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__苏科版精品讲义.doc_第1页
熔化和凝固__苏科版精品讲义.doc_第2页
熔化和凝固__苏科版精品讲义.doc_第3页
熔化和凝固__苏科版精品讲义.doc_第4页
熔化和凝固__苏科版精品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XX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5A)讲义编号 2012cz01wlxp00005学员编号: 年 级:初一 课时数: 3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物理 学科教师: 徐平课 题熔化和凝固授课日期及时段2012-08-15 8:0010:00教学目的1、 知道熔化和凝固点的过程特点,能够分析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曲线;2、 知道熔点凝固点的含义;3、 知道常见晶体和非晶体的种类,运用温度曲线区分它们;教学内容上节内容回顾:熔化和凝固 我们都生活在北方,所以每年冬季来临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银装素裹”的美景!我们可以滑雪,我们可以堆雪人,我们还可以打雪仗但是到了春天的时候气温开始回升,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短短的几个月内我们就看到了这个世界发生的美丽变化。在秋天,我们见证了水由液态到固态的变化;在春天我们又亲眼见证了冰块由固态到液态的变化!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当春天气温回升的时候,冰雪就可以熔化成水了,所以我们得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不同物质在发生熔化的过程时中出现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比如石蜡和冰块的熔化过程。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蜂蜡和海波(大苏打)的熔化过程!【观看视频】实验原理:任何物质,在温度升高时,物态也会发生变化。 主要实验方法:水浴法(使晶体均匀受热)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试管、晶体(海波)、温度计、钟表、玻璃棒。 操作提示:(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高度约3cm)放在盛有热水(稍低于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的大烧杯里。试管内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玻璃棒),随时搅拌海波,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2)等海波的温度接近熔点时,稍减慢加热速度。注意观察海波的变化:试管壁开始海波逐渐熔化温度基本保持在熔点左右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有持续上升。约超过熔点10时停止加热。 实验现象:(1)开始加热时,海波物态不变,温度计示数逐渐增大(2)在一定的温度下(熔点)海波开始融化,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3)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由逐渐增高。为什么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呢?吸收的热量都干什么用了呢?:我观察到了: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想一想】为什么晶体熔化时都达到熔点了还要继续吸热呢?只要达到熔点了,晶体就可以熔化为液体了吗?进一步总结晶体融化的条件。晶体熔化图像1.AB段的时间内2.BC段的时间内3.CD段的时间内非晶体熔化熔化图像和晶体的熔化曲线比较一下,你能得到什么?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为什么?) 晶体与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总结】实战演练:1、如图2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海波的沸点是48 海波在段吸收了热量 海波在段是气态 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2、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沥青 B.冰C.玻璃D.石蜡 3、在标准大气压下,萘的熔点是80C,则此温度下的萘: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5、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6、如图是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吸热量,温度不变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7、下列各图表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8、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物理的重要能力之一。某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FG线段平行于时间轴,说明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B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GH线段表示温度不断降低,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在不断降低D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9、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O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O不变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 10、把一块0的冰投入O的水里(周围的气温也是O),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如何?( ) A冰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O B水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O 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变,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1、夏天,含在嘴里的冰棒会逐渐化成水并感到凉爽,这是冰棒发生了 现象要 热的缘故。 12、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3、水银的熔点是-39 ,它在-38 时处于_态;它在-40 时处于_态;它在-39 时处于_态或_态. 14、_ 分为晶体 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有一定的熔点,而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的. 15、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内能逐渐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冰块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或“可能升高”)。 课后作业:1、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A.沸点较高 B.沸点较低 C.凝固点较低 D.凝固点较高 2、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撒入冰雪中的“融雪盐”A、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熔化周围的冰雪。B、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地热”而熔化。C、溶入雪水中形成盐水,盐水熔点较低,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D、增加冰雪对光线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3、下列关于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雪能够吸收所有的光线,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B、积雪能吸收声波,从而减少噪音产生的环境污染。C、尚未开始融化的积雪对被覆盖物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D、积雪虽没有融化,也会由于升华而使积雪层变薄。 4、在气温为0的室内,把盛有冰和水的金属盒漂浮在盛有酒精溶液的开口容器里,过一段时间后,金属盒内冰和水的变化情况是( )A、不发生变化 B、冰减少,水增多 C、冰增多,水减少 D、无法判断 5、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如图2所示。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撤“融雪盐” ,这是因为( )A. “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 “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6、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游泳后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7、下列事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和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8、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 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冰的熔点是0 ,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 ,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9、图15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熔化完毕共用了_min.(2)在CD这一段,该物质处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