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合理的是()a我国国歌演奏一次的时间约为5s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d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9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够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该实验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c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c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的过程中需要吸热d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放热4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松香b沥青c玻璃d海波5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6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如图的几幅图中,哪个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abcd7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b是因为“油”的沸点低c“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d是因为手上沾有水吸收了“油”中的热8在下列生活场景中,利用了光的反射特点的是()a 凸透镜成放大的像b 墙上投出的手影c 水中树木的倒影d 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a30 30b60 60c30 60d60 3010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乙温度计的示数为如图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12冬天,早晨跑步的人嘴里呼出“白气”,这是一种现象吃饭时发现,多油的汤不易冷却,主要是因为汤表面的油减慢了水的,这种物态变化会热13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因水清可鉴,形似圆镜而得名湖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选题“镜面”或“漫”)反射,能形成物体的(选题“实像”或“虚像”)春日的镜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是通过传播到人的耳中的;人们闻到“花香”说明;“柳荫”是由于光的形成的14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m/s三作图与简答题15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1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17夏天,人从空调车里或从有空调的室内出来后,有一种走进蒸笼的感觉,非常地热,为什么?四实验与探究题18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702306035040(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19如图甲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这样加热固体的好处是(2)如图乙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3)该固体熔化的图象如图丙,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min,bc段该物质处于态,此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20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同学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因为(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屛,则光屛上接收到蜡烛烛火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21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22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对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自主学习活动报告,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3)得到的结论:五计算题23在运动会上,小明进入了100米短跑决赛在比赛时他做好起跑准备后,一听见终点线处的发令枪响他便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请你帮他计算,当他起跑时,终点处裁判手里的秒表显示已经过了多长时间?24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合理的是()a我国国歌演奏一次的时间约为5s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d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9【考点】时间的估测;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演奏一次的时间在47s左右此选项不合理;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合理;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此选项不合理;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合理故选b【点评】本题与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对平时经常遇到的东西有所了解,还要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大小有所了解,方能解答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够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该实验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c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据题目中的情境,结合声学的知识,对下面的各个选项逐个分析即可判断【解答】解:a、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跳动,即说明音叉是振动的,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b、不同的力敲鼓,发现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c、如图中的拨动直尺实验,用不同的力拨动,直尺振动时产生的声音强弱是不同的,所以用于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c错误;d、此图是真空铃实验,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a【点评】知道声音的产生、真空不能传声及音调、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c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的过程中需要吸热d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放热【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是升华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c、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是凝固过程,需要放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吸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4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松香b沥青c玻璃d海波【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食盐、固态的酒精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解答】解:松香、沥青、玻璃都是非晶体,海波是晶体故选d【点评】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5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2)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3)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吸热;(4)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解答】解: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该选项说法正确;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该选项说法正确;d、取出冰箱的冰糕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以及吸放热情况,是2016届中考物态变化部分基本的考查内容,相对比较简单6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如图的几幅图中,哪个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abcd【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的熔化过程的特点: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同时要知道冰的熔点是0,知道冰块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a中物体的温度一直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b、物体的温度在下降,说明物体在放热,且有一段时间放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b符合题意;c、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物体的温度在升高,说明物体在吸热,且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故d部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明确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二是分清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7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b是因为“油”的沸点低c“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d是因为手上沾有水吸收了“油”中的热【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题干中的“油”是带引号的,说明不是普通的油,不同的液体沸点是不同的,而且液体在沸腾时的温度是不再升高的;魔术师的手放在沸腾的“油”中,手不会烫伤说明这种“油”的沸点比较低【解答】解:a、魔术都是假的,魔术师是没有特异功能的,所以a错;b、魔术表演用的“油”不是我们常见的油,它的沸点比较低,而油沸腾后温度保持沸点但不变,所以不能对手造成伤害,b是正确的;c、“油”在沸腾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是不变的,所以c错;d、手上沾有水,进入沸腾的“油”中,“油”会阻断水的汽化,水不会从油中吸收很多的热量,若是普通的油,沸点比较高,依然会将手烫伤,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b【点评】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魔术师没有特异功能,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能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些魔术中的现象8在下列生活场景中,利用了光的反射特点的是()a 凸透镜成放大的像b 墙上投出的手影c 水中树木的倒影d 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解答】解:a、把细小物体放在放大镜(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可以成放大的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d、墙上投出的手影、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不合题意;c、水中树木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能否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此类问题的解题关键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a30 30b60 60c30 60d60 30【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夹角,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和镜面之间的夹角与入射角的和为90【解答】解:法线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故选b【点评】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严格按光的反射定律解答此题10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鸟在玻璃幕墙上成的像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到玻璃幕墙等距、连线与玻璃幕墙垂直、是虚像【解答】解:a、“身影”是鸟在玻璃幕墙成的像,根据物像等大,“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符合题意b、物像到玻璃幕墙等距,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靠近幕墙不符合题意c、根据物像大小相等,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大小等于小鸟大小,不会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d、根据物像到玻璃幕墙等距,“身影”到幕墙的距离等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生活中很多都可以看成平面镜,如水面、玻璃幕墙等等,都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去分析成像情况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28;乙温度计的示数为17如图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38.5【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使用温度计或体温计测量液体(人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或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解答】解:由图知:甲乙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甲温度计的示数为28,乙温度计的示数为17;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8.5故答案为:28;17;38.5【点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或体温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2冬天,早晨跑步的人嘴里呼出“白气”,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吃饭时发现,多油的汤不易冷却,主要是因为汤表面的油减慢了水的蒸发,这种物态变化会吸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以及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解答】解:(1)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2)油的密度比水小,漂浮在水面上,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水蒸发吸热程度小,达不到冷却的效果故答案为:液化;蒸发;吸【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13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因水清可鉴,形似圆镜而得名湖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选题“镜面”或“漫”)反射,能形成物体的虚像(选题“实像”或“虚像”)春日的镜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中的;人们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柳荫”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考点】镜面反射;声音的传播条件;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分子的运动;扩散现象【专题】定性思想【分析】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声;人们闻到“花香”,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运动;“柳荫”是柳树的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湖水“水清可鉴”说明湖水中出现了物体的像,该像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物体的像,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所以该像是虚像;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一种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中的;人们闻到“花香”,这属于扩散现象,是由于花香分子不停的运动进入到人的鼻子中而引起嗅觉;“柳荫”就是柳树的影子,它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柳树时,光就无法传播过去,于是就在柳树的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便是影子故答案为 镜面,虚像,空气,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直线传播【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镜面反射、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声音的传播、扩散现象、光的直线传播,都是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一定的综合性,以生活环境为背景,紧密联系生活14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速【专题】定性思想【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解答】解: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故答案为 大;3108【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速与声速的关系以及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三作图与简答题15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对称,找到发光点s的像s,然后连接as画出反射光线,再连接s与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解答】解: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对称性,找到发光点s的像s,然后连接as画出反射光线,这样as与平面镜有一个交点,此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s与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注意标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点评】该题考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需要注意的是哪些线是实线、哪些线是虚线,另外不要把方向标反了1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虚像;先作出两个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17夏天,人从空调车里或从有空调的室内出来后,有一种走进蒸笼的感觉,非常地热,为什么?【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简答题【分析】本题目需要学生从问题中找到突破点,走进蒸笼的感觉,就是被水汽环绕,那么就可以判断出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从而揭示生活中的现象【解答】答:由于刚从空调车里或从有空调的室内出来,人体表面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人体表面液化放热形成小水滴,会让人有走进蒸笼的感觉【点评】本题目考查学生能否利用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四实验与探究题18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垂直(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702306035040(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2)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两线分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入射角、反射角),光路可逆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3)要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可以通过让纸板b不与纸板a在同一平面上来研究【解答】解:(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2)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50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30、50,而70,6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所以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3)不合理实验中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故答案为:(1)垂直;漫;(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3)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点评】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而不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并考查了探究的方法,应注意掌握19如图甲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这样加热固体的好处是使固体受热均匀(2)如图乙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b(选填“a”、“b”或“c”)(3)该固体熔化的图象如图丙,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8min,bc段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此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实验题;比较思想;实验分析法;图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酒精、水银、甲苯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当液体受热时,体积变大,示数变大;当液体受冷时,体积变小,示数变小为使固体能够均匀受热,需将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并且使物质全部浸没在热水中(2)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视线与刻度线相交点为读出的温度值;(3)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解答】解:(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将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受热均匀;(2)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所以b方法正确;(3)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从图象上看,bc段是温度不变的,所以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该物质的熔化从第7min开始,一直到第15min结束,其熔化过程用了8minbc段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液体的热胀冷缩;使固体受热均匀;(2)b;(3)晶体;8;固液共存;不变【点评】此题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在熔化过程中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所以需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同时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20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同学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3)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 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屛,则光屛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火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比较思想;实验分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2)要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将另一支蜡烛放在像的位置与像进行比较,运用了替代法(4)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实像能呈现在光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解答】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中用直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便于比较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便于比较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3)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4)蜡烛在平面镜中成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故答案为:(1)玻璃板是透明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到平面镜的距离;(3)大小;(4)不能【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2016届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们的21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烧杯底部还会从温度高的石棉网上吸收热量但水的沸点不变【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2)掌握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是否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等;(3)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变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解答】解:(1)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2)小华加热时间长,可能是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3)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移开酒精灯时,烧杯底部还会从温度高的石棉网上吸收热量但水的沸点不变故答案为:(1)水蒸气;(2)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3)高于;烧杯底部还会从温度高的石棉网上吸收热量但水的沸点不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水沸腾的条件及特点,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是比较简单的实验题22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对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自主学习活动报告,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两个相同的碗、保鲜膜、水、勺子(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在两个相同的碗中用勺子加入等质量的水,把其中一个碗用保鲜膜封住口,并将两个碗放在通风的过道里,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碗中水量的变化现象:观察到没有封口的碗里水变干,而封口的碗里仍有水(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