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实践: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知识梳理: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特点(1)(2)(3)3、实践的基本形式:(1)(2)(3)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实践的过程:(2)获得认识的途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为什么?)(1)(2)(3)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原因: (2)怎样检验: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课内探究学案】【合作探究1】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率。直到1901年维也纳的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合作探究2】(辨析)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多数人的意见。 课堂有效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故实践是客观的 实践是一种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 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A、 B、 C、 D、2. 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农民种地 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 工人做工 教师讲课 学生学习 经济体制改变 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A、 B、 C、 D、3、“行是知之始”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4.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 )A实践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5据报道:我国每年因棉铃虫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人民币。为此,抗虫棉的研究被列入高科技计划。科技工作者经过艰苦攻关,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制成功,不喷农药降服棉铃虫成为现实。今年该抗虫棉要推广1000万亩,将为广大棉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说明 ( )人的愿望决定了认识的产生 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A B C D6实践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因为: ( )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只有实践能把理论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比较 实践是人有目的的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A B C D7、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9年物价涨幅目标控制在4、8左右。这个指标创出最近5年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2009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在8左右。这是我国连续第4年把这一目标定在8左右。这表明(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课后拓展学案】一、单项选择题:1“神舟”五号飞船由一百多个科研单位、三千多个广家共同完成,这说明实践具有明显的特征(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社会性 D.历史性2、我们说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主要的依据是 ( )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实践活动不具有主观因素 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 A B C D 3、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而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沃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引下,我们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据此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 )A、科学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B、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C、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4四川贵阳发生了严重的人畜传染性疾病,造成几十人死亡和重大损失。为此,卫生部对该病进行了科学研究,证明了是由病死猪身上的链球菌引起的传染,这说明( )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人类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A B C D5.为了控制“白色污染”,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印度马哈施特拉实行对乱扔、乱用、乱发塑料袋者,最高可判5年监禁,并处10万元卢比的罚款,意大利实行“塑料袋课税法”。这些事实充分说明 ( )A 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B 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C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D 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6、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A B C D7、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党一直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 经济高速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的正视,更是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这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治疗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到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4)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直到终于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的标准。【合作探究2】(1)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只要实践才能吧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2)“多数人的意见”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因为多数人的意见仍属于主观范畴,人的认识不能判断自身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3)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即是真理,最终是要被大多数人接受而成为大多数人的意见。课堂有效训练15:DAAAB 67:BA【课后拓展学案】15:CADDB 6:D7、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理念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提出的。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治疗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到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4)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直到终于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的标准。【合作探究2】(1)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只要实践才能吧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2)“多数人的意见”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因为多数人的意见仍属于主观范畴,人的认识不能判断自身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3)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即是真理,最终是要被大多数人接受而成为大多数人的意见。课堂有效训练15:DAAAB 67:BA【课后拓展学案】15:CADDB 6:D7、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理念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提出的。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与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合同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合同细则-含新能源汽车充电支持
- 2025版实习保密协议书及数据保密条款
- 2025年度新能源电池产品全国代理商合作协议
- 2025年酒店餐厅桌椅升级改造采购合同示范
- 2025年智慧城市照明系统电工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石材地质勘探与矿山开采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多金融机构联合贷款合同
- 2025年高端别墅及私人住宅保洁服务承包合同
- 2025义务教育劳动教育标准课程考试题库(含答案)
- 土地增值税清算培训课件
- 2025年稳定币在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医院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 PDCA循环在医院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限时强化练答案解析
- 2025年人资部长面试题及答案
- 《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课件
- 2025年山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患者期望与实际效果-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