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赖特“有机建筑”中的道家思想.doc_第1页
浅谈赖特“有机建筑”中的道家思想.doc_第2页
浅谈赖特“有机建筑”中的道家思想.doc_第3页
浅谈赖特“有机建筑”中的道家思想.doc_第4页
浅谈赖特“有机建筑”中的道家思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赖特“有机建筑”中的道家思想课程名称 设计文化与批评 学生姓名 张琳 学 号 331305000222 专业班级 设计学2013级 2014年4月浅谈赖特“有机建筑”中的道家思想摘要:道学是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与有机建筑的诞生相隔两千多年,但是它们的精髓思想却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美国2 0世纪伟大的建筑师赖特的建筑思想中渗透出的中国道家思想的研究,探索和体会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有无相生”、“损之又损”、“大象无形”与有机建筑思想的融合及影响。道家是春秋时期重要的哲学派别,老子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有无相生”,“法自然”等思想,是我国珍贵的传统精神。有机建筑是现代建筑的一个派别,最早由美国建筑大师赖特提出,主张建筑有其内在的联系,根据内在因素来设计,还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等观点。虽然两种思想相隔两千多年,道家思想却与有机建筑理论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有机建筑大师赖特是一个勇于打破欧洲建筑传统,努力吸取外来文化精华的美国本土建筑师。他曾在191 8年到过北京参观过当时的历史遗迹和建筑物,也曾读过日本人写的茶道,对其中关于道家老子思想的记录很感兴趣。并惊奇地发现老子思想和自己的建筑理论有某种暗台。从此,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逐渐融入了他的工作当中,也对他的建筑理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道法自然 道家的核心思想便是“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并非一物。“自然”作为哲学概念首先出现在老子的“道法自然”中,老子的“自然”应分为“自”和“然”两个词,“自”也就是指“自己如此的”,“非人为的”,“自然而然的”,即“人与万物所具有的自然本性”,“然”是指“状态”,而“道”则指老子称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总规律。那么这句话也就不难理解了,人受制于生活,生活受制于统治,统治受制于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受制于万物的本然。有机建筑的提出者赖特一生的实践都推崇自然和有机生命的形式,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的核心。他说,自然这个词是指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规律和原理,它赋予生命以形式和特征,并使其活着。赖特认为建筑就像一个有机体,各部分应象人的器官一样密切协调,按其自身规律,和谐完成任务。“有机”一词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上的用语,也就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则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生物体的总称,包括人和一切动植物”而任何生命都有其内在的特征和规律,这个归律存在于宇宙的每个地方,无处不在,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这里的规律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赖特称存在于万物中的“道”是一种“内部法则”,亦称“内部自然”。赖特主张设计每一个建筑,应根据其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种理念,把这个理念由内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可见这种深奥的“道”哲学已融人赖特的建筑设计当中。 既然老子的“自然”指的是事物的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也就是万物之“本然”。进一步来理解,万物之本的“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部有其自身的规律,并赋予其生命。建筑也有内部的规律,也像其他生命那样,顺其自然而生长,尊重自然,融于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赖特说“任何有机建筑都是从它的场地中破土而出成长起来的。大地本身就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构件。建筑是大地的一部分,建筑不是来破坏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的,是来给环境增色的,建筑和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熊跑溪上的流水别墅尤如植物一样从地上长出来,与周围的地形、树木、山石、流水有机结合;加上木屋架和帆布蓬的有机结合体,使得该建筑与亚和桑那沙漠融为一体。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建筑和自然相互增色,浑然一体。有机建筑理论的核心思想尊崇自然也可以说是道家的哲学思想“法然”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2、“有无相生”赖特在他的自传中提到,老子的“虚”、“空”思想将他带人另一种思考空间的方式。茶道中提到老子用水壶来比喻“虚”和“空”的概念,水壶之所以可以装水,是在于壶内的虚空,而不在于壶的形式和材料。而老子关于虚无的完整叙述则是在老子十一章中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三十根辐条汇聚到一个毂上,才有车毂中空虚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柔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空虚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虚的地方,才有房屋作用。所以,“有”给人以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生于无,无是本。有是用。正是有和无的玄妙哲学深深吸引了建筑大师赖特。赖特十分佩服老子的东方哲学,对老子的这段话感慨颇深惊叹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已经提出了如此精妙的建筑空闻理论。以至梁思成到美国学习建筑理论,去拜访赖特时,赖特告诉他。最好的建筑理论在中国”,并且把那段话作为校训,刻在他创办的学院的墙壁上,可见老子的空间理论对现代的建筑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影响。3、赖特作品追求简洁与老子的损之又损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对老子“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的思想, 有很深的体悟, 他指出: “至于山水画如倪云林的一丘一壑, 简之又简; 譬如为道, 损之又损, 所得着的是一片空明中的金刚不灭的精萃。它代表着无限的寂静, 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无独有偶, 赖特的 有机建筑追求的也是简洁。他于1894年就提出六条主张, 其中第一条就是简洁和宁静是任何艺术品真实价值的评价标准。但简洁并非最终的目的。它并不是一幢光秃秃的大房子, 而是一个美丽优雅的实体, 一切无用的不协调的东西都被清除。所以野花是简洁的。赖特对欧洲古典建筑十分厌恶, 认为它是时髦的东西对文化毫无价值。他甚至嘲讽文艺复兴是一轮落日。但是他却十分欣赏日本民居简洁的结构、简单朴素的装修。他说这才是居住者以天然本性建造的房屋。他认为日本建筑是在各方面都用坦率的、美好的和直截了当的手段去达到的。日本的版画浮士绘特别引起他的兴趣, 因为它用特别简洁的手法表达美好的深刻意义。4、赖特“活的有机建筑”与老子的“大象无形”有机建筑是赖特从20多岁到90多岁的七十年间反复宣扬的建筑理念。什么是有机建筑?在赖特的书本、文章、讲话中有多种多样的表述:有机就是自然, 而(Nature)赖特特别交代这个词的第一个字母N要大写!有机就是形式追随功能,有机就 是统一性,有机就是整体性,有机就是本质等等。但是, 我们在研究赖特诸多论文后, 无法用几句最简洁的话来表述有机建筑这个概念, 因为他从未对有机建筑下过确切肯定的定义。再翻阅赖特的作品,我们才恍然大悟:法无定法! 不可能找到有机建筑的样板。老子说过“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就是说, 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 最大的形象是没有形象的。也许, 用这句话来形容赖特的有机建筑是最恰当的, 因为赖特的有机建筑是活的。如果它不是活的, 而是死板的, 它就不是有机的了!“道可道, 非恒道”, 道这东西是可以用话语来表达的, 可是一经我们的嘴巴说出, 就已经不是原来那永恒的道了。因此联想到赖特心中的有机建筑, 一经赖特的手画出的作品, 它就不过是有机建筑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已。而真正的、永恒的有机建筑只能活在赖特的心中。5、总结道家思想与有机建筑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巨大差异,但是道家思想和有机建筑理论的精髓却有惊人的相通之处,似乎是老子与赖持经过时空的穿梭而达成的默契。有机建筑正是有了道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