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挖掘活动因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doc_第1页
小学品德论文:挖掘活动因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doc_第2页
小学品德论文:挖掘活动因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doc_第3页
小学品德论文:挖掘活动因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doc_第4页
小学品德论文:挖掘活动因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品德论文携小型活动与品德教学同行 挖掘活动因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内容摘要聚焦品德和社会2011年版的课程特点,如何塑造孩子“情感和态度”,展开剖析与解读。围绕品德课堂学习的主题,努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打破以往课堂模式,通过设计、建构、组织起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活动,携茶话式、表演式和拓展式活动等小型活动有效塑造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型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德教学聚焦课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共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小学德育课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存在说教化、灌输化、成人化、简单化的倾向,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方法成人化,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的固有模式,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圈定在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中,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那么,如何从传统课程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呢?变说教为“点拨”,变“灌输”为“主动”,变成人化为“儿童化”?2011年版的课标重点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目标中将“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改为“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将“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改为“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将“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改为“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无论是观现状还是看课标,无不透着这样的信息:必须给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有的地位。课堂中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才能走出“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的固有模式,真正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给学习提供动力,为课程实施营造保障机制,具有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生活、孕育审美愉悦体验的作用。”这里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课堂学习的主题,努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通过设计、建构、组织起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活动,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主体活动中实现自身品德的和谐发展。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活动因素,为学生制造学习需要。利用活动巧妙地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注意集中,很快锁定目标,投入学习,不断反馈,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真实地体验到了自我成长的快乐感受。一、茶话式小活动“点拨”水到渠成茶话,顾名思义就是边品“茶”边聊天,我们的品德课应该取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课堂上的茶话式活动就是准备一些简单的与课堂教学主题相关的“茶”“工具或者材料”,让孩子们在极其轻松的氛围中吃吃、聊聊、玩玩,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比如在低段的习惯培养主题中课堂上可以穿插这样的一个茶话活动:当孩子们了解了牙齿的相关知识之后,老师奖励大家每人品尝一片奥利奥饼干。孩子们吃得格外香甜!老师就抛砖引玉:“能品尝到如此香甜的饼干,你们得感谢谁?”(孩子们都想到了牙齿)老师追击:“今天就让我们好好地去看望一下这位常被我们遗忘的朋友吧!大家拿出镜子,照一照,牙齿怎么样了?”孩子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个个满嘴是黑黑的饼干屑,牙齿变得太难看了!“那怎么处理呢?”大家纷纷要求刷牙、漱口。孩子们的需求势不可挡。这样的茶话式小活动很快话出了孩子们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制造学习的需要,让孩子们在强烈的需求中明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是老师最期待的。紧接着,孩子们和着一曲有趣的刷牙歌“小牙刷,手中拿,张开我的小嘴巴;上牙从上往下刷,左刷刷,右刷刷”开始练习刷牙操。接着就进行了真实的刷牙活动,完了,再照镜子,大家终于找回了自己的白牙。此项茶话式小活动学生准备起来非常方便:每人准备小镜子、牙刷、杯子各一份,牙膏、脸盆两人小组准备一份即可。这样的茶话式使孩子们前前后后的情感落差使学习活动水到渠成,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课堂是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上,学生在讲述和互动中已经自然而然领悟了个中之精华,就无需老师再去一一解读其中玄机之所在,有道是:“早有蜻蜓立上头”,教学其实也无痕。笔者认为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以及茶话活动都因以儿童生活的实际为出发点,最后又回归到儿童生活。因此,我们老师要找准契机挖掘教材活动因素,尽可能创设性把学生带进与课文相关的现实生活中去体验,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规范习惯。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关注了孩子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二、 表演式小活动你“说”我“演”,大家谈儿童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散发着儿童所特有的气息;儿童的内心活动也是奇妙的,充盈着儿童特有的天真;儿童喜欢表演的天性也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可以通过表演这种学生喜而易见的形式来呈现生活的场景。这远比课堂上,老师的多媒体图片、枯燥的讲述来的直接。课标中提出“ 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课堂上让孩子们回忆生活的轨迹,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的现象,用表演去诠释、去探讨、去规范生活,形成价值观。(一)就地取材,一次生成的期待 品德课本中的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人、事、物,以及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烦恼等等,但不可能涵盖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中的例子、情景再现等有时不是学生熟悉的内容,无法引起共鸣。我们可以就地取材,深入挖掘身边“教材”进行表演,孩子们在表演中会有所回忆、有所共鸣、有所感悟、有所自我批评,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检验 。 比如: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蜜罐里长大,对于邻里之间的“举手关爱”、“芝麻琐事”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很多学生“隐藏”了对“邻里生活”的体验。而现实中的点点滴滴,身边的所所碎碎,只要我们留心细思,总有一些感动的东西在生活中流露。抓住品德和社会中“我的邻里生活”单元版块是让学生情感体验的一个契机。 师:(学生谈对“远亲不如近邻”的理解)刚才同学们对“远亲不如近邻”的理解说得非常好。 师:遇到麻烦的时候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留心邻居之间的事情,你会发现你拥有一个很不错的邻居。但是,邻居之间也总免不了会发生一些小摩擦,你和邻居家的小朋友,遇到过什么麻烦吗?或者家人在和邻居的交往中遇到过哪些摩擦?生1:我邻居家的那个女生老是来我家告我的状,我很不喜欢她。生2:上个星期,我把邻居家小伙伴的铅笔盒弄坏了,她很不高兴。 生3:上次,我妈妈和邻居闹了点小矛盾,我很不开心,因为我和隔壁黄圆圆是好朋友。师:看来麻烦还真不少,那该怎么解决呢?总不能让这么点事情就影响了邻居的关系吧?相信聪明的同学肯定能想出妙计。(学生很喜欢当军师,纷纷举手)师:咱们光凭嘴巴说,可能还不行,咱们把它表演出来。每个小组帮自己的组员策划解决自己的麻烦。看一看哪一组的策划最实用。(学生分组讨论;排演;观看;谈感受)生1:我觉得刚才李虹颖这一组表演得比较好,他说话很温柔(师:礼貌),这表示他是诚心诚意来道歉的,这样人家就会原谅他。(该组学生演的是铅笔盒事件)生2:我觉得道歉的时候应该先带上一份礼物,这样那个铅笔盒的主人就会很快原谅你。生3: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让一步,就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了。生4:你应该和邻居小朋友互相交换玩具玩,这样就一下子又和好如初了。课标中提出:“思想品德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克服成人化和概念化的倾向。”以往的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是根据教材提供给我们的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只是在老师的设计下,请君入瓮,步步为营。所谓的创新的思维被掐灭了,所谓的道德的体验也被扼杀了。这种取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问题解决式表演,引导学生“跳一跳,生活更美好”的教学方式,真正拉近了现实与课堂的距离,缩短了说教和生活的空间;它改变了曾经“传统”的课堂,展现了时代“生活”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分组解决自己的实际困惑,这本身就有着一种不寻常的意义,同时对于参与策划的组员来说,何尝不是一次“自我价值”体现的机会呢?为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设计孩子们喜欢的表演活动,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细胞,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收获。 (二)一种情境的再现,既是演员又是当事人一位教育家曾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生单一地当作一个即待改造的群体,而应把学生当作生活的 “主角”甚至是“导演”,疑学生之所“疑”,演学生之所“惑”,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比如:在学校生活板块教学中,同学之间互相关心的事例、同学中常出现的摩擦和冲突的事例的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算算一天当中,我们有多少时间是和我们同学相处的呢?经过一计算,不禁发出感慨:“我们的白天基本上是和我们的同学共同度过的呢?”“简直比我妈呆的时间还长!”我乘机说:“所以我我们的班级的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天要呆那么长兄弟姐妹之间肯定有许多感动的事情发生,也会有小摩擦”接下来学生畅所欲谈在畅谈中,有学生提到”我和方心羽这对好朋友已经一个星期没有说话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请当事人上来情景再现。原来是因为家里丢钱事件产生误会,后来整理时发现在被书本夹着,知道错怪好朋友,又不好意思承认错误。表演中,我即兴采访了两位当事人。“我太冲动了,当时竟想到会被妈妈责骂,其实后来想想方心羽不是这样的人”,“我要向她道歉”“我也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帮她一起找的”两个好朋友和好如初。采访结束后,我请全班同学谈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以及以后出现类似的摩擦改怎么解决,孩子们兴趣盎然,又一次畅所欲言。 像这样情境的再现,尤其是当事人参与的表演活动,对学生来说就是最直接的,最纯粹的“生活”。这样的表演是孩子们一种生活的历练,一种心声的流露,一种情感的提升。这样的表演既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又能有效形成价值观。我们不难发现鼓励学生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让他们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在课堂中讲述出来,把自己的困惑表达出来,才是真正的“生活化”, 这样的德育课堂才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具有吸引力,才更能体现品德课堂的精髓,否则就会呈现出“子虚乌有”之状态。表演是以孩子亲身经历的事件为教育支点,取材于生活,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最后内化为真正所需要的道德行为。三、拓展式小活动挖掘素材,充实课程课标中指出:“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会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充实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倡导以拓展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拓展性活动强调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激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强调学生以探究方式学习,在探究中学习探究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其意义与价值,归根结底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尤其是富有个性地发展。探究的实施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1、采访调查:根据教学板块主题,让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去零距离接触书中的人和事,使教材内容丰满。根据需要以小组形式组织队员进行调查采访周围人和事。形成采访日记或调查报告。比如对水源污染进行调查,写调查报告,给乱排污工厂写反映书,给家乡的特产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传统文化的书籍然后既当记者,又当编辑,将采访写稿、插图,排版集于一身,从而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资料可以综合运用的机会。比如:关于家乡特产教学可以有这样的拓展研究:家乡特产的调查研究(一)家乡主要特产列表主要特产主要出产地生长或生产情况销售情况(销量、销售地、收入)箬横玉麟西瓜松站白鲞联树甘蔗乌根草鸡长屿杨梅大溪芋头太湖莳药学生在调查研究活动中,提高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他们在调查活动中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和已有教材,走出了学校,走出了教材,走向了社会,走向大自然,广泛收集了许多课外信息,阅读了大量的乡土材料。他们了解了家乡有哪些特产,对某一特产深入地细致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接触了许多新事物!而且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学生的倾听技能、发问技能、观察技能、记录技能、访谈技能、调查技能等无疑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培养。2、编手抄报:品德教学中关于民间传统以及节日等板块的教学,靠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哪怕教师说破嘴唇,也是收获甚少;其次,学生的兴趣也不可能在此点上。而编手抄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材料,自己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分工,当学生的内需使然后,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手抄报而是对节日知识的拓展。比如为庆祝元旦的到来,可以“喜迎新年”为主题,选取一些相关新年的传说、风俗民情、灯谜、歌谣甚至是学生自主创作的表达喜悦心情的习作为素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可以到我国璀璨的文化宝库中去搜索素材。例如感恩节,3月3I学雷锋让学生阅读相关孝心文集,社会新闻然后汇编成手抄报。3、热点辩论:根据社会生活事件,就某个人,就某件事谈谈各自的理解。引导学生对事件是非优劣的判别,是提高学生审美情操的重要的途径之一。辩论前提出要求,辩论后组织评点、评价。开展对某一问题、某一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