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禹治水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15个生字,写会7个生字 ,学习多音字“处”。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叮嘱、欣欣向荣、爱戴”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读懂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大禹的顽强意志和奉献精神。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难点:通过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2.对策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最感人的句子相互交流,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理解。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相关资源,学生自己上网获取信息,分析交流,谈出感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孩子们你们都读过很多神话故事,老师检测你们的掌握情况。出示小黑板。嫦娥 精卫 后羿 女娲 夸父 愚公( )补天 ( )填海 ( )奔月( )逐日 ( )射日 ( )移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板书:大禹治水2.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把生字圈出来。 (2)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2、检查自读情况。3、对照导学案进行易错点的纠正4.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大禹继承父亲鲧的遗愿,历尽( ),“( )” 改( )为( )的方法治水成功,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讨论:(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4)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3、指导朗读。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四、总结。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五、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3、学生描红。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上台听写词语:洪水、田野、逃荒、堵塞、其余学生坐端认真看,根据书写情况进行纠错。2、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复习一下98页的金钥匙,齐读。3.老师送给大家三个关键词语:四处逃荒、治理洪水、欣欣向荣,抓住这三个关键词来说,语言要简练。二、交流资料,感受人们对大禹的敬仰和爱戴。1.交流禹的资料2.一个“大”字点明了人们对禹的敬佩,课文中那句话也点明了人们对禹的敬仰?板书:世世代代 3.同学们,老师经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大禹治水走过很多地方,所以在我们祖国的很多地方,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湖南、四川、浙江等地都有禹王庙禹王陵,都在纪念一个伟大的英雄大禹。古代的帝王都很敬仰大禹,大家比较熟悉的如秦始皇、刘邦、康熙、乾隆都曾经亲自祭奠大禹,先后修建禹庙。近代像孙中山、周恩来、蒋介石、鲁迅、江泽民等都到过绍兴的大禹陵,连连称赞大禹的功绩、大禹的精神。可见,从古至今,人们都敬仰和爱戴大禹,所以课文说引读最后一句。三、抓重点句品读,探究人们敬仰爱戴大禹的原因 1.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咱们一起走进大禹治水的过程,去感受英雄的品质和精神。 2自主学习 3.一对一交流 4.展示汇报 预设一: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了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禹为什么要改变父亲的做法呢?父亲是怎么治水的呢?把洪水引导大海里,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禹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利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你觉得禹怎样?(智慧) 大禹真是个有智慧的英雄,齐读这句话,一起来夸夸大禹。 预设二: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哪些词让你感受到大禹付出了艰辛?“常常,又,长年” 练读,从这些词语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请大家想象一下,大禹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板书“千辛万苦” 齐读“晚上”,体会大禹所付出的辛劳。 根据这段的内容,还有同学们想象的,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指名说后, 出示小黑板。 (起早贪黑、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吃苦耐劳、顶风冒雨、坚持不懈、严寒酷暑、不辞劳苦) 预设三: 过渡:禹为了把洪水治好,历尽千辛万苦,然而他所做的牺牲又何止这些呢? 为了治水,他不计个人幸福得失,曾经三国家门而不入。 小黑板出示: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齐读,比较,你发现少了哪些字?圈出来,师补充。 自由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才三十岁结婚迟吗?补充:十三四岁就结婚了。为了治水,耽误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仅仅,就住的时间很短。十年大约是3650天,对比之下4天很短很短。 却只有三次路过家门,却一次都没有进去,他只顾得上干什么?这些不起眼的字词能省略吗?有了它们,句子表达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今后注意在习作中运用。再次练读,指名读,齐读体会。 预设四:这段话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的由来,你们想听听这个感人的故事吗? 大禹外出治水后,第一次路过家门是在出门后的第十个月,他带人修渠路过家门,这时,妻子涂山娇刚刚生下儿子夏启没几天。这天,大禹路过家门,正巧听到自己的孩子“呱呱”的啼哭声,妻子涂山娇边哄孩子边埋怨大禹不顾家。同行的人都放慢了脚步。有人说:“禹王,您回家住几天吧!”大禹没有停住脚步,边走边说:“现在灾情严重,治水要紧!”还有人说:“你还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孩子,回家看一眼吧。”大禹也很想进门去看看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儿!可一想,工程的事多,还有许多事要他去办,因而摇了摇头,郑重地说:“我现在重任在肩,可不能因家事而误了国事呀!”说完,他就大踏步地向前走去。第二次路过家门时,他看见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说话了,妻子正在教儿子喊爸爸。大禹看到这一幕,不禁热泪盈眶,但治水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擦了擦脸上的泪花转身就要离开。这时,妻子抱着儿子看见了大禹,赶忙出来迎接,心疼地说:“快回家歇歇吧!看你累的,我给你换身衣服。”大禹接过儿子亲了亲,说:“不成哪,许多人被洪水围在高地,我要去救人哪!”说着,把儿子送到妻子怀里,安慰了她几句,就转身走了,还是没有回家。第三次过家门,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当妈妈告诉他爸爸就在家门口时,小夏启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说:治水工作非常繁忙,一时还回不了家。不过他们凿山开渠,把洪水马上引进了大海,我很快就会回来和你们团聚的。”说完就又匆忙离开了,还是没进家门。大禹难道不想念自己的妻儿吗?他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着大家,一心想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好日子。你感受到了大禹的什么精神?(板书:无私奉献) 5.积累有关奉献的名言,103页自己读一读,齐读。四、小结拓展 1.谁来用“因为大禹,所以成为了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