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贝尔特桥.docx_第1页
大贝尔特桥.docx_第2页
大贝尔特桥.docx_第3页
大贝尔特桥.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贝尔特桥(Great Belt Bridge), 大贝尔特桥也叫斯托伯尔特桥,按意思来译应为“大带桥”,是横穿丹麦大贝尔特海峡,将西兰岛和菲英岛连接在一起的交通动脉。大贝尔特桥由西桥、海底隧道和东桥三部分组成,分为东、西两段,中间以斯普奥人工岛作为中间站。西桥从菲英岛到斯普奥岛,跨度6.6公里。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它位于哥本哈根正西120公里处,将丹麦第一大城市、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和第三大城市欧登塞所在的菲英岛连接在一起。两岛海面距离18公里。 编辑本段大桥历史它于1987年6月开始动工兴建,1997年6月全线铁路通车,1998年8月公路桥启用,整个工程全部竣工。该工程总投资55亿美元,全长17.5公里。 编辑本段工程造价以1988年价格计算,大贝尔特桥实际耗资337亿丹麦克朗,约合48亿美元,是欧洲当时预算最高的桥梁工程。 编辑本段具体介绍西桥为汽车、火车并行的两用桥,全长6612米。它西起菲英岛,东接大海峡中间的小岛。公路线经东桥、铁路线经海底隧道同西兰岛相连。海底隧道为铁路专用隧道,全长7410米,由两条相互平行、间隔距离为16米、直径7.7米的主隧道组成。两条主隧道之间每隔250米有一紧急疏散通道相连。东桥为公路桥,全长6800米,为双塔结构悬索桥,两桥塔间跨度为1624米,桥面最高处距海平面65米,对大海峡的航运无任何影响。 由于建设费用较高,大贝尔特桥成为丹麦第一条收取使用费的公路桥,其中普通小汽车的过桥费为225克朗(约合30美元。丹军警车和外交使团车均需交费)。从哥本哈根市前往安徒生博物馆,必须经过大贝尔特大桥。桥东侧有一个大桥博物馆。 编辑本段大桥结构大贝尔特桥是一座两车道铁路和四车道高速公路结合在一起的大桥,通过大贝尔特海峡中间的小岛斯普奥岛。这项工程被分成三个部分,公路专用的东桥、铁路专用的东海底隧道,铁路公路两用的西桥。 东桥东桥建于1991年到1998年之间,是一座公路悬索桥,全长为6790米,其中最长的跨距为1624米。桥面宽度为31米,桥塔高度为254米,是丹麦的固定建筑的最高点。东桥锚碇结构形式独特,由锚室、散索鞍以及2者间的中空结构组成。钢筋混凝土索塔高258m,主缆直径827mm,由18,648根直径5.38mm的钢丝组成,安装架设中采用了空中架线法 上部结构采用流线型钢箱梁,连续箱梁和索塔间未设竖向支座,从而提高了桥梁通行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后期养护的工作量。箱梁在跨中与主缆相连,为了抑制结构位移,梁端还设有油压阻尼器。 桥梁形式: 3跨悬索桥 全 长: 2,694m 主 跨: 1,624m 通航净空: 65m 桥 面 宽: 31m 西桥西桥建于1988年到1994年之间,是一座箱梁桥,长度为6611米,桥面宽度为25米,有62个桥墩,51个跨度为110米的桥孔和12个跨度为81米的桥孔。实际上,这是一座由两座独立的桥连接在一起的桥。北面为铁路桥,南面为公路桥。不过,两座桥坐落在相同的桥基上。 隧道隧道是双孔隧道结构,长度为8公里,每隔250米有通道连接两条平行的主隧道。铁路控制设备就安装在连接通道中,同时也作为发生事故时的紧急逃生路线。 编辑本段交通情况大贝尔特桥收费站在大桥建造之前,每天摆渡的车辆为8,000辆。1998年6月大桥开通至该年年底,通过大桥的车辆为3,700,139辆。 2006年,总计通过大桥的车辆为10,080,148辆,平均每天通过大桥的车辆为27,600辆。 大贝尔特桥大大缩短了丹麦旅行东西两岛的交通时间。以前,如果加上等待时间,摆渡需要花费90分钟。如果是非高峰时间,如周末和假日,等待时间更长。大桥落成后,驾驶汽车通过大桥仅需10分钟。 相比公路交通,乘坐火车旅行的时间优势更加明显。DSB公司是大桥铁路主要运营商。从位于哥本哈根到欧登塞的最短时间为1小时15分钟;哥本哈根到奥胡斯的时间为2小时分钟。从哥本哈根到欧登塞的飞机航班也早已取消;火车也占据了哥本哈根到奥胡斯的主要市场份额。 从国际角度来看,大贝尔特桥和厄勒海峡大桥一起连接了西部的欧洲大陆和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将除冰岛、马耳他、塞浦路斯和一起岛屿之外整个欧盟地区连接起来。对于货运的意义更为重大,通过这两座大桥,瑞典和德国之间的货运畅通无阻,甚至可以从瑞典一直运送到英国。由于铁路运力不足,因此来往瑞典和德国的渡轮依旧存在。概述 悬索桥,又名吊桥(suspensionbridge)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其缆索几何形状由力的平衡条件决定,一般接近抛物线。从缆索垂下许多吊杆,把桥面吊住,在桥面和吊杆之间常设置加劲梁,同缆索形成组合体系,以减小活载所引起的挠度变形。悬索桥的构造方式是19世纪初被发明的,现在许多桥梁使用这种结构方式。现代悬索桥,是由索桥演变而来。适用范围以大跨度及特大跨度公路桥为主,当今大跨度桥梁全采用此结构。悬索桥是以承受拉力的缆索或链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由悬索、索塔、锚碇、吊杆、桥面系等部分组成。悬索桥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悬索,它主要承受拉力,一般用抗拉强度高的钢材(钢丝、钢绞线、钢缆等)制作。由于悬索桥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并具有用料省、自重轻的特点,因此悬索桥在各种体系桥梁中的跨越能力最大,跨径可以达到1000米以上。1981年建成的英国恒比尔悬索桥的跨径为1410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桥梁。悬索桥的主要缺点是刚度小,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挠度和振动,需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按照桥面系的刚度大小,悬索桥可分为柔性悬索桥和刚性悬索桥。柔性悬索桥的桥面系一般不设加劲梁,因而刚度较小,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桥面将随悬索形状的改变而产生S形的变形,对行车不利,但它的构造简单,一般用作临时性桥梁。刚性悬索桥的桥面用加劲梁加强,刚度较大。加劲梁能同桥梁整体结构承受竖向荷载。除以上形式外,为增强悬索桥刚度,还可采用双链式悬索桥和斜吊杆式悬索桥等形式,但构造较复杂。桥面支承在悬索(通常称大揽)上的桥称为悬索桥。英文为Suspension Bridge,是“悬挂的桥梁”之意,故也有译作“吊桥”的。“吊桥”的悬挂系统大部分情况下用“索”做成,故译作“悬索桥”,但个别情况下,“索”也有用刚性杆或键杆做成的,故译作“悬索桥”不能涵盖这一类用桥。和拱肋相反,悬索的截面只承受拉力。简陋的只供人、畜行走用的悬索桥常把桥面直接铺在悬索上。通行现代交通工具的悬索桥则不行,为了保持桥面具有一定的平直度,是将桥面用吊索挂在悬索上。和拱桥不同的是,作为承重结构的拱肋是刚性的,而作为承重结构的悬索则是柔性的。为了避免在车辆驶过时,桥面随着悬索一起变形,现代悬索桥一般均设有刚性梁(又称加劲梁)。桥面铺在刚性梁上,刚性梁吊在悬索上。现代悬索桥的悬索一般均支承在两个塔柱上。塔顶设有支承悬索的鞍形支座。承受很大拉力的悬索的端部通过锚碇固定在地基中,个别也有固定在刚性梁的端部者,称为自锚式悬索桥。 编辑本段优缺点 优点相对于其它桥梁结构悬索桥可以使用比较少的物质来跨越比较长的距离。悬索桥可以造得比较高,容许船在下面通过,在造桥时没有必要在桥中心建立暂时的桥墩,因此悬索桥可以在比较深的或比较急的水流上建造。悬索桥比较灵活,因此它适合大风和地震区的需要,比较稳定的桥在这些地区必须更加坚固和沉重。缺点悬索桥的坚固性不强,在大风情况下交通必须暂时被中断悬索桥不宜作为重型铁路桥梁悬索桥的塔架对地面施加非常大的力,因此假如地面本身比较软的话,塔架的地基必须非常大和相当昂贵。 编辑本段结构分析和建筑过程 结构分析悬索桥中最大的力是悬索中的张力和塔架中的压力。由于塔架基本上不受侧向的力,它的结构可以做得相当纤细,此外悬索对塔架还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假如在计算时忽视悬索的重量的话,那么悬索形成一个双曲线。这样计算悬索桥的过程就变得非常简单了。悬索老的悬索桥的悬索一般是铁链或联在一起的铁棍。现代的悬索一般是多股的钢筋。建筑过程假如塔架要建在水上的话,在塔架要站立的地方首先要使用沉箱来排挤软的地层,来建立一个固定的地基。假如下面的岩石层非常深无法用沉箱达到的话那么要使用深钻的方式达到岩石层或建立非常大的人造的混凝土地基。这个地基一直要延伸出水面。假如塔架要建在陆地上,它的地基必须非常深,在地基上用混凝土、巨石和钢结构建立桥墩。有些桥的桥墩是桥面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桥墩的高度至少要达到桥面的高度。在塔架的顶部有一个被称为鞍的光滑的结构。悬索可以在上面滑动来补给桥在建筑过程中重量的变化。桥完成后这个鞍可能要被固定住。锚锭被固定在岩石中,沿着未来悬索的路径纤起一根或一组暂时的绳或线。另一股绳被悬挂在第一股绳的上方,在这股绳上一个滑车可以运行。这个滑车可以从一端的锚碇运行到另一端的锚碇。每股悬索需要一个这样的滑车,一股一般直径小于1厘米的高强度钢筋的一段被固定在一个锚碇中,另一端被固定在滑车上并被这样牵引到另一端的锚碇,然后被固定在这个锚碇上,然后滑车回到它开始的锚碇上去牵引下一股高强度钢筋或从它正所在的方向开始牵引下一股高强度钢筋。钢筋被牵引后要进行防锈处理,这样多股高强度钢筋被牵引,连接两端的锚碇。一般这些钢筋的横截面是六角形的,它们被暂时地绑在一起,所有钢筋被牵引后它们被一个高压液压机构和其它钢筋挤压到一起,这样形成的悬索的横截面是圆形的。在悬索上在等距离的位置上要加上鞍,事先计算好长度的悬挂索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