP和NADPH (4)丙酮酸 肝炎 (5)微生物分解 (6) 循环 反复22(12分)下图为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请回答有关问题:(1)大气中的N2变成植物体内的氮需要 等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而动植物遗体中的氮回归大气中需要在无氧条件下,由 细菌的作用来完成。(2)能进行硝化作用的生物的同化作用的代谢类型是 。它的生命活动的最初碳源为_。(3)固氮微生物中根瘤菌属于共生固氮微生物,其代谢类型是 ;圆褐固氮菌属于自生固氮微生物,代谢类型为 ,它除具有固氮作用外,还能分泌吲哚乙酸,吲哚乙酸在植物体内被称为 ,其作用是 、 。(4)在肥料一定情况下,要想使非豆科植物含氮量较大幅度增加,可采取的方法有哪些,请举两例:_。 _。(5)若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使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也能自行固氮,如果能实现,将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列举1例) 22.(1)固氮菌、硝化细菌 反硝化 (2) 化能自养 CO2 (3)异养需氧型 异养需氧型 生长素 促进果实发育 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共生固氮菌 (4)土壤中施用自生固氮菌体 通过基因工程使非豆科植物接上固氮基因(5)明显提高粮食产量 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23(8分)在稻田、渠沟里,有一种会散发出独特“鱼腥味”,并且形状似念珠的丝状体蓝藻,命名为鱼腥藻。鱼腥藻主要由两种形状不同的细胞所组成,一连串较小的细胞称之为营养细胞,而形态较大的称为异形细胞。营养细胞能进行类似于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异形细胞则能进行固氮作用,在固氮酶催化下,将空气中的N2转变为NH3、NH+,进而形成氨基酸。正常生长情形下,鱼腥藻借主动运输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含氮物质如NO3、NO2等,供个体所需。但当外界环境缺乏含氮物质时,鱼腥藻细胞存在着“对氮饥饿的状态”,从而诱使一些营养细胞在24h内分化形成异形细胞。此时细胞在生理、生化上发生较大的改变,这种变化与基因表达有关。(1)鱼腥藻与根瘤菌的区别在于鱼腥藻是一种 固氮微生物。(2)右图中和提供的物质主要是 。(3)右图中所表示的物质是 。(4)鱼腥藻的固氮作用体现了微生物代谢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自我调节的意义是 。23(1)自生(或自养型的)(2)H和ATP(3)某种有机酸(或某种中间产物)(4)避免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并不断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24(10分)下图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氮循环,根据图回答问题:NO3N2池底微生物物质A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微生物CCO2大气中的N2水体太阳光水体微生物D能同时完成过程的水生生物是 。碳、氮共同参与在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 物质的组成。、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和 。(3)微生物D的活动使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是_。抑制这类细菌活动的有效措施是_。(4)物质A是,微生物C的代谢类型是 。如果水中的单细胞藻类种类很多,且数量很大,表明水体的污染物是 ;如果开始时较短时间内水体中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捕食细菌的草履虫)数量极多,表明水体的污染物是 。24、 固氮蓝藻 ATP、NADPH和酶 氧气和有机物 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3)使硝酸盐()转变为植物不能吸收利用的N2 中耕松土 (4)NH3自养需氧型 N、P等无机物 有机物备用题1下列有关生物固氮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豆科植物的根瘤是发生固氮作用的部位 B土壤中独立生活的根瘤菌不能固氮 C不同的根瘤菌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 D根瘤菌能够固氮 ,豆科植物不用施肥1D 根瘤菌(是一种共生固氮菌)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的根部,才能够固氮,可为豆科植物提供氮素,但其他的矿物质元素不能提供。所以仍然需要施肥。2独立生存的根瘤菌可以将 ( ) A大气中的N2转化为NH3 B大气中的N2转化为NO3 C土壤中的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土壤中的NO3转化为N22 C 独立生存的根瘤菌不能固氮3.能够分泌生长素的细菌是 ( )A.根瘤菌B.圆褐固氮菌 C.硝化菌D.乳酸菌3. B 圆褐固氮菌不但能够固氮,还能够分泌生长素。4在水稻田引入某种蓝藻后,有效提高了水稻的增产,水稻与蓝藻的关系是 ( )A蓝藻为水稻提供生长素 B蓝藻与水稻是互利共生关系C蓝藻的光合作用提高了水稻的光能利用率 D蓝藻的固氮间接提高了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4D 蓝藻的固氮作用提高了土壤的氮肥,从而提高了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4. (8分)微生物在维持生物圈稳态方面有着其他生物类群不可替代的作用。下边的示意图甲、乙、丙代表了三类微生物参与的生态系统中碳素和氮素循环的一部分。据图及有关知识回答: (1)甲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其同化作用类型属于_型。实现图中的过程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是_,这种物质的更新再生对于甲生物来说需要吸收_氧化形成_时释放出来的化学能,而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则是由叶绿体的光合色素吸收的_能推动转化。 (2)乙生物的新阵代谢类型属于_型,其生命活动进行时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3)丙类微生物的活动可以增加土壤的氮素营养,因为它们体内具有高等植物不具有的_酶。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位于细胞内小型环状DNA分子上,这个环状分子又叫_。4(1)生产者 (化能)自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