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1 课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2015年江苏考试说明】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影响。 【知识梳理】一文明的链接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理解(1)根本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2)直接原因: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商路,欧洲出现商业危机。(传统商路受阻)(3)社会根源:欧洲人想去东方实现“黄金梦”。(马可波罗行纪影响)(4)精神动力:文艺复兴运动、热衷传播天主教。2.条件:(技术)记住(1)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2)地理知识的提高;(3)中国罗盘针传入欧洲并用于航海。3.经过:(课本新航路开辟插图)记住航海家支持国时间成就迪亚士葡萄牙1487向东: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哥伦布西班牙1492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达伽马葡萄牙1497到达印度麦哲伦西班牙15191522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球航行)4.意义:理解加记忆引起了“商业革命”。(市场扩大、特权贸易公司出现、欧洲商路转移)引起了 “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揭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地圆学说,冲击神学理论,证明人的伟大,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世界联系密切,逐渐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以西欧为中心)【随堂练习】1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2.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图5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4.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a拓展生存空间b延伸贵族王权c殖民掠夺活动 d奴役他方民众5.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崛起6.“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封建主势力加强 劳动人民日益贫困a b c d7.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8.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9新航路的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c证明了地园学说 d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10.新航路开辟极大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主要表现在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促使各地相互交流大西洋沿岸成为欧洲贸易枢纽a b c d11.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12.16世纪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和发展 b新航路开辟c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d殖民扩张13.我们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其主要依据是a引起商业革命,也意味着世界市场雏形开始 b价格革命引起的社会分化c揭开了殖民扩张之路 d冲击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14下面漫画能够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是a b c d16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这说明欧洲的商贸中心a从地中海转移到非洲东海岸 b从地中海转移到太平洋沿岸c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从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171992年在纪念哥伦布航行500周年时,许多印第安人后裔却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这是因为哥伦布航行a加速了当时封建制度的解体 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出现c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和屠杀 d掠卖印第安人为奴18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同,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19十九世纪中期一位英国人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c.殖民扩张d.世界市场的形成第2 课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2015年考试说明】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原为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知识梳理】一“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17世纪的殖民帝国)1优势条件:理解(1)地理上:条件得天独厚;(2)经济上: 金融业、商业、造船业、航运业、对外贸易和资本主义经济发达。(3)政治上:摆脱西班牙统治成独立荷兰共和国 。(4)国际机遇: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2表现:记住(1)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2)在北美建立新阿姆斯特丹(纽约市起源)。(3)参与殖民战争:三次英荷战争。(17世纪中期)(4)占据中国台湾。(16241662) 3结果: 17世纪,垄断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但在17世纪下半叶,因三次英荷战争失去海上霸主地位。二法国的殖民扩张与掠夺1.17世纪在北美、非洲、印度和西印度群岛积极开拓殖民地,在国际贸易区域内同荷兰商人展开激烈的竞争。2.17世纪下半叶,英法在北美和印度的矛盾日趋尖锐。1756年英法之间爆发“七年战争”,法国战败,签订巴黎和约,英国取得了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迅速扩大了殖民势力,侵占了更多的印度土地。3.参与了罪恶的黑奴贸易。三英国的崛起(16世纪末开始,18世纪的殖民帝国)1优势条件:(1)地理上: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条件得天独厚。(2)经济上: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的利益。颁布航海条例。(克伦威尔)组织垄断性贸易公司(1600年成立的英属东印度公司最著名),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殖民地。开展圈地运动。(3)军事上:建立了强大的海军。2表现:发展对外贸易、掠夺殖民地、争夺殖民霸权。(1)1607年在北美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 。(2)1588年英西战争打败西班牙,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权。(3)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4)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打败法国,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5)17世纪上半叶,英国海外扩张主要向三个方向发展(地中海和东印度、纽芬兰湾、北美)3结果:18世纪,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夺得了许多殖民地,形成了“日不落帝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四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1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3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原料、资本的原始积累,带来丰厚的利润。)4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屠杀、奴役当地人民,黑奴贸易,抢掠财富。)5.客观上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随堂练习】1.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2.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a法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荷兰3.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均糖消费量(磅)时间(年)欧洲(除英国外)英国16800.85417501.901018001.9818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b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c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a市场因素 b军事因素c技术因素 d政治因素5.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6.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a b c d7.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8.如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9世纪末某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综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9.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10新航路开辟后,成为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的是 a里斯本 b安特卫普 c伦敦 d阿姆斯特丹11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对此理解确切的是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b荷兰的经济非常落后,只能依靠替别国运输商品赚钱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掌握世界商业霸权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12英国建立“日不落”帝国的有利条件有新航路开辟使英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英国经济.海军实力强大英国政治制度先进.政治稳定英国政府极力保护和促进商业.航运和工业的发展,并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和对外战争a b c d13英国发布航海条例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 b与法国争夺海上霸权c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 d维护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1418世纪中期的七年战争主要是a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 b英荷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c英法争夺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战争 d西欧大陆国家的争霸战争15.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主要是通过打败哪三个国家实现的?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16.关于下图中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第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b第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c第段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的国家是英国d第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17.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第3 课 “蒸汽”的力量【2015年考试说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工业革命1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提供政治保障。2条件:()资金: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市场: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国内市场。.进程:(1)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中心在英国)。(2)主要发明类别时间国别发明人发明成果棉纺织业1733年英国凯伊飞梭(织布)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手摇)1769年英国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1779年英国克隆普顿骡机1785年英国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动力1782年英国瓦特联动式蒸汽机(进入蒸汽时代)(人力、畜力、水力、风力机械动力)交通运输1807年美国富尔顿汽船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扩展:1825年,扩展到欧洲和美洲。.完成:(1)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世界工厂”) (2)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3)完成标志:机器制造机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影响:(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步入蒸汽时代。(2)改变英国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3)促进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4)出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二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1密切了国际交流,生产力的大大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2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3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4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随堂练习】1.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 b.c. d. 2.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abcd3.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4.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6.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840187019001920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214.88.47.1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7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经说过“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的头衔已经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8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直接动因是a海外市场扩大对商品的强烈需求 b、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c瓦特改良蒸汽机,使动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d、新航路的成功开辟9在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 b c d10“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11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完成了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12世界博览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奥林匹克盛会”美誉,展示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最先进成就。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博览会上,不可能展出的是a火车机车b汽船 c万能蒸汽机 d内燃机13.下列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什么: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 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始工业化进程国 家总人口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万人4852法国(1851年)约3600万人7525美国(1850年)约2300万人8713a b c d141995年长春出版社出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在这本书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a通信电缆开始铺遍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 b英国确立了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c其他国家纷纷从英国引进机器和技术d亚非拉地区也开始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15.“英国人的优势:一是海洋对它的保护作用,二是处于到美洲的便捷航路上,三是采取人弃我取的原则处理殖民和欧洲事务,四是煤矿和铁矿储藏条件好。”“英国人的优势”最有利于a“日不落帝国”的建立b海外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c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6.右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17.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认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18.下面的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国家总人口(万)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 80048%52%法国(1851年)约3 60075%25%美国(1850年)约2 30087%13%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人口的流动英国之外的国家工业化没有起步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a b c d第4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2015年考试说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知识梳理】一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1前提条件(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国家确立,政治局面相对稳定。(2)经济条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技术条件: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科技基础(科技创新 直接推动力)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资本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大量的资金(资本雄厚)劳动力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劳动力)2主要成就:(发源地和中心:美国和德国)类别时间国别发明人发明成果能源(电力)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美国爱迪生电灯、电车、中心发电厂交通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 戴姆勒汽车(现代汽车工业兴起)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飞机石油化工1867年瑞典诺贝尔炸药、电信1837年美国莫尔斯有线电报1876年美国贝尔电话机1896年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报农机1902年美国汽油拖拉机 思考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得到发展、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提高生产力,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更充分的物质条件。(电气时代)(2)交通工具和电讯事业使世界联系更方便,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快捷运输条件和通讯手段。(3)垄断组织产生,列强瓜分世界,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1原因条件:(1)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广泛、安全、便捷。(2)电信工具的创新便利了人们的跨时空联系。(3)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 过程:(1)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6世纪);(2)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3影响:(1)积极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2)消极方面:扩大了东西方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并导致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涨;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补充:归纳 两次工业革命特点:1中心: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地和中心都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源地和中心是美国和德国2范围: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在轻工业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在重工业领;3科技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科学和技术尚未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补充: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但西方的侵略,进一步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不断高涨。【随堂练习】1.1895年美国300多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a.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b.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d. 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2垄断组织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的腐朽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资本主义要瓜分世界d.资产阶级走向反动3.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4.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5.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年份世界总里程欧洲美国1870210 000105 00085 2771880373 000169 000144 0001890617 000224 000269 0001900790 000284 000320 133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6.表一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7下列各项中,生活在19世纪末的欧洲的人们不可能见到或听到的是a看到一起汽车交通事故 b听说美国纽约街头有了电灯c圣诞节期间邻家的电话铃声不断 d美国亲戚发来电报,告知将乘飞机来旅游8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火车轮船汽车飞机 a b c d9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无线电报技术属于同一时代的发明是a汽船 b火车 c计算机 d电灯 10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由此说明: a英国的蒸汽机车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美德c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德国军工技术发达11飞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在当时采用的先进科技成果有 蒸汽机的改进 内燃机的发明 炼钢技术的突破 石油的广泛运用a b c d12推动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重大发明分别是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 汽车a蒸汽机和内燃机 b发电机和蒸汽机 c电动机和内燃机 d蒸汽机和电动机13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方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映了a全球化趋势出现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殖民扩张的开始 d资产阶级的形成14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过程中曾起过促进作用的有: 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的使用 无线电报的发明和使用列强在所占地区建立资本主义企业 国际垄断集团的形成a b c d15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展16.下列对图7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图7 欧美四国在世界工业总量中的比重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17.下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 000272 000产量(吨)3 200 00029 500 000投资额(美元)121 000 000590 000 000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18.托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它表明当时a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c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19.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一书中说:“19世纪可被称为自由主义时代,但是到了这个世纪的末叶,这项伟大运动却大大地衰落了。”导致自由主义“大大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自由主义导致了无政府思想的泛滥b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加强了统治c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20.下面是英、德、美、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图中的“c”曲线代表的国家是a中国 b美国c德国 d英国21.19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如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德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a国家统一 b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推动 d法制的完善必修二专题五练习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a. 从封闭走向开放 b.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从分散走向整体 d.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2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a当时他们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已在许多国家确立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 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3小李同学在上网查资料时找到了一幅欧洲人绘制的早期世界地图,同学们在推测此图绘制的最早时间时产生了下列四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应是a14世纪 b15世纪 c16世纪 d17世纪4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象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句话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a.将西方的天主教传播到东方 b.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c.把欧洲的科学精神带到东方 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5“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这是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对其祖国的深情描绘,其中最确切的是a地处海陆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占据欧洲商业中心地位61992年在纪念哥伦布航行500周年时,许多印第安人后裔却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印第安人后裔所说的“苦难”是指哥伦布的航行a.导致了当地部落之间的频繁战争 b.加剧了美洲自然环境的恶化c.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掠夺和屠戮 d.将印第安人掠卖到非洲为奴7新航路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8下列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暴力手段促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 b.使用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c.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是由剥削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9十七世纪时,荷属东印度公司雇用著名的印刷业家族,为公司绘制航海地图。绘图人员受雇后,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航海图上的信息外流。荷属东印度公司此一做法最主要是出自何种考虑?a战争 b商业 c文化 d外交10下表是1750年一1900年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上各国及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此表格提供的信息证明了下列哪一选项的事实?年份国家175018001830186018801900 欧洲 23.2 28.1 34.2 53.2 61.3 62.0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1.7a中国在此时间段中工业生产总值急剧下降 b欧洲列强对印度进行了疯狂的侵略c欧洲工业总产值所占世界份额快速上升d美国后来居上,在1900年占了相当大的世界工业生产份额111851年5月1日,世界首届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展厅内陈列了约14000家厂商的产品,其中,英国约占一半,英国人民为自己的国家而自豪。这种“自豪”源自于a工业革命的成就 b海外殖民地的扩展c参展国家多 d参展品种多1219世纪是百货公司的世纪:“从街上望去,便宜的商品堆积如山,前面有大减价的巨牌,吸引每个过路的人这公司的各样商品多得好像要流到门外”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导致人口大量增加 b消费观念变化消费时代到来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3“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对垄断的态度,你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a托拉斯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垄断工业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制度出现合理的改进14亚当斯密主张用“看不见的手”去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这实际上反映了重商主义精神 反对重商主义的政策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a b c d15工业革命极大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是依靠a物美价廉的商品 b威力无比的炮舰c便捷的通讯工具 d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16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a b c d17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蒸汽机的发明中18早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