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版!5053字符!文章中含英文!缩减130字符!由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解读乔治艾略特的决定论思想苗颖摘要:艾略特受到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决定论思想。而其决定论不同于消极决定论之处在于,她强调个体对责任的承担及对他人的关爱。本文试析艾略特的决定论思想在其早期代表作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体现。关键词: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乔治艾略特 责任 决定论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埃文思,是维多利亚时代成就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英国作家吉尼亚伍尔夫曾将艾略特评价为“女性的骄傲和楷模”。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在伟大的传统中也盛赞艾略特,称其在“最好的作品里有一种托尔斯泰式的深刻和真实性”。艾略特在其作品中描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人,反映变革时代的社会、宗教、道德等问题。大多数文学评论家都很关注其小说中体现出的道德关怀与人文宗教观,将艾略特与19世纪的理性主义、实证哲学和现实主义等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但也有评论家注意到艾略特作品中弥漫的决定论思想,如George Levine发表于PMLA上的文章艾略特作品中的决定论与责任。本文试探究艾略特决定论的思想源头、主要的观点及其在早期代表作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体现。一一般而言,哲学家有三种不同的决定论的基本观点:1、世界上的一切都已经被严格决定好了,因此,事实上也就没有所谓的人类的责任;2、尽管几乎任何事都已被决定,但人类的选择可以打破因果关系,因此人类是自由的,并应承担责任;3、世界已被严格决定了,甚至人类的选择也是如此,但人类仍应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最后一种观点曾在哲学界引发较多争论,解释起来也颇为困难。而艾略特作品中体现出的恰是最后一种决定论的思想。艾略特决定论思想的形成受到其个人经历的深刻影响。艾略特通晓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多国语言,曾阅读黑格尔、康德、卢梭、查尔斯布雷等人的著作,受到各种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费尔巴哈的思想对艾略特影响至深。1851年,艾略特担任威斯敏斯特评论的撰稿人和编辑。在此期间,她翻译了费尔巴哈的名著基督教的本质。在此著作中,费尔巴哈否认上帝的存在,对传统基督教思想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人的本质为“爱”,建立起“人本主义”宗教观。在另一本著作幸福论中,费尔巴哈肯定了利己主义是人对自己应尽的义务,但他所指的利己主义“总括了属人的本质之一切的种和类,因为不仅有单数的或个别的利己主义,而且又有社会的利己主义,有家族的利己主义,有集团利己主义,有区域利己主义,有爱国利己主义。”同时,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首先应尽到对他人应尽的义务。因此看来,费尔巴哈的幸福观思想中,包含很大的利他主义成分。同样,斯宾诺莎也认为人类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人要保持他的存在,最有价值之事,莫过于力求所有的人都和谐一致,人人都团结一致,尽可能努力去保持他们的存在,人人都追求全体的公共福利。”正是在这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艾略特形成了她的决定论思想,即:宇宙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紧密地互相联系在一起,没有什么能真正孤立地存在。这意味着一个人不可能与他生长的社会、他的朋友、亲属、过去的经历完全分割。人类个体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外界环境给人的压力可能会与个体的欲望产生直接的冲突。但艾略特又反对激进的社会变革,主张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渐进性,否认个人英雄主义。艾略特小说描述的世界充满决定论的色彩,大自然有固定的法则,例如因果报应法则等。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受到这些法则的支配。这些外界法则的压力不是任何个体可以完全克服的。正如艾略特曾说过的:“没有生物,可以内在很强大,而不在很大程度上由外在的事物所决定。”(George Levine,1962:270)但另一方面,艾略特的决定论又不同与加尔文教义中的天定论,也不同于宿命论。这主要表现在她认为在此世界中,个体承担的责任至关重要。人的每一个行为都会有很多后果,因此每个人在行事时应尽可能小心,避免给他人带来伤害。理解艾略特决定论的关键在于其对个体意志的强调,即个人对责任的承担。二艾略特的第二部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她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在这部充满决定论色彩的半自传体小说里,艾略特通过小说主人公麦琪的成长和思想成熟的描写,强调了个人对于责任的承担。童年的麦琪聪明、敏感、渴求自由,本性里也有反叛的因子,但她不可能离开她生长的环境而独立存在,家庭和社会的环境压制了她的本性,对她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的影响,她的父亲塔利弗虽然对麦琪宠爱有加,但骨子里却坚持男权统治。他对于麦琪的聪明心存担忧,“一个女人不应该那么聪明,我怕那会引起麻烦的。”因此虽然知道女儿麦琪智力上优于儿子汤姆,更是可造之材,却宁可选择花费昂贵学费,送儿子接受数学、拉丁文等的教育,对于麦琪读书的热情横加打击,吝于赞扬。母亲则苦于麦琪的头发总不能按规矩地卷起来,觉得女儿长相古怪,不像自己的孩子,是大自然的错误产儿。麦琪最喜爱的哥哥汤姆对待她的态度更像是对待宠物,稍微一不合他的心意,就利用麦琪对他的喜爱,对她进行精神惩罚。社会上其他人的观点对于麦琪也是压制多于鼓励。姨妈们认为麦琪私自剪掉头发,不够驯服,应该受到惩罚。汤姆的老师斯特林先生甚至连麦琪唯一受到肯定的聪明头脑都要加以批评打击,认为女孩子“她们很有一些小聪明,可是她们不会深入地去钻研,因为她们尽管聪明,却很浅薄。”(137)麦琪受到的压制使她得不到想要的关注与肯定。当她的各种努力归于失败时,她依照本性行事,进行她的反抗:被哥哥责罚后,她躲在阁楼里打洋娃娃泄愤,受到众人的冷落时,她把完美女孩表妹露西推入烂泥地,甚至离家出走,逃到吉普赛人的驻地。但一个人终归不能脱离她的家人和生长的社会。无论环境与天性是多么格格不入,有一些因素是已决定、难以改变的。艾略特甚至直接介入作品进行评论:“这个大自然,在豪爽的外表里,蕴藏着深沉的狡诈,头脑简单的人自以为能彻底了解它,可是它呢,却始终在暗地里准备推翻他们的自信的断言,那个最容易动感情的,常常要反抗的,黑眼睛的女孩子,结果倒可能是一个任凭人家摆布的人。”(28)家庭的变故,使麦琪的处境更为困难。因塔利弗先生打输了官司,全家陷入破产境地。塔利弗太太因为不得不卖掉带有自己名字的台布与瓷器而哭哭啼啼,指责丈夫,怨天尤人。塔利弗先生大病一场后,变得沉默寡言。汤姆因为无法忍受被周围的人轻蔑地谈论,以及家庭地位的突然降低而性情大变,每日只醉心于工作,忙于赚钱,以期重振家门。艰难度日中,麦琪觉得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对她都很严厉很凶,世界中没有纵容和宠爱,只有贫困和父母的悲哀。她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渴求一切美丽而愉快的事物,渴求学识。在阅读中,麦琪为自己减轻痛苦找到了一个出路,“她明白了:她的年轻的生活中所以会有这么多不幸,就是因为她一心一意想着自己的欢乐。”(267)她决定转变只想满足自己欲望的态度,撇开自己来看问题,把自己的生命当作受到神指导的整体中的一个无足轻重的部分看待,她开始相信只有克己,才能使自己得到一直无法得到的满足。麦琪的观念转变反映了艾略特的决定论思想。外界环境的压力可能会与个体的欲望产生直接的冲突,在此世界中生活,个体应承担起责任。而麦琪放弃幼时的无结果的反抗,开始克己与禁欲生活无疑是走向承担责任的第一步。小说中最能体现艾略特决定论思想的是对麦琪与斯蒂芬的爱情遭遇的描写。有的批评家为麦琪爱上一个“花花公子”而不值,但其实,两人间有很强的性格与性方面的吸引,会坠入爱河也不足为奇。斯蒂芬家境优越,相貌英俊,在认识麦琪前一直在追求麦琪的表妹露西,对他而言,麦琪不同于露西的美貌、聪慧、坚强的性格在给他带来强烈冲击的同时,也深具吸引力。而对自幼渴望得到他人爱与重视的麦琪而言,斯蒂芬的爱慕使她感到不再无人注意或受人责骂,他的殷勤也使她感到快乐与感动。例如,斯蒂芬在聚会中,就会一直注意麦琪的一举一动,猜着了她要什么,抢先为她做好。可惜二人相逢的时间与场合早已注定了爱情的结局。麦琪出于对表妹露西的爱,数次拒绝斯蒂芬的苦苦追求,不想因为自己的幸福伤害到露西。一次外出划船,二人因故未能当天返回,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麦琪同意嫁给斯蒂芬,则至少可以爱情幸福,并保全自己的名节。但麦琪为避免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执意拒绝斯蒂芬的求婚,单身返回,独自面对被哥哥抛弃、拒之门外,被社会排斥、诬蔑的后果。麦琪的爱情遭遇与选择充分体现了艾略特的决定论思想。宇宙是复杂的统一体,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命运要受到其法则的约束。艾略特的决定论世界是以“责任”为首要重要性的世界,个体应承担起责任,关爱他人,避免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孤独困苦中度日的麦琪坚定自己的选择,勇敢地承担着一切后果。然而小说结尾的洪水的突袭却极具命运决定论的色彩,最终带走了麦琪的生命。洪水袭来时,独自一人居住的麦琪第一时间想到了她的老家,汤姆和母亲。她意识到那些她怀念已久的亲人会面临危险,也期望能在此和哥哥重归于好。这种对亲情的渴望,使麦琪无视汹涌的洪水、死亡的威胁,划船赶回磨坊。兄妹见面,所有的争执与决裂即刻被遗忘,麦琪与汤姆冰释前嫌,试图合力离开磨坊,然而却终究无法从洪水中脱身,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沉入河底。小说的情景描写:“兄妹俩已经在永不分离的拥抱中沉下去了;在最后的一刹那,他们又重温儿时亲密地拉着小手在野菊丛中田野里漫游的日子”,让读者既为兄妹的亲情而感动,又为二人的命运结局倍感凄凉。小说的情节设计、人物的命运安排,极具决定论的色彩。主人公为社会及自然力量所左右,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小说的一开篇就为麦琪的命运结局埋下了伏笔。麦琪第一次在小说中出现时,就是刚从河边玩耍回来,她母亲为她的不听话而头痛,警告她“总有一天会跌到河里去的”,小说的结尾与之遥相呼应,麦琪终究葬身弗洛斯河。弗洛斯河见证着麦琪的人生历程,也象征着主宰她命运的力量。麦琪从任性、常常要反抗的小女孩,逐渐成长,虽受到大自然、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命运中辗转受苦,经历坎坷,却从未在苦难中沉沦而放弃自我,反而学会关爱他人,勇于承担责任。麦琪的命运描写与性格的成熟集中体现了艾略特独特的决定论思想,个体虽无法改变命运,却应承担责任,关爱他人。三小说中,女主人公麦琪从童年到成熟,逐步控制自己对满足自由等欲望的渴求,压制自己的天性,学会承担责任,关爱他人。麦琪的成长反映了艾略特决定论的思想。在艾略特的小说世界里,并非“性格决定命运”,社会环境、外在的影响、以及生命的偶然性一起在起作用,决定人的命运。但在人生的成长、生活斗争中,艾略特并不赞同悲观主义的宿命论,她推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主张个体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关爱他人及对责任的承担。因此艾略特的决定论是包含爱与责任,促进读者德行提高的、积极的决定论。参考文献:1 Graham Handley.George Eliot:A Guide Through the Critical MazeM.Bristol:Bristol Press,1990.2 F.R.Leavis.The Great TraditionM.Gardencity,D.Y.Doubleday &Company,Inc.1953.3 George Levine.Determinism and Responsibility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瓶电池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高空吊物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市社工证报考试卷及答案
- URAT1-inhibitor-13-生命科学试剂-MCE
- Dimethenamid-d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京安全员a考试题库及答案
- 软件开发服务合同(编号5)
- 护士转正考试题及答案
- 个人与团队管理机考试题及答案
- 真菌学考试题及答案
- 代运营协议合同范本
- 《人格障碍》课件
- 座位表模板(空白)
-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计划
- 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册数学1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读法教学课件
- GB∕T 27011-2019 合格评定 认可机构要求
- 私企接待应酬管理制度(3篇)
- YX51-380-760型金属屋面板专项施工方案(32页)
- 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英文全套完整课件
- 编制说明—《殡仪服务规范》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