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栽培技术(规范)20140716.doc_第1页
大白菜栽培技术(规范)20140716.doc_第2页
大白菜栽培技术(规范)20140716.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白菜栽培技术1 品种选择 秋大白菜一般有早、中、晚熟品种,以中、晚熟品种为主,目前表现良好的耐病品种有北京新三号、丰抗80、秋白80、太原二青、天津青麻叶、天正秋白5号、津育75、秋丰75、津绿78、京翠70等。2、栽培技术 2.1 播种技术2.1.1 整地做畦:播前一周左右,即应将地翻耕、整平、作畦。一般做法是耕地前先将肥料施入随后进行耕翻,耕翻深度1620厘米,耕耙平后起15-20厘米高垄待播。如是沙土地或盐碱地宜做平畦,畦宽1.5米、畦长810米。2.1.2 种子处理:播种前可将种子放在50度温水中浸种20分钟,并不停搅拌,捞出后晾干播种,或用种子量0.2%的68%金雷(精甲霜灵含量4%,代森锰锌含量64%)水分散粒剂拌种,或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2小时,晾干后播种,对预防苗期病毒病,或霜霉病,或黑腐病有较好的效果。2.1.3 足墒播种:在起好垅后,灌水至最高水面与垄面距离为1厘米时为宜,如此既能使水分充足,又使土壤沉实、垄面洇透,待垄面干燥至稍有发白现象时即可实施播种。 2.1.4 种植模式:秋季大白菜多采用直播方式,直播又分条播和穴播两种。一般条播的操作是在垄面上划深约2厘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而后覆土压实。穴播则是按照确定的株距,在垄上开穴播种,每穴内播入10粒种子左右。秋季大白菜早熟种每亩2500-4000株,行株距50厘米(3350)厘米,中晚熟种每亩1800-2700株,行株距60厘米(4060)厘米。2.1.5 播种时期:就冬储大白菜来说从立秋至立秋后5天为宜。一般种子从播种到发芽出土历时24小时,所以应选择在下午播种。2.2 田间管理 2.2.1 适时定苗:苗出土3天进行第一次间苗,使苗有间隔,45片叶时第二次间苗,每穴留23株,当叶片长到68片叶时,按计划株距进行定苗。间苗定苗的时间,应掌握在中午高温时分进行为好,由于条件的不适,一些弱苗、病苗便显出其病态,较易鉴别去劣。如发生缺苗,应及时补栽。 2.2.2 中耕除草:白菜幼苗至团棵期,采取浅锄灭草。封垄后应采用拔除即可。平播的按照“头锄浅、二锄深、三锄不伤根”的原则进行,高垄栽培要遵循“深锄沟、浅锄背”的原则进行。结合中耕锄草培土,可进行蹲苗。如采用化学除草的可在大白菜播种后出苗前,亩用拉索乳油160-200毫升或都尔乳油100毫升,对水45公斤,均匀处理畦面。2.2.3 科学用肥2.2.3.1 施肥原则:秋冬大白菜属于产量高、种植效益较好的一类冬春季时令菜。配方施肥应坚持有机、无机肥相结合,以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以追肥为辅。并且本着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施肥原则。依据结球类白菜需肥量及不同时期需肥规律,科学制订施肥配方,合理确定最佳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从而满足大白菜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求,实现节肥、增产、提质、增效的目的。2.2.3.2 需肥规律:大白菜需肥量排列为氮、钾、钙、磷、镁、硼等。除氮、磷、钾三要素外,目前大白菜生产上表现最突出的是钙和硼,白菜缺钙易发生干烧心;生长盛期缺硼,常在叶柄内侧出现木栓化组织,由褐色变为黑褐色,叶周围枯死,结球不良。苗期需肥量少,氮、磷、钾吸收量不足总需肥量的10;莲座期明显增多,约占总量的 30左右;包心期吸收养分最多,可达总量的60左右。充足的氮素营养对促进形成肥大的绿叶和提高光合效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后期磷钾供应不足,往往不易结球。 一般亩产5000公斤大白菜,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N)15公斤、纯磷(P2O5)5.6公斤、纯钾(K2O)9公斤,氮、磷、钾比为10.40.6。2.2.3.3 肥料运筹:有机肥和磷肥全部作基肥,氮肥的30%作基肥,70%作追肥施用;钾肥的50%作基肥,50%作追肥。氮钾追肥可在莲座期之后追施2-3次。2.2.3.4 底肥:施足底肥。结合整地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6000公斤,并配施根力多生物蛋白控释肥(25-5-15)50-60千克,硼、锌肥各1公斤、硝酸钙20千克做底肥。2.2.3.5 追肥:适期追肥。莲座期和包心前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一般追肥3次。定苗后在苗两侧开浅沟,每667平方米施入威远牌(32-0-8)复合肥1015kg。结球期是大白菜经济产量形成期,生长量大,因此也是需水需肥最多时期。追肥一般于结球前期和中期分两次进行,以前期为重点。即在包心前5天6天667平方米施威远牌(18-12-20)复混肥30公斤;中期667平方米施威远牌(18-12-20)复合肥20公斤,可随水冲入。 2.2.3.6 根外追肥:喷氯化钙或硝酸钙。干烧心(胃灼烧)是大白菜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在大白菜生长中后期,喷施0.5%的氯化钙溶液或0.25%至0.5%的硝酸钙溶液,可降低干烧心发病率。喷磷酸二氢钾。莲座期至结球期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每隔7天至10天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在早晨、傍晚或阴天全天都可喷施。喷施硼肥。用0.15的硼砂溶液或0.1的硼酸溶液,分别在大白菜莲座期和包心期叶面喷洒,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2.2.3.7 水分管理:大白菜播种后采取“三水齐苗,五水定棵”、小水勤浇的方法,以降低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同时及时防治田间蚜虫,可有效地防治病毒病。但多雨条件时,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当进入莲座后期时,白菜需水量剧增,应保持地面湿润状态,所谓“见湿不见干”,直至收获前1015天时停止浇水,以利贮藏。 2.2.3.8 捆菜:在收获前1015天,将莲座叶扶起,并用浸软的草绳束住外叶,包住叶球。防止收获前霜冻损伤或机械损伤。2.2.3.9 收获:大白菜生长后期,天气多变,气温日渐下降,为防霜冻,要及时收获。3 大白菜病虫害防治3.1 防治霜霉病:3.1.1 农业措施:重点掌握不要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前茬以葱、蒜、小麦和豆角最好;适期晚播,不要播种过密,除沙土地和盐硷地外均以南北起垄为宜。3.1.2 化学防治:应在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用药防治。一般年份8月下旬和9月下旬需要各喷药一次,特殊年份需要增加喷药次数。有效药剂有:68%金雷(精甲霜灵含量:4%,代森锰锌含量:64%)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7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9月底10月初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3.2 防治黑斑病:当发现病株及时喷洒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隔14天左右再喷一次,或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7天一次,连续2-3次。3.3 防治病毒病:选用抗病品种,如北京新3号等,适期早播,蹲苗时间不宜较长,苗期小水勤浇,苗期即开始防蚜。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或用宁南霉素200260倍液喷雾,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3.4 防治黑腐病: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冲洗后凉干后播种;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但对铜剂剂敏感的品种须慎用。3.5 防治软腐病:一是要采取高垄种植;二是要施足底肥适期晚播,不要种植过密;三是注意及时搞好虫害防治,尽量减少虫害或人为造成的伤口;四是搞好药剂防治。发现病株要及时将周围病土一块挖出,带出田外深埋,并在坑里撒上白大灰消毒。之后全田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对铜剂敏感品种须慎用)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或菜丰灵100倍灌根。3.6 防治菜蚜:在点片发生时可选用2.5%功夫水乳剂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3.7 防治菜青虫:在卵孵化盛期2.5%功夫水乳剂3000倍液,或用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采用20%除虫脲、25%灭幼脲液悬剂500-1000倍液喷雾。3.8防治小菜蛾:在卵孵化盛期用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3.8 防治甜菜叶蛾:在卵孵化盛期用5%美除乳油每亩30-40毫升,或10%除尽乳油1500倍液,或农地乐1000倍液喷雾。3.9 防治菜螟:在卵孵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