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1.“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b.c.d.解析:本题实际考查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字“新”。所谓“新”,即明清时期出现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以往朝代所没有的,依据这个思路可以很容易地选出正确答案。答案:a2.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李贽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答案:c3.右图中的条幅是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应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出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答案:b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在百度搜索框里,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搜索信息:“明末清初”“武装抗清”“孤秦陋宋”“唯物主义”,那么他最有可能找到的人物是()a.李贽b.王夫之c.顾炎武d.黄宗羲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关键信息,从“孤秦陋宋”“唯物主义”可以锁定此人就是王夫之。答案:b5.某校举行儒学是进步作用大,还是消极作用大的辩论赛,在陈述环节中有一方出现了知识性错误,请你指出它是哪一项()a.早期儒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c.两宋时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解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束缚,他们只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而已。a、b、c三项均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6.“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天下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思想,意在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抓住材料中的“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概括材料二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三中“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简单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理学和儒家思想的关系进行回答。第(4)问,抓住题干和导语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参考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之所以革之(注:废分封制)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观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政制的意义。(2)比较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柳宗元和黄宗羲对于君主专制的不同态度并说明原因。解析:第(1)问考查对材料的解读和理解能力。解题时注意“然而”这一转折词,说明材料观点大致有两点;秦郡县制建立的意义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应先解读材料内容,再结合材料一对比作答即可。参考答案:(1)观点:秦始皇以郡县取代分封,固然出自“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意义: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2)不同态度:柳宗元肯定郡县制的合理性,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原因:观察角度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