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比较分析doc.doc_第1页
纪录片比较分析doc.doc_第2页
纪录片比较分析doc.doc_第3页
纪录片比较分析doc.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纪录片美丽中国和故宫分析比较美丽中国又称为野性中国是BBC和央视联合拍摄的记录片,共六集。故宫是我国第一部全部采用高清特色电视技术手法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我将分别在拍摄的色彩和光影,镜头运用和摄影技术手法,景别,剪辑,音乐和音响进行分析比较。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可以说是用空间顺序来拍摄的,从被他们称为“南方”的中国,即中国东南部开始,之后是地貌景观最为明显的西南,有着广阔沙漠的西北,过着游牧生活的内蒙古和有着冰雪著称的东北再到繁华都市集中的华东。但是这样看来从宏观处来看,他们似乎是遵循某种空间的顺序,但是片中在每一大块下的细节处上,他们选取的空间位置是灵活的,没有章法,也极具趣味和吸引力的。所以在空间上美丽中国的拍摄区域性跨度大,涉及范围广。色彩和光影因为美丽中国是一部讲述人文地理的纪录片,所以在光影和色彩上处理的比较细腻。在这部片子里色彩被最真实的还原了,并且在色彩的层次上十分注意,因此,每个镜头都是极具美感,而这一切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确实拥有如此的现实风光,而是与画面上色彩的运用也密不可分的。同时光影制造了特殊的视觉效果,片中4分26秒时利用农民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制造版画效果。还有21分钟时探险队员出洞穴的时候运用了逆光,充分利用了岩石壁对光的反射作用,使逆光作用更加明显,形成一种诗画意境。并且此镜头运用在队员们出山洞时,是与前面的惊险形成了对比。同时在片中26分36秒时也运用逆光拍摄孩子们在洞穴内跳皮筋,形成剪影。片中还利用光影制造出一些动态美,例如片中水面以及水面下的水草,光斑在水面上移动制造出的动态美。镜头运用和摄影技术手法固定镜头在造型上有绘画的效果,在这部片子里我们随处可见,尤其是配合全景来展现自然之美。如同解说词说的,如同山水画一般。拉镜头,例如片中5分40秒从水到梯田,使用了拉镜头,用全景展现南方地貌的壮阔。在5分37秒到5分47秒时展现了视图的广阔同时渲染情绪。画面中一个人和一头牛在如画般的在梯田里,缓慢的拉镜头赋予了这个镜头诗的意境,是写意的镜头,让我们体会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当镜头拉到人与牛都消失在了广袤的土地中时给人视觉上的释放,展现了广阔的视野。还有在片中35分46秒时也出现了同样的拉镜头。摇镜头,摇出意外之物。例如在片中4分43秒到5分06秒处,从农民的劳作向他们的后方摇过去,我们看到的竟是他们并非站在平地上,也不是普通的小丘陵或者低矮的梯田,而是海拔很高的梯田,这时候配以的解说词是“元阳县的丘陵的坡度都很陡,骤降海拔2000米,至下面的红河谷底。”摇镜头将两个有联系的事物相连接。例如在片中9分05秒处,镜头从围坐在餐桌前的爷爷一家人摇到屋顶上的燕巢,表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场面。摇镜头造势,在片中15分47秒到16分37秒处,对云南石林的多个角度摇镜头叠化可以展现出向广阔石林这种比较宽大的事物的全貌,也有增强气势的效果。其中有一个大仰拍,展现出了石林的,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升镜头,在片中28分50秒到29分处在峡谷内,使用了升镜头,用来体现峡谷深邃的特征,并将峡谷底下拾鸟粪的人和这峡谷以及峡谷上面的雨燕联系起来,用来进行巧妙的转场。降镜头,在片中41分10秒处多个降镜头连接,来展现石林的形状特点。同时利用最后一个降镜头用来进行段落间的连接,然后转到河里的娃娃鱼。片中在45分22秒处龙蛋的那一段,前面利用蒙太奇剪辑方法制造悬念,直到这个镜头的出现才将谜底解开,这个镜头运用了前景虚化转后景虚化。抽格摄影,例如在片中6分50秒处利用抽格技术展现太阳的光影在广阔土地上的移动,制造壮观景象。同样在片中16分39秒到16分46秒处的两个镜头也使用了抽格技术用来表现游客的多。红外摄像技术,片中在拍摄黑叶猴和蝙蝠时都是运用了这一技术,它可以在黑暗中清晰的拍摄物体。超高速摄影,蝙蝠一段利用了这一技术,拍摄出了高速运动下的影像。水下的摄影机,鸬鹚捕鱼的一段、娃娃鱼的一段和黄金鲤鱼的那一段就是采取了水下拍摄。升格摄影,升格摄影会使镜头的速度减慢,例如在片中54分13秒时将农民处理稻穗的那一段放慢了影像。景别全景,本片在每集的片首和大河片尾多采用了全景拍摄。用全景来展现广阔的景象,渲染有宏伟的气势。例如在片中3分10秒到23秒处的南方的梯田。特写,例如片中8分48秒处爷爷的特写。例如在探险的那一段,水花、洞壁和探险绳索等等等小细节上的镜头,让人觉得细腻真实,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水滴溅在光滑透明的钟乳石上的镜头四下飞逸的镜头美的让人惊叹。特写制造悬念。例如片中娃娃鱼的那一段,镜头先是展示的娃娃鱼的几个局部,然后才是它的整个身体,引起观众的好奇心。特写突出主题。片中拍摄动物时运用了大量的特写。中景,在片中29分07秒处的镜头是满屏的雨燕,它以天空为背景,景深小,没有层次感和空间感,没有广阔的全竟感,同时它也没有细节,所以我认为它是中景。这个镜头的优点就在于它让雨燕充斥了整个镜头,杂乱密集,给人以雨燕之多的感觉。同时在之后展现鄱阳湖鸟类品种和数量之多时也运用了这个手法。剪辑前进式剪辑,在片中9分05秒时运用从大景别到小景别,将观众一步一步的引向屋顶的燕巢,进一步介绍屋顶这些燕子朋友们,表示有某处有某物的介绍作用。后退式剪辑,例如片中娃娃鱼一段,就是运用从小景别到大景别的递进排列,表示有某物在某处的功用,同时制造了悬念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交叉剪辑,在片中鸬鹚捕鱼一段将水下捕鱼和水上渔民们收获鱼交叉剪辑,并且把节奏加快用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同样在龙蛋那一段,龙蛋的孵化和要去取龙蛋的农民的交叉剪辑,同时解说词上的语气和设下疑问的话语,加上紧张的音乐制作出悬念和紧张感。音乐和音响通过事物进行解说,片中出现动物声音,加上片子背景音乐制造不一样的视听觉效果,片子再背景音乐上使用了中国古典乐器,比如笛子、古筝、二胡和箫等中国乐器,在片中都运用的恰到好处。但是在渲染宏大气氛的时候还是采用了交响乐的形式,以及提琴的协奏的运用。例如片中云南石林那一段,运用了笛子的独奏制造出了一种神秘古怪的气氛 。另外在猴子旁边的监视者蛇出场的时候笛子独奏又给画面制造了一种危险的气氛。在黑夜猴攀岩的那一段中又用提琴、鼓、扬琴制造了轻快的节奏同时也塑造了猴子灵活的形象。片中在声音也进行了一些特殊运用,例如蝙蝠那一段。蝙蝠在山洞内的水面上的滑行,静中有动,相互映衬,这声音衬托了山洞的静。故宫故宫从建筑艺术、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的宫廷建筑、以及馆里珍藏的文物,讲述宫内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感悟众多精英人物的命运,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见证故宫百年大修的整个历史过程,前所未有的崭新感受。与美丽中国不同的是该片中利用了虚实结合的影像来给观众不一样的视听觉感受,且与美丽中国不同的是故宫在拍摄上的局域性较小,仅限于在跟故宫有关的地方进行拍摄。色彩和光影对于拍摄故宫这类出现大量文物的纪录片,在对于光线、环境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画面大都采用自然光进行拍摄。色彩上的运用大多是厚重与雄伟的历史庄重感,所以在色彩上比较统一。因为片中涉及历史的重现所以在画面上的特殊画面上进行了较色,用来说明历史的变迁,光影时光的变化,运用后期的影像处理来使整个片子的画面更紧凑,整体风格色彩统一。例如片中宫墙上光影的变幻,从暗到明。太阳光线照在太和殿内的精彩景象,太和殿的正中匾额出现了极其独特的光影变幻效果。拍摄技术手法和镜头运用采用延时拍摄技术就是逐帧拍摄,把技术手段与画面构图进行巧妙结合拍摄出不一般的影像效果,拍摄中为了表现故宫岁月变迁和时空交换。例如在故宫片中看到的宫殿上空的云层的移动,宫墙上光影的变幻以及从暗到明的光线变化,对每一帧的拍摄都进行了精确控制,得到了延时拍摄的效果。在片中可以大量看到的特征之一就是延时摄影。在片中可以到处看到固定角度的重复拍摄,所以片中固定镜头居多,例如片中一座建筑物一段时间内的光影变化的独特影像,在一般的纪录片中,画面的展现为了追求真实性而缺少个性。但是技术的使用在减轻解说词的作用的同时,增加了画面的表现语言和个性特征。故宫正是在展现着这样一种个性,例如片中多云的天空凸现了历史的厚重感,翻滚的乌云和季节瞬间的变化就是片中摄影技术的独特体现。故宫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定点拍摄。为了使故宫这座凝固不动的建筑群,显得更有生命力和历史感,片中选择了近二十个具有典型代表性建筑,对它进行定点拍摄,就是在固定不变的拍摄地点和角度进行多次拍摄,拍摄主要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最显著的气候变化中进行,所以在片中可以看到,故宫角楼的四季变化和故宫内断虹桥桥边从枯枝到绿叶再到白雪纷飞的景象,把这样的镜头主要使用在了表现时间流转、世事变幻的叙述段落中。拉镜头与推镜头的使用,如片中从故宫内拉出直到整个故宫全貌的展现。在展现故宫全貌宏伟场景时大多以拉镜头方式展现,推镜头的使用上在片中为展现空间方位的变化,例如片中第四集指点江山中,有一个镜头是从门外缓缓推进,门里的大臣们正在准备上朝的场面。景别全景,片中大多使用的景别,如俯视故宫全景,片中多数以全景表现故宫的雄伟。特写,多数在介绍展示故宫文物时使用,以及需要特殊交待的事物,用来拉近观众与故宫的距离。近距离的展示故宫。中景,如片中故宫角楼的四季变化和故宫内断虹桥桥边从枯枝到绿叶再到白雪纷飞的景象。片中景别见的变化,多以表现故宫的空间方位范围上的变化,如片中时而由特写缓慢展现中景至全景再到大全景。全方位的展现故宫。剪辑图片剪辑,例如在片中第七集故宫藏玉和在第九集宫廷西洋风中就分别使用了14张图片的拉样片和10张图片的拉样片。景别剪辑,例如在片中第四集指点江山中,有一个镜头是从门外缓缓推进,门里的大臣们正在准备上朝的场面,类似的这种景别的变化在片中时而见到。片中从故宫内的特写至中景再到全景直至大全景这种景别的剪辑变化,给人感觉以空间上的变化。无缝剪辑技术构造的时空特技,例如在片中还使用了3D技术展示了紫禁城修建时从空中鸟瞰北京工地时的情景,展示了从元朝皇宫遗址到明紫禁城的空间布局变化的过程。根据二三维的动画结合特技拍摄,很多历史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所以故宫纪录片当中使用了很多电脑动画的制作。比如片中你可能在空中观看故宫建筑的同时,忽然间建筑就变成二维平面图,让你清晰地知道自己所看到的最宏伟、最动人的建筑在故宫所处的位置。例如在片中第二集盛世的屋脊中就会看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在故宫中,电脑特技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故宫的场景,3D制作结合实景拍摄,延时摄影。例如片中故宫上空的云。现实拍摄与特技3D动画间的无缝剪辑,给观众以连贯性的观看。音乐和音响故宫在背景音乐上的使用比较独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