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oc.doc_第1页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oc.doc_第2页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oc.doc_第3页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oc.doc_第4页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oc.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摘要: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用地理学家的习惯说法是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界和土壤组成的。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这些要素并不是简单的汇集在一起或是在空间的偶然结合,而是在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情况下,形成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各自然地理要素也不是孤立的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那么自然地理环境是否具有整体性,还应该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内容、组成要素及发展过程来研究。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1. 自然地理环境11自然地理环境的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是地球气象、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有机、静态和动态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根据其受人类社会的冲击和干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天然环境指那些只受到人类间接影响而自然面貌未发生根本变化的地理环境例如(极地、高山、荒漠等等)。人为环境则指那些在人类影响下自然面貌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1.2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分为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靠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空气中物质的平衡。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整体性平衡功能生产功能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1.3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物质、物质体系和能量组成的,主要组成成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主要分为三层,即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空气密度最大的为对流层,它集中了全部质量的80%,平均厚度在1020千米,是天气变化最主要最复杂的一层,对人类活动和地球生物影响最大,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最密切。其特点是1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2具有剧烈的对流运动。3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平流层大气稳定,空气的垂直运动微弱,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该层水汽、尘埃含量较少,伍普通云雨现象,天气晴朗,能见度好适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空气密度更为稀薄。大气的运动:大气运动的产生和变化直接决定于大气压强的空间分布和变化。尽管气压在地球表面的时间和空间变化都不大,它对一切生命活动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然而,气压轻微的时空变化却会引起风的变化、环流的变化及天气的巨大变化。气压指大气压强。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每降低单位气压所需要升高的高度称为单位气压高度差,其大小因气压和气温条件不同而不同。下图表示不同气压、气温条件下的单位气压高度差/(m.hPa-1)。 气温c气压hPa-40-200204010006.77.48.08.69.350013.414.716.017.318.610067.273.680.086.492.8水圈主要由世界大洋、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及矿物中的水分组成的其中世界大洋沾全球面积的71%,而水分循环可以调节气候净化大气,也是生物有机体维持生命活动和整个生物圈构成复杂的水胶体系统的基本条件,起着无机界和有机界联系的纽带作用水气水气陆地海洋水汽输送径流输送蒸发降水降水蒸发岩石圈主要由沉积岩、岩浆岩及变质岩组成的圈层,平均厚度3035千米。地震与火山活动是地壳快速运动的表现。形成岩石圈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力作用,一种是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内力作用是塑造地球表面形态的主力军,对地壳物质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也是形成地形的基本力量。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岩石的形成如下图冰川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曝晒作用岩石碎屑残积物沉积物生物圈:地球表层有生物存在及生命活动影响所及的空间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人类及动植物生存及发展的圈层,下图表示生物循环过程植物动物环境微生物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发展变化,构成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深居内陆气候地表水年贫乏河流不发育多内流河水文稀少被植备有机质少发育差土壤西北整体自然环境日较差,年较差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形成戈壁沙漠土壤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义自然地理的整体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构成整体和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二是指整体具有各孤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但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各部分各要素功能的任意相加。三、组成某个特定的非最末级等级的地域的各次一级地域之间所具有的相互联系性和其结构与功能的关联性。自然地理的整体性是通过对其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总结出来的,即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有机和无机组成,对自然环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分析综合,其实质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续性。2.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首先表现为组成要素的网络结构其次为任何一个组成要素具不具备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就是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流通渠道,而功能指物质、能量、信息在系统内传递转化的外部表现。第三,要素的单独作用和作为自然地理系统整体的一员在整体中所起的协同作用完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图下表示森林破坏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森林面积下降降低森林留降水的功能缺乏枯枝落叶的补给河流水位变化加剧,洪涝增多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地面沟壑纵横岩石裸露,风化速度加快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空气变暖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3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系统是复杂的开放巨系统,是一个与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系统,主要包括气候、水文、地貌和生物五大系统。每个系统又包括数目众多、层次和规模不等的子系统,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例植物通过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植物蒸腾等方式调节气候,植被通过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水分下渗、抑制水土流失等方式对地貌发育和水文状况产生影响,植被还是土壤形成发育的重要因素,对土壤的组成和性质有深刻的影响。自然地理系统还具有复杂性、开放性、稳定性等特征。2.4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是指系统的“部分秩序”,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则是指其各组成要素或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主要分为空间结构、功能结构、时间结构。1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一般特性(1)分层性。分层性是自然地理环境最普遍的结构特性地球的圈层构造特性规定了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分层性。(2)交织性。交织性事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个性。(3)综合性。综合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的基本特性,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其组成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4)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各个部分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5)多级性。整个自然地理环境实际上是不同层次的自然综合体的有机组合。 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对于一个自然系统来说,结构是是功能的你在根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没有内部的联系就不会形成系统的结构,而没有外部的联系也不会有系统的功能。2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包含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1)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是指在时间上稳定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的分布格局。又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结构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结构。(2)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结构是指维持着空间结构的自然综合体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模式。一个空间结构稳定的自然综合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部各种过程的方向,强度、形式等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的特点;1是其有整体性2 是其过渡性3是其纬度地带性4是由海陆分布所决定的区域差异性5是其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6是地貌小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对于一个自然系统来说,结构是是功能的你在根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没有内部的联系就不会形成系统的结构,而没有外部的联系也不会有系统的功能。从相互作用的性质来看,可分为三种,即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从相互作用的层面来看又可分为两种,即自然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 相互作用。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就是地球表层的物质系统的整体性结构和由此产生的整体功能及其时间演化的规律性。整体性的强弱取决于各组分间结构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整体性强的表现为组分复杂多样,结构精巧,各组分的性能可充分发挥,物质流和能量流通畅,流量大,输入、输出和储存间的比例恰当,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且质量好。相反,则表现为组分和结构简单,功能不协调 ,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表现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界面上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过程。1 海气相互作用(1) 热量交换,结果是使海洋上空大气的运动变化无常,形成丰富多彩的天气现象。(2) 动量交换,表现在大气通过风应力向海洋提供动量,从而形成海浪和洋流,并导致大范围内的能量与物质输送。(3) 物质交换,通过蒸发与降水实现水分交换是海气界面物质交换的最主要过程。2陆气相互作用(1) 热量交换(2) 动量交换(3) 物质交换3海陆相互作用(1) 物质交换(2) 东路交换(3) 海平面变化小结:凡是系统都具有整体性,首先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系统,所以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其整体性是由各个要素有机集合形成的,并不是机械的、简单的相加,即系统不等于各部分之和,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仅要研究其组成要素,还要研究其影响因素等,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也不例外。对自然地理系统的研究要从事物的整体性出发着眼于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综合出发。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假如物质被规定为整体,那么它便是由部分组成,而在部分中整体将变为非本质的关系并消失,但部分就其自身来说也是如此,它也不是部分而是整体”。“部分只是在没有整体时是独立的。”整体性是一切自然系统的普遍属性,小到细菌,大到宇宙,每一样事物读具有整体性,同样自然地理环境也不例外。参考文献:1伍光和、蔡运龙编著 综合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2. 刘南威主编 自然地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