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学习过程一、元素周期表的历史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根据下表前18号元素在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布,每一横行排布特点是什么?每一纵行排布特点是什么?思考其编排原则是什么?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原子序数=。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本第45页(1)周期:。族:。(2)现行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是如何划分的,每个周期含有多少种元素,你能根据前六个周期中所含元素种类推断第七周期若排满可以容纳多少种元素吗?(3)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的族是如何划分的,找出这些族都在哪一纵列,如何书写族名称?2.【微课展示】写出:(1)元素周期表结构的三个关键点:(2)元素周期表中的三个规律:3.如何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例:判断原子序数为41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随堂检测1.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3.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a.2341119b.210111819c.611121324d.671431324.相邻周期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几,同一周期a、a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几?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a.b.c.d.6.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0族主族副族第族a.b.c.d.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行元素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c.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4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参考答案学习过程一、1869俄门捷列夫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化学性质相似二、1.每一横行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每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编排原则:按照原子序数递增原则,从左到右排布,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横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近的元素按照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2.顺序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三、1.(1)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叫做周期纵行叫做族(2)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因此从上到下分别是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七周期,其中第一周期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均为8种元素,第四、五周期均为18种元素,第六周期为32种元素,第七周期尚未排满,若排满可容纳32种元素。(3)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族划分为主族、副族、第族和0族,从左到右第1列到第7列分别是第a,a,b,b,b,b,b族;第8、9、10三列为第族,第11列到18列分别为第b,b,a,a,a,a,a,0族。2.略。3.方法一: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就是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是主族序数。方法二:利用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在熟悉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前提下向前或向后数出族序数。例:第五周期第b族随堂检测1.根据电子层数为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主族序数可知x为第三周期第a族,y为第五周期第a族。2.b3.d4.相邻周期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2、8、18、32,第a,a族的两元素原子序数相差与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所在周期容纳的元素种类相同,第a,a,a,a,a族的两元素原子序数相差与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所在周期容纳的元素种类相同。同一周期第a、a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1、11、25。5.解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答案:c6.解析:短周期只由主族和0族元素组成,长周期由主族、副族、第族、0族共同组成,所以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是主族和0族元素。答案:a7.d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学习过程一、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有何异同?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锂li30.152钠na110.186钾k190.227铷rb370.248铯cs550.2652.根据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异同点,请同学们预测一下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递变性:。实验(1)na、k与氧气反应对比实验,先后取一小块钾和一小块钠,擦干表面的煤油后分别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分别取绿豆大的钾、钠擦干表面的煤油后分别放在两个水槽中与水反应,并在水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li+o2na+o2k+o2li+h2ona+h2ok+h2o归纳总结:3.阅读课本p7表11碱金属的主要性质,归纳总结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及递变规律。练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易溶于水b.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发生爆炸c.碳酸铯用酒精灯加热可以生成氧化铯和co2d.硫酸铯、碳酸铯、硝酸铯都是易溶于水二、卤族元素1.(1)根据卤素原子的结构来推测其性质上的相似性与递变性。(2)根据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和必修1所学氯气的性质,归纳总结卤族元素的通性。2.阅读课本p8,根据资料卡片卤族单质的物理性质总结其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3.阅读课本p8表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总结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4.卤素单质的置换反应实验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的颜色变化。实验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2将少量的溴水注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的四氯化碳。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实验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论:。三、知识小结通过比较碱金属单质与卤族元素单质的性质,我们可以看出,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有关。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它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和。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原子半径逐渐,失电子能力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所以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随堂检测1.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2.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h2b.碱金属单质都是质软、熔点低、密度均小于1 gcm-3的轻金属c.碱金属元素随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d.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3.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c.砹是有色气体d.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硝酸4.x、y是元素周期表第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5.钠和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中,能较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a.都是金属元素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化合价相同6.下列有关第a族元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b.熔、沸点:f2cl2br2br2i2三、最外层电子数相似性递变性增多增大增强减弱增强减弱随堂检测1.b2.a3.bc4.解析:由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电子层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弱,a项错误;对于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其非金属性越强,c项正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故y的氧化性强于x,则d项错误。答案:c5.c6.d7.解析:cl2与kbr反应生成br2,而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中,呈橙红色。同时由于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故溶液分层,下层呈橙色。答案:c8.解析:因为题中所给的金属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之间,说明金属的密度比煤油大而比水小,可能是na或k(li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a项正确;na或k与水反应,并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不与空气接触,故不会燃烧起来,煤油也就不能燃烧,所以b项正确;金属做上下往复运动,是由于金属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时将其往上推的缘故,所以c正确;金属钾的密度比金属钠的小,氢气将其推得更远,故其上下运动的幅度更大一些,所以d项不正确。答案:d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核素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2.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3.掌握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过程一、原子的组成1.由下表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不显电性质量/kg9.10910-311.67310-271.67510-27相对质量1/1 8361.0071.0081个碳14原子6682.质量数:3.质量数(a)=+思考1.碳14中的14指什么?2.原子的质量数是否就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6,质子数为8,那么它的中子数是多少?4.硫的二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中子数为17,那么它的质量数是多少?二、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1.zax的含义:。2u三种原子的中子数各为多少?三、三个概念1.元素:。2.核素:。3.同位素:。4.三者的关系:练习1.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a.35cl和37clb.40k和40cac.o2和o3d.h2o和d2o2.1h、2h、3h、h+、h2可以表示()a.氢的五种同位素b.五种氢元素c.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四、相对原子质量思考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回事吗?1.原子(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3.原子(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练习已知氯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并测得35cl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75.77%,相对原子质量为34.969,37cl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24.23%,相对原子质量为36.966,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多少?随堂检测1.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中含有具有放射性的氡(86222rn),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该核素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a.86b.136c.50d.2222.在linnamglic中:(1)和互为同位素。(2)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3)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3.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c.若碳原子的质量为w g,则此原子的质量为(m+n)w 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4.用字母填写下列空格。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e.电子层数(1)同位素种类由决定;(2)元素种类由决定;(3)某元素有无同位素由决定;(4)核素相对原子质量由决定;(5)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决定;(6)核电荷数由决定;(7)碱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由决定;(8)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由决定。5.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62144sm与62150sm的说法正确的是()a.62144sm与62150sm互为同位素b.62144sm与62150sm的质量数相同c.62144sm与62150sm是同一种核素d.62144sm与62150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6.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粒子不显电性b.该粒子质量数为4c.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7.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2963cu和2965cu,已知铜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63.5,则2963cu的原子个数百分数是()a.75%b.25%c.50%d.45%参考答案学习过程一、1.(1)原子呈电中性,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2)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3)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相对质量接近12.质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与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相加起来所得的数值,用a表示。3.质子数(z)中子数(n)思考1.14是该碳原子的质量数。2.原子的质量数并不是其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原子的质量相对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的一个相对值,而质量数是质子数加中子数,但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并不是1,而是近似等于1,此外原子的质量还包括电子。3.n=a-z=16-8=8。4.z=18-2+17=33。二、1.原子x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2c中子数为13-6=7o中子数为18-8=10u中子数为238-92=146三、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3.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4.练习1.a2.d四、思考因为一种元素可能存在多种核素,所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回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种核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1.一个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2.是按该元素所含各种天然、稳定核素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3.就是相应原子的质量数4.用质量数代替元素的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求得的即为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练习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34.96975.77%+36.96624.23%=35.45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3575.77%+3724.23%=35.48随堂检测1.c2.(1)(2)(3)3.a4.(1)ab(2)a(3)b(4)ab(5)d(6)a(7)e(8)de5.a6.解析:该粒子无质子,故在周期表中不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答案:c7.解析:方法一:代数法。设2963cu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为x,则2965cu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为(1-x)。根据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得63x+65(1-x)=63.5x=75%。方法二:十字交叉法。因为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是介于两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之间,且是根据一定质量分数求和所得,所以可以根据十字交叉法求解。根据题意有则两种同位素63cu与65cu的原子个数比为1.50.5=31,所以63cu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为34100%=75%。答案:a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掌握元素核外电子、化合价、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规律。学习过程一、核外电子排布1.核外电子运动特征根据所给的一些数据请你总结电子运动的特征。(1)核外电子的质量:9.1010-31 kg。(2)炮弹的速度2 km/s,人造卫星7.8 km/s,宇宙飞船11 km/s,氢核外电子2.2108 m/s。(3)乒乓球半径:410-2 m;原子半径:约10-10 m。2.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阅读课本p1314完成下表电子层序号1234567电子层符号电子能量电子离核由到,电子能量由到3.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阅读课本p1314表12,及下表数据,归纳总结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lmnop2氦he210氖ne2818氩ar28836氪kr28188续表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lmnop54氙xe281818886氡rn281832188(1)核外电子总是依能量逐步升高从层排起,即:排满k层排l层,排满l层排m层。(2)每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个电子(n表示电子层序数)。(3)最外层可容纳的电子数不能超过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个),次外层不能超过个,倒数第三层不能超过个。4.原子结构示意图【例1】判断下列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例2】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下列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55cs(2)35br5.稳定结构与不稳定结构通常我们把最外层个电子(只有k层时为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化学反应中,具有不稳定结构的原子,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结构趋向于稳定。二、元素周期律1.电子层排列的周期性根据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总结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2.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根据118号元素的化合价,总结化合价的变化规律:。(1)118号元素中,除了o、f外,最高正价=;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关系为;(2)金属元素无价(除0价外,在化学反应中只显价);既有价又有价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3)氟元素无价,氧元素无最高价。3.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根据下表数据,总结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元素hhe原子半径0.037 nm元素libebcnofne原子半径0.152 nm0.089 nm0.082 nm0.077 nm0.075 nm0.074 nm0.071 nm元素namgalsipsclar原子半径0.186 nm0.160 nm0.143 nm0.117 nm0.110 nm0.102 nm0.099 nm(1)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逐渐增大的原因。(2)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的原因。(3)试比较na+和f-半径大小。随堂检测1.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a.14b.15c.16d.172.原子核外的m电子层和l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的关系是()a.mlb.mlc.m=ld.不能确定3.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的数值为()a.b+n+2b.b+n-2c.b-n-2d.b-n+24.今有结构示意图,试指出x的可能数值及相应微粒符号,并画出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5.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个,则a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a2b3b.ba2c.ab4d.b3a26.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所说递变关系错误的是()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b.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d.从硅到氯负价从-4-17.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a.kclb.nabrc.liid.kf8.r元素形成的化合物rh3,其中r的化合价是其最低负化合价,则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ro2b.ro3c.r2o5d.r2o79.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linakb.ba2+ca2+mg2+c.cl-ca2+k+d.nof10.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lib.fc.nad.cl参考答案学习过程一、1.电子的质量很小,体积也很小;电子所占据的运动空间相对于原子核的体积却很大(绝对空间也很小);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2.klmnopq近远低高3.(1)内层(2)2n2(3)8218324.【例1】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a、b错;内层排满才能排外层,c错;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d错。【例2】(1)5.82二、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由1个逐渐增加到8个,由不饱和逐渐到饱和的周期性变化。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由低逐渐升高的周期性变化。(1)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2)负正正负(3)正正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1)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所以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相同,但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所以半径逐渐减小。(3)na+和f-电子层结构相同,但na+核电荷数比f-大,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强,所以半径要小一些:r(na+)h2so4h3po4h2sio3b.原子半径大小:nasoc.碱性强弱:kohnaohliohd.还原性强弱:f-cl-i-2.硒是人体肝脏和肾脏的组成元素之一,现在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已经进入市场,已知它与氧元素同族,与钾元素同周期,关于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4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seo4c.se的非金属性比br弱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气体强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h3、h2o(g)、hf稳定性依次增强c.hclo比h2so4酸性强d.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与金属钠反应时,甲得电子的数目多,所以甲活泼4.已知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3xo4h2yo4h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cl-br-i-b.氧化性:f2cl2sc.酸性:h2so4hclo4h3po4d.非金属性:fclso9.制冷剂是一种易压缩、易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冷冻机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历史上,人们曾采用过乙醚、氨、氯甲烷等作制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不断有科学家根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制冷剂。请沿着科学家的探索轨迹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们首先研究了某些化合物的易燃性和毒性的变化趋势。(以下填写化学式)氢化物的可燃性。第二周期:h2ohf;第三周期:。化合物的毒性。第a族:ph3nh3;第a族:h2sh2o(填“”或“cf4。(2)尽管这种制冷剂因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造成环境污染而逐渐被其他制冷剂所取代,但求助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填选项编号)变化趋势来开发制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毒性沸点易燃性水溶性颜色参考答案学习过程【复习回顾】1.第三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高正价逐渐增大,最低负价逐渐减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实验一实验步骤:将小块钠、打磨去表面氧化膜的镁、铝分别投入装有水的试管中,并对装有镁、铝的两个试管加热。实验现象:钠与水剧烈反应,镁与冷水不反应,但与热水可产生气泡,铝与热水也不反应。实验结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为钠镁铝。实验二实验步骤:将打磨好的镁、铝投入盛有2 ml 1 moll-1的盐酸的试管中。实验现象:二者均产生气泡,但镁比铝反应更剧烈。实验结论: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为镁铝。实验三实验步骤:将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分别盛有氯化镁溶液、氯化铝溶液的试管中。实验现象:氯化镁溶液中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溶解,氯化铝溶液中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实验结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结论:钠、镁、铝金属性依次减弱。【思考交流】结论:硅、磷、硫、氯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小结:减弱增强决定反映决定反映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1)cl、p、s、n、as(2)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3)过渡元素过渡元素(4)从第b族到第b族的过渡随堂检测1.解析:f、cl、i同主族,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对应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d错。答案:d2.解析:硒在硫的下方,非金属性比硫弱,所以气态氢化物不如硫化氢稳定。选d。答案:d3.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错;比较非金属性要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clo中的氯不是最高价,c错;非金属性强弱是得电子能力强弱,与得电子个数无关,d错,选b。答案:b4.解析:由题目可知x、y、z三种元素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气态氢化物越来越稳定。答案:c5.(1)右大3(2)左小46.解析:因r、w、x、y、z为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所以当r(oh)n为强碱时,w(oh)n+1不一定为强碱,如naoh为强碱,mg(oh)2、al(oh)3等则不是强碱,a错;若hnxom为强酸,说明x为活泼非金属,而y的非金属性大于x,则y一定为活泼非金属,b正确;若y的最低价为-2,则y的最高正价为+6,因此z的最高正价大于6,c错;若x的最高正价为+5,那么r、w也可能是金属,d错。答案:b7.解析:x、y、z三种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说明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说明x的金属性大于z的金属性,x在z左侧,原子序数x(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离子键学习目标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学习过程一、离子键【实验探究】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课本21页实验12)现象:。化学方程式:。请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产物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思考交流】在氯化钠中na+和cl-间存在哪些作用力?1.离子键的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1)成键微粒:。(2)相互作用:(包括和)。(3)成键过程:。2.形成条件:(1)二元素化合物:和之间形成的化合物。(2)多元素化合物:含氧酸根与、铵根与、氢氧根与等。例如:。二、离子化合物1.定义:由构成的化合物。2.存在:。三、电子式1.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表示原子的的式子。2.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namgcnoclalfsis3.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式:h+na+mg2+cl-s2-br-h-k+o2-n3-4.写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aclna2sk2omgcl2mgok2scaf25.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例:nacl:k2s:mgbr2:mgo:caf2:【思考】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应注意的问题?随堂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第a族和第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d.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2.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na2sb.ccl4c.kcld.naf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形成离子键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4.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与8b.11与13c.11与16d.12与175.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6.下列化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藤编精益工具应用-洞察及研究
- 农业市场趋势洞察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营销自动化解决方案定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电力客户关系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数控弧齿锥齿轮铣齿机项目发展计划
- 咸榨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咖啡宠物食品添加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动物摄影背景道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练习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中小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五维”聚力绘就学生品格成长新图景
- 手动葫芦吊装施工方案1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 甲状腺病人护理教学查房
- 中国化妆品市场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运动神经元疾病诊疗研究进展
- 急诊icu管理制度
- 班组绩效分配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译林版2024)
- 兵团连队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